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五公主悄悄笑道:「四哥當真體貼。」
雲鶯呵呵兩聲,若非知道四爺不是愛作秀的性格, 當真以為對方表演欲犯了, 秀恩愛什麼時候不好, 非得大庭廣眾下,生怕別人不知道府里天翻地覆麼?
不過, 真仇視她的倒是少數,周遭仍以羨慕嫉妒恨居多——瓜爾佳氏這般能耐,御夫有術,往後少不得跟她取取經了。
席散之後,雲鶯不能先走,得等著四阿哥一同回去。
可當蘇培盛扶著那個東倒西歪人影過來,她只聞見通身酒氣:說好不讓她喝酒,怎麼自個兒倒灌得爛醉如泥了?
蘇培盛還要著人備馬,把四爺往她懷裡一扔就不管了,雲鶯只得吃力地將他攙扶上車,叫挽星找個軟枕來墊上,奈何那顆毛茸茸的腦袋滑過來,滑過去,最終還是有氣無力倒在她肩上。
雲鶯無可奈何,從荷包里拿了顆提神醒腦的香丸給他含住,省得待會兒酒勁發作,吐她一身就太難為情了。
四爺神智仿佛清楚些,輕輕握住她的手,「雲鶯,對不起。」
如今許多事還由不得自己做主,連立福晉都得兼顧外頭意見,不能由著性子來,他覺得很是內疚——而這樣的日子還得維持許多年。
也許終有一日……他能翻身做主了,他必得將心愛之人安置得妥妥噹噹的,絕不辜負。
四爺並未明言何事,但云鶯卻奇蹟般領悟過來,她亦小心偎靠住他,柔聲道:「我都懂得,也會陪您一直走下去。」
都說歲月漫長,可只要彼此陪伴,光陰又算得了什麼。
至少此刻的她已覺得十分幸福——如果她還恬不知恥祈求更多,那是她太貪心了。
四爺枕在她膝上,沒一會兒就傳出了細微的鼾聲。
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的消息傳來,闔宮都為之激盪,而雲鶯亦十分歡喜,三年前那場南巡沒趕上趟,這回可不能再錯過了——但聽說那次並不怎麼好,御駕走到一半皇太子便病了,不得不草草收場,想來康熙心裡也十分遺憾。
四爺一早便回稟了德妃,道身邊沒個服侍人,希望能帶雲鶯一起前去,德妃對此無甚異議,但她本人卻是興致缺缺,左右當了這些年的妃主,陪王伴駕的機會不知道有多少,乾脆讓給那些年輕鮮嫩的宮嬪得了。
雲鶯聽聞自己能去但婆婆忽然不去了,難免疑心德妃遷怒,「娘娘不會生妾身的氣吧?」
四爺道:「當然不會,額娘心胸沒這麼窄。」
想了想,自我找補道:「興許額娘怕在場拘謹,特意好叫你我自在些。」
雲鶯:……真的嗎?我不信。
但不管是何緣故,人家這樣捧場,她也就卻之不恭了,於是興沖沖地收拾行李,又有娘家托她帶的土儀風物,得先擬張單子,條條目目寫清楚了,以免遺漏——當然,這些是要收錢的,親兄弟還得明算帳呢。
雲鶯雖不會挖娘家倒貼四爺,可也不能讓四爺太過破費,誰的男人誰心疼,何況如今府里可是她管著帳哩。
除此之外,又有一樁不大不小的新聞,康熙忽然頒下諭旨,嚴禁太監與各宮女子認親戚、叔伯、姐妹,違者將以重刑論處。
雲鶯有些莫名其妙,這戒條倒也不能說錯,可會否太突然了些,且琢磨字裡行間,康熙爺仿佛……勃然大怒?
四爺悄悄告訴雲鶯,康熙前日著人檢視乾清宮,發現丟了兩副字畫,事雖然不算大,卻難免有窺探帝蹤之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連御前的東西都能被人偷梁換柱,還有什麼不能?
最後是小佟貴妃出來背鍋,稱自己垂涎萬歲爺墨寶久矣,想拿回去細賞,康熙才勉強消氣——貴妃是他的表親,又是孝懿仁皇后的親妹妹,看在死人面上也不應太過苛責,何況小佟貴妃膝下並無皇子,自然也無涉儲位之爭。
饒是如此,康熙依然罰了貴妃半年月俸,命她閉門思過,這回南巡也不帶她去了。
四爺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尤其根據小道消息,梁九功當時是想敷衍過去的,多虧另一個御前太監魏珠據理力爭才發現錯漏,如今魏珠大得青眼,萬歲爺舉動要他相隨,梁九功反而退後一射之地。
恐怕宮裡將有大變。
雲鶯擔憂道:「萬歲爺不會疑心你吧?」
她知道四爺謹慎,不會幹這種事,可就怕三人成虎,尤其四爺與佟家關系這樣密切,往常還喚隆科多舅舅呢。
四爺笑道:「那倒不會,皇阿瑪聖明。」
誠然他與佟家三房隆科多相交匪淺,可以舜安顏為首的長房卻是站隊大阿哥的,至於資歷最深的佟國維老爺子,雖未看出明確傾向,平日在朝內卻沒少隱晦地幫八阿哥說話——僅佟家這片池塘便是團亂帳。
也因此之故,皇帝才輕易發作不得,牽一髮而動全身,誰知會惹出什麼亂子?此刻他大概慶幸,佟家入宮的兩位娘娘都後嗣無繼,否則只怕還有得鬧。
四爺拍拍雲鶯肩膀,「這事與咱們不相干,舉動如常便是了,倒是底下的下人該仔細審審,若真有與宮中暗通款曲,趁早揪出來,省得臉上無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雲鶯呵呵兩聲,若非知道四爺不是愛作秀的性格, 當真以為對方表演欲犯了, 秀恩愛什麼時候不好, 非得大庭廣眾下,生怕別人不知道府里天翻地覆麼?
不過, 真仇視她的倒是少數,周遭仍以羨慕嫉妒恨居多——瓜爾佳氏這般能耐,御夫有術,往後少不得跟她取取經了。
席散之後,雲鶯不能先走,得等著四阿哥一同回去。
可當蘇培盛扶著那個東倒西歪人影過來,她只聞見通身酒氣:說好不讓她喝酒,怎麼自個兒倒灌得爛醉如泥了?
蘇培盛還要著人備馬,把四爺往她懷裡一扔就不管了,雲鶯只得吃力地將他攙扶上車,叫挽星找個軟枕來墊上,奈何那顆毛茸茸的腦袋滑過來,滑過去,最終還是有氣無力倒在她肩上。
雲鶯無可奈何,從荷包里拿了顆提神醒腦的香丸給他含住,省得待會兒酒勁發作,吐她一身就太難為情了。
四爺神智仿佛清楚些,輕輕握住她的手,「雲鶯,對不起。」
如今許多事還由不得自己做主,連立福晉都得兼顧外頭意見,不能由著性子來,他覺得很是內疚——而這樣的日子還得維持許多年。
也許終有一日……他能翻身做主了,他必得將心愛之人安置得妥妥噹噹的,絕不辜負。
四爺並未明言何事,但云鶯卻奇蹟般領悟過來,她亦小心偎靠住他,柔聲道:「我都懂得,也會陪您一直走下去。」
都說歲月漫長,可只要彼此陪伴,光陰又算得了什麼。
至少此刻的她已覺得十分幸福——如果她還恬不知恥祈求更多,那是她太貪心了。
四爺枕在她膝上,沒一會兒就傳出了細微的鼾聲。
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的消息傳來,闔宮都為之激盪,而雲鶯亦十分歡喜,三年前那場南巡沒趕上趟,這回可不能再錯過了——但聽說那次並不怎麼好,御駕走到一半皇太子便病了,不得不草草收場,想來康熙心裡也十分遺憾。
四爺一早便回稟了德妃,道身邊沒個服侍人,希望能帶雲鶯一起前去,德妃對此無甚異議,但她本人卻是興致缺缺,左右當了這些年的妃主,陪王伴駕的機會不知道有多少,乾脆讓給那些年輕鮮嫩的宮嬪得了。
雲鶯聽聞自己能去但婆婆忽然不去了,難免疑心德妃遷怒,「娘娘不會生妾身的氣吧?」
四爺道:「當然不會,額娘心胸沒這麼窄。」
想了想,自我找補道:「興許額娘怕在場拘謹,特意好叫你我自在些。」
雲鶯:……真的嗎?我不信。
但不管是何緣故,人家這樣捧場,她也就卻之不恭了,於是興沖沖地收拾行李,又有娘家托她帶的土儀風物,得先擬張單子,條條目目寫清楚了,以免遺漏——當然,這些是要收錢的,親兄弟還得明算帳呢。
雲鶯雖不會挖娘家倒貼四爺,可也不能讓四爺太過破費,誰的男人誰心疼,何況如今府里可是她管著帳哩。
除此之外,又有一樁不大不小的新聞,康熙忽然頒下諭旨,嚴禁太監與各宮女子認親戚、叔伯、姐妹,違者將以重刑論處。
雲鶯有些莫名其妙,這戒條倒也不能說錯,可會否太突然了些,且琢磨字裡行間,康熙爺仿佛……勃然大怒?
四爺悄悄告訴雲鶯,康熙前日著人檢視乾清宮,發現丟了兩副字畫,事雖然不算大,卻難免有窺探帝蹤之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連御前的東西都能被人偷梁換柱,還有什麼不能?
最後是小佟貴妃出來背鍋,稱自己垂涎萬歲爺墨寶久矣,想拿回去細賞,康熙才勉強消氣——貴妃是他的表親,又是孝懿仁皇后的親妹妹,看在死人面上也不應太過苛責,何況小佟貴妃膝下並無皇子,自然也無涉儲位之爭。
饒是如此,康熙依然罰了貴妃半年月俸,命她閉門思過,這回南巡也不帶她去了。
四爺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尤其根據小道消息,梁九功當時是想敷衍過去的,多虧另一個御前太監魏珠據理力爭才發現錯漏,如今魏珠大得青眼,萬歲爺舉動要他相隨,梁九功反而退後一射之地。
恐怕宮裡將有大變。
雲鶯擔憂道:「萬歲爺不會疑心你吧?」
她知道四爺謹慎,不會幹這種事,可就怕三人成虎,尤其四爺與佟家關系這樣密切,往常還喚隆科多舅舅呢。
四爺笑道:「那倒不會,皇阿瑪聖明。」
誠然他與佟家三房隆科多相交匪淺,可以舜安顏為首的長房卻是站隊大阿哥的,至於資歷最深的佟國維老爺子,雖未看出明確傾向,平日在朝內卻沒少隱晦地幫八阿哥說話——僅佟家這片池塘便是團亂帳。
也因此之故,皇帝才輕易發作不得,牽一髮而動全身,誰知會惹出什麼亂子?此刻他大概慶幸,佟家入宮的兩位娘娘都後嗣無繼,否則只怕還有得鬧。
四爺拍拍雲鶯肩膀,「這事與咱們不相干,舉動如常便是了,倒是底下的下人該仔細審審,若真有與宮中暗通款曲,趁早揪出來,省得臉上無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