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頁
奧爾良公爵還特地給阿哥們帶了禮物,有懷表、油畫、還有幾本詩集。
大家各自挑喜歡的收下,收了禮物的小阿哥們對這位怪模怪樣的奧爾良公爵印象好了一點。
接下來幾天,康熙先是帶奧爾良公爵巡幸了暢春園、又去看了玉泉山閱兵。
早在公爵夫婦到達台灣時,就在海上瞧見了巡邏的船隻戰艦,船上的人都配有火銃。
他那時就覺得大清的軍事力量一定不比法蘭西弱,沒想到那才只是冰山一角。
在閱兵時,他見到了各種各樣的火器,這些火器有的是從歐洲傳過來的,有的則是大清根據歐洲這些火器進行改良的。
奧爾良公爵知道,大清威力最大的火器不會展示給他們看,可就是這些能給他們看的,已經遠超歐洲大部分國家了。
閱兵結束後,康熙跟奧爾良公爵試用火銃,讓康熙驚訝的是,奧爾良公爵果真名不虛傳,是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康熙本想跟他比試比試,見他如此厲害,就讓胤禔來跟奧爾良公爵比。
兩位都是立下過赫赫戰功的皇室成員,棋逢對手,從固定靶子換成移動靶子。
圍觀的人都看得興奮起來,胤禛急的都開始念佛了。
胤祺本是想幫大哥吶喊助威的,但奧爾良公爵那邊沒什麼人,那樣對人家太不公平了,於是沒出聲。
但旗兵中還是有人忍不住喊起「直親王必勝!」
胤禔面露得意,他可不能輸給這個娘娘腔。
最後,胤禔以微弱優勢勝過奧爾良公爵。
皇子們終於忍不住歡呼起來。奧爾良公爵也誇起胤禔,因為胤禔法語不好,還是胤礽給他翻譯的。
胤禔樂得不行,只抱拳說了兩句,「承讓!」
胤礽又把他的話翻譯給奧爾良公爵,想想大哥這也太不謙虛了,就補了一句,「……我只是占了年輕力壯的優勢,您若年輕二十歲,一定能贏過我。」
但法國人是不太懂謙虛的,奧爾良公爵聞言就很認真地講起自己二十年前的水平,確實是比胤禔強一點。
康熙:「……」
胤礽:「……」
雖然偶爾交流有點困難,但通過這幾天相處下來,康熙覺得奧爾良公爵夫婦人還是不錯的。
考慮到菲利普的宗教信仰,婚禮來了個中西合璧,加了一個菲利普向《聖經》宣誓的環節。
三格格瞧見菲利普一臉虔誠地宣誓,有些被感動到,她也在心中許下誓言。
三格格封號為「端靜」,非常符合她的氣質。康熙對第一個嫁給洋人的女兒還是格外重視的,破例給她安排了兩位學過法文,對洋人文化有了解的長史,一男一女。
男的是滿人,是官學培養出的第一批懂法文的學生。
女長史自是從女學畢業的,之前跟大格格一起負責翻譯過一些歐洲的文學作品,康熙最近在讀的《十日談》就是她翻譯的。
之所以派了兩人,也是考慮到三格格和菲利普由於文化不同,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會比較多,許多事情都沒先例,需要擬定一個章程出來,以後大清再有宗室和洋人聯姻,他們擬定的章程就是先例了。
三格格和菲利普成婚後,奧爾良公爵便回法國了,他們帶來的醫學生們則被安排進了太醫院。
忙完這些,胤禔、胤礽也該準備啟程了。
臨行前,康熙天天拉著胤礽研究輿圖和《世界地理全知道》,大清獲得的這片殖民地東臨地中海,大概在後世的突尼西亞境內。
之前奧斯曼帝國占領過這裡,但近些年奧斯曼帝國對此地的控制變弱,又因為這裡臨海,常有歐洲的商船途經此處,販賣黑奴。
其實這片地方已經算非洲自然環境不錯的位置了,至少不是連年高溫。
大清還是希望能在此地發展農業,另外也按照《世界地理全知道》中的內容,找找自然資源,有能開發的就標記下來。
至於宗教、文化之類的,康熙都表示不強求。他們連大清子民信什麼教都不過問,自然不會去過問那些非洲朋友。
胤礽是康熙一手帶大的,之前讓他獨自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去孝陵祭祖。
這回一下要讓他去那麼遠的地方,康熙也是萬分不舍。事無巨細的把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胤礽也是第一次出外辦差,他也捨不得汗阿瑪。雖然近些年他和汗阿瑪之間有了隔閡,但少年對汗阿瑪的依賴是刻進骨子裡的。
可他必須抓住這次立功的機會,來挽回自己在汗阿瑪心中的形象。
康熙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某次商議完正事,他便閒聊似的說道:「很多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抱著這樣的想法,反而容易束手束腳。比起希望你成為合格的儲君,朕更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擅長之事,健康平安快樂。」
胤礽不太明白,汗阿瑪為什麼突然跟自己說這個,有些怔愣。
康熙笑了笑,「因為你功課忙,前幾年開始又要監國,朕出去都沒法帶著你,心裡格外掛念。其實這些孩子裡,朕還是希望把你帶在身邊。就像你小時候那樣。」
胤礽想起自己小時候,邁著小短腿跟在汗阿瑪身後問東問西,眼圈驀地一紅,「汗阿瑪,等兒子這次從非洲回來,就陪在您身邊盡孝。」
大家各自挑喜歡的收下,收了禮物的小阿哥們對這位怪模怪樣的奧爾良公爵印象好了一點。
接下來幾天,康熙先是帶奧爾良公爵巡幸了暢春園、又去看了玉泉山閱兵。
早在公爵夫婦到達台灣時,就在海上瞧見了巡邏的船隻戰艦,船上的人都配有火銃。
他那時就覺得大清的軍事力量一定不比法蘭西弱,沒想到那才只是冰山一角。
在閱兵時,他見到了各種各樣的火器,這些火器有的是從歐洲傳過來的,有的則是大清根據歐洲這些火器進行改良的。
奧爾良公爵知道,大清威力最大的火器不會展示給他們看,可就是這些能給他們看的,已經遠超歐洲大部分國家了。
閱兵結束後,康熙跟奧爾良公爵試用火銃,讓康熙驚訝的是,奧爾良公爵果真名不虛傳,是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康熙本想跟他比試比試,見他如此厲害,就讓胤禔來跟奧爾良公爵比。
兩位都是立下過赫赫戰功的皇室成員,棋逢對手,從固定靶子換成移動靶子。
圍觀的人都看得興奮起來,胤禛急的都開始念佛了。
胤祺本是想幫大哥吶喊助威的,但奧爾良公爵那邊沒什麼人,那樣對人家太不公平了,於是沒出聲。
但旗兵中還是有人忍不住喊起「直親王必勝!」
胤禔面露得意,他可不能輸給這個娘娘腔。
最後,胤禔以微弱優勢勝過奧爾良公爵。
皇子們終於忍不住歡呼起來。奧爾良公爵也誇起胤禔,因為胤禔法語不好,還是胤礽給他翻譯的。
胤禔樂得不行,只抱拳說了兩句,「承讓!」
胤礽又把他的話翻譯給奧爾良公爵,想想大哥這也太不謙虛了,就補了一句,「……我只是占了年輕力壯的優勢,您若年輕二十歲,一定能贏過我。」
但法國人是不太懂謙虛的,奧爾良公爵聞言就很認真地講起自己二十年前的水平,確實是比胤禔強一點。
康熙:「……」
胤礽:「……」
雖然偶爾交流有點困難,但通過這幾天相處下來,康熙覺得奧爾良公爵夫婦人還是不錯的。
考慮到菲利普的宗教信仰,婚禮來了個中西合璧,加了一個菲利普向《聖經》宣誓的環節。
三格格瞧見菲利普一臉虔誠地宣誓,有些被感動到,她也在心中許下誓言。
三格格封號為「端靜」,非常符合她的氣質。康熙對第一個嫁給洋人的女兒還是格外重視的,破例給她安排了兩位學過法文,對洋人文化有了解的長史,一男一女。
男的是滿人,是官學培養出的第一批懂法文的學生。
女長史自是從女學畢業的,之前跟大格格一起負責翻譯過一些歐洲的文學作品,康熙最近在讀的《十日談》就是她翻譯的。
之所以派了兩人,也是考慮到三格格和菲利普由於文化不同,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會比較多,許多事情都沒先例,需要擬定一個章程出來,以後大清再有宗室和洋人聯姻,他們擬定的章程就是先例了。
三格格和菲利普成婚後,奧爾良公爵便回法國了,他們帶來的醫學生們則被安排進了太醫院。
忙完這些,胤禔、胤礽也該準備啟程了。
臨行前,康熙天天拉著胤礽研究輿圖和《世界地理全知道》,大清獲得的這片殖民地東臨地中海,大概在後世的突尼西亞境內。
之前奧斯曼帝國占領過這裡,但近些年奧斯曼帝國對此地的控制變弱,又因為這裡臨海,常有歐洲的商船途經此處,販賣黑奴。
其實這片地方已經算非洲自然環境不錯的位置了,至少不是連年高溫。
大清還是希望能在此地發展農業,另外也按照《世界地理全知道》中的內容,找找自然資源,有能開發的就標記下來。
至於宗教、文化之類的,康熙都表示不強求。他們連大清子民信什麼教都不過問,自然不會去過問那些非洲朋友。
胤礽是康熙一手帶大的,之前讓他獨自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去孝陵祭祖。
這回一下要讓他去那麼遠的地方,康熙也是萬分不舍。事無巨細的把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胤礽也是第一次出外辦差,他也捨不得汗阿瑪。雖然近些年他和汗阿瑪之間有了隔閡,但少年對汗阿瑪的依賴是刻進骨子裡的。
可他必須抓住這次立功的機會,來挽回自己在汗阿瑪心中的形象。
康熙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某次商議完正事,他便閒聊似的說道:「很多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抱著這樣的想法,反而容易束手束腳。比起希望你成為合格的儲君,朕更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擅長之事,健康平安快樂。」
胤礽不太明白,汗阿瑪為什麼突然跟自己說這個,有些怔愣。
康熙笑了笑,「因為你功課忙,前幾年開始又要監國,朕出去都沒法帶著你,心裡格外掛念。其實這些孩子裡,朕還是希望把你帶在身邊。就像你小時候那樣。」
胤礽想起自己小時候,邁著小短腿跟在汗阿瑪身後問東問西,眼圈驀地一紅,「汗阿瑪,等兒子這次從非洲回來,就陪在您身邊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