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沒有一絲皺紋的臉,全是富貴典雅,多年的執政,讓她周身散發著壓迫性的帝威,讓人不敢輕視,她就靜靜的站在尖塔的頂樓,遙望著西邊的遠方。
皇宮內的一角,石翎嫣與石文景站在一起,稍微一抬頭就能見到遠處那個站在尖塔之上的明黃色身影。
「母親又在看著大清的方向了。」石翎嫣眼裡閃過心疼的神色,看著石華英的方向說道。
一身儒雅氣息的石文景同樣望著尖塔之上的身影,滿臉擔憂的說:「這幾年,母親有空都喜歡站在上面看著大清的方向。」
「你說母親是不是想家了?」石翎嫣問。
「應該是,令芳嬤嬤說過,母親以前的鄰居對母親格外的好,母親還有一群關係不怎麼好的族人。」
「又或者是在想父親……」
這句話後,兩人沉默了好一會兒,石文景的肩膀就挨了石翎嫣重重一拳。
「說什麼呢?你忘了?母親說過我們的父親已經死了,怎麼可能會想父親?」
石文景反駁:「就不能是回憶以前美好的時光嗎?」
這話讓石翎嫣再次沉默了下來,過了良久她才問道:「你說母親有沒有想過,要把父親的遺骨接過來?」
石文景沒好氣的白了一眼石翎嫣說道:「還接過來?沒準母親百年之後,我們還得送去大清。」
這句話剛落,石文景腦袋就挨了重重一巴掌,石文景氣惱的將石翎嫣推到一旁氣道:「你能不能好好說話?總是對我動手動腳的,我好歹也是親王,要面子的。」
「親王怎麼了?親王也是我弟弟!再說了,哪有人像你這樣說話的?」
「母親還那麼年輕,那麼漂亮,沒看見十一叔叔每次看母親那痴迷的目光嗎?」
「想要母親百年,還早著呢,以後不准說這種不吉利的話。」
石文景知道自己說的確實不對,所以也沒反駁,只是說道:「那尖塔之上風大,母親總是上去吹風,對身體總歸是不好的。」
「那我們去勸勸。」
「把孩子們都帶上。」
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勸導下,石華英又考慮到四十八年,大清即將發生的巨大天災。
且歷史上說,這個時候的大清國庫空虛,賑災困難,為了人口,也為多年離開故鄉的思念,石華英決定親自帶著糧食和銀子去大清購買受災的百姓。
石翎嫣雖然擔心,但此時的花國,國力強盛,製造的海船最先進,火力威力最大,她還是有信心保石華英安全回大清的。
康熙四十八年,全國災情泛濫,同時也是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
就在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後不久,天津的天津衛傳來急報,說是海面上發現幾千艘海船,船上人數多達上萬,且每艘船上都設有十二門大炮,恐來著不善,請求派兵遣將。
這消息一出,滿朝譁然,康熙又驚又怒,再也顧不得賑災之事,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幾千艘海船上,更是往天津派了大量的士兵和重將。
石華英的船並沒有靠近天津,而是派了使者拿著國書乘小船登陸,與大清官員接洽。
接待花國使者的完顏·額朔收到國書不敢耽擱,以最快的速度將國書送到皇上的手中。
國書的內容很簡單,建立兩國友好外交,用金銀和糧食購買無家可歸的難民,讓他們移居美洲大陸,給他們分銀子,分土地,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為表誠意,他們的女皇,皇太女和親王會親自入朝與大清皇帝商談。
這份國書在大臣的手中過一遍後,雖然所有人都不解,為什麼花國的皇帝是女子?下一任皇帝還是女子?
對於國書上的內容,有人提出反對,也有人提出贊同。
最後,皇帝詢問戶部尚書張啟明:「愛卿,你覺得朕是否同意他們國書上的內容?」
張啟明行了一禮說道:「回皇上,臣認為人命關天,如今受災的百姓眾多,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如果朝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賑災方案,等待百姓的只有死亡。」
「愛卿的意思是讓朕同意他們的移民?」
張啟明沒有承認,只是說道:「皇上,不管同意與否,來者是客,他們已經表達了對我們沒有敵意,且他們的女皇和皇太女都已經在船上等待傳喚,不如我們便見上一見,看他們態度如何再做決定。」
康熙沉思了片刻說道:「愛卿說得有理。」
「既然花國的女皇和皇太女都來了,朕作為大清皇帝,應該盡一下地主之誼。」
「吩咐下去,準備接待花國女皇和皇太女、親王。」
第83章 2無題
半個月後, 大清已最高級的禮儀,由皇帝親自出宮接待異國女皇。
站在城門前的康熙看到從遠處走來的三人時,先是一愣, 後緊緊的盯住走在最前面穿著華貴明黃色皇袍女子。
時刻注意著皇上太度的眾阿哥眾臣子們,很快就發現了皇上表情的不對, 剛開始他們不明所以,等石華英三人走近後,看到石文景年輕的面容上與康熙有七分相似。
另一年輕女子, 穿著太子服飾, 她的面容也與康熙有三分相似。
皇宮內的一角,石翎嫣與石文景站在一起,稍微一抬頭就能見到遠處那個站在尖塔之上的明黃色身影。
「母親又在看著大清的方向了。」石翎嫣眼裡閃過心疼的神色,看著石華英的方向說道。
一身儒雅氣息的石文景同樣望著尖塔之上的身影,滿臉擔憂的說:「這幾年,母親有空都喜歡站在上面看著大清的方向。」
「你說母親是不是想家了?」石翎嫣問。
「應該是,令芳嬤嬤說過,母親以前的鄰居對母親格外的好,母親還有一群關係不怎麼好的族人。」
「又或者是在想父親……」
這句話後,兩人沉默了好一會兒,石文景的肩膀就挨了石翎嫣重重一拳。
「說什麼呢?你忘了?母親說過我們的父親已經死了,怎麼可能會想父親?」
石文景反駁:「就不能是回憶以前美好的時光嗎?」
這話讓石翎嫣再次沉默了下來,過了良久她才問道:「你說母親有沒有想過,要把父親的遺骨接過來?」
石文景沒好氣的白了一眼石翎嫣說道:「還接過來?沒準母親百年之後,我們還得送去大清。」
這句話剛落,石文景腦袋就挨了重重一巴掌,石文景氣惱的將石翎嫣推到一旁氣道:「你能不能好好說話?總是對我動手動腳的,我好歹也是親王,要面子的。」
「親王怎麼了?親王也是我弟弟!再說了,哪有人像你這樣說話的?」
「母親還那麼年輕,那麼漂亮,沒看見十一叔叔每次看母親那痴迷的目光嗎?」
「想要母親百年,還早著呢,以後不准說這種不吉利的話。」
石文景知道自己說的確實不對,所以也沒反駁,只是說道:「那尖塔之上風大,母親總是上去吹風,對身體總歸是不好的。」
「那我們去勸勸。」
「把孩子們都帶上。」
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勸導下,石華英又考慮到四十八年,大清即將發生的巨大天災。
且歷史上說,這個時候的大清國庫空虛,賑災困難,為了人口,也為多年離開故鄉的思念,石華英決定親自帶著糧食和銀子去大清購買受災的百姓。
石翎嫣雖然擔心,但此時的花國,國力強盛,製造的海船最先進,火力威力最大,她還是有信心保石華英安全回大清的。
康熙四十八年,全國災情泛濫,同時也是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
就在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後不久,天津的天津衛傳來急報,說是海面上發現幾千艘海船,船上人數多達上萬,且每艘船上都設有十二門大炮,恐來著不善,請求派兵遣將。
這消息一出,滿朝譁然,康熙又驚又怒,再也顧不得賑災之事,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幾千艘海船上,更是往天津派了大量的士兵和重將。
石華英的船並沒有靠近天津,而是派了使者拿著國書乘小船登陸,與大清官員接洽。
接待花國使者的完顏·額朔收到國書不敢耽擱,以最快的速度將國書送到皇上的手中。
國書的內容很簡單,建立兩國友好外交,用金銀和糧食購買無家可歸的難民,讓他們移居美洲大陸,給他們分銀子,分土地,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為表誠意,他們的女皇,皇太女和親王會親自入朝與大清皇帝商談。
這份國書在大臣的手中過一遍後,雖然所有人都不解,為什麼花國的皇帝是女子?下一任皇帝還是女子?
對於國書上的內容,有人提出反對,也有人提出贊同。
最後,皇帝詢問戶部尚書張啟明:「愛卿,你覺得朕是否同意他們國書上的內容?」
張啟明行了一禮說道:「回皇上,臣認為人命關天,如今受災的百姓眾多,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如果朝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賑災方案,等待百姓的只有死亡。」
「愛卿的意思是讓朕同意他們的移民?」
張啟明沒有承認,只是說道:「皇上,不管同意與否,來者是客,他們已經表達了對我們沒有敵意,且他們的女皇和皇太女都已經在船上等待傳喚,不如我們便見上一見,看他們態度如何再做決定。」
康熙沉思了片刻說道:「愛卿說得有理。」
「既然花國的女皇和皇太女都來了,朕作為大清皇帝,應該盡一下地主之誼。」
「吩咐下去,準備接待花國女皇和皇太女、親王。」
第83章 2無題
半個月後, 大清已最高級的禮儀,由皇帝親自出宮接待異國女皇。
站在城門前的康熙看到從遠處走來的三人時,先是一愣, 後緊緊的盯住走在最前面穿著華貴明黃色皇袍女子。
時刻注意著皇上太度的眾阿哥眾臣子們,很快就發現了皇上表情的不對, 剛開始他們不明所以,等石華英三人走近後,看到石文景年輕的面容上與康熙有七分相似。
另一年輕女子, 穿著太子服飾, 她的面容也與康熙有三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