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還有我的床,你們也別碰。」
香荷點點頭,捧著衣物走過去:「款式有些多,您看看想先試哪一款?」
「就不一一試了吧,一會兒還得去大理寺報導,其他的晚上回來再說。」
蕭洄隨便指了一件最上頭的,「就這件吧,怎麼穿?」
「奴婢服侍您更衣。」
香荷作勢放下手裡其他衣服,拿起那件就要親手給他穿上,卻被洄一把攔住,「我自己來,你告訴我怎麼穿就行。」
香荷知道他的性子,抿了抿唇沒糾結這事兒,規規矩矩地退到一旁輕聲地講解。
邊講邊裝作漫不經心地問:「公子,您可曾覺得疲憊,需要奴婢們幫您按一下嗎?」
怕他多想,又急忙解釋道:「今早晏大人臨走前說您昨晚太累了,您身子本來就不好,奴婢怕您出事兒。」
她一張嘴,蕭洄就知道這倆姑娘在想什麼。
畢竟是兩個小姑娘,沒什麼心機,想法全擺在臉上。
累?
他倒是想累,但奈何有人想做柳下惠。
蕭洄一哂,道:「你們看我像很累的樣子嗎?」
或許是一覺充足的原因,少年身上的精氣神發而比平常要好得多,氣色紅潤、呼吸穩定,雙眼炯炯有神,時不時促狹地眯起,像只正在伸懶腰的狐狸。
香荷認真地打量他,確實找不到一點疲軟的地方。
蕭洄搖頭輕笑,開始趕人:「好了,你們先出去,我要換衣服。」
「是。」
兩人一齊退下。
出了門,香荷拉著香圓道:「應當是你搞錯了,晏大人和公子,定然不是那種關係。」
「嗯,看來確實是我想多了。」香圓也跟著鬆了口氣。
方才見蕭洄不像是有事兒的樣子。
她本就只是懷疑,此次親眼見到公子沒什麼事後,心底的那份疑惑也就隨之消失了。
就說嘛,晏大人和她家公子,哪裡會是那種人。
他們只是比一般親兄弟還要親密一點的兄弟罷了。
過了片刻,穿好了官服的蕭洄從房裡出來,在兩人腦袋上一人戳了一下,「差點被你們倆誤了大事。」
一會兒還得去大理寺上值,穿什麼新衣服。
這不折騰人呢麼。
蕭洄喚道:「靈彥哪去了,叫他把吃的搬到車上去,我邊走邊吃。」
***
十月初八,大朝會臨近。
各地學府的參賽人員基本已經到齊,泰興帝讓大皇子陳闌、二皇子陳硯代替自己在鍾竹林為這群文人學子接風洗塵。
作為這一代里比較出名的人物,那天蕭洄也去了,陳清辭跟他一塊兒去的。
在那兒,蕭洄遇見的熟人還真不少。
宋鍾雲依舊是老樣子,碰到他,打聲招呼都覺得多餘。喬凌卿藏在宋鍾雲的朋友們當中,偷偷看了他好幾眼,蕭洄望過去時,此人又彆扭地將目光收了回去。
一副想上前又不想上前的樣子。
已經是秋初,鍾竹林要比平日裡涼上許多,林間偶有風聲穿過。
因為是兩位皇子做東,前來赴會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或成群結隊,或呼朋引伴,在兩位皇子沒來之前,大家都很隨意。
蕭洄站在竹林最邊上,手中摺扇輕晃,正盯著落下來的竹葉發呆。
「看來不管如何低調,蕭洄哥,你在眾人心中終究是不一樣的。」陳清辭站在他身旁,忽然道。
這裡是蕭洄走進大眾視野的地方,是他的成名之地。
幾年來,人們提到蕭洄會想到很多東西——蕭家嫡幼子、和無雙公子齊名的神童、滿朝最年輕二品官的弟弟、僅靠一句話就破了懸案的天才評事。
但提到鍾竹林時,人們就只會想到蕭洄。
想到蕭洄稚子之齡,以文會友,打得各路天才心服口服。
關於今年的大朝會蕭洄是否參加,民間眾說紛紜。但事實上,無論他參不參加今年的大朝會,他都已經拿到過大朝會魁首之名了。
因為當年的鐘竹林中,參加大朝會的人幾乎全來齊了,而他們竟然無一人能敵得過一位幼童。
那年,蕭洄只是跟著自己兄長出來見見世面,沒有參加大朝會,不然的話,當年魁首說不定不止一位,並且青雲榜上也合該有蕭洄之名,就像上一屆的沈今暃和梁笑曉一樣。
如果真是那樣,那蕭洄便打破了晏南機的記錄,成為了青雲榜最年輕的天才。
從此,鍾竹林也就跟蕭洄綁在一起。
正因如此,如今蕭洄又出現在鍾竹林,才會引起這麼大的波動。
就算是好奇,也沒人敢上前寒暄打招呼。
笑話,誰敢在別人地盤上放肆?
蕭洄盯著那片竹葉落下,嘆道:「古來聖賢皆寂寞,或許,這便是強者的孤獨吧。」
「……」 不得不說,陳清辭被他裝到了。
「蕭洄哥,你可真是幽默。」
「嗯?幽默嗎?我難道不是在陳述事實?」
是不是幽默你自己心裡清楚,陳清辭在心裡嘀咕,怎麼好好一個人小天才,最後長成了這般模樣了。天天跟個紈絝浪蕩子一般,一點聰明人的自覺都沒有。
「不知道那傢伙在那邊幹什麼,兩位皇子沒來,也不知道過來主持大局。」喬凌卿在一旁嘀咕。
香荷點點頭,捧著衣物走過去:「款式有些多,您看看想先試哪一款?」
「就不一一試了吧,一會兒還得去大理寺報導,其他的晚上回來再說。」
蕭洄隨便指了一件最上頭的,「就這件吧,怎麼穿?」
「奴婢服侍您更衣。」
香荷作勢放下手裡其他衣服,拿起那件就要親手給他穿上,卻被洄一把攔住,「我自己來,你告訴我怎麼穿就行。」
香荷知道他的性子,抿了抿唇沒糾結這事兒,規規矩矩地退到一旁輕聲地講解。
邊講邊裝作漫不經心地問:「公子,您可曾覺得疲憊,需要奴婢們幫您按一下嗎?」
怕他多想,又急忙解釋道:「今早晏大人臨走前說您昨晚太累了,您身子本來就不好,奴婢怕您出事兒。」
她一張嘴,蕭洄就知道這倆姑娘在想什麼。
畢竟是兩個小姑娘,沒什麼心機,想法全擺在臉上。
累?
他倒是想累,但奈何有人想做柳下惠。
蕭洄一哂,道:「你們看我像很累的樣子嗎?」
或許是一覺充足的原因,少年身上的精氣神發而比平常要好得多,氣色紅潤、呼吸穩定,雙眼炯炯有神,時不時促狹地眯起,像只正在伸懶腰的狐狸。
香荷認真地打量他,確實找不到一點疲軟的地方。
蕭洄搖頭輕笑,開始趕人:「好了,你們先出去,我要換衣服。」
「是。」
兩人一齊退下。
出了門,香荷拉著香圓道:「應當是你搞錯了,晏大人和公子,定然不是那種關係。」
「嗯,看來確實是我想多了。」香圓也跟著鬆了口氣。
方才見蕭洄不像是有事兒的樣子。
她本就只是懷疑,此次親眼見到公子沒什麼事後,心底的那份疑惑也就隨之消失了。
就說嘛,晏大人和她家公子,哪裡會是那種人。
他們只是比一般親兄弟還要親密一點的兄弟罷了。
過了片刻,穿好了官服的蕭洄從房裡出來,在兩人腦袋上一人戳了一下,「差點被你們倆誤了大事。」
一會兒還得去大理寺上值,穿什麼新衣服。
這不折騰人呢麼。
蕭洄喚道:「靈彥哪去了,叫他把吃的搬到車上去,我邊走邊吃。」
***
十月初八,大朝會臨近。
各地學府的參賽人員基本已經到齊,泰興帝讓大皇子陳闌、二皇子陳硯代替自己在鍾竹林為這群文人學子接風洗塵。
作為這一代里比較出名的人物,那天蕭洄也去了,陳清辭跟他一塊兒去的。
在那兒,蕭洄遇見的熟人還真不少。
宋鍾雲依舊是老樣子,碰到他,打聲招呼都覺得多餘。喬凌卿藏在宋鍾雲的朋友們當中,偷偷看了他好幾眼,蕭洄望過去時,此人又彆扭地將目光收了回去。
一副想上前又不想上前的樣子。
已經是秋初,鍾竹林要比平日裡涼上許多,林間偶有風聲穿過。
因為是兩位皇子做東,前來赴會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或成群結隊,或呼朋引伴,在兩位皇子沒來之前,大家都很隨意。
蕭洄站在竹林最邊上,手中摺扇輕晃,正盯著落下來的竹葉發呆。
「看來不管如何低調,蕭洄哥,你在眾人心中終究是不一樣的。」陳清辭站在他身旁,忽然道。
這裡是蕭洄走進大眾視野的地方,是他的成名之地。
幾年來,人們提到蕭洄會想到很多東西——蕭家嫡幼子、和無雙公子齊名的神童、滿朝最年輕二品官的弟弟、僅靠一句話就破了懸案的天才評事。
但提到鍾竹林時,人們就只會想到蕭洄。
想到蕭洄稚子之齡,以文會友,打得各路天才心服口服。
關於今年的大朝會蕭洄是否參加,民間眾說紛紜。但事實上,無論他參不參加今年的大朝會,他都已經拿到過大朝會魁首之名了。
因為當年的鐘竹林中,參加大朝會的人幾乎全來齊了,而他們竟然無一人能敵得過一位幼童。
那年,蕭洄只是跟著自己兄長出來見見世面,沒有參加大朝會,不然的話,當年魁首說不定不止一位,並且青雲榜上也合該有蕭洄之名,就像上一屆的沈今暃和梁笑曉一樣。
如果真是那樣,那蕭洄便打破了晏南機的記錄,成為了青雲榜最年輕的天才。
從此,鍾竹林也就跟蕭洄綁在一起。
正因如此,如今蕭洄又出現在鍾竹林,才會引起這麼大的波動。
就算是好奇,也沒人敢上前寒暄打招呼。
笑話,誰敢在別人地盤上放肆?
蕭洄盯著那片竹葉落下,嘆道:「古來聖賢皆寂寞,或許,這便是強者的孤獨吧。」
「……」 不得不說,陳清辭被他裝到了。
「蕭洄哥,你可真是幽默。」
「嗯?幽默嗎?我難道不是在陳述事實?」
是不是幽默你自己心裡清楚,陳清辭在心裡嘀咕,怎麼好好一個人小天才,最後長成了這般模樣了。天天跟個紈絝浪蕩子一般,一點聰明人的自覺都沒有。
「不知道那傢伙在那邊幹什麼,兩位皇子沒來,也不知道過來主持大局。」喬凌卿在一旁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