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他好似和從前有些不同了,怎看得人心裡發燙似的,宣寧微微羞赧,移開了眼睛。
少年快步走過來蹲在榻前,握住了她的手,又從袖籠中拿出一個物什,「方才我去了趟北衙門,鏡子已經燒制好了,你看看。」
那是一方小巧精緻的折花琉璃鏡,鏡面光整,精雕細琢,和從前那塊一模一樣。
早晨清透的日光穿過薄紗,鏡子裡的小娘子長發如瀑披散在肩,她的雙眸雪亮,殊色清甜,似乎從來美好,從來無憂。
她可是堂堂魏公主,李家十九娘。
她反握住他的手。
當然了,世間萬般珍貴,皆應為她掌中所有。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說】
第93章 番外(前世)
承宣元年的三月, 長安下了一場大雪。
裁綃樓外的杏樹枝幹堆滿積雪,公主府銀裝素裹,滿地落白。奴僕們正搭著梯子,要敲走檐下尖銳的冰棱。
蕭且隨立在那兒已不知過了多久, 他一眼不落地看著那正趴在冰雪地上撒歡的孩童, 雪花蹁躚, 他已褪去了少年的青澀, 寬闊的肩上落著白, 像茫茫雪色中的常青的松柏, 挺拔而淡漠。
他眉目瀟瀟的額上添上了有一道長至眼角的刀疤, 那是昔年流放長白山之時受黥刑,而後剜去那個「奴」字所致, 原本妙絕長安的昳麗面孔,如今卻像一塊碎開的寶玉, 饒是如此,他的姿容卻並未損傷, 反而更添幾分桀驁。
那孩童不過五六歲模樣, 著著夾絨的月白圓領袍衫,帶著虎頭帽兒, 裹得嚴嚴實實的, 只露出一張白皙的小臉兒。
李遂是頭一回見著這樣大的雪, 新奇極了, 小手手沒進厚厚的雪色,他抬首看那男子,招手喊他, 「阿耶!來呀!」
蕭且隨好似走神了, 沒有回應。
雪下了一夜未停, 已有寸深,孩子滾了幾圈,外邊的玄色裘披已沾得雪沫子,李遂站立起來,六合靴踩進雪裡,兩隻小手揮舞著,像在划船。
他見著身旁呆愣愣的男子,突然壞心思浮起,抬起小腳將一捧雪踢了過去,李遂小小年紀,腳力卻還驚人,雪糰子撲進男子的脖頸,冷得他輕顫,一雙深邃的眸子緩緩回神,聚出些許無奈。宏露薯遠
碎雪灑得一身狼狽,白雪落髮間,又簌簌輕掉落,鬢邊赫然已有留下了霜色。
孩童卻不知愁緒,捧著腹嘻嘻地笑他。
這一幕似曾相識,蕭且隨有些恍然地想,從前她也似這般任性胡鬧,愛把雪塞進別人衣領子裡,見他縮著脖子,兩隻眼睛彎彎的,就像這孩子一樣,帶著些得逞的笑意。
李遂見他痴傻,還要作弄,突然見到院門外一個高大身影大步走過來,舅舅來了!他忙用小手撲走裘披上的雪粒,往蕭且隨背後挪過去,兩腳併攏站好。
蕭且隨看清來人,要跪拜行禮,李槐扶他一把,道,「雪地濕冷,免了吧。」
說罷,他目光看向李遂,眼裡清淺的笑意一點點消逝。
嚴厲的目光猶如實質,李遂不堪重壓,小臉低垂,囁嚅著,「舅舅…」
「誰教你這樣戲弄他人?」李槐道。
李遂素來害怕皇帝舅舅。
人人都說從前舅舅對阿娘好得很呢,怎對他卻好似非常厭惡,雖說平日裡的賞賜和尊榮都一樣不少,可舅舅的眼神很冷,冰錐似的射過來,好似透過他,看見了另外一個他極其厭惡的人。
是以李遂每回見了舅舅,都不太敢說話。
他抿著嘴,攥在玄色衣擺的手更用力幾分,兩隻圓圓的眼兒濕漉漉地抬起來,求助似的看向身旁的人,低聲說道,「阿耶…」
他看一眼李槐鐵青的臉色,又慌忙改口喊蕭且隨,「不是、是阿叔…」
蕭且隨悶悶笑了一聲,隨手揉揉楚遂的發頂,不甚在意地揮手拂了拂發間,白雪紛紛而落,落拓的鬢間銀光刺眼。
「官家何必惱怒,遂哥兒就和他阿娘一樣愛玩鬧,我早都習慣了。」
提到她,李槐的面色總算柔和了幾分,可眉間愁緒仍在,他輕嘆一聲,聲線和這霧霾的天兒一樣陰沉沉的,「今晨又收到傅見山八百里加急奏報,你這一回來,荊西就蠢蠢欲動,北邊也不甘人後啊,蕭敘拒不參大朝會,大概想趁著中朝政局未穩,渾水摸魚,撈點好處吧。」
蕭且隨明白他的意思,這會子回長安來,也不過是因為她的祭日將近了,如今該做得事兒都做完了,他自然也該回邊城去。
他思忖著,開口道,「蕭敘確是元嘉帝的擁躉,不過他對中朝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會和荊西斷了聯繫,官家,讓崔介和衛缺在北邊可別下手太狠了。幽州一亂,朝廷兩相受壓,僵局難解。」
李槐輕笑一聲,揶揄道,「寧王對幽州還是隆情深篤啊,朕還記得你小時候,喏,這麼點大,就知道往蕭敘腦袋上刮耳光——」
李遂探究地望過來,他知道阿耶是姓蕭的,低聲問道,「蕭敘是何人,是不是我的二叔?」
蕭且隨忙搖頭,轉向李槐說道,「官家!可別在孩子面前說這些,沒得和我學壞了。」
李槐笑了笑,從袖籠中取出一物遞過去,「你看看這個,可繪得精確?」
蕭且隨垂眼看著手中的那一張羊皮圖紙,淡漠的目光中漸漸聚起亮光,半晌後,他抬首問道,「此圖紙是何人所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少年快步走過來蹲在榻前,握住了她的手,又從袖籠中拿出一個物什,「方才我去了趟北衙門,鏡子已經燒制好了,你看看。」
那是一方小巧精緻的折花琉璃鏡,鏡面光整,精雕細琢,和從前那塊一模一樣。
早晨清透的日光穿過薄紗,鏡子裡的小娘子長發如瀑披散在肩,她的雙眸雪亮,殊色清甜,似乎從來美好,從來無憂。
她可是堂堂魏公主,李家十九娘。
她反握住他的手。
當然了,世間萬般珍貴,皆應為她掌中所有。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說】
第93章 番外(前世)
承宣元年的三月, 長安下了一場大雪。
裁綃樓外的杏樹枝幹堆滿積雪,公主府銀裝素裹,滿地落白。奴僕們正搭著梯子,要敲走檐下尖銳的冰棱。
蕭且隨立在那兒已不知過了多久, 他一眼不落地看著那正趴在冰雪地上撒歡的孩童, 雪花蹁躚, 他已褪去了少年的青澀, 寬闊的肩上落著白, 像茫茫雪色中的常青的松柏, 挺拔而淡漠。
他眉目瀟瀟的額上添上了有一道長至眼角的刀疤, 那是昔年流放長白山之時受黥刑,而後剜去那個「奴」字所致, 原本妙絕長安的昳麗面孔,如今卻像一塊碎開的寶玉, 饒是如此,他的姿容卻並未損傷, 反而更添幾分桀驁。
那孩童不過五六歲模樣, 著著夾絨的月白圓領袍衫,帶著虎頭帽兒, 裹得嚴嚴實實的, 只露出一張白皙的小臉兒。
李遂是頭一回見著這樣大的雪, 新奇極了, 小手手沒進厚厚的雪色,他抬首看那男子,招手喊他, 「阿耶!來呀!」
蕭且隨好似走神了, 沒有回應。
雪下了一夜未停, 已有寸深,孩子滾了幾圈,外邊的玄色裘披已沾得雪沫子,李遂站立起來,六合靴踩進雪裡,兩隻小手揮舞著,像在划船。
他見著身旁呆愣愣的男子,突然壞心思浮起,抬起小腳將一捧雪踢了過去,李遂小小年紀,腳力卻還驚人,雪糰子撲進男子的脖頸,冷得他輕顫,一雙深邃的眸子緩緩回神,聚出些許無奈。宏露薯遠
碎雪灑得一身狼狽,白雪落髮間,又簌簌輕掉落,鬢邊赫然已有留下了霜色。
孩童卻不知愁緒,捧著腹嘻嘻地笑他。
這一幕似曾相識,蕭且隨有些恍然地想,從前她也似這般任性胡鬧,愛把雪塞進別人衣領子裡,見他縮著脖子,兩隻眼睛彎彎的,就像這孩子一樣,帶著些得逞的笑意。
李遂見他痴傻,還要作弄,突然見到院門外一個高大身影大步走過來,舅舅來了!他忙用小手撲走裘披上的雪粒,往蕭且隨背後挪過去,兩腳併攏站好。
蕭且隨看清來人,要跪拜行禮,李槐扶他一把,道,「雪地濕冷,免了吧。」
說罷,他目光看向李遂,眼裡清淺的笑意一點點消逝。
嚴厲的目光猶如實質,李遂不堪重壓,小臉低垂,囁嚅著,「舅舅…」
「誰教你這樣戲弄他人?」李槐道。
李遂素來害怕皇帝舅舅。
人人都說從前舅舅對阿娘好得很呢,怎對他卻好似非常厭惡,雖說平日裡的賞賜和尊榮都一樣不少,可舅舅的眼神很冷,冰錐似的射過來,好似透過他,看見了另外一個他極其厭惡的人。
是以李遂每回見了舅舅,都不太敢說話。
他抿著嘴,攥在玄色衣擺的手更用力幾分,兩隻圓圓的眼兒濕漉漉地抬起來,求助似的看向身旁的人,低聲說道,「阿耶…」
他看一眼李槐鐵青的臉色,又慌忙改口喊蕭且隨,「不是、是阿叔…」
蕭且隨悶悶笑了一聲,隨手揉揉楚遂的發頂,不甚在意地揮手拂了拂發間,白雪紛紛而落,落拓的鬢間銀光刺眼。
「官家何必惱怒,遂哥兒就和他阿娘一樣愛玩鬧,我早都習慣了。」
提到她,李槐的面色總算柔和了幾分,可眉間愁緒仍在,他輕嘆一聲,聲線和這霧霾的天兒一樣陰沉沉的,「今晨又收到傅見山八百里加急奏報,你這一回來,荊西就蠢蠢欲動,北邊也不甘人後啊,蕭敘拒不參大朝會,大概想趁著中朝政局未穩,渾水摸魚,撈點好處吧。」
蕭且隨明白他的意思,這會子回長安來,也不過是因為她的祭日將近了,如今該做得事兒都做完了,他自然也該回邊城去。
他思忖著,開口道,「蕭敘確是元嘉帝的擁躉,不過他對中朝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會和荊西斷了聯繫,官家,讓崔介和衛缺在北邊可別下手太狠了。幽州一亂,朝廷兩相受壓,僵局難解。」
李槐輕笑一聲,揶揄道,「寧王對幽州還是隆情深篤啊,朕還記得你小時候,喏,這麼點大,就知道往蕭敘腦袋上刮耳光——」
李遂探究地望過來,他知道阿耶是姓蕭的,低聲問道,「蕭敘是何人,是不是我的二叔?」
蕭且隨忙搖頭,轉向李槐說道,「官家!可別在孩子面前說這些,沒得和我學壞了。」
李槐笑了笑,從袖籠中取出一物遞過去,「你看看這個,可繪得精確?」
蕭且隨垂眼看著手中的那一張羊皮圖紙,淡漠的目光中漸漸聚起亮光,半晌後,他抬首問道,「此圖紙是何人所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