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進之出言嘲諷之後,李述卻並不回答,她沉默地看著崔進之,崔進之則沉默以待,仿佛對峙,又仿佛於沉默中細數過往紛紛。

  良久,李述終於開口,“崔進之,你走到這一步,有沒有後悔過?”

  崔進之聞言,好似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後悔?李述,你怎麼有臉問我這句話?金杯同飲,白刃不饒,這句話你忘了麼?”

  崔進之猛然從暗處竄了出來,直直撲在牢房門口,隔著木欄,幾乎就要貼上李述的臉。

  他同她對視,目光里儘是怨恨。

  “你記起來了麼?還是說你都忘了?”

  李述被崔進之嚇了一跳,下意識就要後退,崔進之的手卻從門裡伸出來,將她的胳膊緊緊抓住,他像是溺水之人,爆發出巨大的絕望。

  “你要是忘了,我不介意幫你回憶一遍。”

  “我沒忘!”李述被他鉗住胳膊,被迫迎著崔進之刀一般陰冷的目光,她明明痛極,卻無法後退一步,乾脆也不想後退。

  她看著崔進之,慢慢開始回憶,“五年前,太子有意將安樂公主嫁給你,我不高興,所以我想辦法攪黃了你們的婚事,自己代替安樂同你訂親。因為這件事,青蘿日夜惶恐,詐死避禍。”

  “從這件事起,你覺得我做事不擇手段,開始厭我。”

  二人的分歧與疏遠絕不是一日兩日釀成的,太多事情阻隔在其中。

  “你我訂親之後,成婚之前,有一日我路過御花園,正巧遇到父皇在讀書。父皇正好在讀史書,讀到‘兔死狗烹’的故事,就問我怎麼看那些斬殺功臣的帝王。”

  “我為了迎合父皇,便只說了八個字,‘金杯同飲,白刃不饒。’”

  榮華富貴自然可以共享,但一旦臣子的權力真正威脅到了皇權,那麼就應該剷除。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李述將史書中無數故事,融成了這麼一句話。

  崔進之聽到這裡,咬著牙道,“就是因為你這句話,幫皇上下定了決心。南疆之戰時,我兩位兄長真的是不慎戰死沙場的嗎?不是的,是皇上暗中讓人做了手腳!從那天起,我們崔家就一蹶不起。都是因為你!”

  李述臉色蒼白,順從的點了點頭,“是,從這件事起,你認為我為了討好皇上不顧你們崔家死活,甚至認為是我進獻讒言,才導致你們崔家徹底沒落。”

  青蘿的事情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難以磨滅的血親之仇。

  她那時剛從冷宮出來不久,政治敏感性並不強,不知道正元帝正在為崔家頭疼,不知道自己隨意一句附和的話,就會釀成崔進之兩位兄長的死亡。

  李述張了張口,想要辯解,卻又不知道如何辯解。她覺得自己無辜,不過一句話而已,但又覺得自己不無辜,因為父皇是聽了她的話,後來才有了崔家的沒落。

  五年不幸的婚姻,五年的冷淡相待,終於找到了原因。與什麼外室什么女人都沒有關係,是殺兄之仇,他恨她,卻最終又娶了她。他日日夜夜隔著血海深仇與她相處,每每望向她的時候,就要記起他兩位兄長的死亡。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冷待還是怨恨,都是有依據的。

  李述此前從來不覺得,此時卻只有三個字迴響在她腦海里:她活該。五年婚姻的種種痛苦,皆是她活該。

  李述再也不敢對著崔進之怨恨的目光,仇恨如有實質,將她壓著後退了一步,崔進之看著她痛苦的模樣,鬆開了手。

  李述的腳步幾近踉蹌,幾乎就要站不穩,這時背後卻忽然伸出一雙手來,穩穩地將她扶住。

  那雙手帶著暖意,李述抓過身來,看到沈孝的面孔。

  他應當是才從洛府回京,身上仍是風塵僕僕,下巴上有青茬,眼底有疲色。

  他不知什麼時候來了監獄,也不知是不是將所有的話都聽了進去。

  “沈孝……”

  李述開口叫他,但沈孝卻並沒有看李述,目光卻直接落在崔進之身上。

  他將李述扶在懷裡,沉默良久,才忽然開口,“崔大人,你真是個懦夫。”

  語氣里儘是輕蔑。

  崔進之猛然抬起眼來,一雙眼裡儘是怒意。

  沈孝迎著他的目光,嗤笑了一聲,“你這樣看我幹什麼,你不服麼?”

  “你兄長之死,與家族落敗,你全將責任推在李述身上,推在那輕飄飄的八個字身上。那我只問你一個問題,假如陛下對你們崔家並無任何猜忌心思,李述只憑八個字,就能更改帝王心思麼?”

  李述怔了怔,聽沈孝的聲音森然,繼續道:

  “當年你們崔家權勢滔天,而陛下受累於世家,多番政令皆被掣肘,急需打散世家力量,你們崔家首當其衝要被拿來開刀。陛下早都定了決心,只是缺乏一個推手而已。便是沒有李述,便是沒有南疆之戰,也會有其他戰役,你的兩位兄長註定要戰死沙場,你們崔家的兵權註定要被收攏。”

  “你以為你今日的一切痛苦皆是李述那八個字造成的,所以你這麼多年來冷待她,甚至是仇恨她,不顧她的感受,踐踏她的感情。”

  “你不敢仇恨高高在上的帝王,所以你只能將一切怨憤發泄在李述身上。你自欺欺人,你以為假如沒有李述那八個字,你兄長就不會死,你們崔家依舊能保持榮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