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林瑞恩這才有些詫異地看向軍師:“厚禮?”
“樓相成親已經半個月了,將軍你出征在外,此刻回京,自然是要補辦一份禮物。只是不知該送什麼……”
他聞言折起眉峰,對這些官場禮節本能的帶有厭惡,手中冊放到桌上,手下不自覺地用了些力:“隨便送一份去吧。”
軍師斂起笑,壓低了音量,沉聲道:“將軍切莫把此類事務等閒視之。京城之中,樓相最是不能得罪。他日你與他朝堂平排而立,千萬不可輕視。他一個外臣,內無皇室姻親,外無親族家勢,卻能穩坐文官之首,把持朝政,此人殊不簡單。”
“這與我沒有多大關係。”林瑞恩甚是不以為然。
“關係莫大。”軍師定言,卻不明說,只拿眼看著這尚是少年的將軍,目光沉鬱。
“權勢太大了麼……”林瑞恩低低呢了一聲。
“權勢再大,也大不過天,這萬里江山依然還是天子的!”樓澈在朝堂中的勢力實在過於強大,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今皇上真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懦弱無能,毫無主見?那又怎會任由端王在京中跋扈行事,另一面,讓世代忠誠的林家之後屢立奇功,分以兵權。這樣的舉動,到底是無心之作,還是有意為之?對朝堂動靜始終慎重對之,心中有譜的軍師細眯起眼,狹長的眼中露出一絲精光,話說半句,卻留下一半。
也不知有沒有聽懂這樣的暗示,林瑞恩重新拾起書,翻開書頁,燭火在風中搖曳,昏暗地照在字上,那字也模糊起來,暈成一團,直欲要化去了。他便一字一句吃力地看著,口中輕吐了口氣,淡淡道:“給樓府備一份厚禮,軍師代我親自送去,賀其新婚之喜。”
軍師點點頭:“對任何人都要防,卻又要讓任何人都不防,這才是官場……不,是世間的生存之道!”
他握緊書冊,冰冷的書頁上染了他的餘溫,暖暖的,他隨手一翻,“嘩——”的一聲一頁而過,軍師話音才落,風大了,窗戶嘎吱作響。
軍師瞧著窗戶,沉吟了一會,突發奇想地道:“樓相已經成親,你年紀也不小了,此次進京,也該考慮成家的問題了。師傅還沒問過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子?”
林瑞恩一怔,似是沒回過神,窗外竄進冷風陣陣在屋內肆nüè,絲絲地拂過他的面龐。心中似乎有哪塊是空落落的,卻又不知道是哪塊。燭火一晃,把他的身影拉地老長,他愣愣地看著,軍師那一句“成家”,鑽進他的心口,似乎勾起了他某處的柔軟,那些本不被允許在沙場上存在的柔軟……
手指一松,書頁被那淒冷的秋風吹地快速翻飛,一頁一頁划過他的胸口,耳邊只聽得呼呼的風聲,燈焰擺動地更急,明暗難定。
他冷冷地看向那唯一帶有光亮的燈芯,低聲道:“我也不知道。”
刑部侍郎蕭謙的馬車停在輔國將軍府的門口。他下車抬頭一望,神情間不由露出些古怪。馬車從街的那一頭駛來,耳間淨聞人言交雜,賣雜貨的,賣燈油的,賣胭脂女紅的……嘈嘈雜雜地,倒顯出了京城的繁庶來。可街的這一頭,偌大的輔國將軍府,門口僅冷清地蹲著兩隻石獅子,有了些年月,早已斑駁,殷殷的朱漆大門也色彩暗沉。這條長長的巷子真像是一幅捲軸,由那一處熙攘嘈雜的濃彩轉到此處繁華夢落,洗盡鉛華,露出其真實面目出來。竟是這樣的秋水長天,素淡宜人,於冷冷清清中顯出別樣的美。
這樣的府第,真是堪稱“啟陵之牆”——林將軍的宅院?心頭疑惑竄過,時間卻不容他擔擱細想,蕭謙兩步沖前,馬夫早已敲了門,一個裝飾清簡的灰衣小僕湊出臉來。蕭謙焦急地道:“小哥,請通傳林將軍,刑部侍郎蕭謙求見。”
那小僕清亮的眼睛打量了來人一番,見蕭謙雖臉色鎮定,眼中卻焦慮無比,不像是這幾日蜂擁上門送禮之人。把門拉開,小僕低頭垂目,道:“蕭大人稍等,我這就去通報。”
蕭謙卻等不及了,一隻腳跨進門中,口中道:“小哥,我要務在身,急著見將軍,還請通融。”小僕微怔,看蕭謙臉色不似作假,何況他這樣的高官又何必作假,當下點點頭。領路往府中走去。
林府的樓台亭閣是官宦人家最常見的,該有亭的地方便是亭,該有閣的地方便是閣,每一處皆是平常,清淡地品不味來。獨院中滿是jú花,融融地簇成一片,杏黃在這清淡中欣欣跳脫出來,平添一抹亮色。
蕭謙便於這道色彩中看到正低頭栽花的林瑞恩。
他俯低身子,撥弄著枝丫,心無旁騖。小僕站在花叢邊,高聲道:“將軍,刑部侍郎蕭大人求見。”
他身形一頓,放下手中的鏟,直起身,獨立於花團中,玉立挺秀,風姿清朗。蕭謙心中一嘆,低下頭,拱手作揖,心裡焦急地好似身處油鍋之上,見了這少年將軍,只覺得寒徹逼人,心倒靜了下來。
“將軍,弩王子耶歷逃脫了!”
林瑞恩眉角一挑,神色也不見如何寒厲,蕭謙卻是心頭劇跳,直覺眼前的少年實是憤怒至極,那眉目間肅冷的氣息,毫不掩飾地顯露出來。
“是屬下辦事不力,耶歷傷痛難忍,我原想如果真讓他死了,皇上那裡難以交待,只有給他換個囚室,誰知……”
“現在逃到哪裡了?”林瑞恩大步流星地走出花叢,jú花的枝葉撲了他一身的零碎。
“只知道他逃走時是往百華市集,”蕭謙低眉垂目,避開一條道,“將軍!兵部已經調齊了人馬,城門也設了官卡,只要全城戒嚴……”
“不要驚擾百姓!”林瑞恩深鎖眉心,低喝,“戰事才剛結束,不宜喧擾民心。”
“是!”吏部侍郎連連點頭,“那將軍的意思是?”
“讓士兵暗中查訪,弩族外貌如此明顯,京畿重地難以藏人,必然逃不遠。”他下的命令如他的人一般,清冽如同迎面寒風,蕭謙應聲稱是。
不到片刻時間,城郊的守兵已接到命令入城暗訪。這一日,本是林瑞恩帶兵入城的日子,京畿百姓為邊關大捷歡騰不已,紛紛湧上百華道,一時之間,街頭項背相望,冠蓋如流,誰也不曾想,那個年少的將軍卻在兩日前靜悄悄的進了京城。遠遠避開了這金碧濃彩,繁盛如畫的一幕。
林瑞恩走出府邸,見的便是這繁華夢至,人流熙攘的京城大街。穿出巷口,華燈方才初上,萬千燈火如明珠綴於街旁,屋舍梁檐相連,飛檐斗拱,綿綿的連向皇宮,屋脊高低錯落,像是一條漫流匯合在那一端,又像是一張阡陌分明的網,堪堪罩在京城。
而耶歷,正在那網的中心。
他定下心神,往著百華街上走去,那一步步邁地穩健有力,絲毫不因重犯的逃脫而顯慌亂,眸色凝定,四顧之間,把整個街道的情景清楚地映入瞳中。
街尾的人流最是多,挾著歡顏的百姓來回穿梭,人影憧憧地擦著他衣袖而過。他站在街尾,攏起眉,他於這樣的喧鬧本就是格格不入,此刻站於人群之中,倒更顯出這少年的孤傲來。
“老伯,今天特別熱鬧,是有什麼緣故嗎?”身旁不遠處有一道壓低的聲音這樣問道,音調軟軟的,很是舒心。
原來這繁華之中,也有人像他一般,是誤闖進來的。他迴轉頭,瞥到那聲音的主人,身材纖細,衣袍勾著銀絲,靜立在街角,是錯畫在這繁庶中的淡色。他原以為那是一個女子,看清了背影,才知是個官家子弟。
被少年問路的老者極不耐煩,只道:“年輕人,平時只會玩樂,不關心國家大事。今天是林少將軍回朝,再過一會就要路過百華街了。”
本已移開眼,聽到這話,林瑞恩又回頭看了一眼,這一眼看的卻是那一直低頭絮叨的老者,發半白,可是說到林少將軍這句,掩不住的有些得意。林瑞恩心弦劇震,已欲離開的腳步也停住了。
他原是不知道的,京畿之中,會有這樣的白髮老翁,在街尾擺著攤,言笑語罷,會以這樣的語氣提起他的名字,那是怎樣一種期待,怎樣一種驕傲,這又豈是朝堂之上的金銀,百官朝賀的恭維所能相比……
而這一聲“林少將軍”所包含的意義有多沉重,他掂量在心,自問,那與沙場上戰士傾灑的鮮血可是同等分量?
可是同等分量?
心頭驀然沉重,想起耶歷還在逃,他收拾起零碎的心情,轉身離去,再不回頭。
而那老者就在此時,抬起頭來,看到問路少年的臉龐,瞠目結舌,喃喃低噥:“現在的少年人……都長得如此好看嗎?”
(這一段,大家可以對照前文第三章“亂了”來看,就知道我是用林瑞恩的角度描寫。而這章“錯緣”的標題所來,也就很明顯了,他與她,到底有多少次的擦身而過呢?
“樓相成親已經半個月了,將軍你出征在外,此刻回京,自然是要補辦一份禮物。只是不知該送什麼……”
他聞言折起眉峰,對這些官場禮節本能的帶有厭惡,手中冊放到桌上,手下不自覺地用了些力:“隨便送一份去吧。”
軍師斂起笑,壓低了音量,沉聲道:“將軍切莫把此類事務等閒視之。京城之中,樓相最是不能得罪。他日你與他朝堂平排而立,千萬不可輕視。他一個外臣,內無皇室姻親,外無親族家勢,卻能穩坐文官之首,把持朝政,此人殊不簡單。”
“這與我沒有多大關係。”林瑞恩甚是不以為然。
“關係莫大。”軍師定言,卻不明說,只拿眼看著這尚是少年的將軍,目光沉鬱。
“權勢太大了麼……”林瑞恩低低呢了一聲。
“權勢再大,也大不過天,這萬里江山依然還是天子的!”樓澈在朝堂中的勢力實在過於強大,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今皇上真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懦弱無能,毫無主見?那又怎會任由端王在京中跋扈行事,另一面,讓世代忠誠的林家之後屢立奇功,分以兵權。這樣的舉動,到底是無心之作,還是有意為之?對朝堂動靜始終慎重對之,心中有譜的軍師細眯起眼,狹長的眼中露出一絲精光,話說半句,卻留下一半。
也不知有沒有聽懂這樣的暗示,林瑞恩重新拾起書,翻開書頁,燭火在風中搖曳,昏暗地照在字上,那字也模糊起來,暈成一團,直欲要化去了。他便一字一句吃力地看著,口中輕吐了口氣,淡淡道:“給樓府備一份厚禮,軍師代我親自送去,賀其新婚之喜。”
軍師點點頭:“對任何人都要防,卻又要讓任何人都不防,這才是官場……不,是世間的生存之道!”
他握緊書冊,冰冷的書頁上染了他的餘溫,暖暖的,他隨手一翻,“嘩——”的一聲一頁而過,軍師話音才落,風大了,窗戶嘎吱作響。
軍師瞧著窗戶,沉吟了一會,突發奇想地道:“樓相已經成親,你年紀也不小了,此次進京,也該考慮成家的問題了。師傅還沒問過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子?”
林瑞恩一怔,似是沒回過神,窗外竄進冷風陣陣在屋內肆nüè,絲絲地拂過他的面龐。心中似乎有哪塊是空落落的,卻又不知道是哪塊。燭火一晃,把他的身影拉地老長,他愣愣地看著,軍師那一句“成家”,鑽進他的心口,似乎勾起了他某處的柔軟,那些本不被允許在沙場上存在的柔軟……
手指一松,書頁被那淒冷的秋風吹地快速翻飛,一頁一頁划過他的胸口,耳邊只聽得呼呼的風聲,燈焰擺動地更急,明暗難定。
他冷冷地看向那唯一帶有光亮的燈芯,低聲道:“我也不知道。”
刑部侍郎蕭謙的馬車停在輔國將軍府的門口。他下車抬頭一望,神情間不由露出些古怪。馬車從街的那一頭駛來,耳間淨聞人言交雜,賣雜貨的,賣燈油的,賣胭脂女紅的……嘈嘈雜雜地,倒顯出了京城的繁庶來。可街的這一頭,偌大的輔國將軍府,門口僅冷清地蹲著兩隻石獅子,有了些年月,早已斑駁,殷殷的朱漆大門也色彩暗沉。這條長長的巷子真像是一幅捲軸,由那一處熙攘嘈雜的濃彩轉到此處繁華夢落,洗盡鉛華,露出其真實面目出來。竟是這樣的秋水長天,素淡宜人,於冷冷清清中顯出別樣的美。
這樣的府第,真是堪稱“啟陵之牆”——林將軍的宅院?心頭疑惑竄過,時間卻不容他擔擱細想,蕭謙兩步沖前,馬夫早已敲了門,一個裝飾清簡的灰衣小僕湊出臉來。蕭謙焦急地道:“小哥,請通傳林將軍,刑部侍郎蕭謙求見。”
那小僕清亮的眼睛打量了來人一番,見蕭謙雖臉色鎮定,眼中卻焦慮無比,不像是這幾日蜂擁上門送禮之人。把門拉開,小僕低頭垂目,道:“蕭大人稍等,我這就去通報。”
蕭謙卻等不及了,一隻腳跨進門中,口中道:“小哥,我要務在身,急著見將軍,還請通融。”小僕微怔,看蕭謙臉色不似作假,何況他這樣的高官又何必作假,當下點點頭。領路往府中走去。
林府的樓台亭閣是官宦人家最常見的,該有亭的地方便是亭,該有閣的地方便是閣,每一處皆是平常,清淡地品不味來。獨院中滿是jú花,融融地簇成一片,杏黃在這清淡中欣欣跳脫出來,平添一抹亮色。
蕭謙便於這道色彩中看到正低頭栽花的林瑞恩。
他俯低身子,撥弄著枝丫,心無旁騖。小僕站在花叢邊,高聲道:“將軍,刑部侍郎蕭大人求見。”
他身形一頓,放下手中的鏟,直起身,獨立於花團中,玉立挺秀,風姿清朗。蕭謙心中一嘆,低下頭,拱手作揖,心裡焦急地好似身處油鍋之上,見了這少年將軍,只覺得寒徹逼人,心倒靜了下來。
“將軍,弩王子耶歷逃脫了!”
林瑞恩眉角一挑,神色也不見如何寒厲,蕭謙卻是心頭劇跳,直覺眼前的少年實是憤怒至極,那眉目間肅冷的氣息,毫不掩飾地顯露出來。
“是屬下辦事不力,耶歷傷痛難忍,我原想如果真讓他死了,皇上那裡難以交待,只有給他換個囚室,誰知……”
“現在逃到哪裡了?”林瑞恩大步流星地走出花叢,jú花的枝葉撲了他一身的零碎。
“只知道他逃走時是往百華市集,”蕭謙低眉垂目,避開一條道,“將軍!兵部已經調齊了人馬,城門也設了官卡,只要全城戒嚴……”
“不要驚擾百姓!”林瑞恩深鎖眉心,低喝,“戰事才剛結束,不宜喧擾民心。”
“是!”吏部侍郎連連點頭,“那將軍的意思是?”
“讓士兵暗中查訪,弩族外貌如此明顯,京畿重地難以藏人,必然逃不遠。”他下的命令如他的人一般,清冽如同迎面寒風,蕭謙應聲稱是。
不到片刻時間,城郊的守兵已接到命令入城暗訪。這一日,本是林瑞恩帶兵入城的日子,京畿百姓為邊關大捷歡騰不已,紛紛湧上百華道,一時之間,街頭項背相望,冠蓋如流,誰也不曾想,那個年少的將軍卻在兩日前靜悄悄的進了京城。遠遠避開了這金碧濃彩,繁盛如畫的一幕。
林瑞恩走出府邸,見的便是這繁華夢至,人流熙攘的京城大街。穿出巷口,華燈方才初上,萬千燈火如明珠綴於街旁,屋舍梁檐相連,飛檐斗拱,綿綿的連向皇宮,屋脊高低錯落,像是一條漫流匯合在那一端,又像是一張阡陌分明的網,堪堪罩在京城。
而耶歷,正在那網的中心。
他定下心神,往著百華街上走去,那一步步邁地穩健有力,絲毫不因重犯的逃脫而顯慌亂,眸色凝定,四顧之間,把整個街道的情景清楚地映入瞳中。
街尾的人流最是多,挾著歡顏的百姓來回穿梭,人影憧憧地擦著他衣袖而過。他站在街尾,攏起眉,他於這樣的喧鬧本就是格格不入,此刻站於人群之中,倒更顯出這少年的孤傲來。
“老伯,今天特別熱鬧,是有什麼緣故嗎?”身旁不遠處有一道壓低的聲音這樣問道,音調軟軟的,很是舒心。
原來這繁華之中,也有人像他一般,是誤闖進來的。他迴轉頭,瞥到那聲音的主人,身材纖細,衣袍勾著銀絲,靜立在街角,是錯畫在這繁庶中的淡色。他原以為那是一個女子,看清了背影,才知是個官家子弟。
被少年問路的老者極不耐煩,只道:“年輕人,平時只會玩樂,不關心國家大事。今天是林少將軍回朝,再過一會就要路過百華街了。”
本已移開眼,聽到這話,林瑞恩又回頭看了一眼,這一眼看的卻是那一直低頭絮叨的老者,發半白,可是說到林少將軍這句,掩不住的有些得意。林瑞恩心弦劇震,已欲離開的腳步也停住了。
他原是不知道的,京畿之中,會有這樣的白髮老翁,在街尾擺著攤,言笑語罷,會以這樣的語氣提起他的名字,那是怎樣一種期待,怎樣一種驕傲,這又豈是朝堂之上的金銀,百官朝賀的恭維所能相比……
而這一聲“林少將軍”所包含的意義有多沉重,他掂量在心,自問,那與沙場上戰士傾灑的鮮血可是同等分量?
可是同等分量?
心頭驀然沉重,想起耶歷還在逃,他收拾起零碎的心情,轉身離去,再不回頭。
而那老者就在此時,抬起頭來,看到問路少年的臉龐,瞠目結舌,喃喃低噥:“現在的少年人……都長得如此好看嗎?”
(這一段,大家可以對照前文第三章“亂了”來看,就知道我是用林瑞恩的角度描寫。而這章“錯緣”的標題所來,也就很明顯了,他與她,到底有多少次的擦身而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