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戎臻府內外的眾人都很熱情地迎接她的回歸,聚集於此地的文人才士們也都紛紛慶賀,來往探望之人絡繹不絕。

  幾個月以來,關於苦行者的傳聞流傳得越來越廣,浮圖在炤國的聲名達到了一個難以形容的高度,才士敬慕,百姓愛戴,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動著天下。

  戎臻是墨非的起步之地,他也希望這裡是她完成理想的最終之地。

  此時白紙已經推行天下,四庫全書的收編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商業農業發展蓬勃,學校林立,才士雲集,文風鼎盛,戎臻在不知不覺中,從一個地廣人稀的貧乏之地,逐步有了未來政治文化商業中心的雛形。

  墨非並未止步,她希望將戎臻的繁榮推行全國,創造一個千古盛世。

  她拿出筆記本,這裡面記載了她這一路苦行的所見所聞,以及連同蠻域的曲折之路。她要做的是,是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為將來發展西北做準備。

  不久之後,跟隨墨非而來的那三十四名蠻域平民也來到了戎臻。

  墨非對他們說:“我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們,這個任務或許會讓你們歷經磨難,客死異鄉,但也有可能讓你們流傳千古,為後世人敬仰,不知你們可有勇氣接下這個任務?”

  “大人但說無妨,我等絕不退縮。”諸人皆是點頭。

  “我需要你們行走天下,深入偏僻之地,收集各地的物產,繪製地圖,傳播技術。”

  “我們明白了,大人希望我們行你當初在蠻域所行之事。”

  “正是。”墨非緩聲道,“天下之大,難以測量,眾多偏地隱於塵世,眾多百姓茹毛飲血,眾多作物不得推廣,眾多技藝默默無聞……諸君可秉持為善之心,苦行天下,造福於民。”

  三十四人臉上皆露出喜悅激動的神色。

  “大人所託,必不辱使命。”

  他們之所以追隨墨非,便是受感於她的德行,如今有機會繼承她的德行,眾人無不欣喜。

  他們或許都是小人物,無經天緯地之才,無翻雲覆雨之志,無富國強兵之能,但德心自生,不懼艱辛,這便是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

  之後,墨非教他們學習了簡單繪製方法,對於大多不識字的人來說,圖畫是最好的記錄方式。接著她又製作了鵝毛筆,這大概是最方便攜帶且容易製作的筆了,沾些墨汁或染料就能書寫。最後為免方向重複,墨非又事先規劃了幾條大概路線。

  經過將近一個多月的集訓,三十四子終於基本達到了墨非的要求。

  臨行前,墨非為他們每人準備了一匹馬以及充足的乾糧和銀錢,但是她知道,這對於動輒上千里的行程來說,其準備遠遠不足以消耗。

  旅行,大多數人都喜歡,可是苦行,非大毅力者不得完成。

  墨非對於這幾十名為報恩而不惜性命的勇士有足夠的信心。

  這三十四人亦不負墨非的期望,兩三年間,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無論是高山峻岭,還是低矮峽谷,或是荒漠戈壁,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傳奇之路。他們牢牢記住了墨非所說的話,“秉持為善之心,苦行天下,造福於民”。

  三十四人的遠行之路將墨非的德行逐步傳播於世,以至於後來出現了越來越多以苦行為歷練的人,他們中有平民,有武者,有文士,有匠人,有醫者,甚至還有士族,籠罩了各行各業,對整個炤國乃至整個天下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後來這群人創立了佛教,它與真正的佛教相差甚遠,沒有具體的經文和教義,崇尚德行和簡樸,以苦為歷練,以仁為心旨,為惑者解疑,為難者化困,為死者超度。他們成為了倍受世人尊敬的賢者,而墨非亦被尊稱為“浮圖先聖”,佛徒行者之名亦隨之流傳後世,在歷史上劃下了重重一筆。

  不過在當時,只是墨非為了搜集各地物產,劃分地域,推行作物種植的一個措施。

  在那三十四人離開後不久,寶尊亦準備遠行,他立誓要行醫天下,嘗遍百糙,做一個濟世救民偉大醫者。

  墨非儘管不舍,也沒有理由阻止寶尊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只能極可能地給予物質支持,並送他一句祝福。

  如今留在墨非身邊的只剩下予初,她自認沒有行者千里的堅持,也沒有寶尊濟世救民的志向,她只想努力習字,然後將墨非一路苦行的事跡書寫下來,記錄她的一言一行。

  大概予初自己也沒想到,她所著的《浮圖行志》後來被廣為流傳,她的名字亦隨之天下聞名,無數深閨女子受其影響,開始著書立說,從只供女子閱讀,逐步發展成刊行於世,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

  寶尊、予初以及那三十四名遠行者後來被稱為佛徒三十六子,名字皆被記錄與宗廟,流芳百世。

  寶尊走後不久,巫越也與慶國簽訂了仁風盟約,重新劃定了疆域,仁風以西的半壁江山皆歸炤國所有。

  自此之後,這天下成為了兩國鼎立的局面,並且延續了近百年的和平。

  處理完這些事,巫越先快馬回到戎臻,帶著墨非等幾位客卿前往國都塹奚。

  他,決議登基。

  元稹一年,炤王厲衢禪位於巫越,改國號為“元稹”。巫越的六上卿,除了酒客陸藏喜好遊歷之外,賢師閭丘,鬼才眀翰,智將魚琊,劍狂溥竺,墨君浮圖,全部皆位列公卿。

  同年,立洛宸為太子,溥竺為太子武師,閭丘與浮圖同為太子太傅。

  巫越的繼位乃眾望所歸,舉國歡慶。

  巫越在坐上王座的那一刻,目光卻是望向人群中的浮圖。他是君,他是臣,朝堂之上,他與他永遠隔著數米的距離,但巫越不會允許他們止步於這樣的距離。

  他無法立他為後,但他希望浮圖成為這世間最接近他的人……

  【浮圖,我想我要走了。】

  就在巫越登基的當天晚上,久無聲息的湛羿鬍髯出現在墨非眼前,對她如此說。

  墨非問:“去哪?”

  【去我該去的地方,完成我最後的使命。】

  “你還要報仇嗎?”

  湛羿搖了搖頭,然後竟然露出一個和煦的微笑:【糊塗了數百年,至今日才醒悟,我糊塗得太久了。】

  “我不明白。”

  湛羿道:【千鈞之翼的力量在召喚我。】

  “你說的是慶王身上的胎記?”

  【與其說是胎記,不如說是我秦族的傳承。妹妹保住了秦族的最後一絲血脈,而我要做的,便是借千鈞之翼的力量,將傳承延續下去。】

  “你要如何做?”

  【將本族之魂,交給慶王凨霆。】

  “這……作何解?”墨非隱隱有種不安。

  湛羿又笑了笑,沒有說話,只是溫柔地望著墨非。

  “告訴我,你剛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墨非又問。

  湛羿道:【我要將關於秦族的記憶都傳承給凨霆,讓他代替我重現秦族的文化與精神。】

  “那,你會怎樣?”

  湛羿微笑著,淡淡道:【我是早已死去的人,如今終能獲得安息,浮圖該為我高興才是。】

  墨非高興不起來,湛羿陪伴她,保護她,雖言語不多,卻給予她偌大的安全感,有如守護天使一般。

  若在一兩年前,墨非還能坦然的面對他的離去,可是現在,心中慢慢的不舍。

  湛羿又道:【我本不該留戀塵世,從前因為怨恨而蒙蔽本心,如今卻因為浮圖而心生執念,若有來生,湛羿還想做浮圖身邊的一把刀。】<br/>

  墨非搖了搖頭,難受道:“湛羿是浮圖的摯友。”

  【摯友可不能與你寸步不離……】湛羿低低嘆息一聲。

  然後他突然俯□來,在墨非唇邊輕輕一觸,隨後飄到半空中看向慶國的方向,喃喃道:【我要走了。】

  墨非伸手摸了摸嘴唇,希望他留下的話卻是說不出口。

  正在這時,湛羿的混體有如燃燒起來一般,被一團白光籠罩,隨後只聽得湛羿一聲撕心裂肺的吼叫,嚇得墨非心驚膽戰,忙焦急地詢問:“發生什麼事了?”

  湛羿卻無暇回話,只是持續地痛苦著。

  突然,白光一閃,光團竟然一分為二。

  【我思他去,我心故留。】

  湛羿竟然生生將靈魂分離,一半飛入天空,瞬間消失不見;而另一半則停留在原地,一動不動。

  墨非有些顫抖地喚道:“湛羿?湛羿?”

  可惜,半空中那團隱隱約約的光團毫無反應。

  墨非從脖子中拿出那快玉符,對著空中的湛羿道:“湛羿,我是浮圖,浮圖。”

  那團光影似乎對“浮圖”二字有所反應,緩緩地朝她飄過來,然後在她身邊繞了幾圈,最後化作一條光線進入了那塊玉符中。

  玉符雖然沒有了靈心,但畢竟是吸收了日月精華的寶玉,應該可以保存湛羿這殘存的一縷魂魄。

  雖然他暫時僅僅只剩下了對浮圖的留戀,但是存身與玉符之中,也許數百年之後,又可成為第二個玉靈。

  湛羿,就讓我們一起歷經塵世,看盡世間繁華……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在糾結,要不要寫巫越與浮圖的床戲……

  第九十九章 這才是共浴

  巫越登基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對有功之人進行封賞,幾名上卿除了閭丘和陸藏之外,其餘人皆賜了新府邸。

  墨非也獲得了一座雅致清幽的宅子,面積大約有兩千多平米,內有水廊湖泊,青柳花樹,所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居於此地,遠離喧囂,心靜神怡。

  巫越對墨非的愛好多有了解,精心為她挑選了這座宅邸,確實頗合其心意。只是面積過大,儘管孤鶴為墨非招募了幾十名家丁僕役,依然顯得空曠。

  不過這些可待將來慢慢習慣,她目前的精力基本都放在了接下來的政事上。趁著傷勢未愈,她將心中的構想都記錄下來,有時候還會邀眀翰進行討論,去蕪存菁。

  國都塹奚不同於戎臻,墨非在戎臻有著絕對的威望,但在這裡,不過是剛進駐中央的新人而已,年紀輕,資歷淺,根基不足,儘管有心改革,卻也不能操之過急,冒然提出意見,只能招來他人的恥笑。

  浮圖之名流傳甚廣,朝中大臣皆是聞名已久,但是當墨非進入朝堂之時,俊秀清麗的容貌和從容文雅的氣質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然同時也給予他人一種空有其表的不信任感。再加上巫越的偏愛,很多人心中產生了一些曖昧的猜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