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突然,司淮真似乎想到了什麼,試探著問:「你是不是看中沈家那丫頭了?」
「祖父!」
司玄知大驚,猛然抬頭,眼裡充滿了不可置信。
微弱的燭光下,司玄知只覺得耳根子發燙,心跳沒由來的加速,臉上也泛起了不易察覺的微紅。
觀孫子的模樣,司淮真知道自己是說中了孫子的心思。但他不明白,他的好孫子向來敢說敢言,怎麼在男女一事上這般扭捏,沒他當年的半絲氣魄。
雖說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亦或是一見傾心兩情相悅,看對了眼再去稟了長輩請媒人上門提親的。
他不懂孫子既是相中沈家女,為何一直藏著掖著不願說明,也不願娶其他女子為妻,就這麼生生拖著。
就差一點,他就要以為孫子是有了龍陽之好。想到這,司淮真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後才覺得心裡稍稍順暢了些,斥到:「你小子,若是對杳杳有意,直說便是,何故這般扭捏?」
「祖父……我……」
「你什麼?難道就這麼一直藏下去?杳杳如今已及笄,你若是再不表明心跡,說不定哪天她就嫁了別人。到時候你可莫要後悔!」
司玄知啞口,內心起了掙扎。
他不是沒想過去問杳杳的意思,可他害怕。他怕杳杳只是拿他當哥哥,亦或是童年裡多說過一些話的夥伴。
若是窗戶紙不捅破,他還有一絲幻想。若是捅破了,他怕與杳杳之間……
「祖父,如今我還在府學求學,待院試時考得功名,我再,我再……」
看著孫子猶豫不決的模樣,司淮真就氣不打一處來:「等你中了舉,說不定杳杳都嫁人了。」
不是做爺爺的嚇唬孫子,實在是這年代,女子嫁人的最好年紀在十六七。沈杳如今已及笄,真要相中了人家,無需等,轉眼便可成親。只有他的傻孫子,還當沈家女是個小丫頭,能在家留好幾年。
不過說起沈杳,司淮真也是心生歡喜。
那丫頭是他看著長大的,品性智慧樣樣巨佳,就是比起他孫兒也是絲毫不差。就比如她在村里搗鼓的種菜與作坊,還有每每遇事時的處理方式。這等才智,若是個男兒身,將來建樹定會在他孫兒之上。
那丫頭比玄知小四歲,他又一直將那丫頭當著孫女來看待,是以從未將二人往一處想。如今孫兒對其有意,他自是樂得撮合二人。
「明日就讓陳伯去縣城尋了官媒,去沈家提親。」
「祖父,別!」司玄知趕忙出言阻止,突然聲音微弱了下去,道:「等……再等等。」
「等?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若是怕你爹娘不同意這門婚事,還有老夫!老夫認下的孫媳婦,我看他們敢不敢說個不字。」
司淮真以為孫兒遲遲不敢表明心跡,是怕兒子媳婦嫌棄沈家女的出身。比較兒媳婦出自金陵的名門世家,而他司家,也是有著一些底蘊。
世家名門的姻親,向來講究門當戶對。而沈家不過小小農戶,一沒根基底蘊,二沒所依仗的勢力。若他孫兒將來入朝,沈家不能予以他半點助力。
司淮真不知,司玄知的猶豫不決只是單純的害怕。害怕沈杳的拒絕。
他認識的杳杳,從來就不是對長輩聽之任之的女子。她若不喜他,是萬萬不會應了這門親事。
所以他想等,等他探探她的心意。
若她也心悅與他,他便讓祖父去提親。若是杳杳對他無意,那麼此事他便不再提,絕不讓她難堪。
夜,稻田裡的蛙聲此起彼伏,夾雜的蟲鳴。
聽著蛙聲,司玄知翻了個身。窗外的月光透過玉蘭樹,灑進屋裡,細碎斑駁。
不知盯著那月光看了多久,一聲雞鳴入耳,司玄知才知道他失眠了,竟是一夜沒睡。
來不及與沈杳道別,簡單收拾後,司玄知乘了馬車,回了府學。
哪裡就是來不及了,不過是心虛,不敢與沈杳照面罷了。
當初用旱地育殃,是比水田育殃的時間整整提前大半個月的。為此,沈杳特地給育殃的那塊地搭了棚子。
而秧苗也未辜負沈杳的期望。
比起水田育秧,旱地里育出秧苗根粗苗壯。因著育秧的時日提前了,當村里其他人開始浸稻種時,沈家早已犁好了田,開始插秧了。
沈家有水田八畝。司玄知送來的稻種,每種種了一畝,餘下的五畝,都種了本地稻。
穀雨過,春雨綿綿,正是莊稼茁壯長大的好時候。沈老頭看著稻田裡一日高過一日的禾苗,面露欣喜。
「你少去一日,那禾苗就不長了不成?」
剛進院子的沈老頭,就被屋檐下的吳婆子白了一眼。
她也不知老頭子發什麼瘋,日日都要去稻田邊看,風雨無阻。
春雨雖不大,沖踏不了田埂。可整日下,下個沒完沒了的,田間的小路全是一片泥濘。人從上面走過,得沾一褲腿的泥點子。
穀雨的天,洗了衣裳都晾不干。偏偏沈老頭日日都要沾上一身泥,氣得吳婆子看見他就來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祖父!」
司玄知大驚,猛然抬頭,眼裡充滿了不可置信。
微弱的燭光下,司玄知只覺得耳根子發燙,心跳沒由來的加速,臉上也泛起了不易察覺的微紅。
觀孫子的模樣,司淮真知道自己是說中了孫子的心思。但他不明白,他的好孫子向來敢說敢言,怎麼在男女一事上這般扭捏,沒他當年的半絲氣魄。
雖說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亦或是一見傾心兩情相悅,看對了眼再去稟了長輩請媒人上門提親的。
他不懂孫子既是相中沈家女,為何一直藏著掖著不願說明,也不願娶其他女子為妻,就這麼生生拖著。
就差一點,他就要以為孫子是有了龍陽之好。想到這,司淮真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後才覺得心裡稍稍順暢了些,斥到:「你小子,若是對杳杳有意,直說便是,何故這般扭捏?」
「祖父……我……」
「你什麼?難道就這麼一直藏下去?杳杳如今已及笄,你若是再不表明心跡,說不定哪天她就嫁了別人。到時候你可莫要後悔!」
司玄知啞口,內心起了掙扎。
他不是沒想過去問杳杳的意思,可他害怕。他怕杳杳只是拿他當哥哥,亦或是童年裡多說過一些話的夥伴。
若是窗戶紙不捅破,他還有一絲幻想。若是捅破了,他怕與杳杳之間……
「祖父,如今我還在府學求學,待院試時考得功名,我再,我再……」
看著孫子猶豫不決的模樣,司淮真就氣不打一處來:「等你中了舉,說不定杳杳都嫁人了。」
不是做爺爺的嚇唬孫子,實在是這年代,女子嫁人的最好年紀在十六七。沈杳如今已及笄,真要相中了人家,無需等,轉眼便可成親。只有他的傻孫子,還當沈家女是個小丫頭,能在家留好幾年。
不過說起沈杳,司淮真也是心生歡喜。
那丫頭是他看著長大的,品性智慧樣樣巨佳,就是比起他孫兒也是絲毫不差。就比如她在村里搗鼓的種菜與作坊,還有每每遇事時的處理方式。這等才智,若是個男兒身,將來建樹定會在他孫兒之上。
那丫頭比玄知小四歲,他又一直將那丫頭當著孫女來看待,是以從未將二人往一處想。如今孫兒對其有意,他自是樂得撮合二人。
「明日就讓陳伯去縣城尋了官媒,去沈家提親。」
「祖父,別!」司玄知趕忙出言阻止,突然聲音微弱了下去,道:「等……再等等。」
「等?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若是怕你爹娘不同意這門婚事,還有老夫!老夫認下的孫媳婦,我看他們敢不敢說個不字。」
司淮真以為孫兒遲遲不敢表明心跡,是怕兒子媳婦嫌棄沈家女的出身。比較兒媳婦出自金陵的名門世家,而他司家,也是有著一些底蘊。
世家名門的姻親,向來講究門當戶對。而沈家不過小小農戶,一沒根基底蘊,二沒所依仗的勢力。若他孫兒將來入朝,沈家不能予以他半點助力。
司淮真不知,司玄知的猶豫不決只是單純的害怕。害怕沈杳的拒絕。
他認識的杳杳,從來就不是對長輩聽之任之的女子。她若不喜他,是萬萬不會應了這門親事。
所以他想等,等他探探她的心意。
若她也心悅與他,他便讓祖父去提親。若是杳杳對他無意,那麼此事他便不再提,絕不讓她難堪。
夜,稻田裡的蛙聲此起彼伏,夾雜的蟲鳴。
聽著蛙聲,司玄知翻了個身。窗外的月光透過玉蘭樹,灑進屋裡,細碎斑駁。
不知盯著那月光看了多久,一聲雞鳴入耳,司玄知才知道他失眠了,竟是一夜沒睡。
來不及與沈杳道別,簡單收拾後,司玄知乘了馬車,回了府學。
哪裡就是來不及了,不過是心虛,不敢與沈杳照面罷了。
當初用旱地育殃,是比水田育殃的時間整整提前大半個月的。為此,沈杳特地給育殃的那塊地搭了棚子。
而秧苗也未辜負沈杳的期望。
比起水田育秧,旱地里育出秧苗根粗苗壯。因著育秧的時日提前了,當村里其他人開始浸稻種時,沈家早已犁好了田,開始插秧了。
沈家有水田八畝。司玄知送來的稻種,每種種了一畝,餘下的五畝,都種了本地稻。
穀雨過,春雨綿綿,正是莊稼茁壯長大的好時候。沈老頭看著稻田裡一日高過一日的禾苗,面露欣喜。
「你少去一日,那禾苗就不長了不成?」
剛進院子的沈老頭,就被屋檐下的吳婆子白了一眼。
她也不知老頭子發什麼瘋,日日都要去稻田邊看,風雨無阻。
春雨雖不大,沖踏不了田埂。可整日下,下個沒完沒了的,田間的小路全是一片泥濘。人從上面走過,得沾一褲腿的泥點子。
穀雨的天,洗了衣裳都晾不干。偏偏沈老頭日日都要沾上一身泥,氣得吳婆子看見他就來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