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池羽咬著嘴唇想了想。那件外套,是他幾年前在加州猛獁山買的。池羽在美國的比賽運一直不錯,這也算是他的幸運外殼了。梁牧也幫自己錄了老半天視頻,也不值得自己這種態度。逃避和愧疚之中,後者略占上風。池羽點點頭,示意梁牧也跟著自己一起滑兩趟。

  他選了一條有L型號道具的較為陡的藍道,能夠比較好地模擬在鑽石碗起落時候的坡度和衝擊力。他就差梁牧也去旁邊自己滑去了,可梁牧也滑兩步,就往這邊看看。

  他看見池羽一個人,就一個一個地反覆做720,每個都很漂亮,滯空高飄遠,有時候melon,後時候indy,甚至tail grab,每次抓板方式都不一樣。

  在坡頂舉手Drop in,翻轉720度,落地,脫板,抱著板走上坡,再來。像是開起了倒帶視頻,他有著無限的耐心和恆心,就一遍遍地重複。

  期間,也有別的人用道具,池羽就耐心地等。等練過六七個之後,梁牧也正好也滑完了一趟,站在坡頂等池羽練得心裡有底了一起走。

  「last run(最後一趟)?」他說。

  池羽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噓了一聲,這才說:「不說last run,就沒有last run。」

  梁牧也想笑他瞎迷信,沒想到,自己一語成讖。這最後一趟,竟然出事了。

  作者有話說:

  *高山滑雪項目里,為了防止觀眾和滑手左右方向相反,解說、無線電、轉播等等都會用rer’s left /right 明確表示是滑手視角的左/右

  第27章 風險

  池羽還是照往常一樣,在坡頂抬手喊Drop In,他的聲音絕對是清楚響亮的,當時也確實無人作答。

  他就照之前五次那樣,加速,前傾,劃弧,引身,帶轉,起跳——

  在空中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不對。L號道具的雪牆絕對有一人高,在坡頂drop in的時候,根本看不見另一邊的人是否撤離了。所以,才會有喊「Drop in」這個規矩。

  可這次,在道具另外一邊,分明是還有個人!也是個單板滑手,在跳完之後竟然沒有及時撤離,池羽Drop in的時候也沒有喊一聲。他一抬頭看到了空中的池羽,除了大叫一聲,什麼也做不了。

  糟糕。

  池羽腦子還沒反應過來,身體已經做出了反應——他延遲了打開身體,這樣可以飛得更遠,最大程度避免和這個人相撞。果然,如他所願,他的雪板堪堪躲過了地上的這個人,只是他右手肘隨著展體落地,也磕到對方的板子的邊刃上。

  梁牧也站在側面,全程目睹事故發生。他甚至聽到了池羽的胳膊撞上對方雪板那一聲悶響。

  池羽打開身體太晚也太被動了,沒有積極去落地,是在團身狀態摔下來的,所以落地之後根本停不住,順勢滾了兩圈,然後臉朝下沒動。

  他嚇了一跳,趕緊滑過去看,池羽左手撐著雪抬起身來,又這才伸出手拍了拍頭盔,抖落了肩頭的雪。梁牧也記得,這個動作的意思是我沒事。

  他這才鬆了口氣。還沒等他說什麼,池羽已經站起來,對那個人開口一波輸出:「我喊Drop in的時候你聽到了嗎?聽到了你為什麼不撤離或者答話?玩兒公園就要守規矩,你這麼做這是有生命危險的!」

  那個人也嚇傻了,根本站不起來,差點跪在雪裡跟他道歉。池羽聽他說了兩句,也明白了來龍去脈。這人跳完一跳以後摔坐在地上,以為摔壞了相機,特別心疼,當場就想拿出來檢查下有沒有問題,他又戴著入耳耳機聽著音樂,所以池羽的那句Drop in他根本就沒聽見。

  無論是在公園用道具,還是在岩館共用一面攀爬牆,這種事情就跟在路上開車似的,每個人都是靠著遵守規則和對陌生人的信任避免事故,可你不知道哪個方向盤後面就坐這個稀里糊塗的二百五。就像今天這種情況。別說當事人,梁牧也在旁邊看著,也被氣得夠嗆。他倒是對那天雪崩救援之後坐在他副駕的池羽感同身受。

  「你沒事吧?」他又拍了拍身邊的池羽。

  「應該沒事。」池羽是這麼說,可他右手不正常地僵直。

  梁牧也就伸出手,去拉他的手肘。

  雪鏡面罩的雙重防護之下,他看不見對方表情,可池羽的動作已經說明一切。他身體都條件反射般地反弓了一下。

  「你等一等,」梁牧也看他要滑走,自己定然是追不上的,便大聲喊他,「池羽,你等一下!」

  池羽這才停住腳。

  「你右手可以自然屈伸嗎?」他用自己的胳膊演示了一下。

  池羽也跟著他做這個動作,在快要伸直的那一刻他停住了。

  梁牧也把鏡片摘下來,看著他,表情嚴肅。

  池羽這一刻才知道,完了。

  *

  這只是他比賽季的開始。一個月之後,還有惠斯勒本地的野雪巡迴賽積分賽第一站。再往後,還要去美國比賽。賽程緊湊,他需要一個完好的,健康的身體。

  之前練習的時候沒做全套動作,也是一種程度的自我保護。可如今,所有努力付之東流,他居然在大賽前一晚,在道具甚至不是道外,在最後一趟練習中,讓自己受傷了。

  也真應了那句話,最後一趟才是最危險的一趟。

  梁牧也勸他道:「去急救站拍片子吧。」他在戶外徒步或攀登也經常需要處理緊急受傷的各種狀況,這麼多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經驗。他看那一下的衝擊,輕則軟組織挫傷,重則骨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