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頁
沈瑞長長嘆了口氣,這麼多年,蔣氏母子三人受苦,沈琦何嘗不是煎熬,這苦難的一家人,如今總算團聚了。
那便由他們吧,遼東也好西北也罷,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他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為他們提供個好環境。
卻聽得孟聰忽然道:「流放還有個地方你可想過?瓊州。」
沈瑞一愣,瓊州?海南島!
「圖大娘這幾年雖不往北邊來了,卻占著琉球,不時往南海去,遲早是個禍害。」
孟聰道,「九頭蛟已在萬州、崖州都有經營,還有幾處水寨。小樺哥這孩子,真箇是天生該吃這碗飯,去了瓊州,那就是蛟龍入海……」
見沈瑞若有所思,他便又加了籌碼,「你不是缺糧?南邊兒那麼多島那麼多國,弄不來糧?糧還是次要的,那寶石香料……你想想當年鄭爺爺下南洋回來,多少好東西……」
沈瑞還真動心了,大明缺糧啊!
在登州時候他騰挪著,又是吃山又是吃海,還靠著遼東,他覺得還是能填飽百姓肚皮的,並沒有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之感。
這次到了河南,是真覺得太缺糧了!
他朝宗藩動手,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從他們手裡摳糧食出來。
民以食為天,他有再多再多的想法,搜羅再多再多的能人,就「缺糧」這絆馬索一橫,大明也奔騰不起來。
海南島啊海南島,一年三熟!又是育種的好地方!
更勿論,還有南洋那片廣闊天地!
還有,更遠的航線,更大的海貿市場……
「你想想,你再想想……」孟聰口沫橫飛的遊說著。
忽聽沈瑞道:「好,我會仔細想想。」
「呃,你答應了?」孟聰倒是有些不敢置信了,追問道:「你真應了?」
「應什麼!那是我說讓他去他就去了的?!」沈瑞不由好氣又好笑,道:「您老人家總得容我回去仔細思量思量,再和家裡人商量商量吧?」
他得回去和沈理、和幕僚們仔細商量清楚,也得問過沈琦以及小樺哥的意見。
孟聰哈哈一笑,道:「容,怎麼不容。好好商量,好好商量!」
他一時高興起來,又幹了兩盅酒,道:「這倒是意外之喜,本來是要同你說……」
說著一拍大腿,懊喪道:「嘿,我真是老了,原是要說正事兒都忘了。」
沈瑞也是納悶,這是要說什麼急事兒?
孟聰神情鄭重道:「康阿山這小子就是一根筋,不走腦子,他不該把沈源弄死。」
沈瑞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大舅,這話可不像你老人家能說出來的!你那巴不得沈源早些死的心思可都寫在臉上了!
對於沈源,沈瑞是真沒一丁點兒感情了。
沈源死了,沈瑞什麼什麼傷心難過啊那都是不存在的,要說高興呢,也談不上。
就像是聽著不相干的人,道一句「哦,這人死了」,如此而已。
儘管作為生身父親,沈源這禍害做了什麼還是有可能成為一些人攻訐沈瑞的理由。
但沈瑞走到今天這步,是真不怕這些了。
要說甩包袱,還是沈瑾會有甩包袱的感覺吧。
雖然,這次沈源的死又坑了沈瑾一回。
此番沈珹也丁憂,但好歹先前立了功,儘管封賞還沒下來,可三年後起復,也不會是原地不動。
而沈瑾,壽寧侯一直在給他謀通政司的位置來著,原本都打點得差不多了,卻因為寧藩那造反口號,這事兒被迫擱淺了。
後小皇帝借著「緩和母子關係」的由頭,朝壽寧侯要了一大筆御駕親征經費。
銀子到手了,小皇帝就賞了個甜棗,口頭許了沈瑾的官兒,只說親征回來就下旨——
結果,沈瑾這就又丁憂了。
壽寧侯簡直氣炸了肺,三年後誰知道皇上還認不認呢!而且,這都幾回了!一給女婿謀官,他就丁憂!
不管壽寧侯那邊怎麼跳腳罵,沈瑾總歸是擺脫了沈源這個隨時可能惹禍的定時炸彈了。
孟聰既提了,沈瑞也沒法就說康阿山如何或是沈源該不該死,只能擺擺手道:「您這麼說,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孟聰卻不是要他回什麼,而是道:「那人死不足惜,但他死了,就要和你娘合葬……」
沈瑞唉了一聲,甥舅倆,真是想一塊去了,他也不樂意!
但時下,他就是想出天大的理由來,也不可能讓原配兩夫妻不合葬。
要是在現代,骨灰盒一包悄然換個地方也沒人知道。
可這是大明,孫氏下葬時是棺木,是屍身。
昔年三太爺是決意與父親與松江這邊決裂,才能刨開生母的墳將屍骸焚作骨灰帶走,而今沈瑞卻是沒有任何理由刨墳焚屍的。
「這事兒容我琢磨琢磨,儘快想個法子……」沈瑞道。
好在沈瑾還沒回來,沈源且還要停上些時日,一時半會兒不會下葬,時間還是有的。
孟聰露出個滿意的笑容來:「你娘到底沒白疼你一場!」
「這就是我要與你說的急事。」他湊近了些,「舅舅不會叫你為難的,我已經把你娘帶出來了。」
「啊?!」沈瑞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追問,「什麼?你說什麼?」
「是趁著那天松江府大亂,我帶人去將你娘換了個棺木帶出來的。就是當時著急,沒顧上掃尾。」
那便由他們吧,遼東也好西北也罷,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他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為他們提供個好環境。
卻聽得孟聰忽然道:「流放還有個地方你可想過?瓊州。」
沈瑞一愣,瓊州?海南島!
「圖大娘這幾年雖不往北邊來了,卻占著琉球,不時往南海去,遲早是個禍害。」
孟聰道,「九頭蛟已在萬州、崖州都有經營,還有幾處水寨。小樺哥這孩子,真箇是天生該吃這碗飯,去了瓊州,那就是蛟龍入海……」
見沈瑞若有所思,他便又加了籌碼,「你不是缺糧?南邊兒那麼多島那麼多國,弄不來糧?糧還是次要的,那寶石香料……你想想當年鄭爺爺下南洋回來,多少好東西……」
沈瑞還真動心了,大明缺糧啊!
在登州時候他騰挪著,又是吃山又是吃海,還靠著遼東,他覺得還是能填飽百姓肚皮的,並沒有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之感。
這次到了河南,是真覺得太缺糧了!
他朝宗藩動手,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從他們手裡摳糧食出來。
民以食為天,他有再多再多的想法,搜羅再多再多的能人,就「缺糧」這絆馬索一橫,大明也奔騰不起來。
海南島啊海南島,一年三熟!又是育種的好地方!
更勿論,還有南洋那片廣闊天地!
還有,更遠的航線,更大的海貿市場……
「你想想,你再想想……」孟聰口沫橫飛的遊說著。
忽聽沈瑞道:「好,我會仔細想想。」
「呃,你答應了?」孟聰倒是有些不敢置信了,追問道:「你真應了?」
「應什麼!那是我說讓他去他就去了的?!」沈瑞不由好氣又好笑,道:「您老人家總得容我回去仔細思量思量,再和家裡人商量商量吧?」
他得回去和沈理、和幕僚們仔細商量清楚,也得問過沈琦以及小樺哥的意見。
孟聰哈哈一笑,道:「容,怎麼不容。好好商量,好好商量!」
他一時高興起來,又幹了兩盅酒,道:「這倒是意外之喜,本來是要同你說……」
說著一拍大腿,懊喪道:「嘿,我真是老了,原是要說正事兒都忘了。」
沈瑞也是納悶,這是要說什麼急事兒?
孟聰神情鄭重道:「康阿山這小子就是一根筋,不走腦子,他不該把沈源弄死。」
沈瑞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大舅,這話可不像你老人家能說出來的!你那巴不得沈源早些死的心思可都寫在臉上了!
對於沈源,沈瑞是真沒一丁點兒感情了。
沈源死了,沈瑞什麼什麼傷心難過啊那都是不存在的,要說高興呢,也談不上。
就像是聽著不相干的人,道一句「哦,這人死了」,如此而已。
儘管作為生身父親,沈源這禍害做了什麼還是有可能成為一些人攻訐沈瑞的理由。
但沈瑞走到今天這步,是真不怕這些了。
要說甩包袱,還是沈瑾會有甩包袱的感覺吧。
雖然,這次沈源的死又坑了沈瑾一回。
此番沈珹也丁憂,但好歹先前立了功,儘管封賞還沒下來,可三年後起復,也不會是原地不動。
而沈瑾,壽寧侯一直在給他謀通政司的位置來著,原本都打點得差不多了,卻因為寧藩那造反口號,這事兒被迫擱淺了。
後小皇帝借著「緩和母子關係」的由頭,朝壽寧侯要了一大筆御駕親征經費。
銀子到手了,小皇帝就賞了個甜棗,口頭許了沈瑾的官兒,只說親征回來就下旨——
結果,沈瑾這就又丁憂了。
壽寧侯簡直氣炸了肺,三年後誰知道皇上還認不認呢!而且,這都幾回了!一給女婿謀官,他就丁憂!
不管壽寧侯那邊怎麼跳腳罵,沈瑾總歸是擺脫了沈源這個隨時可能惹禍的定時炸彈了。
孟聰既提了,沈瑞也沒法就說康阿山如何或是沈源該不該死,只能擺擺手道:「您這麼說,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孟聰卻不是要他回什麼,而是道:「那人死不足惜,但他死了,就要和你娘合葬……」
沈瑞唉了一聲,甥舅倆,真是想一塊去了,他也不樂意!
但時下,他就是想出天大的理由來,也不可能讓原配兩夫妻不合葬。
要是在現代,骨灰盒一包悄然換個地方也沒人知道。
可這是大明,孫氏下葬時是棺木,是屍身。
昔年三太爺是決意與父親與松江這邊決裂,才能刨開生母的墳將屍骸焚作骨灰帶走,而今沈瑞卻是沒有任何理由刨墳焚屍的。
「這事兒容我琢磨琢磨,儘快想個法子……」沈瑞道。
好在沈瑾還沒回來,沈源且還要停上些時日,一時半會兒不會下葬,時間還是有的。
孟聰露出個滿意的笑容來:「你娘到底沒白疼你一場!」
「這就是我要與你說的急事。」他湊近了些,「舅舅不會叫你為難的,我已經把你娘帶出來了。」
「啊?!」沈瑞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追問,「什麼?你說什麼?」
「是趁著那天松江府大亂,我帶人去將你娘換了個棺木帶出來的。就是當時著急,沒顧上掃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