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景展望的很美好,總要有個落腳地。

  葉如塵拿出他的職業規劃。

  繞了一大圈,終於說出了切實想法,「臣想成立一個研究院,招攬人才,搞發明創造。」

  搞科研,一個人再聰明也是能力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不可小覷。

  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麼說教育也需要改革,不過動作太大不能著急,須得循序漸進,慢慢滲透。

  皇帝面色凝重,仔細讀了讀他的職業規劃,然後遞給元公公,「安王也看看。」

  歷史上每一次變革都是血雨腥風,因為新政策的出現往往以衝撞舊派利益劃分為代價。

  但葉如塵此法卻並不不妥,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有利的。

  雖說是耗了些人力財力,可除了戶部會對新增固定支出皺眉外,對別的人來說並無干緊。

  安王表示支持讚賞,若是旁人提出,他只會覺得想法很好但難以實施,可葉如塵種種先例在前,令人信服!

  經過一整天的探討,最終皇帝批示成立研究院。

  研究院無實權不摻政事,剛好國子監地廣房屋教舍眾多,便直接從其中劃出一塊先用著,後續根據需要再擴建。

  研究院設在國子監,但高於國子監。

  研究院可以有好幾個院種,研究方向可以很廣,不拘於某一項,就看招來的人才們想像力有多豐富。

  由於現今科技水平的局限,無論他人思想發散到何種地步,葉如塵作為總院長,以他的博識,都能給出合適的研究意見。

  只是成立初期,尚不能清晰的劃分院中,還需慢慢發展。

  不過後續又叫來顧父,都是搞研究的,商討後皇帝將農科府也併入研究院了,作為院種之一,改名農科院。

  至於人手,成立初期,先從新科進士中挑挑看,或有民間特殊人才也可被舉薦入研究院。

  後期計劃在國子監新增相關學科,帶領更多年輕人走向科學研究,因為在這個時代無法細分物理、化學、生物等,所以直接稱為「自然學」。

  屆時國子監的學生除了可以科考入朝為官,感興趣的也可直接考入研究院。

  翌日朝會,眾人議論紛紛,論其合理性,雖有部分大臣覺得不妥,說像是在鬧著玩一樣的,但沒有強烈反對。

  總來來說,並未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還能分流人才。

  只有戶部,意料之中,每每有要多花錢的地方,總會把那套舊說辭變著花樣來一遍。

  好在國庫並非真的空虛,皇帝堅持決定,戶部也不再說什麼。

  研究院成立一事定下,葉如塵心情頗好,買了顧青辰愛吃的糕點,悠哉悠哉回了家。

  走到門口,正見到顧青辰身邊的嬤嬤帶著一名郎中往府里走。

  葉如塵皺眉,快步追上叫住趙嬤嬤問道:「阿辰怎麼了?」

  這兩日,顧青辰有些乏力,葉如塵察覺他食慾也有些下降,就要找大夫上門看看。可顧青辰感覺自己沒什麼問題,想著秋日睏乏,倒也正常。

  「叫了大夫,無事也得開服藥調理,我不要喝。」顧青辰拒絕道,便沒有找大夫。

  趙嬤嬤如實道:「主君午飯沒吃兩口就吐了,還有些犯暈噁心,老奴這便叫來郎中一瞧。」

  一聽這話,葉如塵忙道:「那快些進去。」隨後長腿一邁,快步向里走去。

  趙嬤嬤也不敢耽擱,帶著郎中匆匆跟上。

  廳堂內,顧青辰面容略顯蒼白的坐著,掀開衣袖讓大夫把脈。

  「如何?著涼了?或是飲食有問題?」等大夫收回手,葉如塵連聲問道。

  「都不是。」大夫搖頭,笑呵呵道:「恭喜大人和主君,是有喜了!」

  「什麼!」

  葉如塵錯愕,顧青辰更暈乎了,「我,懷孕了?」

  兩人都有些驚訝,元宵出生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當時把葉如塵心疼壞了,直說以後再以不生了。

  而後一段時間兩人行房也很注意,好在哥兒本身就比女子難孕,自生下元宵後,多年再未有過動靜,所以兩人早就不想了,平日行事也難免放縱。

  豈料,這...竟是懷了?

  難怪顧青辰自入京後就時常覺得疲勞,他還以為是這些年養得嬌氣,突然趕遠路太累了。

  時隔多年,葉如塵再一次感覺到當初那種欣喜震驚又茫然無措的情緒。

  「賞!有賞,傳令下去,府中上下多發三個月賞銀!」

  回過神來,葉如塵握著顧青辰的手,轉頭吩咐道:「趙嬤嬤,派人去顧家報喜!」

  「是是是,這就去!」趙嬤嬤喜笑顏開,郎中也開心地領了紅包,為顧青辰開了安胎藥。

  元宵從外面回來,還沒進門就蹦著喊道:「我有小寶寶了,太好了!我有小寶寶了!」

  「哎呦,小主子你可慢點!」旁邊跟著的小廝忙護著,又笑著糾正道:「是主君有小寶寶了,你有弟弟了!」

  家有喜事,眾人都格外興奮!但胎兒月份太小,不宜宣揚,這事也就專門通知了顧父顧母,和忠武侯府。

  顧母收到消息,即刻趕了過來,翌日更是直接收拾東西搬進了葉府,還帶了一堆補品。

  顧青辰哭笑不得,「沒這麼要緊。」

  「誰說的!」顧母嚴肅道:「女子哥兒生產本就是大事,不可因為生過就掉以輕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