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年幼的李魚覺得,祖母這話只是託詞,可能是她老人家不喜歡住在京城吧。喜歡誰,就親近誰。比如繼母不喜歡她,對她總是冷冷一瞥,即使抱著她,她也能感覺到繼母的忍耐,繼母喜歡弟弟妹妹,看著他們的時候,眼裡都是帶著光的。

  繼母苦勸無果,最後帶著一雙女兒進京和父親團圓,李魚留在祖母身邊。

  繼母一走,祖母立刻給自己和李魚換上素服,雇了一艘客船,連夜往西駛去,李魚不解,問要去那裡,祖母說,她要去拜祭恩人。

  恩人?李魚不解,在她幼小的心裡,祖母堅韌、慈祥,就是庇護她的天,祖母這樣的人也是有恩人招撫的嗎?

  客船猶如搖籃般在長江上晃動前行,李魚很快在祖母懷裡睡著了。到了下午,突然被一陣陣喧譁驚醒,船家驚叫道:“小心!有江匪出沒!”

  船上的僕從們嚇得瑟瑟發抖,唯有祖母鎮定的給李魚穿上外衣,從包袱里掏出兩把燧發槍來,摸了摸李魚的頭,說:“別怕,祖母會保護你的。”

  李魚縮在被子裡,外面的刀劍槍聲和喊殺聲不絕於耳,也不知何時停歇,僕從們擦著冷汗說,趙王叛亂剛剛平息,有亂軍落糙為寇,打劫過路行人,幸虧江上有兩艘奔喪的大船經過,船上披甲的侍衛出手擊退了江匪,還有僕從驚嘆祖母厲害,處變不驚,手裡兩柄燧發槍幾乎是彈無虛發,那些蝗蟲般的江匪無法靠近客船。

  江上,祖母站在船頭向大船致謝,大船有個婦人定定的看著祖母,啞然失聲道:“添——添衣妹妹?”

  祖母身形一顫,仰首看去,那人雖說已經兩鬢斑白,皺紋叢生,但昔日輪廓尚在,沒想到在這時遇到故人,祖母驚道:“是添飯姐姐麼?”

  他鄉遇故知,為了安全起見,添衣帶著李魚登上大船和故人同行,李魚驚魂未定,添衣就抱著她和故人續舊。

  原來順平公一家遷往西南,留下次子許子鳳在京城,添飯一家子繼續在京城照顧子鳳,後來許子鳳承襲了永定伯爵位,成家立業,添飯一家成了伯府的世仆,趙王叛亂,永定伯驚聞父親順平公在解南京之圍時重傷,回昆明見家人最後一面後身亡,特向皇上請旨赴昆明奔喪。

  說到這裡,添飯哭道:“國公爺為國捐軀,我們伯爺在京城心急如焚,偏偏有人從中作梗,足足等了一個多月,宮裡才下旨同意伯爺去昆明奔喪,可憐伯爺一片孝心,卻連出殯的日子都趕不上了,只能在墳頭拜祭。”

  又指著後面一艘大船說道:“那是大姑太太的船,聽伯爺說,這次我們能去昆明奔喪,還多虧了

  大姑太太去宮裡求皇后娘娘。”

  大姑太太就是以前的大小姐星河,當年的小姑娘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添衣也流淚道:“我聽說國公爺去世的消息,心裡著實難受,夫人和國公爺夫妻情深,這會子還不知怎麼傷心。昔日主僕一場,當年夫人為了幫我避開威武伯太夫人,造戶籍文書,置辦嫁妝,遠嫁江西,我才過了這些年安生日子,驚聞噩耗,心想無論無何,也要去拜拜國公爺,瞧瞧夫人怎麼樣了。”

  添飯看著添衣懷裡吃糖撒嬌的小女孩,嘆道:“威武伯太夫人早就去世了,你為何一直在江西,一個人拉扯孫女,沒跟著兒子去京城安享晚年?”

  添衣嘆道:“我雖不忌憚太夫人,但是威武伯倒向莊妃娘娘,和國公爺陣營不合,萬一將來——唉,還不如就在江西,和威武伯徹底斷了來往。”

  一語成讖,八年後,莊妃所生三皇子和大公主逼宮失敗,威武伯也參與其中,被滅了滿門,李魚的父親明面上是威武伯的人,暗地裡卻是皇上的內線,再次立功,封了忠勇伯,成為京城新貴。

  添衣終於帶著李魚進京,一家團圓。

  次年,泰正帝駕崩,太子順利繼位,年號順昌,太子妃張氏為後,母親顏如玉為皇太后。

  李魚十五歲及笄那年,添衣做主給她定下親事,是武昌府的武將世家,添衣詳細講解了未來婆家的家族譜系,最後說道:“你婆婆是順平公府的二姑太太,性子和她母親國公府太夫人相似,都是豁達開朗之人,很好相處,你嫁過去後行事說話不要彎彎繞繞。”

  又叮囑道:“你婆婆閨名叫做許子鯤,記得說話時主意避開她的名諱。”

  李魚驚訝道:“子鯤?這——?”

  婆婆是堂堂國公府嫡女,怎麼閨名卻如此——咳咳,有個性。

  添衣笑道:“當年老國公爺給子女取名,除了庶出的大姑太太,都是傳說中的神物,比如國公爺叫做子龍,在京城永定伯叫做子鳳,三爺四爺是以麒麟為名,你婆婆的名字出自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添衣頓了頓,又笑道:“你的閨名恰好叫做李魚,真真是註定的一家子呢。”

  李魚小臉一紅,扯開話題道:“婆婆還有個弟弟,莫非叫做子鵬?”

  後化為鳥,其名為鵬。

  添衣點頭道:“正是。”

  李魚十七歲那年,乘船遠嫁武昌。

  那時武昌就藩的親王是七皇子楚王*記住牛屁屁書院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這位楚王是淑妃姚氏所生,年僅十三歲就匆匆行了冠禮,遠離京城來到藩地武昌,李魚覺得奇怪,因為京城幾位皇子的年歲比楚王大的多,如何楚王那麼早就藩,而哥哥們卻在京城呢?

  可能是皇上不喜歡楚王和淑妃,所以早早打發了?可是在京城時,聽聞順昌帝對淑妃雖談不上多麼寵愛,但也不算冷談,當年太子東宮的舊人都早早枯萎了,只有這位淑妃時不時伴在順昌帝身邊。

  順昌九年,皇上駕崩,皇長子繼位,年號啟德,楚王赴京奔喪,將封了太妃的姚氏接到了武昌。

  啟德皇帝寵信小人,被人挑唆的和舅家英國公府漸漸離心,一時間朝綱混亂,佞臣當道,黨同伐異,有人盯上了世鎮西南的順平公府,正欲羅織罪名動手時,啟德皇帝吃了過量“紅丸”,死在女人身上,做了花下鬼,死前並沒留下子嗣。

  三個親王為了爭皇位明刀暗箭,京城腥風血雨,傳國玉璽消失不見,國無君主。

  慈寧宮,太皇太后顏氏掙扎著在白絹上寫下諭旨,遞給泰寧侯夫人星河,附耳說道:“國璽就藏在。”

  星河將白絹fèng在衣帶內,悄然出宮。

  武昌府,李魚看著安然含飴弄孫的婆婆,心下佩服不已,丈夫和公公連夜秘密護送楚王入京,生死未卜,婆婆平靜依舊。

  媳婦年輕,還缺乏歷練啊,許子鯤擦去孫子臉頰上的糖霜,心中暗道:我們武將之家,向來是富貴險中求,星河秘密送來太皇太后的脀旨,意在放手一搏,否則無論京城三個皇子誰繼位,國公府地位都岌岌可危。楚王看似遠離京城政治漩渦,但不是沒有勝算的,如今西南的娘家順平公府、世鎮南京的魏國公府、復興的大姐婆家泰寧侯府、李魚的娘家忠勇伯府、甚至先帝的舅家英國公府都被說動支持楚王,爭取從龍之功,楚王登基,有這幾個巨頭的支持,不愁坐不穩天下

  楚王最終登基,封生母魏太妃為太后。不過最高心的還是依靠從龍之功恢復了祖上侯爵的永定侯許子鳳,老了依舊帥的一塌糊塗的子鳳帶著一大家子去了昆明拜祭父母,他跪在睡蓮和許三郎合葬的墳墓前,喃喃道:“娘,我終於自由了。”

  -----------------------------------------

  作者有話要說:交代完後輩的故事,番外完結了。

  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其實栽樹只是開始,後輩過的如何,三分靠前輩,三分靠自己努力,剩下四分看天意和運氣。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的在一起。

  其實故事的結局早就想好,只是舟一直找不到一個切入點,講完幾十年這些大家族的變化還有政局。今天突然有了靈感,通過添衣的後代李魚視角講述後輩們的故事。一口氣寫完,感覺很慡,又找到了碼字的狀態。

  舟自從上個月那次小手術後,身體和精神都不太好,玻璃心碎了一地,有時候甚至想封筆再也不碼字了,這些天慢慢琢磨新文的大綱和人物設定,又找回了碼字的熱情,果然是堅持下去才能找到道路。

  舟要寫大綱、找資料,存稿十萬左右開新文。五月份和大家見面。希望各位收藏一下舟的專欄,新文預告:穿越成朱門大戶的閨秀,她有狼一樣的對手,還有豬一樣的隊友??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