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道家有十魔,陛下聽聞鬼鼓聲,正是最高魔境魔,無定力幻境見神仙者。陛下念生慧光,脫離欲界,因此方遇天魔驗心,正所謂『無魔不成道』,修為愈高,其魔境則愈險,種種業障,惑心擾念,請陛下入定靜心,止息雜念,觀想內丹,唯見於空,證聖成真,則有望金丹大成,白日升天!」
元自虛聽到沖霄引經據典,一一驗證,果然那鼓聲虛幻縹緲,震懾心魂,果然心定了幾分,只見沖霄命內侍道:「再將金丹拿來呈陛下服一丸下去,趁此大好時機,藉助金丹之力,內外兼修,以陛下清靜之功,立身之德,定能大成!」
只見一旁小內侍連忙從丹匣里捧了托盤過來,上面一枚紅丹滴溜溜如丹霞也似,暗香襲人,神秘又透著吸引力。
另外一名內侍則捧了服丹用的薔薇甜露過來,元自虛盯著那枚丹丸,太陽穴突突跳著,鼓聲仿佛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他不安,他伸手拈起那枚丹藥,凝目而視。
一陣風忽然在殿內穿過,吹得燭火搖搖晃晃,幔帳也隨之搖搖擺擺,
忽然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幔帳外響起:「恭賀父皇修仙有成,大道在望。」
元自虛霍然抬頭,眼神陡然變得銳利:「誰!」
有人將兩邊幔帳捲起,寢殿大門不知何時被打開了,
弋陽公主軟甲下是鮮紅裙裾,款款步入殿堂內,牛皮靴踩在柔軟厚重的紅毯上,姿態隨性閒散,仿佛漫步在御花園內,他這個女兒其實容貌更像自己,太子則更似沈後一些。元自虛從前一直非常疼愛這個長女,也曾經喜愛她這種無論何時都仿佛不動聲色的鎮定。
然而這個時候,應該在靖北好好做著靖北王妃的長女,出現在這裡,可不是什麼好信號。
弋陽公主身後緊跟著的毫不意外是太子,他的嫡長子,一身玄黑軟甲,腰間佩著長刀,刀鞘拍在盔甲上,傳出了冷硬的金屬撞擊聲。
他的嫡長子冷峻漆黑的雙眸和他目光對撞,並不退避,他只站在了弋陽公主身後,沒有動,卻自有雷霆萬鈞的氣場。
元自虛看著自己最優秀的兒女在這深夜裡忽然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自己寢殿裡,卻並沒有感覺到意外,甚至隱隱覺得仿佛早就該有這一天。
他用盡心術施展手段打壓、摧折、侮辱、逼迫這一雙兒女,女兒像自己剛烈,太子像沈後柔中帶剛,他們終究長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哪怕是在人群中,佼佼如龍鳳。
他聽到自己平靜地問:「靖北王妃和太子不詔而入,領兵甲刀刃,意欲何為?外邊的禁衛呢?都殺了?朕沒有聽到動靜,難道是都投了敵?於寰呢?」
弋陽公主含笑:「太子仁義,未殺一人,所有禁衛皆懾吾弟慈愛臣民之心,盡皆拜服,束手就擒。父皇修道有成,我與弟弟特來相送,父皇該高興才是。」
元自虛看了眼手裡拈著的金丹,血液里仍然鼓譟著,鼓聲越來越激昂,金丹對他充滿了吸引力,只要服下去,打坐入定,便能忘卻一切煩惱,通過魔考。
亦或者,這一切都是幻覺,都是魔帝給自己的考驗?
他將金丹放回一側,看一旁沖霄道長和李東福,以及兩個小內侍都深深低著頭,竭盡全力縮小著存在感,笑了聲,問道:「若是朕不願升仙呢?難道你們要行弒君逆倫之事?」
弋陽公主含笑道:「父皇一心修行,大道將成,正是重要時刻,兒女豈能不為父皇分憂?請父皇寫下禪位詔書,則今後,太上皇能專心修道,國家也有聖君治理,則國泰民安,兩全其美。」
元自虛又笑了一聲,看了眼一直沒說話的元鈞,問道:「朕禪位,是禪位於太子,還是禪位于靖北王?」
他以為說完這句話,元鈞至少會面上有些表情,然而他卻始終面目淡漠,漫不經心看了他一眼,卻有著那種獨屬於帝王的脾睨眾生,他執掌乾坤多年,此刻卻感覺到被兒子的氣勢給壓住。
只有弋陽公主又笑了聲:「父皇這個時候還真不忘帝王心術,自然是禪位給太子弟弟了。」
元自虛道:「朕只是想提醒太子,是要自己做皇帝,還是做皇帝的小舅子。天下是我元家的天下,如今公主遠道而來,帶著精兵強將,則究竟是為丈夫爭奪帝位,還是為弟弟爭奪帝位呢?畢竟,做駙馬,和做皇帝,一樣也是兩回事。吾女是想做王妃,還是做長公主?靖北王又同意嗎?」
弋陽公主微微一笑,看向元鈞:「陛下是信不過太子有能力獨掌乾坤嗎?」
元自虛看向元鈞:「哦?朕只怕禪位後,元氏天下,維持不了多少,太子不過是個過橋的木偶——靖北王狼子野心,元氏這麼多年,難道終究要讓給郭氏了嗎?」
元鈞看向元自虛,臉色平靜冷漠,冷靜得仿佛無懼一切,終於說了第一句話:「於寰不會來了,他今夜為升職宴請同僚,醉倒在營房。京營則有定國公坐鎮,不會擅自出兵,五軍兵馬司駱世明剛剛卸任,此刻人心渙散,並未覺察宮中動靜。」
元自虛眉毛微微一挑,神情出現了一絲裂縫,元鈞淡道:「請父皇禪位,兒臣請傳內閣學士,為父皇草詔。」
元自虛問道:「內閣今夜值夜奉詔是哪位。」
元鈞道:「太傅葛承宣坐鎮,鄭長淵為值守學士,探花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正可為父皇草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元自虛聽到沖霄引經據典,一一驗證,果然那鼓聲虛幻縹緲,震懾心魂,果然心定了幾分,只見沖霄命內侍道:「再將金丹拿來呈陛下服一丸下去,趁此大好時機,藉助金丹之力,內外兼修,以陛下清靜之功,立身之德,定能大成!」
只見一旁小內侍連忙從丹匣里捧了托盤過來,上面一枚紅丹滴溜溜如丹霞也似,暗香襲人,神秘又透著吸引力。
另外一名內侍則捧了服丹用的薔薇甜露過來,元自虛盯著那枚丹丸,太陽穴突突跳著,鼓聲仿佛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他不安,他伸手拈起那枚丹藥,凝目而視。
一陣風忽然在殿內穿過,吹得燭火搖搖晃晃,幔帳也隨之搖搖擺擺,
忽然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幔帳外響起:「恭賀父皇修仙有成,大道在望。」
元自虛霍然抬頭,眼神陡然變得銳利:「誰!」
有人將兩邊幔帳捲起,寢殿大門不知何時被打開了,
弋陽公主軟甲下是鮮紅裙裾,款款步入殿堂內,牛皮靴踩在柔軟厚重的紅毯上,姿態隨性閒散,仿佛漫步在御花園內,他這個女兒其實容貌更像自己,太子則更似沈後一些。元自虛從前一直非常疼愛這個長女,也曾經喜愛她這種無論何時都仿佛不動聲色的鎮定。
然而這個時候,應該在靖北好好做著靖北王妃的長女,出現在這裡,可不是什麼好信號。
弋陽公主身後緊跟著的毫不意外是太子,他的嫡長子,一身玄黑軟甲,腰間佩著長刀,刀鞘拍在盔甲上,傳出了冷硬的金屬撞擊聲。
他的嫡長子冷峻漆黑的雙眸和他目光對撞,並不退避,他只站在了弋陽公主身後,沒有動,卻自有雷霆萬鈞的氣場。
元自虛看著自己最優秀的兒女在這深夜裡忽然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自己寢殿裡,卻並沒有感覺到意外,甚至隱隱覺得仿佛早就該有這一天。
他用盡心術施展手段打壓、摧折、侮辱、逼迫這一雙兒女,女兒像自己剛烈,太子像沈後柔中帶剛,他們終究長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哪怕是在人群中,佼佼如龍鳳。
他聽到自己平靜地問:「靖北王妃和太子不詔而入,領兵甲刀刃,意欲何為?外邊的禁衛呢?都殺了?朕沒有聽到動靜,難道是都投了敵?於寰呢?」
弋陽公主含笑:「太子仁義,未殺一人,所有禁衛皆懾吾弟慈愛臣民之心,盡皆拜服,束手就擒。父皇修道有成,我與弟弟特來相送,父皇該高興才是。」
元自虛看了眼手裡拈著的金丹,血液里仍然鼓譟著,鼓聲越來越激昂,金丹對他充滿了吸引力,只要服下去,打坐入定,便能忘卻一切煩惱,通過魔考。
亦或者,這一切都是幻覺,都是魔帝給自己的考驗?
他將金丹放回一側,看一旁沖霄道長和李東福,以及兩個小內侍都深深低著頭,竭盡全力縮小著存在感,笑了聲,問道:「若是朕不願升仙呢?難道你們要行弒君逆倫之事?」
弋陽公主含笑道:「父皇一心修行,大道將成,正是重要時刻,兒女豈能不為父皇分憂?請父皇寫下禪位詔書,則今後,太上皇能專心修道,國家也有聖君治理,則國泰民安,兩全其美。」
元自虛又笑了一聲,看了眼一直沒說話的元鈞,問道:「朕禪位,是禪位於太子,還是禪位于靖北王?」
他以為說完這句話,元鈞至少會面上有些表情,然而他卻始終面目淡漠,漫不經心看了他一眼,卻有著那種獨屬於帝王的脾睨眾生,他執掌乾坤多年,此刻卻感覺到被兒子的氣勢給壓住。
只有弋陽公主又笑了聲:「父皇這個時候還真不忘帝王心術,自然是禪位給太子弟弟了。」
元自虛道:「朕只是想提醒太子,是要自己做皇帝,還是做皇帝的小舅子。天下是我元家的天下,如今公主遠道而來,帶著精兵強將,則究竟是為丈夫爭奪帝位,還是為弟弟爭奪帝位呢?畢竟,做駙馬,和做皇帝,一樣也是兩回事。吾女是想做王妃,還是做長公主?靖北王又同意嗎?」
弋陽公主微微一笑,看向元鈞:「陛下是信不過太子有能力獨掌乾坤嗎?」
元自虛看向元鈞:「哦?朕只怕禪位後,元氏天下,維持不了多少,太子不過是個過橋的木偶——靖北王狼子野心,元氏這麼多年,難道終究要讓給郭氏了嗎?」
元鈞看向元自虛,臉色平靜冷漠,冷靜得仿佛無懼一切,終於說了第一句話:「於寰不會來了,他今夜為升職宴請同僚,醉倒在營房。京營則有定國公坐鎮,不會擅自出兵,五軍兵馬司駱世明剛剛卸任,此刻人心渙散,並未覺察宮中動靜。」
元自虛眉毛微微一挑,神情出現了一絲裂縫,元鈞淡道:「請父皇禪位,兒臣請傳內閣學士,為父皇草詔。」
元自虛問道:「內閣今夜值夜奉詔是哪位。」
元鈞道:「太傅葛承宣坐鎮,鄭長淵為值守學士,探花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正可為父皇草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