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不對,剛剛大哥說什麼?成親!
「大哥,我叫秦縱,涪州人士,現居滄州,是楚楚帳下上將軍。大哥,我愛慕楚楚已久,是為兩情相悅。大哥,不知益州風俗,這成親……」
楚家大哥已經甩袖走出了州牧府,秦縱不依不饒地跟在後面,一點兒臉面也不要,誓要問清楚成親一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縱終究沒有在益州逗留太久, 他收到了楚霽傳令,命他速回滄州。
大雍皇帝趙協死了,比原書中的時間線提早一年有餘。此時消息尚未傳遍十六州, 但阿史那鉅和賈業成已經在密謀著,召楚霽去蜀州為皇帝服喪,其中用心, 昭然若揭。
楚霽在滄州,兩人奈何不了他。但他若是回蜀州,州牧入朝,需卸甲不得帶兵, 到那時還不是任由阿史那鉅和賈業成說了算?
好在,接下這個任務的是孫常侍。兩人都知道孫常侍曾到滄州宣旨,與楚霽十分地不睦。
兩人想要借題發揮, 楚霽卻提前知曉, 便可早做打算,反將一軍。
月色如洗,滄州城堅毅的鋼鐵城門外,秦縱領兵漏夜而回。
18歲的少年將軍紅袍黑甲,手持銀戟, 單膝跪地。
城樓上燈火通明, 暖光之處站著他此生所衷之人。
他說過的,願我的楚楚高居明堂, 便可撫綏萬方。縱,將懸旌萬里, 使萬里亦同風。
「末將領兵而回, 獻上西南兩州十三城。」
收服南奚,攻下益州, 他的楚楚便是執掌整個西地五州的王,足以和這天下任何人一試鋒芒。
依照禮制,臣下不得直視主公,但此時,二人目光灼灼相成。
「開城門,迎小將軍回家。」
這一刻,楚霽不想天下,只想眼前人。
身後的三十萬大軍無暇顧及,也不願去思考明日該如何揭露嚴翕的罪行,更分不出心神去籌謀已經在路上的宣旨隊伍,秦縱放肆大膽堂而皇之地將州牧大人從城門處擄走。
夜間正值宵禁,街上空曠無人,馬背上的兩人彼此擁吻,踏雪四蹄飛奔,踩碎夜色,勉強能看到秦將軍飄揚在身後的赤色披風。
精鐵製的鎧甲和香雲紗的長衫一同墜地,溫軟和金戈纏綿。
將楚霽擁到州牧府的沉香木床上時,殘風飲霜慣了秦小將軍竟在一瞬間滿心安慰。
層層疊疊的喘息從唇瓣相接處溢出,楚霽即便在床榻上也不是被主導的那一個,一雙素手直接撕破了秦縱的裡衣。
曠久的分別才更知道相思的滋味,唇瓣分開時,銀絲從嘴角滑落,楚霽卻無暇顧及。
向來蒼白的唇此刻染上殷紅的色:「占有我。」
秦縱眸色一暗,卻輕輕搖了搖頭。
這下輪到楚霽迷糊了,腦袋都清醒了幾分:這是不愛了,還是不行啊?
秦縱被他看得臉紅,紅色一直蔓延到耳廓。
他低下頭,附在楚霽耳邊,泛著熱意的耳朵貼著楚霽的面頰:「我想在你穿龍袍的時候……」
楚霽向來冷淡自持,如月色高華,若是一身龍袍袞服,則更添矜貴神聖,不可冒犯。而這樣的人,只為他面染桃花,青絲散亂,該是何等人間綺麗絕色?
楚霽實在沒想到,小將軍年紀不大,竟滿腦子的黃色廢料。他羞憤難當,一把捧起小將軍還在他頸間作亂的腦袋,狠狠地揉搓了兩把小狗耳朵:「小混蛋!」
秦縱抓住楚霽的手,露出個潑皮的笑來:「我就是!」緊接著,吻從指尖而下。
距離楚霽正式穿上龍袍還需等些時日,但並不妨礙他現在要幹些別的。
*
孫常侍看著不遠處城門口浩浩蕩蕩的人群,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楚大人什麼時候是這麼聽話的人了?
先帝駕崩,並沒有留下後嗣,大將軍阿史那鉅從趙家的旮旯犄角里找了個三歲的娃娃,扶持著登上的皇帝之位。
三歲的娃娃能懂什麼?於是大將軍便自立為攝政王,統領天下,言行排場,一如皇帝。
此次孫常侍正是帶著攝政王旨意來的,傳召楚大人赴蜀州為先帝奔喪,隨行的還有兩千兵馬,由大將軍,不,現在應該叫攝政王了。其親信徐用為統領,為的就是一定要將楚大人平安地護送到蜀州。
但孫常侍心知肚明,名為護送,實為押解,攝政王在還做大將軍的時候,就和楚大人積怨已久。
徐用為人倨傲,又深諳阿史那鉅的用意,所以傳信命楚霽率百官臣民,至滄州城門接旨。
這樣的要求,孫常侍原以為楚霽定然會拒絕。
從秦縱聲名鵲起的那一天起,孫常侍就知道先前在滄州時,他被楚霽給耍了。
可那又怎麼樣?皇帝已經不理世事,醉生夢死,他偏偏又上了楚霽這條「賊船」。
所以這次攝政王一提出命人前往滄州宣旨,孫常侍便忙不迭地主動請纓,盡數他在滄州時楚霽對他的欺辱。阿史那鉅對此求之不得,當即命孫常侍出發宣旨。
但孫常侍再如何不明事理,也知道阿史那鉅是蠻人,非我族類,怎能叫他擅自專權,改換江山?所以他在出發前,便已命人快馬加鞭地給楚霽送去消息,叫他早做打算,小心為上。
可這就是楚霽的早做打算?
孫常侍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押錯了寶。這楚霽怕不是個傻的吧?他身後百官列隊,萬民相隨,待到徐用行至滄州城門口,聖旨一宣,這君臣的大義壓下來,楚霽可就進退兩難了。
「大哥,我叫秦縱,涪州人士,現居滄州,是楚楚帳下上將軍。大哥,我愛慕楚楚已久,是為兩情相悅。大哥,不知益州風俗,這成親……」
楚家大哥已經甩袖走出了州牧府,秦縱不依不饒地跟在後面,一點兒臉面也不要,誓要問清楚成親一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縱終究沒有在益州逗留太久, 他收到了楚霽傳令,命他速回滄州。
大雍皇帝趙協死了,比原書中的時間線提早一年有餘。此時消息尚未傳遍十六州, 但阿史那鉅和賈業成已經在密謀著,召楚霽去蜀州為皇帝服喪,其中用心, 昭然若揭。
楚霽在滄州,兩人奈何不了他。但他若是回蜀州,州牧入朝,需卸甲不得帶兵, 到那時還不是任由阿史那鉅和賈業成說了算?
好在,接下這個任務的是孫常侍。兩人都知道孫常侍曾到滄州宣旨,與楚霽十分地不睦。
兩人想要借題發揮, 楚霽卻提前知曉, 便可早做打算,反將一軍。
月色如洗,滄州城堅毅的鋼鐵城門外,秦縱領兵漏夜而回。
18歲的少年將軍紅袍黑甲,手持銀戟, 單膝跪地。
城樓上燈火通明, 暖光之處站著他此生所衷之人。
他說過的,願我的楚楚高居明堂, 便可撫綏萬方。縱,將懸旌萬里, 使萬里亦同風。
「末將領兵而回, 獻上西南兩州十三城。」
收服南奚,攻下益州, 他的楚楚便是執掌整個西地五州的王,足以和這天下任何人一試鋒芒。
依照禮制,臣下不得直視主公,但此時,二人目光灼灼相成。
「開城門,迎小將軍回家。」
這一刻,楚霽不想天下,只想眼前人。
身後的三十萬大軍無暇顧及,也不願去思考明日該如何揭露嚴翕的罪行,更分不出心神去籌謀已經在路上的宣旨隊伍,秦縱放肆大膽堂而皇之地將州牧大人從城門處擄走。
夜間正值宵禁,街上空曠無人,馬背上的兩人彼此擁吻,踏雪四蹄飛奔,踩碎夜色,勉強能看到秦將軍飄揚在身後的赤色披風。
精鐵製的鎧甲和香雲紗的長衫一同墜地,溫軟和金戈纏綿。
將楚霽擁到州牧府的沉香木床上時,殘風飲霜慣了秦小將軍竟在一瞬間滿心安慰。
層層疊疊的喘息從唇瓣相接處溢出,楚霽即便在床榻上也不是被主導的那一個,一雙素手直接撕破了秦縱的裡衣。
曠久的分別才更知道相思的滋味,唇瓣分開時,銀絲從嘴角滑落,楚霽卻無暇顧及。
向來蒼白的唇此刻染上殷紅的色:「占有我。」
秦縱眸色一暗,卻輕輕搖了搖頭。
這下輪到楚霽迷糊了,腦袋都清醒了幾分:這是不愛了,還是不行啊?
秦縱被他看得臉紅,紅色一直蔓延到耳廓。
他低下頭,附在楚霽耳邊,泛著熱意的耳朵貼著楚霽的面頰:「我想在你穿龍袍的時候……」
楚霽向來冷淡自持,如月色高華,若是一身龍袍袞服,則更添矜貴神聖,不可冒犯。而這樣的人,只為他面染桃花,青絲散亂,該是何等人間綺麗絕色?
楚霽實在沒想到,小將軍年紀不大,竟滿腦子的黃色廢料。他羞憤難當,一把捧起小將軍還在他頸間作亂的腦袋,狠狠地揉搓了兩把小狗耳朵:「小混蛋!」
秦縱抓住楚霽的手,露出個潑皮的笑來:「我就是!」緊接著,吻從指尖而下。
距離楚霽正式穿上龍袍還需等些時日,但並不妨礙他現在要幹些別的。
*
孫常侍看著不遠處城門口浩浩蕩蕩的人群,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楚大人什麼時候是這麼聽話的人了?
先帝駕崩,並沒有留下後嗣,大將軍阿史那鉅從趙家的旮旯犄角里找了個三歲的娃娃,扶持著登上的皇帝之位。
三歲的娃娃能懂什麼?於是大將軍便自立為攝政王,統領天下,言行排場,一如皇帝。
此次孫常侍正是帶著攝政王旨意來的,傳召楚大人赴蜀州為先帝奔喪,隨行的還有兩千兵馬,由大將軍,不,現在應該叫攝政王了。其親信徐用為統領,為的就是一定要將楚大人平安地護送到蜀州。
但孫常侍心知肚明,名為護送,實為押解,攝政王在還做大將軍的時候,就和楚大人積怨已久。
徐用為人倨傲,又深諳阿史那鉅的用意,所以傳信命楚霽率百官臣民,至滄州城門接旨。
這樣的要求,孫常侍原以為楚霽定然會拒絕。
從秦縱聲名鵲起的那一天起,孫常侍就知道先前在滄州時,他被楚霽給耍了。
可那又怎麼樣?皇帝已經不理世事,醉生夢死,他偏偏又上了楚霽這條「賊船」。
所以這次攝政王一提出命人前往滄州宣旨,孫常侍便忙不迭地主動請纓,盡數他在滄州時楚霽對他的欺辱。阿史那鉅對此求之不得,當即命孫常侍出發宣旨。
但孫常侍再如何不明事理,也知道阿史那鉅是蠻人,非我族類,怎能叫他擅自專權,改換江山?所以他在出發前,便已命人快馬加鞭地給楚霽送去消息,叫他早做打算,小心為上。
可這就是楚霽的早做打算?
孫常侍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押錯了寶。這楚霽怕不是個傻的吧?他身後百官列隊,萬民相隨,待到徐用行至滄州城門口,聖旨一宣,這君臣的大義壓下來,楚霽可就進退兩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