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清宮。

  張太后清場,獨自守著兒子,默默流淚,長子從小就瘦,登基以來,勤政愛民,從無一天懈怠,身體不好,去歲一場風寒就病倒了,精神一日不如一日,臘月臥床不起,每天都問朱瞻壑、阿雷還有永清回來了沒有。

  “來了來了!太后,都來了!”

  三人圍著昏迷的朱瞻基,輕輕呼喚他。

  “大堂哥。”

  “小雞哥。”

  “父皇。”

  朱瞻基醒過來,環視一圈,揉著永清的頂發,說道:“若有來世,但願不生在帝王家,我與堂弟還做兄弟,我與阿雷還做夫妻,永清還是我們的乖女兒,可好?”

  三人含淚,齊齊說道:“好。”

  朱瞻基含笑而逝,年僅三十八歲。

  朱瞻基死後,八歲的太子朱祁鎮登基為帝,年號正統。

  由於太子年幼,太皇太后張氏將國政交於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等五人,自己則坐鎮後宮監督,張氏不用娘家外戚,信任內閣,大明政治清明,一派祥和,由於張氏一直防著孫太后,孫太后沒有機會染指權力。

  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強撐著病體,為正統帝選秀,將梅州錢氏選為皇后。之後,太皇太后張氏去世,正統皇帝朱祁鎮十五歲,初掌皇權。

  壓在頭上的婆婆終於去世,新皇后錢氏立足未穩,就當孫太后以為終於輪到自己掌控後宮大權時,王振將正統帝朱祁鎮引到京城郊外一處墳墓,說道:“這是皇上的生母、宮人林溪之墓。”

  正統帝大驚失色,“朕……朕不是孫太后所出?”

  王振跪下哭道:“當年產婆,女醫都還活著,她們可以作證,林宮人生下皇上時還好好的,三天後,蘇太后去看了林宮人,不知為何,林宮人當晚就大出血走了。”

  王振留了個心眼,借這個驚天大秘密,可以贏得正統帝的信任,孫太后想要染指後宮大權……那是不可能的了。

  果然,正統帝朱祁鎮回宮之後,對孫太后態度大變,命六局一司聽從錢皇后的安排,只要孫太后為難錢皇后,正統帝便把妻子領走。

  在丈夫的撐腰下,錢皇后由此掌控後宮,孫太后奪權再次落空。

  不僅如此,錢皇后還給正統帝吹枕頭風,說道:“後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沒也,人畏太后,殮葬皆不如禮。”

  意思是說,胡皇后無過而廢,如今靜慈仙師去世,人們都怕孫太后,而草草下葬靜慈仙師,兔死狐悲,我這個當皇后的很是痛心。

  正統帝一聽,都懼怕孫太后是吧!朕偏要給靜慈仙師正名分,將她風光大葬!

  於是,正統帝尊胡皇后諡號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恢復了皇后的名分,按照皇后的規格修建陵墓,只是不祔太廟而已。

  孫太后得知此事,幾乎氣吐血,質問正統帝:“她是皇后,那麼哀家是誰?哀家當年若不封皇后,皇上何來太子之位!皇上恢復她的位份,就是打哀家的臉!打自己的臉!”

  打的就是你的臉!

  正統帝淡淡道:“太后當年陰宮人林溪之子以為子,太后想當皇后,才抱養了朕,以母憑子貴而封后。所以,太后不要總是一副為了朕好的嘴臉,朕早就看透了。太后以後莫要為難皇后,她是朕的皇后,一國之母,倘若太后有辱皇后,朕就只能以為太后得了失心瘋,以後終身在慈寧宮榮養便是,別出來見人了。”

  原來如此!孫太后一聽,頓時萬念俱灰,她一生謀斷,居然只是為人做嫁衣,她什麼都得不到!

  走了婆婆,來了個錢皇后,她一生都瑟縮在宮廷,無論當皇后還是太后,她都無法出頭!

  孫太后絕望了,錢皇后賢惠,送孫太后回去。

  孫太后不甘心,問道:“你為什麼要胡廢后?”

  錢皇后笑道:“您吶,不需要知道太多,一山還比一山高,您以為運籌帷幄,其實自己就是一枚棋子,早就被人安排好了。好好當您的太后,明日我還來給太后請安。”

  那麼多秀女,為何選中了錢皇后?

  以孫太后的見識,她不會知道洪武帝有一位醫術高超的茹司藥,還有一位太醫院的談太醫。

  茹司藥和談太醫結婚,生有二子,幼子談綱,娶妻錢氏。這個錢氏,便是錢皇后的堂妹。

  是胡善圍暗中操作,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推動下,把錢小姐推到了皇后的位置。為的就是牽制孫太后。

  論宮廷鬥爭,還有誰幹的過五朝尚宮胡善圍?

  一年又一年,掌控了正統帝朱祁鎮的王振膨脹了,帶著皇帝去北征,在土木堡中埋伏,大明軍隊全軍覆沒,王振死,正統帝被瓦剌人俘虜!

  奇恥大辱啊!瓦剌人裹挾正統帝南下,一直攻到北京城,大明危矣!

  而正統帝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只有兩歲,主少國疑,無法主事。

  關鍵時刻,朱祁鎮唯一的弟弟朱祁鈺臨危受命,登基為帝,是為景泰帝。景泰帝年輕有為,立刻組織于謙等能臣抵禦外敵,守住了北京。

  剛開始景泰帝還日夜盼望大哥朱祁鎮早點回來當皇帝,他這個臨時工該退了。

  在父親朱瞻基的教育下,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同父異母兄弟關係親密,兄弟情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