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然而他也不是完美無缺,比如說很多武選、車馬之事,他未親歷,也難懂其中細事。
便說最近的一件事,京中駐京營停止了招兵,但其也不能就此取消,現下雖是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但也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朝中就駐京營之職翻來覆去吵了許久,卻拿不出一個定奪來。
以宣峋與為首的文官的意思是既然停止招兵,那便由俞平伯統領,繼續壯大軍械處,直到邊疆軍械改換一批,然以輔國將軍李際白為首的武官則認為此舉有些浪費,想要將邊疆每年退下來的老兵殘將先安置在駐京營,再行安排。
然而武官大多說不過他,每提出一條理由,都能被宣峋與堵回去,一時間異常憤慨。
今日也是如此,眾人復提駐京營示意,兩方敘述,武官依舊落了下風,宣芷與左看右看,正要拍板,游照儀卻舉令,從武官隊伍中站了出來。
她聲音平緩,道:「駐京營一事,望陛下聽臣一言,左相所提固然是為了邊疆穩固,軍械復用,然俞平伯之能大多只在輕械,於重械上並無造詣,若依此言,現而今也只有宣武衛有弩機營,兩相較下,確然是退下來的老兵殘將安置之事更為緊急。」
「各位有所不知,軍中訓練,多有受傷者,又規定年逾六十者可卸甲歸京,而有些兵卒退下來後家中可能沒了親眷,有些身有殘疾,不能自理,這些都需要朝廷為其發放撫恤,每年回來的一批人不在少數,都需要兵部短時間內處理好,然焦頭爛額之下必出錯漏,無法落實到每人身上,若是有駐京營能為其緩衝,也是個辦法。」
「至於左相所提之事,臣之提議,是於武官應士正考之中再添新項,分項而考,為軍中擢選才能之人,復入軍械營,或許俞平伯也能多個幫手,再創新式。」
有的沒有的,她自認大致都考慮到了,洋洋灑灑說完,朝中文武皆看著她,什麼神色都有。
見殿中靜可聞落針,她只得掩飾般的咳嗽了一聲,問:「左相,您說呢?」
宣峋與扭頭看了她一眼,又對上宣芷與揶揄的眼神,語氣都弱了下去,說:「那、那好罷。」
武官震驚之下立刻一臉揚眉吐氣的表情,看向她的眼神堪稱感激涕零。
宣芷與見總算無人置喙,終於高興的擬旨拍板。
此後夫妻二人並立朝堂,雖則游照儀不是每次都能說得過他,但也畢竟只有她敢開口和左相嗆聲,有她說話,宣峋與總能多思多想,而有宣峋與的提策,游照儀也能細細思量,一時間文武官之間也不再那般分明,有了新欣之氣。
入了冬,天也一日涼似一日。
這日休沐,宣恆之被送到宮中,與琮之琅之兩兄妹玩耍,府中只剩宣、游二人。
昨日二人貪歡過頭,宣峋與累極,吃了飯後便說要午睡,游照儀心中想了事兒,陪他睡著後,又走出房間上了閣樓,翻出了之前刻木雕的小物件。
前幾日見著宣峋與案前擺著一個圓滾滾的木老虎,她一時間還沒認出來,誰料宣峋與說那是她去駐京營那年給他刻的生辰禮物,已然被他摸的圓潤了好幾分。
游照儀拿起來看了看,那些原本深刻堅實的稜角已然磨損下去,原本有幾分神韻的小老虎變得有些啼笑皆非。
她摸了摸放下,說等休沐再給他刻一個新的。
閣樓還是以往的模樣,幾乎沒變,她刻木雕的那些物件妥帖的收在盒子里,放在角落,游照儀把整個拿起來打開,發現里面甚至還有一片當時的木屑。
已然十多年了。
這片木屑被蓋在盒中,竟依然透著微微光澤。
游照儀沒扔它,照舊放好,重新拿起當時畫的圖紙改了改,又從中拿出一塊未用完的木料,開始認真的雕琢起來。
宣峋與屬虎,生辰是臘月初三,算著日子也快到了。
二人都不是愛過生辰的性格,禮物也是時有時沒有,他也不缺什麼,想要的也只有游照儀在他身邊。
游照儀對雕刻並不熟練,她也不是十全十能之人,唯一能拿得起的就是練武,但刀用的多了,便感覺能融會貫通,雕個可愛的小玩意兒倒也罷了。
手指翻飛間,游照儀思緒也在不停的遊走著。
從她入駐京營,到叱蠻之戰,又與崇月相爭,再到遊歷天下,已然十多年的時間,除卻他來邊疆的日子,她和宣峋與在上京的日子加起來怕是連一年都沒有。
一息一刻一時,十二時辰才是一天。
一天一天一天,三百六十五天才是一年。
每一次投眸,每一次撫摸,都是無比深刻的思念,繞入雲間,歲歲年年,盼著能送去她身邊。
那時候的她呢?
宣峋與曾經在象川的客棧歇斯底里的問她,風餐露宿,飲雪食雨之時,她想過他多少時間?
……
日頭西斜,燦燦金光又照入閣樓之上,宛若十幾年前的那一天。
正想著,一個驚惶的聲音從樓梯上傳來,還帶著幾分哭腔:「灼灼、灼灼!」
時光如水,幾度奔回。
那年她即將離家,坐在這裡為他刻生辰禮物,他也是如此慌張的奔上來,說,我以為你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便說最近的一件事,京中駐京營停止了招兵,但其也不能就此取消,現下雖是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但也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朝中就駐京營之職翻來覆去吵了許久,卻拿不出一個定奪來。
以宣峋與為首的文官的意思是既然停止招兵,那便由俞平伯統領,繼續壯大軍械處,直到邊疆軍械改換一批,然以輔國將軍李際白為首的武官則認為此舉有些浪費,想要將邊疆每年退下來的老兵殘將先安置在駐京營,再行安排。
然而武官大多說不過他,每提出一條理由,都能被宣峋與堵回去,一時間異常憤慨。
今日也是如此,眾人復提駐京營示意,兩方敘述,武官依舊落了下風,宣芷與左看右看,正要拍板,游照儀卻舉令,從武官隊伍中站了出來。
她聲音平緩,道:「駐京營一事,望陛下聽臣一言,左相所提固然是為了邊疆穩固,軍械復用,然俞平伯之能大多只在輕械,於重械上並無造詣,若依此言,現而今也只有宣武衛有弩機營,兩相較下,確然是退下來的老兵殘將安置之事更為緊急。」
「各位有所不知,軍中訓練,多有受傷者,又規定年逾六十者可卸甲歸京,而有些兵卒退下來後家中可能沒了親眷,有些身有殘疾,不能自理,這些都需要朝廷為其發放撫恤,每年回來的一批人不在少數,都需要兵部短時間內處理好,然焦頭爛額之下必出錯漏,無法落實到每人身上,若是有駐京營能為其緩衝,也是個辦法。」
「至於左相所提之事,臣之提議,是於武官應士正考之中再添新項,分項而考,為軍中擢選才能之人,復入軍械營,或許俞平伯也能多個幫手,再創新式。」
有的沒有的,她自認大致都考慮到了,洋洋灑灑說完,朝中文武皆看著她,什麼神色都有。
見殿中靜可聞落針,她只得掩飾般的咳嗽了一聲,問:「左相,您說呢?」
宣峋與扭頭看了她一眼,又對上宣芷與揶揄的眼神,語氣都弱了下去,說:「那、那好罷。」
武官震驚之下立刻一臉揚眉吐氣的表情,看向她的眼神堪稱感激涕零。
宣芷與見總算無人置喙,終於高興的擬旨拍板。
此後夫妻二人並立朝堂,雖則游照儀不是每次都能說得過他,但也畢竟只有她敢開口和左相嗆聲,有她說話,宣峋與總能多思多想,而有宣峋與的提策,游照儀也能細細思量,一時間文武官之間也不再那般分明,有了新欣之氣。
入了冬,天也一日涼似一日。
這日休沐,宣恆之被送到宮中,與琮之琅之兩兄妹玩耍,府中只剩宣、游二人。
昨日二人貪歡過頭,宣峋與累極,吃了飯後便說要午睡,游照儀心中想了事兒,陪他睡著後,又走出房間上了閣樓,翻出了之前刻木雕的小物件。
前幾日見著宣峋與案前擺著一個圓滾滾的木老虎,她一時間還沒認出來,誰料宣峋與說那是她去駐京營那年給他刻的生辰禮物,已然被他摸的圓潤了好幾分。
游照儀拿起來看了看,那些原本深刻堅實的稜角已然磨損下去,原本有幾分神韻的小老虎變得有些啼笑皆非。
她摸了摸放下,說等休沐再給他刻一個新的。
閣樓還是以往的模樣,幾乎沒變,她刻木雕的那些物件妥帖的收在盒子里,放在角落,游照儀把整個拿起來打開,發現里面甚至還有一片當時的木屑。
已然十多年了。
這片木屑被蓋在盒中,竟依然透著微微光澤。
游照儀沒扔它,照舊放好,重新拿起當時畫的圖紙改了改,又從中拿出一塊未用完的木料,開始認真的雕琢起來。
宣峋與屬虎,生辰是臘月初三,算著日子也快到了。
二人都不是愛過生辰的性格,禮物也是時有時沒有,他也不缺什麼,想要的也只有游照儀在他身邊。
游照儀對雕刻並不熟練,她也不是十全十能之人,唯一能拿得起的就是練武,但刀用的多了,便感覺能融會貫通,雕個可愛的小玩意兒倒也罷了。
手指翻飛間,游照儀思緒也在不停的遊走著。
從她入駐京營,到叱蠻之戰,又與崇月相爭,再到遊歷天下,已然十多年的時間,除卻他來邊疆的日子,她和宣峋與在上京的日子加起來怕是連一年都沒有。
一息一刻一時,十二時辰才是一天。
一天一天一天,三百六十五天才是一年。
每一次投眸,每一次撫摸,都是無比深刻的思念,繞入雲間,歲歲年年,盼著能送去她身邊。
那時候的她呢?
宣峋與曾經在象川的客棧歇斯底里的問她,風餐露宿,飲雪食雨之時,她想過他多少時間?
……
日頭西斜,燦燦金光又照入閣樓之上,宛若十幾年前的那一天。
正想著,一個驚惶的聲音從樓梯上傳來,還帶著幾分哭腔:「灼灼、灼灼!」
時光如水,幾度奔回。
那年她即將離家,坐在這裡為他刻生辰禮物,他也是如此慌張的奔上來,說,我以為你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