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他緊緊握著李化吉都是汗水的手,將臉埋了進去,滾燙的淚水一滴滴地落到李化吉的手背上。
「若你死了,我給你陪葬,化吉,你別怕。」
李化吉疼得耳朵嗡鳴,謝狁的話只如蚊嚀般細微地鑽了進來,她吃力地抬起眼皮看了眼謝狁。
他跪在床邊,緊緊地握著她的手,將臉貼著她握起的手背上,看不見他的臉,卻能感到他滾燙的淚珠。
李化吉小聲問道:「謝狁,你在哭嗎?」
謝狁猛地抬頭看向李化吉,他眼尾發紅,睫毛上掛著搖搖欲墜的淚水,那向來無情的烏目此時被淚水浸潤得仿佛曜石般,黑得剔透。
李化吉就笑了:「原來你還會哭啊,真好啊,謝狁。」
是真的很好。
大年初五,丑時,李化吉誕下了公主。
史書載,帝大喜,合宮分賞,又於公主滿月時冊封她為皇太女。
史書僅寥寥記了一筆,卻不知背後的歪繞實情。
那日祭奠,李化吉在奠堂陪著崔氏,謝四郎卻將謝狁叫走,與他說了件事。
如今當家的其實是謝二郎,只是謝狁做久了家主,因此謝四郎還是習慣先與他說,於是謝狁就知道了謝四郎外室生子的事。
謝狁沒什麼反應。
謝四郎便道了句:「果然二兄三兄都能理解我,偏芸娘不能,我雖喜歡她,但也要為子嗣考慮,膝下只有一個女公子,像什麼樣子?」他覺得已經自己已經很為崔氏考慮了,「為了不叫她傷心,我處心積慮瞞了那麼久,都不敢叫她知道。」
謝狁當時是沒有回什麼的,他不覺得謝四郎的事與他有何干係,只想著奠堂都是香灰,空氣渾濁,李化吉恐怕吃不消,他要早點帶李化吉回去。
但李化吉悶悶不樂的,不肯回去,非要陪著崔氏。
謝狁就覺得不對勁了,他不關心謝四郎,可李化吉顯然很關心崔氏,聽她哭哭啼啼地說了許久的話,等走出奠堂時,她已經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然後就小產了。
於是謝狁大怒,他把謝四郎叫到宮裡罵了一頓:「什麼時候不能說?你非要挑那時節說,你女兒還沒下葬。」
謝四郎皺著眉頭:「原也打算還瞞著,但不妨被芸娘察覺了蹤跡,實在瞞不住了,我又想著她也沒了孩子,又不能再生養,遲早要認這個孩子,因此沒否認,否則又要被她揪出一個錯處。」
謝狁怒道:「那也管好崔氏的嘴,讓她不該說的不要說。」
他不能罰崔氏,因為知道李化吉醒來後肯定會責備他,可謝狁覺得必須要有人為李化吉的小產負責,於是他罰了謝四郎,以家風不正為由,罰了他的俸祿,叫他在家閉門思過。
罰完之後,謝狁還覺得心有餘悸,尤其是他問出了崔氏在靈堂時和李化吉說的話,謝狁更是一陣後怕。
李化吉原本就不足夠相信他,現在又被人挑撥,恐怕剛回溫的感情又要落到原點去。
於是謝狁左思右想,決定不管孩子剛落地,受不受得住這樣的皇命,直接封這個剛出生的公主為皇太女。
他剛起了這個念頭,就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對。
於是謝狁舌戰群儒三天三夜。
臣子說女子不如男,女子頭髮長見識短。
謝狁冷笑:「朕的種,怎麼就不如人了?」
臣子舉出許多後宮女子干政的禍事來,他們說一件,謝狁就讓戶部尚書說一個荒唐男皇帝,最後把臣子說得不吱聲了。
還有臣子出列:「陛下如此著急封皇太女,可是娘娘傷了身子,往後不能有孕了?」
謝府剛出了這樣的事,實在不能叫人這般聯想。
謝狁道:「朕不是謝四,皇后也不是崔氏,朕只是不捨得皇后再生育了。」
又有臣子勇敢地出列:「既如此,陛下可以廣納後宮,讓其他妃嬪替娘娘開枝散葉。」
謝狁不能理解:「什麼叫替?這種事也能替的嗎?那不如你跟你娘子替朕生孩子,朕直接把你生的孩子冊封為太子,讓他來繼承皇位,如何?」
嚇得臣子們不敢再吱聲。
謝狁滿意地將冊封的事就交給禮部去辦了。
李化吉是宮裡最後知曉這件事的。
因她小產,謝狁怕她又有什麼閃失,連地都不肯叫她落,只讓她在太極宮坐月子。又變著法子,請女先兒來說書,還叫人買了許多的玩意給李化吉解悶。
自然,謝狁是不會把朝堂那無休止的爭吵告訴李化吉的,於是等她知道的時候,冊封的旨意都下了。
李化吉若有所思。
碧荷還與李化吉道喜:「可見陛下有多喜歡我們的小公主。」
在碧荷看來,謝狁當然是喜歡小公主的,畢竟這頭一份的皇太女的殊榮,古往今來,有多少個女子有幸受得起?
可李化吉不覺得。
她覺得謝狁一點都不喜歡這個孩子。
儘管他讓小公主做了皇太女,吃穿用度上也足夠精細體貼,可是孩子落地至今,謝狁都沒有抱過她,沒有悄悄地跟她說過話,就是李化吉問起孩子取名的事,他也心不在焉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若你死了,我給你陪葬,化吉,你別怕。」
李化吉疼得耳朵嗡鳴,謝狁的話只如蚊嚀般細微地鑽了進來,她吃力地抬起眼皮看了眼謝狁。
他跪在床邊,緊緊地握著她的手,將臉貼著她握起的手背上,看不見他的臉,卻能感到他滾燙的淚珠。
李化吉小聲問道:「謝狁,你在哭嗎?」
謝狁猛地抬頭看向李化吉,他眼尾發紅,睫毛上掛著搖搖欲墜的淚水,那向來無情的烏目此時被淚水浸潤得仿佛曜石般,黑得剔透。
李化吉就笑了:「原來你還會哭啊,真好啊,謝狁。」
是真的很好。
大年初五,丑時,李化吉誕下了公主。
史書載,帝大喜,合宮分賞,又於公主滿月時冊封她為皇太女。
史書僅寥寥記了一筆,卻不知背後的歪繞實情。
那日祭奠,李化吉在奠堂陪著崔氏,謝四郎卻將謝狁叫走,與他說了件事。
如今當家的其實是謝二郎,只是謝狁做久了家主,因此謝四郎還是習慣先與他說,於是謝狁就知道了謝四郎外室生子的事。
謝狁沒什麼反應。
謝四郎便道了句:「果然二兄三兄都能理解我,偏芸娘不能,我雖喜歡她,但也要為子嗣考慮,膝下只有一個女公子,像什麼樣子?」他覺得已經自己已經很為崔氏考慮了,「為了不叫她傷心,我處心積慮瞞了那麼久,都不敢叫她知道。」
謝狁當時是沒有回什麼的,他不覺得謝四郎的事與他有何干係,只想著奠堂都是香灰,空氣渾濁,李化吉恐怕吃不消,他要早點帶李化吉回去。
但李化吉悶悶不樂的,不肯回去,非要陪著崔氏。
謝狁就覺得不對勁了,他不關心謝四郎,可李化吉顯然很關心崔氏,聽她哭哭啼啼地說了許久的話,等走出奠堂時,她已經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然後就小產了。
於是謝狁大怒,他把謝四郎叫到宮裡罵了一頓:「什麼時候不能說?你非要挑那時節說,你女兒還沒下葬。」
謝四郎皺著眉頭:「原也打算還瞞著,但不妨被芸娘察覺了蹤跡,實在瞞不住了,我又想著她也沒了孩子,又不能再生養,遲早要認這個孩子,因此沒否認,否則又要被她揪出一個錯處。」
謝狁怒道:「那也管好崔氏的嘴,讓她不該說的不要說。」
他不能罰崔氏,因為知道李化吉醒來後肯定會責備他,可謝狁覺得必須要有人為李化吉的小產負責,於是他罰了謝四郎,以家風不正為由,罰了他的俸祿,叫他在家閉門思過。
罰完之後,謝狁還覺得心有餘悸,尤其是他問出了崔氏在靈堂時和李化吉說的話,謝狁更是一陣後怕。
李化吉原本就不足夠相信他,現在又被人挑撥,恐怕剛回溫的感情又要落到原點去。
於是謝狁左思右想,決定不管孩子剛落地,受不受得住這樣的皇命,直接封這個剛出生的公主為皇太女。
他剛起了這個念頭,就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對。
於是謝狁舌戰群儒三天三夜。
臣子說女子不如男,女子頭髮長見識短。
謝狁冷笑:「朕的種,怎麼就不如人了?」
臣子舉出許多後宮女子干政的禍事來,他們說一件,謝狁就讓戶部尚書說一個荒唐男皇帝,最後把臣子說得不吱聲了。
還有臣子出列:「陛下如此著急封皇太女,可是娘娘傷了身子,往後不能有孕了?」
謝府剛出了這樣的事,實在不能叫人這般聯想。
謝狁道:「朕不是謝四,皇后也不是崔氏,朕只是不捨得皇后再生育了。」
又有臣子勇敢地出列:「既如此,陛下可以廣納後宮,讓其他妃嬪替娘娘開枝散葉。」
謝狁不能理解:「什麼叫替?這種事也能替的嗎?那不如你跟你娘子替朕生孩子,朕直接把你生的孩子冊封為太子,讓他來繼承皇位,如何?」
嚇得臣子們不敢再吱聲。
謝狁滿意地將冊封的事就交給禮部去辦了。
李化吉是宮裡最後知曉這件事的。
因她小產,謝狁怕她又有什麼閃失,連地都不肯叫她落,只讓她在太極宮坐月子。又變著法子,請女先兒來說書,還叫人買了許多的玩意給李化吉解悶。
自然,謝狁是不會把朝堂那無休止的爭吵告訴李化吉的,於是等她知道的時候,冊封的旨意都下了。
李化吉若有所思。
碧荷還與李化吉道喜:「可見陛下有多喜歡我們的小公主。」
在碧荷看來,謝狁當然是喜歡小公主的,畢竟這頭一份的皇太女的殊榮,古往今來,有多少個女子有幸受得起?
可李化吉不覺得。
她覺得謝狁一點都不喜歡這個孩子。
儘管他讓小公主做了皇太女,吃穿用度上也足夠精細體貼,可是孩子落地至今,謝狁都沒有抱過她,沒有悄悄地跟她說過話,就是李化吉問起孩子取名的事,他也心不在焉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