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既是這次太子妃跟著一道去奚山,在改變了心意的單北殊看來,反倒更放心了。
翌日一早,天剛蒙蒙亮,虞莜便跟著秦昶出發了。
這一路輕裝簡行,因要騎馬,穿了一身騎裝,貂裘大氅厚實保暖,可抵長城上凜冽的寒風。
豐甯及姜皓領著十數烏衣衛隨行,其他人員已編入甲一營,屆時在奚山附近匯合,再護送虞莜回來。
在長城上策馬,是一件很愜意的事,穿行於蒼涼險峻的山脊之上,茫茫大地置於足下,險峰高可及天。
這般快意行走於天地間,在這花費幾代時間、由數萬人壘造起的防禦工事上,方可正視一個事實——一個人的力量如此渺小,唯有凝聚萬眾一心,方可睥睨向前。
每經過一處瓮城,便有駐守官兵夾道列隊迎送,太子妃的到來,並未像虞莜擔心的那樣,被人指指點點,稱為妖妃。
駐邊將士的反應,與朝臣截然不同,他們身上穿的正是織造坊制出的厚實軍服,太子妃為他們做的一切,早就在軍中傳開了。
這些將士可沒有單大都督那般含蓄,看著健馬上一身華服的女子,扮扮揮戈高呼:
「恭迎太子妃。」
「太子妃……」
「太子妃……」
一路上,這般熱情洋溢的歡呼比比皆是,兒郎們被風吹得皸皺的臉上,滿是仰慕之情。
虞莜自來對萬眾矚目並不陌生,卻從未經歷過眼下這般場景,竟也不由自主跟著他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起來。
秦昶策騎在旁,向她投來個促狹又愜意的笑容,風揚起他玄墨色的大氅,露出其內炫亮的明光甲。
虞莜有一忽的恍神,前世建康宮前的一幕重現腦海,彼時的他如一尊死氣沉沉的殺神,所過之處片甲不留,而此時此刻,他卻像一顆璀璨的星辰般耀眼奪目。
*
奚山位於長城右側,奔涌的密坨河自成天塹,阻隔鐵騎南下的腳步,無須垣城防禦。
由此向南,中間隔著無數窮山峻岭,便可抵達南康邊界,只因山道崎嶇,這座天然屏障,令諸奚鐵騎無法直接進攻南康,唯有自遼遠突破長城方可南下。
因此上說,北齊替南康守住北方邊陲,這話一點不假。
齊屬長城最邊緣的戊八營,便是今趟虞莜的目的地,此處距奚山僅五十餘里,地勢頗高,可俯瞰密坨河源頭所在的卡塔峰。
抵達時已是第三天午後,虞莜從未騎馬趕過這麼長的路,在營帳門口前,被秦昶抱著才從馬上下來。
一進帳子,她便闔身撲在簡陋的行軍榻上,倒頭大睡起來。
這一路未帶侍女,近身的事便由豐甯照料一二,此刻正欲上前,已被秦昶一步搶先。
他把榻上的人抱起翻過身來,頭擱上枕頭,解了沾滿灰塵的大氅,再脫掉腳上的鹿皮小靴,這才扯過棉衾蓋好。
做著這些時,那雙琥珀色的眼眸晦暗難明,他以為這一路,她必是要叫苦連天,同以往一樣拖慢行程,甚至已經提前預出充足的時間,供她緩行。
誰知她竟堅持下來,一句苦都沒吭。
一路上,她對將要做的事隻字不提,如此反常的態度,令他隱隱覺得不大對勁。
虞莜一覺睡到第二天清晨,醒來後精神十足,簡單用過早飯,便要求秦昶帶她上哨塔。
至此,與秦昶猜想的七八分相符,「你別告訴我,你根本就沒有水圖的抄本,你要……現畫?」
這次登哨塔,虞莜毫不逞能,早在木梯之下便示意秦昶蹲低身,攀到他背上,讓他當牛做馬,馱著她走。
「怎麼,你不信我能畫出來?」
到了此地,虞莜也不必再隱瞞什麼。
作者有話說:
本文將在下周完結,養肥的小可愛們,可以開宰了。下一本,大概率寫《謀妻》。
第61章 六十一
她能做的已經盡力
世人所說的過目不忘, 泛指聰明人記憶超群,讀過一遍的書便能出口成章。
秦昶知道虞莜的聰明遠在常人之上,平日解悶的棋譜能倒背如流。
甚至連老醫師都沒聽過的藥材, 她亦能揮灑自如默寫出來,但他絕不相信, 她能把地形輿圖也記得一處不錯。
他從十二歲上開始學習輿圖,山川地勢的方位及走向, 在圖紙上按等比擴縮,這是一門極其深奧的學問。
如單北殊那種打了二三十年仗,這才從頭開始學的人, 初上手亦是倍感困難。
他當初少了這份從軍經驗, 學起來更是事倍功半。
《水經注》他全篇研讀過, 繪圖手法獨具一格, 與軍中所用輿圖又有不同,每章更有大量蠅頭小字的標註, 便是他, 也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 才算啃透嚼通, 用到時,還須不時拿出來對照。
秦昶無從想像,在武昭宮都會迷路的虞莜, 這樣一個路痴, 如何能僅憑記憶, 畫出缺失的水圖。
一開始, 他帶著無與倫比的震驚和欽佩, 看著她在窗邊和案前來回走動, 每次遠眺過後, 埋首紙間,不多時,紙上便出現一小片並不連貫的圖形。
她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那雙秋水般的杏眸,漸漸布滿血絲,口唇翕動著喃喃不絕。
秦昶的心像被重物狠狠擊了一下,猛然間醒悟過來,上前阻住她的去路。
大手捧著她的臉凝視一瞬,顧不得心中的不解和難以置信,強行把她的頭按在自己胸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翌日一早,天剛蒙蒙亮,虞莜便跟著秦昶出發了。
這一路輕裝簡行,因要騎馬,穿了一身騎裝,貂裘大氅厚實保暖,可抵長城上凜冽的寒風。
豐甯及姜皓領著十數烏衣衛隨行,其他人員已編入甲一營,屆時在奚山附近匯合,再護送虞莜回來。
在長城上策馬,是一件很愜意的事,穿行於蒼涼險峻的山脊之上,茫茫大地置於足下,險峰高可及天。
這般快意行走於天地間,在這花費幾代時間、由數萬人壘造起的防禦工事上,方可正視一個事實——一個人的力量如此渺小,唯有凝聚萬眾一心,方可睥睨向前。
每經過一處瓮城,便有駐守官兵夾道列隊迎送,太子妃的到來,並未像虞莜擔心的那樣,被人指指點點,稱為妖妃。
駐邊將士的反應,與朝臣截然不同,他們身上穿的正是織造坊制出的厚實軍服,太子妃為他們做的一切,早就在軍中傳開了。
這些將士可沒有單大都督那般含蓄,看著健馬上一身華服的女子,扮扮揮戈高呼:
「恭迎太子妃。」
「太子妃……」
「太子妃……」
一路上,這般熱情洋溢的歡呼比比皆是,兒郎們被風吹得皸皺的臉上,滿是仰慕之情。
虞莜自來對萬眾矚目並不陌生,卻從未經歷過眼下這般場景,竟也不由自主跟著他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起來。
秦昶策騎在旁,向她投來個促狹又愜意的笑容,風揚起他玄墨色的大氅,露出其內炫亮的明光甲。
虞莜有一忽的恍神,前世建康宮前的一幕重現腦海,彼時的他如一尊死氣沉沉的殺神,所過之處片甲不留,而此時此刻,他卻像一顆璀璨的星辰般耀眼奪目。
*
奚山位於長城右側,奔涌的密坨河自成天塹,阻隔鐵騎南下的腳步,無須垣城防禦。
由此向南,中間隔著無數窮山峻岭,便可抵達南康邊界,只因山道崎嶇,這座天然屏障,令諸奚鐵騎無法直接進攻南康,唯有自遼遠突破長城方可南下。
因此上說,北齊替南康守住北方邊陲,這話一點不假。
齊屬長城最邊緣的戊八營,便是今趟虞莜的目的地,此處距奚山僅五十餘里,地勢頗高,可俯瞰密坨河源頭所在的卡塔峰。
抵達時已是第三天午後,虞莜從未騎馬趕過這麼長的路,在營帳門口前,被秦昶抱著才從馬上下來。
一進帳子,她便闔身撲在簡陋的行軍榻上,倒頭大睡起來。
這一路未帶侍女,近身的事便由豐甯照料一二,此刻正欲上前,已被秦昶一步搶先。
他把榻上的人抱起翻過身來,頭擱上枕頭,解了沾滿灰塵的大氅,再脫掉腳上的鹿皮小靴,這才扯過棉衾蓋好。
做著這些時,那雙琥珀色的眼眸晦暗難明,他以為這一路,她必是要叫苦連天,同以往一樣拖慢行程,甚至已經提前預出充足的時間,供她緩行。
誰知她竟堅持下來,一句苦都沒吭。
一路上,她對將要做的事隻字不提,如此反常的態度,令他隱隱覺得不大對勁。
虞莜一覺睡到第二天清晨,醒來後精神十足,簡單用過早飯,便要求秦昶帶她上哨塔。
至此,與秦昶猜想的七八分相符,「你別告訴我,你根本就沒有水圖的抄本,你要……現畫?」
這次登哨塔,虞莜毫不逞能,早在木梯之下便示意秦昶蹲低身,攀到他背上,讓他當牛做馬,馱著她走。
「怎麼,你不信我能畫出來?」
到了此地,虞莜也不必再隱瞞什麼。
作者有話說:
本文將在下周完結,養肥的小可愛們,可以開宰了。下一本,大概率寫《謀妻》。
第61章 六十一
她能做的已經盡力
世人所說的過目不忘, 泛指聰明人記憶超群,讀過一遍的書便能出口成章。
秦昶知道虞莜的聰明遠在常人之上,平日解悶的棋譜能倒背如流。
甚至連老醫師都沒聽過的藥材, 她亦能揮灑自如默寫出來,但他絕不相信, 她能把地形輿圖也記得一處不錯。
他從十二歲上開始學習輿圖,山川地勢的方位及走向, 在圖紙上按等比擴縮,這是一門極其深奧的學問。
如單北殊那種打了二三十年仗,這才從頭開始學的人, 初上手亦是倍感困難。
他當初少了這份從軍經驗, 學起來更是事倍功半。
《水經注》他全篇研讀過, 繪圖手法獨具一格, 與軍中所用輿圖又有不同,每章更有大量蠅頭小字的標註, 便是他, 也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 才算啃透嚼通, 用到時,還須不時拿出來對照。
秦昶無從想像,在武昭宮都會迷路的虞莜, 這樣一個路痴, 如何能僅憑記憶, 畫出缺失的水圖。
一開始, 他帶著無與倫比的震驚和欽佩, 看著她在窗邊和案前來回走動, 每次遠眺過後, 埋首紙間,不多時,紙上便出現一小片並不連貫的圖形。
她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那雙秋水般的杏眸,漸漸布滿血絲,口唇翕動著喃喃不絕。
秦昶的心像被重物狠狠擊了一下,猛然間醒悟過來,上前阻住她的去路。
大手捧著她的臉凝視一瞬,顧不得心中的不解和難以置信,強行把她的頭按在自己胸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