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儀貞說「好」, 又自誇自耀:「這一身真氣派, 我穿了走在路上,還有兩個姑娘對我笑呢。」
誰還看不出她是女扮男裝麼?人家姑娘笑,也不過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並不總與男女之事相關。
皇帝站起來,對著穿衣鏡慢條斯理地系衣帶、理袖口, 餘光卻每每晃見她清冽鮮明的眉眼,一張一合的紅唇白牙——
茲要遠離這金玉牢籠, 如此隨心散漫的日子可以過一輩子…
「那就說定了?」儀貞徑直將他的緘默算作默許:「我找孫秉筆拿牙牌去!」
「什麼牙牌?」皇帝許是在床上躺久了,一時竟跟不上她的思緒。
「出入宮的憑證呀!我回去洗漱完了換好衣裳, 再同爹娘兄嫂話別一回,少不得幾個時辰的工夫,沒個牙牌,再想進來你不認帳怎麼辦?」
她這話說得怪直白的,皇帝無言以對。
倒也沒有舍己成人到那份兒上。他歷來信奉情|愛最是私念貪妄之集大成者,非如此不能糾葛纏綿不休,只是…
只是他不願見那雙藏山蘊水的眼睛,因他而枯竭。
「在宮裡,你穿的曳撒再氣派百倍,也不會有姑娘沖你笑了。」他自顧自地戴好翼善冠,六角網格竹絲帽胎,雙層黑紗敷面,襯得一雙手白淨矜貴、了無生氣。
「那些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哪有你一笑要緊?」犯上的兩根指頭大喇喇戳在他的臉頰,齊齊往上提去:「笑一笑嘛,算我求求你好不好?」
皇帝面帶薄怒,這是市井浪蕩子的輕浮話,半點不經心,他不愛聽她這麼信口開河。
一股惱火未待發作,她竟已湊上唇來,在他腮邊結結實實親了一口:「你當我真分不清芝麻西瓜呢!不可得兼,自然選所欲更甚者。」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皇帝沉吟了一會兒,雙手牢牢抓著她盤在自己腰間的兩條腿,倒是個背媳婦兒的姿勢,扭過頭問她:「那麼我是芝麻還是西瓜?」
哪一樣來比擬他其實都不大合適,儀貞卻毫不忸怩:「你是芝麻象眼里的芝麻、西瓜冰碗裡的西瓜,我若少了你,再愜意的日子都不夠滋味兒。」
娘家偷閒半年多,這是發自內心的體會。然而話一出口,底盤兒忽然動搖起來——皇帝對此也沒個回應,單是背著她、只管往寢殿外頭走。
這如何使得!閨房之樂,就該僅限於閨房之內。更別說她還穿著男裝,萬一叫別個瞧見了,不得說陛下近來好起了南風?
她在耳旁大驚小怪地咕涌,皇帝也難以招架,到底沒踏出房門,就將她安放在外間的彌勒榻上,隨即直起腰來,背對著她捋了捋冠上金折角,抖擻襟懷上朝去。
唉唉唉…儀貞恭送不及,舉目以眺,唯捕得一個清癯側影,驚鴻掠水轉過影壁。
可不是驚鴻?孫錦舟健步如飛地跟在御輦後頭,恰瞥得皇帝將一方素帕塞回袖中,枯木逢春一般仰靠在圈椅里,舒枝展葉兒起來。
龍顏一悅,連今兒的日頭都升得早些,金光璀璨地掛在東邊兒,照映在早朝人的臉上,一雙雙烏青眼圈當中,有一雙格外醒目的微紅眼圈。
孫秉筆埋頭忍笑,腹內抑揚頓挫哼起了《大登殿》。
這日是個常朝,到場的都是近臣,商議的都是實事。一年之計在於春,諸多關乎農桑、賦稅、徭役、兵工、邦交的國策,皆因在此時定下來。
廬陵王家那位三郎君自打進京入宮後,這是頭一回見識此等場面,雖雲裡霧裡,但亦饒有興致。
皇帝現下再瞧見這小子,心裡的觀感卻有點微妙了。所謂人心幽微,即是如此。之前分明打定了主意相准了人選,而今因為真正親密的人回來了,不能免俗地就猶疑起來——至高無上的寶座,仿佛終是留給自己的骨肉來坐好些。
偏偏又有「君無戲言」四個字約束著。皇帝內里不是不明白:這一類規戒箴言不是為著培育出聖人天子,而是一位喜好朝令夕改的掌權者,帶給社稷黎民的禍患,千倍萬倍地勝於天災兵燹。
著實叫人為難。
散了朝,日近中天。李栩多日不得見皇帝,一時逗留著不舍離去。覷著皇帝心情甚好,便道:「臣近日聽老師講《呂覽》,雲'夫不敢議法者,眾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雖為實情,亦有阿諛嫌疑。」
皇帝「唔」了聲,接過孫錦舟進上來的茶水,抿了一口,評道:「此言有岳白術風範。」
廬陵王府與岳白術淵源過深,皇帝縱知其所以然,仍不樂見,隨口便敲打一二。
李栩也不氣餒:「臣從前無知淺薄麼。今日頭一遭見識廷議,方才真正開了蒙,原來率土之濱,俊賢輩出。」
平心而論,這是個值得栽培的苗子。小小年紀寵辱不驚、談笑風生,對自己這個一念之間就能左右他生死榮辱的尊長,猶拿捏著趨乘而不趨附的分寸——
卻不知他將來待儀貞,可也是這般費盡心機。
皇帝心念微轉,漫然道:「《呂覽》也非盡善盡美之作,究竟是《中庸》里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誰還看不出她是女扮男裝麼?人家姑娘笑,也不過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並不總與男女之事相關。
皇帝站起來,對著穿衣鏡慢條斯理地系衣帶、理袖口, 餘光卻每每晃見她清冽鮮明的眉眼,一張一合的紅唇白牙——
茲要遠離這金玉牢籠, 如此隨心散漫的日子可以過一輩子…
「那就說定了?」儀貞徑直將他的緘默算作默許:「我找孫秉筆拿牙牌去!」
「什麼牙牌?」皇帝許是在床上躺久了,一時竟跟不上她的思緒。
「出入宮的憑證呀!我回去洗漱完了換好衣裳, 再同爹娘兄嫂話別一回,少不得幾個時辰的工夫,沒個牙牌,再想進來你不認帳怎麼辦?」
她這話說得怪直白的,皇帝無言以對。
倒也沒有舍己成人到那份兒上。他歷來信奉情|愛最是私念貪妄之集大成者,非如此不能糾葛纏綿不休,只是…
只是他不願見那雙藏山蘊水的眼睛,因他而枯竭。
「在宮裡,你穿的曳撒再氣派百倍,也不會有姑娘沖你笑了。」他自顧自地戴好翼善冠,六角網格竹絲帽胎,雙層黑紗敷面,襯得一雙手白淨矜貴、了無生氣。
「那些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哪有你一笑要緊?」犯上的兩根指頭大喇喇戳在他的臉頰,齊齊往上提去:「笑一笑嘛,算我求求你好不好?」
皇帝面帶薄怒,這是市井浪蕩子的輕浮話,半點不經心,他不愛聽她這麼信口開河。
一股惱火未待發作,她竟已湊上唇來,在他腮邊結結實實親了一口:「你當我真分不清芝麻西瓜呢!不可得兼,自然選所欲更甚者。」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皇帝沉吟了一會兒,雙手牢牢抓著她盤在自己腰間的兩條腿,倒是個背媳婦兒的姿勢,扭過頭問她:「那麼我是芝麻還是西瓜?」
哪一樣來比擬他其實都不大合適,儀貞卻毫不忸怩:「你是芝麻象眼里的芝麻、西瓜冰碗裡的西瓜,我若少了你,再愜意的日子都不夠滋味兒。」
娘家偷閒半年多,這是發自內心的體會。然而話一出口,底盤兒忽然動搖起來——皇帝對此也沒個回應,單是背著她、只管往寢殿外頭走。
這如何使得!閨房之樂,就該僅限於閨房之內。更別說她還穿著男裝,萬一叫別個瞧見了,不得說陛下近來好起了南風?
她在耳旁大驚小怪地咕涌,皇帝也難以招架,到底沒踏出房門,就將她安放在外間的彌勒榻上,隨即直起腰來,背對著她捋了捋冠上金折角,抖擻襟懷上朝去。
唉唉唉…儀貞恭送不及,舉目以眺,唯捕得一個清癯側影,驚鴻掠水轉過影壁。
可不是驚鴻?孫錦舟健步如飛地跟在御輦後頭,恰瞥得皇帝將一方素帕塞回袖中,枯木逢春一般仰靠在圈椅里,舒枝展葉兒起來。
龍顏一悅,連今兒的日頭都升得早些,金光璀璨地掛在東邊兒,照映在早朝人的臉上,一雙雙烏青眼圈當中,有一雙格外醒目的微紅眼圈。
孫秉筆埋頭忍笑,腹內抑揚頓挫哼起了《大登殿》。
這日是個常朝,到場的都是近臣,商議的都是實事。一年之計在於春,諸多關乎農桑、賦稅、徭役、兵工、邦交的國策,皆因在此時定下來。
廬陵王家那位三郎君自打進京入宮後,這是頭一回見識此等場面,雖雲裡霧裡,但亦饒有興致。
皇帝現下再瞧見這小子,心裡的觀感卻有點微妙了。所謂人心幽微,即是如此。之前分明打定了主意相准了人選,而今因為真正親密的人回來了,不能免俗地就猶疑起來——至高無上的寶座,仿佛終是留給自己的骨肉來坐好些。
偏偏又有「君無戲言」四個字約束著。皇帝內里不是不明白:這一類規戒箴言不是為著培育出聖人天子,而是一位喜好朝令夕改的掌權者,帶給社稷黎民的禍患,千倍萬倍地勝於天災兵燹。
著實叫人為難。
散了朝,日近中天。李栩多日不得見皇帝,一時逗留著不舍離去。覷著皇帝心情甚好,便道:「臣近日聽老師講《呂覽》,雲'夫不敢議法者,眾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雖為實情,亦有阿諛嫌疑。」
皇帝「唔」了聲,接過孫錦舟進上來的茶水,抿了一口,評道:「此言有岳白術風範。」
廬陵王府與岳白術淵源過深,皇帝縱知其所以然,仍不樂見,隨口便敲打一二。
李栩也不氣餒:「臣從前無知淺薄麼。今日頭一遭見識廷議,方才真正開了蒙,原來率土之濱,俊賢輩出。」
平心而論,這是個值得栽培的苗子。小小年紀寵辱不驚、談笑風生,對自己這個一念之間就能左右他生死榮辱的尊長,猶拿捏著趨乘而不趨附的分寸——
卻不知他將來待儀貞,可也是這般費盡心機。
皇帝心念微轉,漫然道:「《呂覽》也非盡善盡美之作,究竟是《中庸》里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