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蓮衣當即愣住,沒想明白呢先趕緊答話,「回陛下的話,見…見到了。但主意是民女的,若有半分不穩妥之處,都與世子殿下無關。」
掌印沒作聲,回進去,過了一刻鐘走出來,「聖上說,溫爐很是味美,特別是螃蟹腿和河豚肉,與雞湯涮煮口味十分清甜。」
「民女叩謝陛下!」
「聖上還說,難怪蜀王世子在你的溫爐店裡賴了一年不肯走,原來是叫你拴住了胃。」見蓮衣一抖,他笑,「別慌,聖上都知情,蜀王世子對聖上從來推心置腹沒有隱瞞。這點,聖上也知情。」
蓮衣吞口唾沫,脖子梗了梗,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得又磕了個頭。
掌印回進去,這次換章光獨自出來,將她從地上攙扶起來,一併退下漢白玉石階。
宮門口,蓮衣連忙對章光見禮,謝他引路。
「謝什麼?謝你自己吧。」章光面上笑得和和氣氣,「聖上賞賜了金滿居一些東西,過會兒我叫人給你抬去。」
蓮衣滿口應和,心知這些賞賜不是為了今天這頓飯,應當是為了她在北平的舉措。
果不其然,章光又道:「眼下前線發來捷報,軍隊就要回程了,西邊戰況原本並不明朗,西寧險些被攻破。蜀王世子領援軍和糧草趕到後大抵是因為主場優勢,靠一場埋伏逆轉了局勢。你也有功勞在。但凡糧草在北平多耽擱一日,戰局都不明朗。」
那後半句聽得蓮衣耳朵嗡嗡的,只看得到他乾淨無須的嘴巴在說,「你立功了。大功。」
蓮衣被宮裡的轎輦抬回了金滿居,轎輦後邊跟著一溜宦官,個個手捧實木托盤,裡頭盛的不是玉如意就是金算珠,還有兩個宦官共同抬著一塊牌匾,牌匾上頭寫的是「金滿居」,卻在金字前邊跟了個大紅的「御」。
御賜的匾額在眾目睽睽之下掛上了門頭。
這下,蓮衣才是真的出名了。
一時間名滿京城,金滿居生意火爆,江都的兩間店子的門檻也快被食客踏平。甚至還有冰人登門給蓮衣說親,說的有商賈之後,也有貴族子弟,但想要求娶她的幾家士族,都只打算將她配給庶子。
蓮衣全都回絕了,帶著這份從天而降的莫大榮耀在京城等著慕容澄抵京。
一直等到深冬,西邊的軍隊才款款而歸。這一天她等了太久,沈家人也因為記掛慕容澄的安危,特意從江都趕過來。
就連劉少庭也來了,他如今任職大理寺丞,助理寺事,本就身在京城,來這一趟說是為了恭候世子,其實就是想見見沈末。
一家子擠在人潮里,簇擁著緊張得說不出話的蓮衣,嘰嘰喳喳興奮地朝城門口張望。
「哪個是世子爺?怎麼好像都不是?」
「是不是那個!那個神氣!瞧著像!」
蓮衣站在人堆里裹著氅衣,手心濕乎乎在大冷天直冒汗,她看到慕容澄騎在馬背上跟著隊伍凱旋,他頭轉得很勤,卻不和人潮揮手,因為他的目光正在人群里急切地尋找,找一朵粉白的小花,一朵他親手製作,佩戴在心上人頭頂的小蘿蔔花。
沈末看出他眼神急切,定然是在尋找二姐,可這人海茫茫,無異於大海撈針。
她靈機一動,蹲下身將寶姐兒抱給劉少庭,劉少庭會意,將寶姐兒騎到自己的脖子上,沈末隨即沖馬上的慕容澄大喊:「二姐夫!二姐夫我們在這!」
馬背上的慕容澄果真看了過來,微微怔愣後他看清人潮中的熟悉臉孔,朗然一笑,牙可真白。
「真像湯鍋里的烏雞。」
蓮衣捂著嘴笑,笑他那一口白牙,笑他日曬風吹黑成了個土疙瘩。笑著笑著就看到大姐七手八腳地給她擦臉,她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哭了,滿臉都是眼淚。
「二姐夫!」小妹還在喊,「二姐夫快看那兒!」
她將手指向也在主街的金滿居,雖然開在遠處,但他騎在馬上,一定能看到那塊金燦燦掛著紅綢的御賜匾額。
多閃!多晃眼吶!
第76章
宮裡為凱旋的軍隊設宴,御花園中宴飲,慕容澄因為是幾個人中最年輕的,被勸了許多酒。
這趟雖說他也立下小小功勞,但主角還是指揮西北兩邊作戰的兩位主將,中軍都督和廣南侯。這兩位穩坐皇帝下首,一左一右,平日裡在朝中見了面就是相互吹捧,今次中軍都督喝了點酒,自然也要借著席面說上兩句。
慕容澄聽得兩耳生繭,只想快些出宮。
「我聽聞蜀王世子在西寧衛臨危受命受了一次重傷,現在看起來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慕容澄被中軍都督提及,回神擱下酒杯,「無礙,不過是一些皮肉傷,若非潰爛感染,也不至於昏迷不醒。」
皇帝自然早就得知此事,只是道:「有驚無險就好,是朕大意,押運糧草雖是後勤,但也親歷戰場吉凶不卜。」
慕容澄起身拱手見禮,「陛下,輕傷不下前線,臣那看不著摸不著的心疾在戰事面前無足輕重。我既帶兵支援便要盡全力守住大豊疆土,為陛下盡忠。」
動聽,十分動聽。
「那你的心疾?」
「臣見到將士們浴血殺敵,為大豊建功,什麼心疾也都不治而愈了。這毛病軍中多見,只是將士們不似臣養尊處優,總將它掛在嘴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掌印沒作聲,回進去,過了一刻鐘走出來,「聖上說,溫爐很是味美,特別是螃蟹腿和河豚肉,與雞湯涮煮口味十分清甜。」
「民女叩謝陛下!」
「聖上還說,難怪蜀王世子在你的溫爐店裡賴了一年不肯走,原來是叫你拴住了胃。」見蓮衣一抖,他笑,「別慌,聖上都知情,蜀王世子對聖上從來推心置腹沒有隱瞞。這點,聖上也知情。」
蓮衣吞口唾沫,脖子梗了梗,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得又磕了個頭。
掌印回進去,這次換章光獨自出來,將她從地上攙扶起來,一併退下漢白玉石階。
宮門口,蓮衣連忙對章光見禮,謝他引路。
「謝什麼?謝你自己吧。」章光面上笑得和和氣氣,「聖上賞賜了金滿居一些東西,過會兒我叫人給你抬去。」
蓮衣滿口應和,心知這些賞賜不是為了今天這頓飯,應當是為了她在北平的舉措。
果不其然,章光又道:「眼下前線發來捷報,軍隊就要回程了,西邊戰況原本並不明朗,西寧險些被攻破。蜀王世子領援軍和糧草趕到後大抵是因為主場優勢,靠一場埋伏逆轉了局勢。你也有功勞在。但凡糧草在北平多耽擱一日,戰局都不明朗。」
那後半句聽得蓮衣耳朵嗡嗡的,只看得到他乾淨無須的嘴巴在說,「你立功了。大功。」
蓮衣被宮裡的轎輦抬回了金滿居,轎輦後邊跟著一溜宦官,個個手捧實木托盤,裡頭盛的不是玉如意就是金算珠,還有兩個宦官共同抬著一塊牌匾,牌匾上頭寫的是「金滿居」,卻在金字前邊跟了個大紅的「御」。
御賜的匾額在眾目睽睽之下掛上了門頭。
這下,蓮衣才是真的出名了。
一時間名滿京城,金滿居生意火爆,江都的兩間店子的門檻也快被食客踏平。甚至還有冰人登門給蓮衣說親,說的有商賈之後,也有貴族子弟,但想要求娶她的幾家士族,都只打算將她配給庶子。
蓮衣全都回絕了,帶著這份從天而降的莫大榮耀在京城等著慕容澄抵京。
一直等到深冬,西邊的軍隊才款款而歸。這一天她等了太久,沈家人也因為記掛慕容澄的安危,特意從江都趕過來。
就連劉少庭也來了,他如今任職大理寺丞,助理寺事,本就身在京城,來這一趟說是為了恭候世子,其實就是想見見沈末。
一家子擠在人潮里,簇擁著緊張得說不出話的蓮衣,嘰嘰喳喳興奮地朝城門口張望。
「哪個是世子爺?怎麼好像都不是?」
「是不是那個!那個神氣!瞧著像!」
蓮衣站在人堆里裹著氅衣,手心濕乎乎在大冷天直冒汗,她看到慕容澄騎在馬背上跟著隊伍凱旋,他頭轉得很勤,卻不和人潮揮手,因為他的目光正在人群里急切地尋找,找一朵粉白的小花,一朵他親手製作,佩戴在心上人頭頂的小蘿蔔花。
沈末看出他眼神急切,定然是在尋找二姐,可這人海茫茫,無異於大海撈針。
她靈機一動,蹲下身將寶姐兒抱給劉少庭,劉少庭會意,將寶姐兒騎到自己的脖子上,沈末隨即沖馬上的慕容澄大喊:「二姐夫!二姐夫我們在這!」
馬背上的慕容澄果真看了過來,微微怔愣後他看清人潮中的熟悉臉孔,朗然一笑,牙可真白。
「真像湯鍋里的烏雞。」
蓮衣捂著嘴笑,笑他那一口白牙,笑他日曬風吹黑成了個土疙瘩。笑著笑著就看到大姐七手八腳地給她擦臉,她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哭了,滿臉都是眼淚。
「二姐夫!」小妹還在喊,「二姐夫快看那兒!」
她將手指向也在主街的金滿居,雖然開在遠處,但他騎在馬上,一定能看到那塊金燦燦掛著紅綢的御賜匾額。
多閃!多晃眼吶!
第76章
宮裡為凱旋的軍隊設宴,御花園中宴飲,慕容澄因為是幾個人中最年輕的,被勸了許多酒。
這趟雖說他也立下小小功勞,但主角還是指揮西北兩邊作戰的兩位主將,中軍都督和廣南侯。這兩位穩坐皇帝下首,一左一右,平日裡在朝中見了面就是相互吹捧,今次中軍都督喝了點酒,自然也要借著席面說上兩句。
慕容澄聽得兩耳生繭,只想快些出宮。
「我聽聞蜀王世子在西寧衛臨危受命受了一次重傷,現在看起來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慕容澄被中軍都督提及,回神擱下酒杯,「無礙,不過是一些皮肉傷,若非潰爛感染,也不至於昏迷不醒。」
皇帝自然早就得知此事,只是道:「有驚無險就好,是朕大意,押運糧草雖是後勤,但也親歷戰場吉凶不卜。」
慕容澄起身拱手見禮,「陛下,輕傷不下前線,臣那看不著摸不著的心疾在戰事面前無足輕重。我既帶兵支援便要盡全力守住大豊疆土,為陛下盡忠。」
動聽,十分動聽。
「那你的心疾?」
「臣見到將士們浴血殺敵,為大豊建功,什麼心疾也都不治而愈了。這毛病軍中多見,只是將士們不似臣養尊處優,總將它掛在嘴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