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看畫不說話:他瞪我】
【……瞪你一眼而已,算什麼,兄弟大氣點】
【@看畫不說話:……】
不過隨著攝影師將鏡頭從澈穆桓身上,挪到了宣紙與一旁混合比例的原材料上,看台中陸續有發燒友注意到了細節——
「那是什麼?豆漿?白膠?他是想把生宣製成熟宣?那為什麼不直接用熟宣?」
「半生宣吧。不得不說,比賽現場,這個做法還挺……大膽的。」
「居然用豆漿……」
「豆漿怎麼了?」
人群里紛紛好奇地詢問議論起來。
一名頭髮花□□神矍鑠的老者坐在人群之中,慢慢開口:
「過去古代畫家作畫,都會用自己的方式習慣來處理畫紙——宣紙也好、絹綢麻布也罷,有的甚至會用到鉛這類的重金屬、帶毒的植物油提取物這些來保護畫布,又或是讓色彩更加飽滿固化,上手更加潤滑……」
他說著,頓了頓,才進入正題:「而歷朝畫家之中,會用豆漿的卻只有一個人,澈帝。」
老者話音落下後,周圍原本小聲議論的人群都安靜下來。
這不算是一個廣而知曉的細節,只有參與古畫修復的少數從業工作者才知道這個秘密,老人有些愣怔地看著下方正在處理畫布的年輕人——這人又是怎麼知道該這麼做的?
澈穆桓畫了近一個半小時的功夫才做好基本作畫的前期工作。
那些時不時對比著周圍其他選手進度的觀眾們都忍不住替澈穆桓捏一把冷汗。
自然還有進度慢的,比如還在打草稿的。
但問題是,他們這邊的選手,連個草稿都還沒起呢!
這麼大一張畫紙,光是起個草稿,估計都得兩三個小時,更別說其他的了。
怎麼看,時間都不夠用。
然而出乎意料的,澈穆桓根本沒有起草的意思。
研墨執筆,直接落在宣紙上。
這一下的,又是不走尋常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在其他選手那邊逛了一圈後,又走到澈穆桓身邊駐足看。
國畫不打草稿的寫意流也有,但是三米的巨幅畫卻不起草稿,這就少見多了。
但不得不說,少了細緻的草稿這一步,澈穆桓的速度和進度都快了不少,甚至隱隱趕超上來。
要不是鏡頭不能厚此薄彼,主持人都想停在澈穆桓這邊不走了。
她瞧著澈穆桓畫的,原以為這樣的大畫幅,大抵是山水畫,花鳥類的概率都小,卻沒想到,對方畫的竟是人。
主持人看了一眼就有些驚訝,但又不能真待在這兒不走,只好捺著好奇,不動聲色地繼續一一掃過其他選手的進度,一圈下來,又回到澈穆桓這頭。
就見畫幅的九分之一處已經被深深淺淺地填起。
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景——士農工商僧道婦幼老兒,吆喝的小販,街上的雜貨,沿街牛車馬車,商鋪與高閣,河道與小舟……
澈穆桓屏息懸筆,手腕極穩,靠近脖頸處的衣衫已經漸漸被汗水浸濕。
時間不知不覺中過得飛快。
當其他選手陸陸續續完成了作品停筆後,澈穆桓還在繼續,大屏幕上的倒計時顯示還有四十七分鐘。
不少選手此刻也來到了澈穆桓的身旁,但都默契原則地站得稍遠些,誰也沒有作聲,以免打斷了對方。
此刻,大屏幕上的鏡頭畫面全都停留在了澈穆桓身上,特寫鏡頭落在他的畫紙上,他的筆尖纖毫上,他的手指、他的眼睛專注、他的臉側鬢角被汗水浸濕、他的嘴唇微微泛白。
八小時的作畫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和考驗。
燕將池坐在最近處,隱隱有些坐不住了,他握緊了手邊的拐杖緊盯著台下的青年。
他看的出澈穆桓已經累極了,這樣的參賽強度對於澈穆桓的身體狀態來說,已經有些超負荷了。
澈穆桓也進行到了最後的收尾。
三米的巨幅畫,澈穆桓也執起了一把足有半人那麼高的毛筆,吸飽了墨,他慢慢呼出一口氣,手腕施力,筆走游龍,一氣呵成,整幅畫被連接了起來,畫面頓時猶如注入了點睛的連線!
「我也完成了。」澈穆桓輕聲說道,他倚著桌角,目光略有些疲憊,但更多的是光彩和興奮。
至少,他當下很滿意自己今天的發揮。
評委們一一走下來近距離地觀賞所有選手的作品,而選手們也早已在等候澈穆桓的時候,互相看過了彼此的畫作,此時此刻,所有人都更加有興致地擠在了澈穆桓這邊。
澈穆桓被擠得嫌空氣太悶,忍不住往外走了幾步出來透氣。
他目光看向看台那兒,正巧與燕將池略有些擔憂的視線對了個正著,他笑了笑,彎起眼朝燕將池揮揮手。
燕將池見狀這才慢慢鬆開攥著拐杖的手。
澈穆桓四下看看,人都多,索性一個人慢悠悠地逛著其他選手那兒陳列的作品。
各有特色。澈穆桓在心裡評價。
晃了一圈,正好和評委們的步伐一致了,澈穆桓走在評委之間,聽著評委們的評價,若有所悟地端詳著如今的現代藝術。
【……瞪你一眼而已,算什麼,兄弟大氣點】
【@看畫不說話:……】
不過隨著攝影師將鏡頭從澈穆桓身上,挪到了宣紙與一旁混合比例的原材料上,看台中陸續有發燒友注意到了細節——
「那是什麼?豆漿?白膠?他是想把生宣製成熟宣?那為什麼不直接用熟宣?」
「半生宣吧。不得不說,比賽現場,這個做法還挺……大膽的。」
「居然用豆漿……」
「豆漿怎麼了?」
人群里紛紛好奇地詢問議論起來。
一名頭髮花□□神矍鑠的老者坐在人群之中,慢慢開口:
「過去古代畫家作畫,都會用自己的方式習慣來處理畫紙——宣紙也好、絹綢麻布也罷,有的甚至會用到鉛這類的重金屬、帶毒的植物油提取物這些來保護畫布,又或是讓色彩更加飽滿固化,上手更加潤滑……」
他說著,頓了頓,才進入正題:「而歷朝畫家之中,會用豆漿的卻只有一個人,澈帝。」
老者話音落下後,周圍原本小聲議論的人群都安靜下來。
這不算是一個廣而知曉的細節,只有參與古畫修復的少數從業工作者才知道這個秘密,老人有些愣怔地看著下方正在處理畫布的年輕人——這人又是怎麼知道該這麼做的?
澈穆桓畫了近一個半小時的功夫才做好基本作畫的前期工作。
那些時不時對比著周圍其他選手進度的觀眾們都忍不住替澈穆桓捏一把冷汗。
自然還有進度慢的,比如還在打草稿的。
但問題是,他們這邊的選手,連個草稿都還沒起呢!
這麼大一張畫紙,光是起個草稿,估計都得兩三個小時,更別說其他的了。
怎麼看,時間都不夠用。
然而出乎意料的,澈穆桓根本沒有起草的意思。
研墨執筆,直接落在宣紙上。
這一下的,又是不走尋常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在其他選手那邊逛了一圈後,又走到澈穆桓身邊駐足看。
國畫不打草稿的寫意流也有,但是三米的巨幅畫卻不起草稿,這就少見多了。
但不得不說,少了細緻的草稿這一步,澈穆桓的速度和進度都快了不少,甚至隱隱趕超上來。
要不是鏡頭不能厚此薄彼,主持人都想停在澈穆桓這邊不走了。
她瞧著澈穆桓畫的,原以為這樣的大畫幅,大抵是山水畫,花鳥類的概率都小,卻沒想到,對方畫的竟是人。
主持人看了一眼就有些驚訝,但又不能真待在這兒不走,只好捺著好奇,不動聲色地繼續一一掃過其他選手的進度,一圈下來,又回到澈穆桓這頭。
就見畫幅的九分之一處已經被深深淺淺地填起。
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景——士農工商僧道婦幼老兒,吆喝的小販,街上的雜貨,沿街牛車馬車,商鋪與高閣,河道與小舟……
澈穆桓屏息懸筆,手腕極穩,靠近脖頸處的衣衫已經漸漸被汗水浸濕。
時間不知不覺中過得飛快。
當其他選手陸陸續續完成了作品停筆後,澈穆桓還在繼續,大屏幕上的倒計時顯示還有四十七分鐘。
不少選手此刻也來到了澈穆桓的身旁,但都默契原則地站得稍遠些,誰也沒有作聲,以免打斷了對方。
此刻,大屏幕上的鏡頭畫面全都停留在了澈穆桓身上,特寫鏡頭落在他的畫紙上,他的筆尖纖毫上,他的手指、他的眼睛專注、他的臉側鬢角被汗水浸濕、他的嘴唇微微泛白。
八小時的作畫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和考驗。
燕將池坐在最近處,隱隱有些坐不住了,他握緊了手邊的拐杖緊盯著台下的青年。
他看的出澈穆桓已經累極了,這樣的參賽強度對於澈穆桓的身體狀態來說,已經有些超負荷了。
澈穆桓也進行到了最後的收尾。
三米的巨幅畫,澈穆桓也執起了一把足有半人那麼高的毛筆,吸飽了墨,他慢慢呼出一口氣,手腕施力,筆走游龍,一氣呵成,整幅畫被連接了起來,畫面頓時猶如注入了點睛的連線!
「我也完成了。」澈穆桓輕聲說道,他倚著桌角,目光略有些疲憊,但更多的是光彩和興奮。
至少,他當下很滿意自己今天的發揮。
評委們一一走下來近距離地觀賞所有選手的作品,而選手們也早已在等候澈穆桓的時候,互相看過了彼此的畫作,此時此刻,所有人都更加有興致地擠在了澈穆桓這邊。
澈穆桓被擠得嫌空氣太悶,忍不住往外走了幾步出來透氣。
他目光看向看台那兒,正巧與燕將池略有些擔憂的視線對了個正著,他笑了笑,彎起眼朝燕將池揮揮手。
燕將池見狀這才慢慢鬆開攥著拐杖的手。
澈穆桓四下看看,人都多,索性一個人慢悠悠地逛著其他選手那兒陳列的作品。
各有特色。澈穆桓在心裡評價。
晃了一圈,正好和評委們的步伐一致了,澈穆桓走在評委之間,聽著評委們的評價,若有所悟地端詳著如今的現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