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大軍自去營地安扎,馬車在烏衣衛護送下經過高高的吊橋進入, 虞莜掀起半邊車簾, 懷著一絲心悸, 注視滿目瘡痍的城池。
這是一座傷痕累累的邊鎮, 堅硬的石塊上到處是刀砍火燒的痕跡, 默默昭示它曾遭受過的重創, 牆根檐下尚有斑斑污漬, 那是多年前鮮血潑灑上去留下的印記。
過去三十年,諸奚人曾數次越過長城,在此燒殺搶掠,外族鐵騎殘暴不仁,所過之處雞犬不留,老人孩子也不放過,尤為令人髮指的,是他們將無數年輕男女殺死後,曬成肉乾充作軍糧。
便是因此,諸奚人成為高懸北齊頭頂的一柄利劍,將其遠遠驅逐至大漠深處,成為兩代人的執念。
虞莜在都督府門前下車,迎著狂風,於飛沙走石間仰首,望向不遠處雄闊壯麗、蜿蜒於山脊的長城。
那是在前朝遺址上修建而成,數百年歲月沉積下來,壘建起它的巨石,透出難以言狀的蒼涼。
單大都督親自出來迎接太子夫婦,顯然對於太子妃也跟來,感覺幾分排斥。
原先的單夫人本就是邊鎮住民,自幼隨父研習醫術,方能在成親後替他照料傷患,一解後顧之憂。
單北殊打算年底回去再娶謝湘容,其中也有對她身後家族的顧慮,不肯把人帶來邊關。
從這點來說,太子倒是一點避忌也無。
不過單北殊畢竟不同朝中老臣那般目光短淺,太子妃給朝廷舉薦的人選,確實在籌措軍資上出力良多,更有她以私產開設的織造坊,今冬這批厚實軍服,遠比往年的便宜貨結實多了 。
這些他都看在眼裡,內心感激,雖覺這對小夫妻把打仗當兒戲,卻仍是多方關照。
「東苑我已叫人拾掇好了,那邊有牌樓避風,日曬充足,離玄天衛大營也近。」
「如此甚好,到時候我兩頭跑就方便了。」秦昶含笑應了,他去年在遼遠並未住進都督府,夜裡就睡在營地,今次有虞莜在,他的待遇也有提高。
他從單北殊身後拽出個半大少年,「阿默,一年沒見又長高了,明年回洛陽該說媳婦了。」
單北殊的獨子單心默今年剛滿十六,人長得瘦高瘦高的,個頭已快趕上他爹,風吹日曬下皮膚略顯粗糙,五官青澀,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喚了聲:「太子殿下。」
秦昶很不見外,親昵拉他來見虞莜,「叫阿嫂。」
單心默看一眼面前身著華麗披風的太子妃,她同當地女子一般,以厚實頭巾蒙住頭臉,那巾子上的絲繡美輪美奐,隱約瞧見半遮半掩下的面容宛如天仙,叫人不敢直視。
他低下頭,含含糊糊喚了聲阿嫂。
虞莜耳畔除了疾風呼嘯,幾乎聽不清幾人的交談,不知他們怎有這份閒心,站在這風地里聊個沒完,更擔心這麻杆般的少年被一陣風颳走,微微點了點頭,風大的根本張不開嘴。
「起風了。」單北殊早就習以為常,招呼一聲,「快進去吧。」
采藍、采湘一左一右攙扶住虞莜,三人頂風而行,好容易轉過一座高大牌樓,風勢這才稍減。
虞莜喘了口氣站定,回頭瞧了瞧兩個侍女,尚都神色鎮定,略帶愧疚道:「今次只帶了你們兩個過來,可別怪我偏心啊。」
采藍笑盈盈回道:「殿下信任婢子,咱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采湘便掩口輕笑,「不知竹青這會兒還哭不哭鼻子了。」
出門前,虞莜費了好些口舌,才勸說得梅染留在洛陽,織造坊的經營不能停,有她留守後方,方能保證冬衣源源不斷送往前線。
再有哭著喊著要來的竹青,那小丫頭的體質比她還嬌弱,來了遼遠,不指望她伺候,倒還得安排人手伺候她。
其實虞莜遠沒有眾人想像中的吃不得苦,前世她時常東奔西走,大多時跟著舟車勞頓的,正是采藍采湘兩個。
她倆略通醫術藥理,飲食烹飪上跟隨梅染多年,耳染目濡了一手好廚藝,在外基本可頂整套班底,實在不需過多人手。
關鍵是這次跟隨太子妃一同前來的,本就人數眾多。
一百八十人烏衣衛,由姜皓領兩支小隊,住進東苑外圍的值房,其餘則跟著玄天衛入軍營。
豐甯的女兒身派上了大用場,由她擔任貼身護衛太子妃的職責。
另有八名太醫院選出的醫女,都督府西南角有座醫廬,是專為將領以上級別傷患開闢的,由醫女們代替太子妃前去照應,虞莜自己,並不打算領這份苦差。
她來遼遠,另有要事。
進到屋內,采湘好奇地四處打算,「聽說這裡以石造屋,是為防外族來了放火,我剛才在外面聽老嬤嬤說,這都督府建起來都二十多年了,裡頭瞧著倒還挺新的。」
石屋保暖性差,剛入秋壁爐便已燒上,松木在橘紅色的火焰中燃燒,不時發出噼啪聲響,煙氣順著爐內的煙道排至室外,只余淡淡乾燥的松香氣息,室內暖融如春。
一旁的紅泥小爐上坐著熱水,采藍取了帶來的茶葉,沏了一壺置在一旁,又擰了熱巾子來給虞莜揩臉,稍作休憩後,三人一道收拾帶來的東西。
書案上筆墨鋪陳開來,另有一隻箱子裡裝的全是適合作畫用的生宣,以及大小數十支狼毫,虞莜坐在案前椅上,將這些東西一一歸置齊整。
「真暖和。」豐甯從外面進來,她剛去安置那八個醫女了,一進門搓了搓臉,「這地兒什麼鬼天氣,剛入秋風沙就大成這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是一座傷痕累累的邊鎮, 堅硬的石塊上到處是刀砍火燒的痕跡, 默默昭示它曾遭受過的重創, 牆根檐下尚有斑斑污漬, 那是多年前鮮血潑灑上去留下的印記。
過去三十年,諸奚人曾數次越過長城,在此燒殺搶掠,外族鐵騎殘暴不仁,所過之處雞犬不留,老人孩子也不放過,尤為令人髮指的,是他們將無數年輕男女殺死後,曬成肉乾充作軍糧。
便是因此,諸奚人成為高懸北齊頭頂的一柄利劍,將其遠遠驅逐至大漠深處,成為兩代人的執念。
虞莜在都督府門前下車,迎著狂風,於飛沙走石間仰首,望向不遠處雄闊壯麗、蜿蜒於山脊的長城。
那是在前朝遺址上修建而成,數百年歲月沉積下來,壘建起它的巨石,透出難以言狀的蒼涼。
單大都督親自出來迎接太子夫婦,顯然對於太子妃也跟來,感覺幾分排斥。
原先的單夫人本就是邊鎮住民,自幼隨父研習醫術,方能在成親後替他照料傷患,一解後顧之憂。
單北殊打算年底回去再娶謝湘容,其中也有對她身後家族的顧慮,不肯把人帶來邊關。
從這點來說,太子倒是一點避忌也無。
不過單北殊畢竟不同朝中老臣那般目光短淺,太子妃給朝廷舉薦的人選,確實在籌措軍資上出力良多,更有她以私產開設的織造坊,今冬這批厚實軍服,遠比往年的便宜貨結實多了 。
這些他都看在眼裡,內心感激,雖覺這對小夫妻把打仗當兒戲,卻仍是多方關照。
「東苑我已叫人拾掇好了,那邊有牌樓避風,日曬充足,離玄天衛大營也近。」
「如此甚好,到時候我兩頭跑就方便了。」秦昶含笑應了,他去年在遼遠並未住進都督府,夜裡就睡在營地,今次有虞莜在,他的待遇也有提高。
他從單北殊身後拽出個半大少年,「阿默,一年沒見又長高了,明年回洛陽該說媳婦了。」
單北殊的獨子單心默今年剛滿十六,人長得瘦高瘦高的,個頭已快趕上他爹,風吹日曬下皮膚略顯粗糙,五官青澀,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喚了聲:「太子殿下。」
秦昶很不見外,親昵拉他來見虞莜,「叫阿嫂。」
單心默看一眼面前身著華麗披風的太子妃,她同當地女子一般,以厚實頭巾蒙住頭臉,那巾子上的絲繡美輪美奐,隱約瞧見半遮半掩下的面容宛如天仙,叫人不敢直視。
他低下頭,含含糊糊喚了聲阿嫂。
虞莜耳畔除了疾風呼嘯,幾乎聽不清幾人的交談,不知他們怎有這份閒心,站在這風地里聊個沒完,更擔心這麻杆般的少年被一陣風颳走,微微點了點頭,風大的根本張不開嘴。
「起風了。」單北殊早就習以為常,招呼一聲,「快進去吧。」
采藍、采湘一左一右攙扶住虞莜,三人頂風而行,好容易轉過一座高大牌樓,風勢這才稍減。
虞莜喘了口氣站定,回頭瞧了瞧兩個侍女,尚都神色鎮定,略帶愧疚道:「今次只帶了你們兩個過來,可別怪我偏心啊。」
采藍笑盈盈回道:「殿下信任婢子,咱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采湘便掩口輕笑,「不知竹青這會兒還哭不哭鼻子了。」
出門前,虞莜費了好些口舌,才勸說得梅染留在洛陽,織造坊的經營不能停,有她留守後方,方能保證冬衣源源不斷送往前線。
再有哭著喊著要來的竹青,那小丫頭的體質比她還嬌弱,來了遼遠,不指望她伺候,倒還得安排人手伺候她。
其實虞莜遠沒有眾人想像中的吃不得苦,前世她時常東奔西走,大多時跟著舟車勞頓的,正是采藍采湘兩個。
她倆略通醫術藥理,飲食烹飪上跟隨梅染多年,耳染目濡了一手好廚藝,在外基本可頂整套班底,實在不需過多人手。
關鍵是這次跟隨太子妃一同前來的,本就人數眾多。
一百八十人烏衣衛,由姜皓領兩支小隊,住進東苑外圍的值房,其餘則跟著玄天衛入軍營。
豐甯的女兒身派上了大用場,由她擔任貼身護衛太子妃的職責。
另有八名太醫院選出的醫女,都督府西南角有座醫廬,是專為將領以上級別傷患開闢的,由醫女們代替太子妃前去照應,虞莜自己,並不打算領這份苦差。
她來遼遠,另有要事。
進到屋內,采湘好奇地四處打算,「聽說這裡以石造屋,是為防外族來了放火,我剛才在外面聽老嬤嬤說,這都督府建起來都二十多年了,裡頭瞧著倒還挺新的。」
石屋保暖性差,剛入秋壁爐便已燒上,松木在橘紅色的火焰中燃燒,不時發出噼啪聲響,煙氣順著爐內的煙道排至室外,只余淡淡乾燥的松香氣息,室內暖融如春。
一旁的紅泥小爐上坐著熱水,采藍取了帶來的茶葉,沏了一壺置在一旁,又擰了熱巾子來給虞莜揩臉,稍作休憩後,三人一道收拾帶來的東西。
書案上筆墨鋪陳開來,另有一隻箱子裡裝的全是適合作畫用的生宣,以及大小數十支狼毫,虞莜坐在案前椅上,將這些東西一一歸置齊整。
「真暖和。」豐甯從外面進來,她剛去安置那八個醫女了,一進門搓了搓臉,「這地兒什麼鬼天氣,剛入秋風沙就大成這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