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其實她設的粥棚遠在城郊, 人流並不密集,就為了避免跟太子妃打擂台, 那日雖也有些事故,也不過折了幾隻胳膊,遠不能跟人命官司相比。可太子妃這麼一來,等於把她給拖下水。
四福晉心中恨急,面上也只能愈發謙卑,更不能指責長嫂不是——人家日後可是皇后娘娘。
只能陪笑道:「兒臣一時糊塗,憐惜那些災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才想著好歹讓他們吃頓飽飯,多挨些日子,不曾想釀出這等事來……」
現在她仍不曉得自己錯在何處,行善積德倒成壞事了?至於那些沒災沒病的也去領救濟糧,還為此大打出手,在她更是匪夷所思,可見世風日下,連天子腳下也儘是些品德低劣之人。
真是孺子不可教,德妃失望地看著眼前這個兒媳婦,以前雖覺得她固執偏狹了些,大體上還不出錯,如今瞧著,卻連基本的悟性都沒有。
她也懶得廢話,只擺擺手,就見挽月笑盈盈地捧上一盅茶來,「福晉這話可謂何不食肉糜,須知饑民們一路過來,餐風露宿,腹中早就空空如也,哪裡辨得米麵好壞,福晉縱使弄上好的精米白面過去,也是食不知味。且人心皆無足厭,尋常百姓尚且不能頓頓細糧,瞥見這等便宜,哪有不去爭搶的,倒不如糙米實惠,也更能濟得貧窘,福晉到底在深宅大院呆的久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呀!」
德妃顯然借這個奴僕來敲打她,福晉被激得面紅耳赤,也只能起身三拜,「是,兒臣知錯。」
也幸好她這廂捅了點簍子,那廂雲鶯卻辦得有條不紊,功過相抵,德妃才沒有太過責難。
思及此處,福晉對雲鶯態度便有些冷淡,語氣不善道:「妹妹明知道後果,怎麼不來提個醒兒?我也不至於一時糊塗。」
或者至少該通個氣,買同樣的米麵,她倒是自作主張分了彼此——渾忘了兩院從以前便是涇渭分明。
雲鶯心說你這種剛愎自用的脾氣,誰敢揪您的不是?沒準還得收頓排揎,自討沒趣。
便抿了口茶,含笑道:「姐姐抬舉我了,我不過為省點銀子,哪裡想得了許多呢?」
福晉仍有些不平,在她看來雲鶯故意挖坑給自己挑,就因為她搶走弘曜?
還欲對質,德妃淡淡道:「行了,你是府里當家人,凡事都該想在前頭,還得旁人提點?若側福晉當真如此,只怕你該嫌她越俎代庖了。」
福晉連聲不敢,到底收斂了情緒,變得恭恭敬敬起來。
幸好德妃沒開口把她管家權收回,那才真真叫丟臉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福晉縱使焦頭爛額仍得她來善後,那些個踩踏受傷的平民得拿出銀子好好安撫,贈醫施藥加以撫慰,以免他們告到順天府去——都是些亡命之徒,逼急了什麼事干不出來?
私房錢花了不少,還落下這麼個爛攤子,福晉想死的心都有了。
蘇媼攥著福晉的手,悄悄道:「不如,先暫且挪用一下公帳……」
四爺庫房裡就有不少財寶,偷偷變賣幾樣就夠使了,反正貝勒爺一時半會兒回不來,等手裡寬綽些再贖出便是。
福晉斷然否決,「不可。」
她身為主母更得以身作則,若連她手裡都不乾淨,日後豈非上行下效,個個都學著渾水摸魚起來?
蘇媼囁喏道:「如此,便只好請老大人設法。」
可烏拉那拉本就不算門楣顯赫,子弟們又都是些庸才祿蠹,每常出的多進的少,娘家尚且為生計發愁,怎麼好去打秋風?
何況這麼一來,便都知曉她日子不如意了。
福晉思量片刻,讓人把她壓箱底的那套翠玉頭面找來,蘇媼驚道:「那可是您身邊最值錢的物事了。」
福晉出嫁正趕上那拉府最鼎盛的時候,且是名正言順指為皇子嫡妻,故而東拼西湊得這一份豐厚陪嫁,哪怕算不得十里紅妝,也著實沉甸甸的喜人。
自從她生母過世後,更成了留給她的唯一念想,若非必要,福晉斷不願動用。
蘇媼還要勸她三思而後行,然而福晉心意已決,「拿去抵當罷。」
能解燃眉之急,想必額娘在天之靈也會支持,若她連四福晉的體面都保不住,空留這些東西又有何用?
蘇媼噓聲嘆氣,到底叫人捧著匣子出去,又不住拿眼睛偷瞟,著實有些戀戀不捨。
忍不住對福晉埋怨,「同在屋檐下,本該同舟共濟,如今您遇上麻煩,側福晉卻跟個沒事人似的,她可不缺錢!」
能有什麼辦法,誰叫她先得罪西苑呢?福晉亦有些懊悔之前太輕率了,但,木已成舟,她更不能再將弘曜還回去,務必得牢牢攥在手裡。
「自明日起,正院份例一律減半。」
鬧出這樣大的虧空,少不得撙節些,何況皇宮那裡也需要打點。福晉想了想,「小阿哥就免了,一切如常。」
蘇媼不情不願應了聲,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憑什麼獨獨厚待那小崽子?還是別人家的兒子!
攤上四福晉這種主子,真不知該說幸運還是倒霉了。
*
七側福晉上次回去那樣忐忑,這次過來卻喜笑顏開了。幾位兄長都受到申斥,連八阿哥都吃了掛落,罵他們只顧面子一味顯擺,全然不體察民生民情,相形之下,兢兢業業的七阿哥卻顯得穩妥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四福晉心中恨急,面上也只能愈發謙卑,更不能指責長嫂不是——人家日後可是皇后娘娘。
只能陪笑道:「兒臣一時糊塗,憐惜那些災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才想著好歹讓他們吃頓飽飯,多挨些日子,不曾想釀出這等事來……」
現在她仍不曉得自己錯在何處,行善積德倒成壞事了?至於那些沒災沒病的也去領救濟糧,還為此大打出手,在她更是匪夷所思,可見世風日下,連天子腳下也儘是些品德低劣之人。
真是孺子不可教,德妃失望地看著眼前這個兒媳婦,以前雖覺得她固執偏狹了些,大體上還不出錯,如今瞧著,卻連基本的悟性都沒有。
她也懶得廢話,只擺擺手,就見挽月笑盈盈地捧上一盅茶來,「福晉這話可謂何不食肉糜,須知饑民們一路過來,餐風露宿,腹中早就空空如也,哪裡辨得米麵好壞,福晉縱使弄上好的精米白面過去,也是食不知味。且人心皆無足厭,尋常百姓尚且不能頓頓細糧,瞥見這等便宜,哪有不去爭搶的,倒不如糙米實惠,也更能濟得貧窘,福晉到底在深宅大院呆的久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呀!」
德妃顯然借這個奴僕來敲打她,福晉被激得面紅耳赤,也只能起身三拜,「是,兒臣知錯。」
也幸好她這廂捅了點簍子,那廂雲鶯卻辦得有條不紊,功過相抵,德妃才沒有太過責難。
思及此處,福晉對雲鶯態度便有些冷淡,語氣不善道:「妹妹明知道後果,怎麼不來提個醒兒?我也不至於一時糊塗。」
或者至少該通個氣,買同樣的米麵,她倒是自作主張分了彼此——渾忘了兩院從以前便是涇渭分明。
雲鶯心說你這種剛愎自用的脾氣,誰敢揪您的不是?沒準還得收頓排揎,自討沒趣。
便抿了口茶,含笑道:「姐姐抬舉我了,我不過為省點銀子,哪裡想得了許多呢?」
福晉仍有些不平,在她看來雲鶯故意挖坑給自己挑,就因為她搶走弘曜?
還欲對質,德妃淡淡道:「行了,你是府里當家人,凡事都該想在前頭,還得旁人提點?若側福晉當真如此,只怕你該嫌她越俎代庖了。」
福晉連聲不敢,到底收斂了情緒,變得恭恭敬敬起來。
幸好德妃沒開口把她管家權收回,那才真真叫丟臉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福晉縱使焦頭爛額仍得她來善後,那些個踩踏受傷的平民得拿出銀子好好安撫,贈醫施藥加以撫慰,以免他們告到順天府去——都是些亡命之徒,逼急了什麼事干不出來?
私房錢花了不少,還落下這麼個爛攤子,福晉想死的心都有了。
蘇媼攥著福晉的手,悄悄道:「不如,先暫且挪用一下公帳……」
四爺庫房裡就有不少財寶,偷偷變賣幾樣就夠使了,反正貝勒爺一時半會兒回不來,等手裡寬綽些再贖出便是。
福晉斷然否決,「不可。」
她身為主母更得以身作則,若連她手裡都不乾淨,日後豈非上行下效,個個都學著渾水摸魚起來?
蘇媼囁喏道:「如此,便只好請老大人設法。」
可烏拉那拉本就不算門楣顯赫,子弟們又都是些庸才祿蠹,每常出的多進的少,娘家尚且為生計發愁,怎麼好去打秋風?
何況這麼一來,便都知曉她日子不如意了。
福晉思量片刻,讓人把她壓箱底的那套翠玉頭面找來,蘇媼驚道:「那可是您身邊最值錢的物事了。」
福晉出嫁正趕上那拉府最鼎盛的時候,且是名正言順指為皇子嫡妻,故而東拼西湊得這一份豐厚陪嫁,哪怕算不得十里紅妝,也著實沉甸甸的喜人。
自從她生母過世後,更成了留給她的唯一念想,若非必要,福晉斷不願動用。
蘇媼還要勸她三思而後行,然而福晉心意已決,「拿去抵當罷。」
能解燃眉之急,想必額娘在天之靈也會支持,若她連四福晉的體面都保不住,空留這些東西又有何用?
蘇媼噓聲嘆氣,到底叫人捧著匣子出去,又不住拿眼睛偷瞟,著實有些戀戀不捨。
忍不住對福晉埋怨,「同在屋檐下,本該同舟共濟,如今您遇上麻煩,側福晉卻跟個沒事人似的,她可不缺錢!」
能有什麼辦法,誰叫她先得罪西苑呢?福晉亦有些懊悔之前太輕率了,但,木已成舟,她更不能再將弘曜還回去,務必得牢牢攥在手裡。
「自明日起,正院份例一律減半。」
鬧出這樣大的虧空,少不得撙節些,何況皇宮那裡也需要打點。福晉想了想,「小阿哥就免了,一切如常。」
蘇媼不情不願應了聲,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憑什麼獨獨厚待那小崽子?還是別人家的兒子!
攤上四福晉這種主子,真不知該說幸運還是倒霉了。
*
七側福晉上次回去那樣忐忑,這次過來卻喜笑顏開了。幾位兄長都受到申斥,連八阿哥都吃了掛落,罵他們只顧面子一味顯擺,全然不體察民生民情,相形之下,兢兢業業的七阿哥卻顯得穩妥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