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BGM: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 Dear Jane

  「講到未來 只有懷疑與懷疑

  邊個令你從此推翻 對愛情那些宗旨」

  第63章 專訪

  那天之後,韓知夏就再也沒提過「池羽」這兩個字。該說的話都說盡了,該提的建議她也提了,剩下的就是梁牧也自己的路,得他自己一個人走。

  他好像走得還算平穩。

  回到北京之後,他就開始著手監督徒手攀登紀錄片《攀》的後期剪輯工作,目標是九月底剪完,十月送片,在明年一月的北京山地電影節首映。除了監督剪輯工作,他還在北京租了個棚,請其他攀岩界前輩過來做採訪。加上他偶爾要去向晚工作室做商業拍攝項目,這兩三個月,他的生活要比一年前同一時候忙碌許多。

  餃子打完所有疫苗可以出門了,也終於不對著他大吼大叫了,甚至讓梁牧也給他穿上小背心,早起帶他下樓跑步。韓知夏以最開始給餃子買的那個窩作參照物,照了好多餃子的照片。她想起那天池羽告別時候依依不捨的眼神,有想過給他發兩張。她也確實是有池羽在國內的手機號。

  可最近幾周,是有共同好友給梁牧也組了個局。局裡有個年輕的游泳運動員,叫成櫟,沒出櫃,也沒太出成績,長得倒是很可愛,一笑倆酒窩。

  成櫟追他追了倆禮拜,甚至有一天,韓知夏親眼看見他開著豪車把梁牧也送到自己家門口。梁牧也上樓,她問他約會怎麼樣,梁牧也就說還行。總是『還行』,問聊了什麼,吃得怎樣,是這倆字,問這小伙子怎麼樣,還是這倆字。他好像又回到從加拿大剛回來的那種狀態。

  那天晚上,韓知夏在餐桌上用梁牧也的iPad刷新聞,竟然看到了和池羽有關的話題。肖夢寒在一個採訪裡面不斷提他的名字,左一個又一個哥,叫得很是親切。評論區都是開玩笑祝福他倆的。而順著他微博往前一翻,就看見肖夢寒在美國參加Burton的活動,和池羽見了幾面,他不但發過和他滑滑板的照片,還和他一起打PS4。兩個人還在滑板場地被偶遇,勾肩搭背笑得好不開心。

  韓知夏低頭,看看自己的相冊——照片裡面,餃子大了一號,從迷你餃子長成了超級大餃子,她糾結了半天,還是沒發出去。她一向尊重梁牧也的決定。而大家都在努力往前看。

  梁牧也倒是沒和她說,兩周約會過後,成櫟突然問他,能不能請他和向晚工作室幫自己拍封面。成櫟早就是半退役狀態,因為外表出眾,早早簽了明星經紀公司,但咖位還夠不上黎向晚這個級別的時尚攝影師,就只能走點特殊手段。

  梁牧也沒答應也沒當場拒絕。他只是好奇,就問他,你想要什麼感覺的。

  成櫟也是直來直去的人,當場拿出手機,找出照片拿給他看。說,我想要這樣的。

  那是兩個月前《鋒尚》的封面,最奪人眼球的是冰山形狀的一塊異形冰,通過後期處理,呈現出微微融化的狀態。冷藍色背景,虛虛實實的雲朵。畫面最中心,冰塊裡面,池羽半弓著身體,簡單飄逸白色的布料像一層薄薄的沙,勾勒出他健美的線條。他左邊側臉明亮,眼睛直盯著鏡頭,像是要看到每個人的靈魂裡面去。

  旁邊一行大字,寫著標題專訪,「池羽:追求永恆的瞬間」。

  那天拍完以後,梁牧也趕回貴州,後期溝通都是黎向晚負責的,他也就再沒想過這場拍攝。至於最後封面的效果好不好,也早就是身外之事。《鋒尚》的五月刊出來以後,照例寄了一份給向晚工作室,黎向晚收到後先閱,之後便對他說「快來看看,太難得了」。

  梁牧也一向有收集整理自己發表過的作品的習慣,無論照片喜歡不喜歡,只要是用作書籍出版封面或插圖,他總會管出版社或者雜誌社要一份,分門別類保存好。只是這次不同,他嘴上是應了,可卻是一反常態,一直沒去找她拿。

  成櫟說完以後,梁牧也並沒多做表示。其實從格凸回來那一天他就該意識到,他暫時是離開了岩石和雜草的世界,也把那種戶外生活的純粹拋在身後。他回到了現實之中,而人和人交往,總是圖點什麼,這不是成櫟的錯。

  他藉口有事,提前站起來,給兩個人結了帳。

  只是,那天晚上,他把對方送回家以後,又連夜開去向晚工作室去取雜誌。

  那篇獨家專訪有滿滿六頁之長,他從頭到尾看了兩遍。出乎他意料,採訪的內容相當專業、豐富,又不失趣味,和那種僅為娛樂價值尋找廉價爆點和噱頭的訪談大相逕庭。池羽的運氣真的很不錯,不但得到了《鋒尚》的封面,還在紙媒日漸式微的時代,遇到了一個會寫文章的,做足了功課,努力去了解他的記者。

  池羽談到了一些他早年訓練時候的事,他在雪場當過纜車操作員,十六歲的時候就做志願者巡邏過後山區域。第一次經歷雪崩是十四歲,第一次失去朋友是十五歲。第一份工作是在姑姑的服裝店倉庫整理庫存,而十七歲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在雪場餐廳刷盤子。那時候生活特簡單,他說,只要能滑上雪,其餘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晚上睡在哪裡,我好像都不太在乎。

  池羽說,去年在野雪巡迴賽的資格賽階段得到決賽資格那一個賽季是他成績最好的,也是最艱難的一個賽季,賽程密集,強度又大,最後在法國Les Arcs四星級比賽前一天,他時差沒倒過來,還發著高燒,在酒店吐得站都站不起來,甚至都沒去參加賽程講解會。還好這一路下來結識了交情過命的朋友,明明場上是對手,場下卻毫無保留地互相幫助,只因為——「『友情總是比冠軍更長久』,池羽笑著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