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頁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阿雷溫柔又堅定把朱瞻基如八爪魚吸盤般的手從小腹上扯下來,“今晚輪到林姑娘了,別讓她等太久。”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有了孩子也回不去了。一顆心碎到極致,就像梅子黃時雨,紛紛擾擾,淒涼入骨。
朱瞻基像是踩著棉花堆,搖搖晃晃的走出房間。
最痛的分手,沒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和聲嘶力竭的哭喊。
竭盡所能的保持體面,就像謝幕的演員,入戲太深,把自己融入了一場熱戀,人戲不分,如痴如醉,可是再美的戲也有結束的時候,舞台上一盞盞燈相繼熄滅,喚醒入戲太深的演員,眼前浮出彼此熱戀的畫面,就像一張張劇照。
五歲的阿雷,一顆光頭滷蛋,兩腿青泥,只為撈蝦,把熟睡他推醒,兩人在廊下坐著,磕破西瓜,一人一半,掄起勺子就吃。
八歲的阿雷,他身上有孝不能吃肉和看戲,她偷偷把肉藏起來,分給他一半,說我幫你吃一半的素,你就不算破戒;她戴著孫悟空的面具,在大樹下學武生翻跟斗,說你看不了戲,我演給你看啊,不要不開心嘛。
十歲的阿雷,第一次進宮,門牙掉了,笑都不敢笑。他曉得她的尷尬,乾脆一拳打自己的臉,把剛剛鬆動的門牙給打下來,兩人重逢時,他故意先笑,露出豁口的牙齒,阿雷果然開懷大笑。
十三歲,跟隨皇爺爺北伐歸來的他,發現阿雷已經長成了清秀小佳人,他每每想要親近,卻越在乎越說蠢話、做蠢事,追逐阿雷的時候,阿雷的眼鏡掉下來,被他的馬蹄踏碎了——她最終還是原諒了他。他只要誠心道歉,她就原諒,從小就是豁達的性子。
十五歲,他故意把懷表砸碎,當做廢品送給阿雷拆著玩,還偷偷在盒子的夾層里藏一張用檸檬水寫的字條,阿雷果然識破了,用火烤之,他在上頭寫著一句現在想想都覺得臉紅的蠢話:“心有靈犀一點通,你果然懂我的。”
十六歲,倭寇孤島,她瘸著腿,他餵給她水,他從身後抱著她,她沒有拒絕,由此確定她也是喜歡他的。
太倉港,燭火可滅,心火難平,本以為是永別的蝕骨一吻,他再也無法壓抑情感,說,“留下來”。她說,“你能接受一個只打算做到七分的妻子嗎?”
十九歲,她當母親,他成了父親,抱著襁褓里的女嬰,他一度僥倖幻想,她會一直留下來吧。
二十二歲,她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一片雪花落在朱瞻基的鼻尖上,立刻化為冰涼的雪水,將他從回憶中喚醒,北京的雪比南京來的要早一些,寒蟬才消停幾日,就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冬的懷抱。
冰冷徹骨。
當時有愛的勇氣,現在怎麼潰不成軍,沒有迎接心碎的擔當了?
朱瞻基半蹲下來,用手扒拉這地上的薄雪,初雪細碎,就像他的心,碎的漫山遍野都是,他扒拉了好久,地上空了一大片,方勉強團成一個心臟大小的雪球。
心和雪球一樣冰冷。
朱瞻基用力一擲,雪球嗖的一聲飛出,砸在東宮青色琉璃瓦上,炸開了。
與此同時,阿雷眼眶的淚水都打了無數個圈圈了,最終不堪重負,咕嚕滾落下來,滴在火盆里,哧的一聲,升出一炷青煙。
太子聽話,無論洪熙帝提出任何要求,都順從父親,毫無忤逆之舉,且東宮太子妃和孫良娣都有孕,洪熙帝實在挑不出東宮什麼毛病,很是頭疼,郭貴妃乘機吹起枕頭風,“殿下登基,雖昭告天下,但是至今還沒去南京孝陵太祖皇帝還有鳳陽祖宗皇陵那裡祭陵,太子是儲君,何不派太子去南京祭陵呢?”
洪熙帝一聽,“愛妃真是妙計!”
洪熙帝召見太子。
太子一聽,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遷都?父皇,不是已經遷到北京了嗎?”
“朕想再遷回南京。”洪熙帝說道:“朕已經下詔,送去雲南,要以前的胡尚宮去南京的舊皇宮,和守備南京的鄭和太監一起把南京舊宮先修一修,你帶著東宮搬到南京舊宮居住,把皇宮全部修整一遍,然後朕再遷回去。”
簡直天方夜譚,太子說道:“南京皇宮建築不成問題,問題是皇宮建在燕雀湖上,逐年地陷,尤其是後宮,聽說這幾年已經塌陷處一個小湖泊了,地基如此,上面的建築翻修,也無濟於事,隔幾年就塌陷。”
洪熙帝當然知道南京皇宮破成啥樣子,他只是找藉口把東宮遠遠打發走而已,如果只是郭貴妃說的祭陵,祭完了就回京城,也就幾個月,但是遷都就不一樣了,可以用這個理由長年累月的把太子安排在南京。
洪熙帝說道:“只是傳聞,你又沒見親眼所見。你先回南京,要工部的人勘探測量,倘若真的不行,就在南京重新選址,建造新宮。”
太子心如明鏡,他曉得洪熙帝如此愛惜民力之人,連下西洋都禁止了,來回遷都這種匪夷所思之事絕對不會幹的,只是想把自己打發走,眼不見心不煩而已。
太子此時已經被磋磨得心如止水了,說道:“遷都這種大事,應當先與群臣商議。”
洪熙帝打了二十一年太極,熟悉各種彎彎繞繞的套路,說道:“如今我朝以休養生息為主,把空虛的國庫補起來,這個時候若明面上提出遷都,必定會起爭議,鬧得人心惶惶。所以,朕不宜現在就提起此事,需要太子你去南京打頭陣,做好遷都的準備,待萬事俱備,朕就可以說服群臣遷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有了孩子也回不去了。一顆心碎到極致,就像梅子黃時雨,紛紛擾擾,淒涼入骨。
朱瞻基像是踩著棉花堆,搖搖晃晃的走出房間。
最痛的分手,沒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和聲嘶力竭的哭喊。
竭盡所能的保持體面,就像謝幕的演員,入戲太深,把自己融入了一場熱戀,人戲不分,如痴如醉,可是再美的戲也有結束的時候,舞台上一盞盞燈相繼熄滅,喚醒入戲太深的演員,眼前浮出彼此熱戀的畫面,就像一張張劇照。
五歲的阿雷,一顆光頭滷蛋,兩腿青泥,只為撈蝦,把熟睡他推醒,兩人在廊下坐著,磕破西瓜,一人一半,掄起勺子就吃。
八歲的阿雷,他身上有孝不能吃肉和看戲,她偷偷把肉藏起來,分給他一半,說我幫你吃一半的素,你就不算破戒;她戴著孫悟空的面具,在大樹下學武生翻跟斗,說你看不了戲,我演給你看啊,不要不開心嘛。
十歲的阿雷,第一次進宮,門牙掉了,笑都不敢笑。他曉得她的尷尬,乾脆一拳打自己的臉,把剛剛鬆動的門牙給打下來,兩人重逢時,他故意先笑,露出豁口的牙齒,阿雷果然開懷大笑。
十三歲,跟隨皇爺爺北伐歸來的他,發現阿雷已經長成了清秀小佳人,他每每想要親近,卻越在乎越說蠢話、做蠢事,追逐阿雷的時候,阿雷的眼鏡掉下來,被他的馬蹄踏碎了——她最終還是原諒了他。他只要誠心道歉,她就原諒,從小就是豁達的性子。
十五歲,他故意把懷表砸碎,當做廢品送給阿雷拆著玩,還偷偷在盒子的夾層里藏一張用檸檬水寫的字條,阿雷果然識破了,用火烤之,他在上頭寫著一句現在想想都覺得臉紅的蠢話:“心有靈犀一點通,你果然懂我的。”
十六歲,倭寇孤島,她瘸著腿,他餵給她水,他從身後抱著她,她沒有拒絕,由此確定她也是喜歡他的。
太倉港,燭火可滅,心火難平,本以為是永別的蝕骨一吻,他再也無法壓抑情感,說,“留下來”。她說,“你能接受一個只打算做到七分的妻子嗎?”
十九歲,她當母親,他成了父親,抱著襁褓里的女嬰,他一度僥倖幻想,她會一直留下來吧。
二十二歲,她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一片雪花落在朱瞻基的鼻尖上,立刻化為冰涼的雪水,將他從回憶中喚醒,北京的雪比南京來的要早一些,寒蟬才消停幾日,就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冬的懷抱。
冰冷徹骨。
當時有愛的勇氣,現在怎麼潰不成軍,沒有迎接心碎的擔當了?
朱瞻基半蹲下來,用手扒拉這地上的薄雪,初雪細碎,就像他的心,碎的漫山遍野都是,他扒拉了好久,地上空了一大片,方勉強團成一個心臟大小的雪球。
心和雪球一樣冰冷。
朱瞻基用力一擲,雪球嗖的一聲飛出,砸在東宮青色琉璃瓦上,炸開了。
與此同時,阿雷眼眶的淚水都打了無數個圈圈了,最終不堪重負,咕嚕滾落下來,滴在火盆里,哧的一聲,升出一炷青煙。
太子聽話,無論洪熙帝提出任何要求,都順從父親,毫無忤逆之舉,且東宮太子妃和孫良娣都有孕,洪熙帝實在挑不出東宮什麼毛病,很是頭疼,郭貴妃乘機吹起枕頭風,“殿下登基,雖昭告天下,但是至今還沒去南京孝陵太祖皇帝還有鳳陽祖宗皇陵那裡祭陵,太子是儲君,何不派太子去南京祭陵呢?”
洪熙帝一聽,“愛妃真是妙計!”
洪熙帝召見太子。
太子一聽,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遷都?父皇,不是已經遷到北京了嗎?”
“朕想再遷回南京。”洪熙帝說道:“朕已經下詔,送去雲南,要以前的胡尚宮去南京的舊皇宮,和守備南京的鄭和太監一起把南京舊宮先修一修,你帶著東宮搬到南京舊宮居住,把皇宮全部修整一遍,然後朕再遷回去。”
簡直天方夜譚,太子說道:“南京皇宮建築不成問題,問題是皇宮建在燕雀湖上,逐年地陷,尤其是後宮,聽說這幾年已經塌陷處一個小湖泊了,地基如此,上面的建築翻修,也無濟於事,隔幾年就塌陷。”
洪熙帝當然知道南京皇宮破成啥樣子,他只是找藉口把東宮遠遠打發走而已,如果只是郭貴妃說的祭陵,祭完了就回京城,也就幾個月,但是遷都就不一樣了,可以用這個理由長年累月的把太子安排在南京。
洪熙帝說道:“只是傳聞,你又沒見親眼所見。你先回南京,要工部的人勘探測量,倘若真的不行,就在南京重新選址,建造新宮。”
太子心如明鏡,他曉得洪熙帝如此愛惜民力之人,連下西洋都禁止了,來回遷都這種匪夷所思之事絕對不會幹的,只是想把自己打發走,眼不見心不煩而已。
太子此時已經被磋磨得心如止水了,說道:“遷都這種大事,應當先與群臣商議。”
洪熙帝打了二十一年太極,熟悉各種彎彎繞繞的套路,說道:“如今我朝以休養生息為主,把空虛的國庫補起來,這個時候若明面上提出遷都,必定會起爭議,鬧得人心惶惶。所以,朕不宜現在就提起此事,需要太子你去南京打頭陣,做好遷都的準備,待萬事俱備,朕就可以說服群臣遷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