第496頁
勇毅侯面露得意:「幾次考試僥倖得了第一罷了。」
殿中大臣齊齊看向勇毅侯,你說這話的時候能不能把你那唇角壓一壓!
皇帝:「朕昨日倒是忘記問寧隨遠誰學的更好些,原來最好的竟是李家的小娘子,朕記得叫李瑜?李瑜,鯉魚,鯉魚躍龍門,是個好名字。」
勇毅侯樂得合不攏嘴:「謝陛下誇獎。」
李藹:「陛下,那邊對動手能力的要求頗高,按照孟蝶的話來說,實踐出真知,搞理論的永遠比不上搞實踐的。」
皇帝失笑:「她這話說得直白,不過倒也是實話。」
任清華:「陛下,臣以為,以後文官也應該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皇帝沉思片刻:「所言有理,以後文科科考也要考動手能力。具體怎麼考核,用什麼辦法,禮部先擬個摺子上來。」
禮部尚書出列:「臣,遵旨。」
李藹選拔女子入手槍隊一事,就這麼以增加文科考試考項結尾。
散朝之後,皇帝難得的沒在勤政殿批奏本,而是去了坤寧宮,昨天火炮對他的觸動太大,他昨晚在乾清宮一宿沒怎麼睡好,今天實在提不起精神。
到了宮門這邊,林楚先一步回話:「陛下,太子的儀仗在這邊,想來殿下也在娘娘這裡。」
皇帝一聽就笑了:「八成是昨晚的事兒他自個兒沒想明白。」
果然是知子莫若父,皇帝猜得一點兒都不差,太子想了一宿沒想明白後他就來找外援了。
皇后把事情前前後後仔細聽一遍,生平第一次,笑得格外不端莊。
太子:「母后?」
皇后臉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男尊女卑,這句話始於易經,是說男子為天為高崗之地,女子為地為卑濕之所,這是最早的解釋。但是現在,無論你承認或者不承認,男尊女卑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引申的含義,並且這個含義更為大家熟悉,那就是字面意思,男子尊貴女子卑微。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太子沉吟半晌,最終搖了搖頭:「兒臣想不明白。」
皇后:「前朝甚至剝奪了女子的繼承權,你覺得如果沒有百姓擁護,這個法令會那麼容易實行嗎?」
太子堅定的搖搖頭:「荀子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若是都不擁護,皇權也是可能被推翻的,所以為君者當謹記民重君輕。法令能夠順利實行,百姓之中至少大多數都是擁護或者無所謂的。」
皇后頷首:「不錯,那麼不把財產給自己的親生女兒,反而給外四路的侄子或者族人,百姓為什麼會同意?」
太子怔了怔,冥思苦想。
皇后看著太子一眼,嘆息聲幾不可聞:「因為就算給了女兒,她也未必能保住財產。給了侄子,遇到那有良心的,說不得有他們照顧,女兒反而能生活的更好些。這是最基本的,更高一點,侄子或者族人可以入仕,女兒不可以。」
太子抿抿唇:「母后,兒臣一直覺得很多女子才學不輸男子,雖、雖然是祖宗傳下來的,就不能更改嗎?女子其實也可以做官的。」
「不可以。」皇后毫不留情的直接反駁:「不能改,也不好改。」
太子:「母后?」
皇后閉上眼睛,她想到了自己年幼時,明明她讀書讀的最好,家中兄弟皆不如她,可外人每每提起她時,讚美她的永遠不是她的才學有多好,說的永遠都是她夠端莊大方,夠賢惠柔順……
年幼時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誇讚她說了自己又念了什麼書,結果對方敷衍的表示好好好,然後就沒了。一次一次又一次,她為此躲在無人處默默流淚。不懂這是為什麼,她去問了祖父。
那是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祖父抱著她久久沒有出聲。後來他用顫抖的聲音一點一點的給她解釋著,她懂了,徹底懂了,眼裡的光也沒有了,她徹底成為了那個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
重新睜開眼睛,在那個下午驟然消散的光在這一刻重新回到眼中,宛如萬千星子倒映其中,熠熠生輝,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太子明顯有所覺,他看看自己的親娘,明顯覺得母親有哪裡不一樣了,可一時間又說不出來。
皇后:「女子是有才學,可那又怎麼樣呢?生活在這個世道,才學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力量,有了力量去種地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有了力量才能保衛邊關。」
看著太子明顯不贊同的神色,皇后笑了:「我問你,你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賺到了一千文,另外一個人她因為自身力量不足,賺到了二百文,這時候有人告訴你,你們之間是平等的,所以你要分對方四百文保持平等,你願意嗎?」
太子懵了:「這、這……」這是哪挨哪兒啊!
皇后:「糧食的種植要男子的力量,保家衛國要男子的力量,拿了人家的好處你不給人家一些優待?這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你說你能經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你分分鐘鍾就會被搶劫到血本無歸,你說你有才學,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人家一巴掌過來,你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安定的環境是哪裡來的?沒有千千萬萬男兒鎮守邊關,你哪有安定的環境,你說,要不要給男子優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殿中大臣齊齊看向勇毅侯,你說這話的時候能不能把你那唇角壓一壓!
皇帝:「朕昨日倒是忘記問寧隨遠誰學的更好些,原來最好的竟是李家的小娘子,朕記得叫李瑜?李瑜,鯉魚,鯉魚躍龍門,是個好名字。」
勇毅侯樂得合不攏嘴:「謝陛下誇獎。」
李藹:「陛下,那邊對動手能力的要求頗高,按照孟蝶的話來說,實踐出真知,搞理論的永遠比不上搞實踐的。」
皇帝失笑:「她這話說得直白,不過倒也是實話。」
任清華:「陛下,臣以為,以後文官也應該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皇帝沉思片刻:「所言有理,以後文科科考也要考動手能力。具體怎麼考核,用什麼辦法,禮部先擬個摺子上來。」
禮部尚書出列:「臣,遵旨。」
李藹選拔女子入手槍隊一事,就這麼以增加文科考試考項結尾。
散朝之後,皇帝難得的沒在勤政殿批奏本,而是去了坤寧宮,昨天火炮對他的觸動太大,他昨晚在乾清宮一宿沒怎麼睡好,今天實在提不起精神。
到了宮門這邊,林楚先一步回話:「陛下,太子的儀仗在這邊,想來殿下也在娘娘這裡。」
皇帝一聽就笑了:「八成是昨晚的事兒他自個兒沒想明白。」
果然是知子莫若父,皇帝猜得一點兒都不差,太子想了一宿沒想明白後他就來找外援了。
皇后把事情前前後後仔細聽一遍,生平第一次,笑得格外不端莊。
太子:「母后?」
皇后臉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男尊女卑,這句話始於易經,是說男子為天為高崗之地,女子為地為卑濕之所,這是最早的解釋。但是現在,無論你承認或者不承認,男尊女卑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引申的含義,並且這個含義更為大家熟悉,那就是字面意思,男子尊貴女子卑微。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太子沉吟半晌,最終搖了搖頭:「兒臣想不明白。」
皇后:「前朝甚至剝奪了女子的繼承權,你覺得如果沒有百姓擁護,這個法令會那麼容易實行嗎?」
太子堅定的搖搖頭:「荀子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若是都不擁護,皇權也是可能被推翻的,所以為君者當謹記民重君輕。法令能夠順利實行,百姓之中至少大多數都是擁護或者無所謂的。」
皇后頷首:「不錯,那麼不把財產給自己的親生女兒,反而給外四路的侄子或者族人,百姓為什麼會同意?」
太子怔了怔,冥思苦想。
皇后看著太子一眼,嘆息聲幾不可聞:「因為就算給了女兒,她也未必能保住財產。給了侄子,遇到那有良心的,說不得有他們照顧,女兒反而能生活的更好些。這是最基本的,更高一點,侄子或者族人可以入仕,女兒不可以。」
太子抿抿唇:「母后,兒臣一直覺得很多女子才學不輸男子,雖、雖然是祖宗傳下來的,就不能更改嗎?女子其實也可以做官的。」
「不可以。」皇后毫不留情的直接反駁:「不能改,也不好改。」
太子:「母后?」
皇后閉上眼睛,她想到了自己年幼時,明明她讀書讀的最好,家中兄弟皆不如她,可外人每每提起她時,讚美她的永遠不是她的才學有多好,說的永遠都是她夠端莊大方,夠賢惠柔順……
年幼時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誇讚她說了自己又念了什麼書,結果對方敷衍的表示好好好,然後就沒了。一次一次又一次,她為此躲在無人處默默流淚。不懂這是為什麼,她去問了祖父。
那是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祖父抱著她久久沒有出聲。後來他用顫抖的聲音一點一點的給她解釋著,她懂了,徹底懂了,眼裡的光也沒有了,她徹底成為了那個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
重新睜開眼睛,在那個下午驟然消散的光在這一刻重新回到眼中,宛如萬千星子倒映其中,熠熠生輝,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太子明顯有所覺,他看看自己的親娘,明顯覺得母親有哪裡不一樣了,可一時間又說不出來。
皇后:「女子是有才學,可那又怎麼樣呢?生活在這個世道,才學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力量,有了力量去種地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有了力量才能保衛邊關。」
看著太子明顯不贊同的神色,皇后笑了:「我問你,你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賺到了一千文,另外一個人她因為自身力量不足,賺到了二百文,這時候有人告訴你,你們之間是平等的,所以你要分對方四百文保持平等,你願意嗎?」
太子懵了:「這、這……」這是哪挨哪兒啊!
皇后:「糧食的種植要男子的力量,保家衛國要男子的力量,拿了人家的好處你不給人家一些優待?這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你說你能經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你分分鐘鍾就會被搶劫到血本無歸,你說你有才學,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人家一巴掌過來,你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安定的環境是哪裡來的?沒有千千萬萬男兒鎮守邊關,你哪有安定的環境,你說,要不要給男子優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