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臣有罪。」
最後,輕聲同她討罰。
「今日,是臣僭越了。」
--
洛久瑄回京時正逢新歲上元,洛久瑤盛宴相迎。
宴罷,洛久瑄回府之際請她到府內坐坐,說是帶了些小禮給她和洛璇。
公主府的院落里,洛久瑤瞧見洛久瑄從江南各處帶回的小玩意兒,心中不由生出些羨慕。
她倚在案側,問她:「這次回來,還要走麼?」
洛久瑄正從包裹中取了只泥偶,想了一下:「怎麼也要歇息一段時日。」
那便還是要走了。
洛久瑤接過捏成小老虎的泥偶,道:「那你回宮住一段時日怎麼樣?當是……陪陪我?」
「你是想讓我看顧洛璇?」
洛久瑄一語戳破她話中意圖,「洛璇與我並不親近,況且孩子這種東西你也知道,接手容易脫手難。」
洛久瑤在腦中搜颳了一圈,發現擠不出半個字來反駁。
她喝一盞茶,半晌,吐出一句:「我養不好他。」
洛久瑄輕聲一笑:「你與沈林如何?」
洛久瑤還想著她方才所言,接道:「沈林倒是教他許多,洛璇也願依賴他,但他終究是外臣。」
「如今沈家兩位將軍手握軍權駐守北地,沈林又身為帝師,沈家的勢力這樣大,遲早有一日會因權勢與君臣猜忌招致禍端,他不能教養他太久。」
「我不是在說這個。」
洛久瑄嘆氣,「我是說,你與沈林,你們之間,你們的婚事。」
洛久瑤一怔。
她倒是還沒想過這個。
上一世,她與沈林之間始終都未戳破那層窗紙,婚事壓根無從提及,到了今生,從前未能說出口的話語說了,從前未做過的事也做了,但他們之間……卻從未提過此事。
……也或是有的,只不過已是在北地的閒談了。
不知不覺間,她到連州城的那段時日,也已是四年之前了。
見洛久瑤不說話,洛久瑄微微詫異:「小九,你不會,從來沒想過要同他成婚吧?」
洛久瑤認真地想了一下,道:「現如今洛璇還沒辦法親自處理政事,我與沈林的身份又都擺在明面上,並不適宜談及婚事。」
一個滿身非議的攝政公主,一個家族攬有大權的帝師,她此時與沈林談及婚事,無異於將整個熙國都交到沈家手中,不僅給了眾人置喙朝政的機會,還會將沈家變作真正的眾矢之的。
洛久瑄輕聲嘆息:「怎麼就困住了呢……」
--
先天七年,十四歲的洛璇臨朝四載,親決政事。
新歲才過,沈家軍攻過連滄關,一路攻至曲水,收回自先帝時失於北契的三座城池。
同年二月,沈林以身體欠安需得靜養為由,辭去太傅之職。
他抽身得乾淨又利落,稱病過後閉門謝客,不再過問洛璇所學所念,亦不再過問熙國政事。
又三月,攝政公主洛久瑤雷霆之怒,早朝時怒斥去歲往南北賑災或治水的朝臣,後於太和殿召見諸臣,下令貶黜數十人,誅殺二十餘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臣紛紛上書,書說洛久瑤是藉故處置與其敵對的朝臣,進而培養自己的勢力,請求洛璇降罪洛久瑤,處置了這位多年垂簾聽政,大權獨攬的攝政公主。
少帝心慈念及舊情,本只想下旨罰俸輕輕揭過,不想公主權欲薰心不甘於此,竟要對於國有功的沈家動手,遂著人扣押禁足於昭陽宮內。
坊間謠言紛紛,一月後,少帝終於下旨,賜九公主鴆酒一盞。
洛久瑤接到酒盞後,在昭陽殿請見洛璇。
她將青玉國璽與虎符一同交到他的掌心裡,猝不及防地,接住了一滴溫熱的淚水。
少年迷濛著一雙淚眼看她,問她:「姑姑,先生已走了,你能不能不走?」
只要她說不走,他就能立時收回賜酒的旨意。
洛久瑤在他臉上抹了一把,「陛下,多大的人了還哭鼻子?」
少年自知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捧著國璽與虎符,緩緩屈膝,朝她跪了跪。
「姑姑,山高水長,此去珍重。」
洛久瑤輕揉了揉他的發頂。
他被沈林教得很好,遠比她前世教成的果斷心狠模樣要好。
唯有一點於帝王身上違和的,就是心腸太軟。
但沒關系,她此前已盡數為他敲打處置了心術偏頗的異黨,此後邊關有沈家與唐家鎮守,前朝亦有二者盡全力輔佐,為其蕩平阻礙。
他總會長大,長成一個合格的君主,而在此前,昌茂強盛的熙國,可以容下一個心軟的小皇帝。
洛久瑤拿起那盞春歲酒。
那是他們去歲時釀的,彼時沈煜入宮伴讀,他們四人一同撿了落花,在宮苑後的桃花樹下埋了一壺酒。
清譽,名聲,她本便不在乎這些。
所以也無所謂用一個荒唐殘忍的身後名,換洛璇一個順遂平穩的前路。
--
先天八年,熙國的攝政公主被少帝以一盞鴆酒賜死於昭陽殿。
燕京少了一個攝政公主,風清水軟的江南卻多了個縱情山水的年輕姑娘。
江南落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洛久瑤與沈林剛巧行至江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最後,輕聲同她討罰。
「今日,是臣僭越了。」
--
洛久瑄回京時正逢新歲上元,洛久瑤盛宴相迎。
宴罷,洛久瑄回府之際請她到府內坐坐,說是帶了些小禮給她和洛璇。
公主府的院落里,洛久瑤瞧見洛久瑄從江南各處帶回的小玩意兒,心中不由生出些羨慕。
她倚在案側,問她:「這次回來,還要走麼?」
洛久瑄正從包裹中取了只泥偶,想了一下:「怎麼也要歇息一段時日。」
那便還是要走了。
洛久瑤接過捏成小老虎的泥偶,道:「那你回宮住一段時日怎麼樣?當是……陪陪我?」
「你是想讓我看顧洛璇?」
洛久瑄一語戳破她話中意圖,「洛璇與我並不親近,況且孩子這種東西你也知道,接手容易脫手難。」
洛久瑤在腦中搜颳了一圈,發現擠不出半個字來反駁。
她喝一盞茶,半晌,吐出一句:「我養不好他。」
洛久瑄輕聲一笑:「你與沈林如何?」
洛久瑤還想著她方才所言,接道:「沈林倒是教他許多,洛璇也願依賴他,但他終究是外臣。」
「如今沈家兩位將軍手握軍權駐守北地,沈林又身為帝師,沈家的勢力這樣大,遲早有一日會因權勢與君臣猜忌招致禍端,他不能教養他太久。」
「我不是在說這個。」
洛久瑄嘆氣,「我是說,你與沈林,你們之間,你們的婚事。」
洛久瑤一怔。
她倒是還沒想過這個。
上一世,她與沈林之間始終都未戳破那層窗紙,婚事壓根無從提及,到了今生,從前未能說出口的話語說了,從前未做過的事也做了,但他們之間……卻從未提過此事。
……也或是有的,只不過已是在北地的閒談了。
不知不覺間,她到連州城的那段時日,也已是四年之前了。
見洛久瑤不說話,洛久瑄微微詫異:「小九,你不會,從來沒想過要同他成婚吧?」
洛久瑤認真地想了一下,道:「現如今洛璇還沒辦法親自處理政事,我與沈林的身份又都擺在明面上,並不適宜談及婚事。」
一個滿身非議的攝政公主,一個家族攬有大權的帝師,她此時與沈林談及婚事,無異於將整個熙國都交到沈家手中,不僅給了眾人置喙朝政的機會,還會將沈家變作真正的眾矢之的。
洛久瑄輕聲嘆息:「怎麼就困住了呢……」
--
先天七年,十四歲的洛璇臨朝四載,親決政事。
新歲才過,沈家軍攻過連滄關,一路攻至曲水,收回自先帝時失於北契的三座城池。
同年二月,沈林以身體欠安需得靜養為由,辭去太傅之職。
他抽身得乾淨又利落,稱病過後閉門謝客,不再過問洛璇所學所念,亦不再過問熙國政事。
又三月,攝政公主洛久瑤雷霆之怒,早朝時怒斥去歲往南北賑災或治水的朝臣,後於太和殿召見諸臣,下令貶黜數十人,誅殺二十餘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臣紛紛上書,書說洛久瑤是藉故處置與其敵對的朝臣,進而培養自己的勢力,請求洛璇降罪洛久瑤,處置了這位多年垂簾聽政,大權獨攬的攝政公主。
少帝心慈念及舊情,本只想下旨罰俸輕輕揭過,不想公主權欲薰心不甘於此,竟要對於國有功的沈家動手,遂著人扣押禁足於昭陽宮內。
坊間謠言紛紛,一月後,少帝終於下旨,賜九公主鴆酒一盞。
洛久瑤接到酒盞後,在昭陽殿請見洛璇。
她將青玉國璽與虎符一同交到他的掌心裡,猝不及防地,接住了一滴溫熱的淚水。
少年迷濛著一雙淚眼看她,問她:「姑姑,先生已走了,你能不能不走?」
只要她說不走,他就能立時收回賜酒的旨意。
洛久瑤在他臉上抹了一把,「陛下,多大的人了還哭鼻子?」
少年自知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捧著國璽與虎符,緩緩屈膝,朝她跪了跪。
「姑姑,山高水長,此去珍重。」
洛久瑤輕揉了揉他的發頂。
他被沈林教得很好,遠比她前世教成的果斷心狠模樣要好。
唯有一點於帝王身上違和的,就是心腸太軟。
但沒關系,她此前已盡數為他敲打處置了心術偏頗的異黨,此後邊關有沈家與唐家鎮守,前朝亦有二者盡全力輔佐,為其蕩平阻礙。
他總會長大,長成一個合格的君主,而在此前,昌茂強盛的熙國,可以容下一個心軟的小皇帝。
洛久瑤拿起那盞春歲酒。
那是他們去歲時釀的,彼時沈煜入宮伴讀,他們四人一同撿了落花,在宮苑後的桃花樹下埋了一壺酒。
清譽,名聲,她本便不在乎這些。
所以也無所謂用一個荒唐殘忍的身後名,換洛璇一個順遂平穩的前路。
--
先天八年,熙國的攝政公主被少帝以一盞鴆酒賜死於昭陽殿。
燕京少了一個攝政公主,風清水軟的江南卻多了個縱情山水的年輕姑娘。
江南落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洛久瑤與沈林剛巧行至江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