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年初一,相互串門說話,氣溫降了又降,零下六十餘度,阻擋不住鄉親們對過年的熱情,裹的嚴嚴實實打著傘擋風,挨家挨戶的上門拜年相互道賀說吉祥話。

  蘇家,由蘇成軍領頭,蘇成志蘇文柏蘇啟民蘇雅等人,吃了早飯迎著寒風往外走。

  何秀蘭沒去,她留在家裡陪陪妯娌,順便招待上門拜年的鄉親,總不能讓年邁的公公婆婆又是端茶又是遞煙。

  跑完村里,蘇啟民想了下,自己一個人去了趟景山中部的軍事基地給舒煬一上將拜年。

  回到家就看見李文寧季和孟清嶸程琨等……十幾個人,看著都比較眼熟,之前去首都遊玩時認識的。

  人挺多,蘇啟民把陳峰和付柯林也喊了過來,一屋子人有說有笑,吃了晚飯後就去了景山中部軍事基地,舒煬一上將明後兩天休假,從首都來的一群人正好隨著專機回去。

  第70章

  過完年, 南源村沒有下雪,天氣依舊寒冷,卻是穩住了氣溫沒往下降。

  沒往下降溫, 便是好事。

  進了二月,整整一個冬天沒見著太陽!太陽總算捨得露臉了!

  夏天的時候恨不得沒太陽,到了冬天見不著太陽,偏又天天念日日想。

  寒氣呼呼刮,天很冷,太陽高掛頭頂, 特別亮, 亮白亮白的陽光,感覺不到多少暖意,但是高興啊。

  看著頭頂的太陽就很高興。

  鄉親們捧了被褥出來曬, 放眼望去, 家家戶戶屋門前都曬滿了五顏六色的被褥,場面還挺壯觀。

  蘇奶奶碎碎念:「要是冬天裡, 沒能睡一睡曬過陽光的被褥,這個冬天肯定不暖和,曬過陽光的被子睡著格外舒服。」她指著頭頂的太陽:「別看陽光不熱,站院裡吹著風還挺冷, 被子曬一天,晚上睡覺都能睡的比平時香。」她咕嚕咕嚕的說話, 拿著雞毛彈一下一下的彈著被面:「要是明天也能出太陽, 還得把棉襖羽絨都挪出來曬曬。」

  蘇成軍蘇成志兩兄弟一趟一趟的把鞋子拿出來, 何秀蘭柳鳳芝妯娌倆挨個擺放鞋子, 松松鞋繩,鞋墊拿出來, 有的鞋子實在髒,該洗就洗,能擦就擦。

  車庫的卷門往上拉,廳堂的大門全部打開,樓上樓下的窗戶都打開,通風透氣。

  蘇雅蘇文柏提著桶,桶里放著新抹布,姐弟倆擦桌椅擦窗台。蘇爺爺拿著掃帚清掃房屋。

  冬天太冷,又是下雪又是颳風,都沒能徹底的收拾過屋裡屋外,今兒逢著出太陽,沒下雪沒颳風,一家子齊齊出動熱火朝天的搞大掃除。

  蘇啟民從山裡出來,見著忙碌的家人們,捋了袖子二話不說加入。

  年後沈珩就回了山里住,他還是更喜歡一個人清清淨淨的住。

  一連晴了兩天,最歡喜的就數蘇奶奶,蘇奶奶說老天爺聽到她的話,特意多送了一天太陽。

  行叭,老人咋說都對。

  許是天晴,氣溫略有上升,不多,往上升了兩度,對飽受極寒天氣的民眾來說,就是件天大的喜事!

  國家氣象台也說,立春後,氣溫會持續上升。

  今年的立春和元宵仿佛兩兄弟,連一塊了。

  二月中旬,學校陸續開學,蘇成軍一家四口辭別父母兄弟,開車往榆市去。

  蘇成志夫妻倆沒急著走。

  爸媽心裡想什麼,蘇啟民沒問,留家裡也挺好,回榆城上班開診所也行。

  短短半個月,氣溫就往上回升了十幾度。南源村零下四十餘度,從寒冬過來的鄉親們,竟然覺的這點子冷不算冷,扛了農具往田間地頭去看看,得開始準備春耕。

  上面說要在南源村建療養院,之前一直沒動作,近兩日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被木倉林彈雨炸毀的農田山林,年前舒煬一上將派人過來收拾山林,農田沒管,這會子來的工程隊麻利的收拾農田。

  南源村是個較為偏遠的小山村,平日裡淨是些雞零狗碎的小事,不是東家長就是西家短。

  首都來了工程隊建立療養院,陣容豪華,堪稱平生首次見,南源村的老少顧不上玩手機搓麻將,每天吃了飯就往山腳下跑。

  講的頭頭是道,首都來的大師傅是就是不一樣,操作多好啊。

  一個個看的目不轉睛。

  村支書就是村支書,壓根不是普通鄉親能比,工程隊裡的人不少,一百多個,吃住怎麼辦?他瞅了機會往前湊,怕自個湊不進去,賊兮的拉上陳峰,陳峰他曉得,蘇啟民有什麼事都讓陳峰幫著張羅,這小子現在臉面比他好使。

  陳峰琢磨著,一轉頭打電話把付柯林喊了過來。

  村支書輕鬆拿下這筆小生意,部分住祠堂,祠堂不夠住就問村里誰家願意租房。

  有錢拿,不租白不租,鄉親紛紛響應。鄉下地基寬,建的房子也寬敞,過完年年輕些的都往外面跑,房子空了出來,正好租出來換點生活費。

  然後是吃飯,吃飯在祠堂弄,招六個人專門替工程隊的人張羅一日三餐,這錢工程隊出,每人每月四千塊。

  住鄉親家裡每月三百塊,住祠堂每月兩千。做飯用的青蔬瓜果油鹽柴米……等等瑣碎,工程隊自己弄個人出來負責採買。

  支村書在群里和鄉親們說,家裡囤的沒吃完的糧食青蔬可以趁機賣給工程隊,能換點錢是一點錢,立春氣溫回升,很快就可以春耕種菜,守著田地山林哪會缺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