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兩個小時後,影響結果出爐。
黎今穎和科主任兩人都等不急,一左一右同時翻看報告,最後對視一眼。
「你去說?」,科主任想到他人至中年還能有這麼一回經歷,對黎今穎越看越滿意,「是你想出來的,主刀醫生該去告訴家屬這個好消息了。」
「那您呢?」,黎今穎同樣很興奮。
科主任拍拍手,露出平日行政大主任的派頭:「我?我現在肯定是趕緊聯繫期刊啊,這麼一場跨時代的手術,錯過就不是人了!」
科主任哼著小曲扭著老腰走了。
黎今穎拿著手裡的報告,終於笑出聲。
她快步來到特護病房門口。
任書記和唐靜栩同時在病房外張望,她們至今還沒有獲批入內照顧。
「唐小姐,任書記!」
黎今穎行至她們面前,釋然道:「各項報告都很正常,我確定腫瘤全部切除乾淨,但還是需要觀察半年左右,一定要定期來複查……」
她滔滔不絕說了許多。
唐靜栩還沒反應過來:「黎醫生,怎麼就在說複查了?」
黎今穎忍不住取笑她:「你這個時候怎麼慢半拍?你們可以探視了,按照黃護士的囑託來就行,順利的話,唐司令三四天後就能下床,一周後就能出院。」
第117章 告別與重逢(上)
沿海的晚秋似乎總是來得遲一些。
部隊醫院門口的銀杏樹都快掉完白果了, 黎今穎還未感受到屬於下半載的涼意。
「黎主任,剪彩你都沒去嗎?」
今天是肝膽兼胰腺中心剪彩的日子。
黎今穎作為新任命的胰腺中心主任醫師,原本應該和科主任一左一右站在院長的身旁。
不過,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只能尋了個藉口,臨時出逃。
王如霞拎著行李箱,看向前來送別的好友, 不免為她感到不值得:「胰腺中心的成立可就這麼一次,咱倆以後在北京還能見呢,何必錯過亮相風光的好機會?你是不是傻!」
「我才不傻, 那些虛頭巴腦的有科主任頂著呢, 再說了, 好友送別也是一期一會的重要時刻!」
「哎, 我看你這個傻樣,應該是沒辦法像你師父那樣封院士了,巫醫生怎麼教出你這樣的死心眼?」
黎今穎順著往下說:「一家出一個院士已經不得了,有我師父頂著就行,我就負責做做手術,切切腫瘤,然後送送你。」
王如霞被她哄得雙頰熱紅。
她看著黎今穎,想到面前女人近半年來的開天闢地的技術, 再度確信:她放棄升兒科副主任的機會去進修求學,不見得是一筆虧本買賣。
黎今穎往前邁步的雷靂速度,實在是太過激勵人心。
自從唐司令的手術見報登刊, 黎今穎開拓創新的能力在學界徹底出了名。論文競相轉載, 揚名海外, 若非黎今穎不愛搞學術文章那一套,她甚至可以收割如今全球的大多數研究所青睞。
很快, 手術的長尾效應迎來變局。
首先是唐司令出院後,主動幫他們醫院牽頭,幫助黎今穎設立胰腺專業組,拉來不少從業多年的專科護士和影像人才,再度壯大她的團隊。普外科主任也很給力,迅速將這個主意並入新設立的肝膽胰中心,還出手促成了科學基金的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怎麼看黎今穎都覺得不靠譜的唐靜栩,在這輪變革中始終衝鋒在第一線,替他們搞定了不少進口醫藥公司。
不過,她倒不承認是欣賞某個人的緣故才決定入局,而是作為曾經的「病患家屬」切身體會到了看病難、治病貴。唐靜栩因此放出話,稱她接下來會將工作重心放在國產藥物的研製上,爭取以後不用朝海外醫藥大宗們讓渡低頭,就能拿到同樣高質量的診治。
「以前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爸媽還說,等我去了學校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看!果不其然,現在我是給你們墊底那個。」
王如霞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出她的困境。
好友在領域內大放異彩,她怎麼可能看著不眼紅?羨慕嫉妒肯定是有一些,但不至於讓她那顆包容萬象的醫者之心黑化。她作為黎今穎這段軍旅生活的全程見證者,彼此相伴進入部隊醫院工作,又看著她步入戀愛、踏入婚姻,包括眼下胰腺中心成立……王如霞是真心為黎今穎感到高興。
做他們這一行的前輩常說,搞外科的都是爭強好勝的狼,沒有野心的那批最終會在一次次差距中掉隊,最後泯然眾人矣。
大家都是十年磨一劍,她不想湮沒於人海。
她有野心。
誰說兒科醫生=大小感冒+腸胃發燒?
王如霞本就比室友們大幾歲,明年立春一到,就即將奔三。俗話說三十而立,她卻在二十九歲這一年搞了個大新聞——不是結婚,不是生子,而是找到了她的「真名天姨」,成功被女教授看中,申請到了北京的博士進修。
黎今穎笑著迎合她:「你屬於是暗中努力,驚艷所有人,瞞得我們太苦了!到時候等你進修結束,咱們再來比一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黎今穎和科主任兩人都等不急,一左一右同時翻看報告,最後對視一眼。
「你去說?」,科主任想到他人至中年還能有這麼一回經歷,對黎今穎越看越滿意,「是你想出來的,主刀醫生該去告訴家屬這個好消息了。」
「那您呢?」,黎今穎同樣很興奮。
科主任拍拍手,露出平日行政大主任的派頭:「我?我現在肯定是趕緊聯繫期刊啊,這麼一場跨時代的手術,錯過就不是人了!」
科主任哼著小曲扭著老腰走了。
黎今穎拿著手裡的報告,終於笑出聲。
她快步來到特護病房門口。
任書記和唐靜栩同時在病房外張望,她們至今還沒有獲批入內照顧。
「唐小姐,任書記!」
黎今穎行至她們面前,釋然道:「各項報告都很正常,我確定腫瘤全部切除乾淨,但還是需要觀察半年左右,一定要定期來複查……」
她滔滔不絕說了許多。
唐靜栩還沒反應過來:「黎醫生,怎麼就在說複查了?」
黎今穎忍不住取笑她:「你這個時候怎麼慢半拍?你們可以探視了,按照黃護士的囑託來就行,順利的話,唐司令三四天後就能下床,一周後就能出院。」
第117章 告別與重逢(上)
沿海的晚秋似乎總是來得遲一些。
部隊醫院門口的銀杏樹都快掉完白果了, 黎今穎還未感受到屬於下半載的涼意。
「黎主任,剪彩你都沒去嗎?」
今天是肝膽兼胰腺中心剪彩的日子。
黎今穎作為新任命的胰腺中心主任醫師,原本應該和科主任一左一右站在院長的身旁。
不過,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只能尋了個藉口,臨時出逃。
王如霞拎著行李箱,看向前來送別的好友, 不免為她感到不值得:「胰腺中心的成立可就這麼一次,咱倆以後在北京還能見呢,何必錯過亮相風光的好機會?你是不是傻!」
「我才不傻, 那些虛頭巴腦的有科主任頂著呢, 再說了, 好友送別也是一期一會的重要時刻!」
「哎, 我看你這個傻樣,應該是沒辦法像你師父那樣封院士了,巫醫生怎麼教出你這樣的死心眼?」
黎今穎順著往下說:「一家出一個院士已經不得了,有我師父頂著就行,我就負責做做手術,切切腫瘤,然後送送你。」
王如霞被她哄得雙頰熱紅。
她看著黎今穎,想到面前女人近半年來的開天闢地的技術, 再度確信:她放棄升兒科副主任的機會去進修求學,不見得是一筆虧本買賣。
黎今穎往前邁步的雷靂速度,實在是太過激勵人心。
自從唐司令的手術見報登刊, 黎今穎開拓創新的能力在學界徹底出了名。論文競相轉載, 揚名海外, 若非黎今穎不愛搞學術文章那一套,她甚至可以收割如今全球的大多數研究所青睞。
很快, 手術的長尾效應迎來變局。
首先是唐司令出院後,主動幫他們醫院牽頭,幫助黎今穎設立胰腺專業組,拉來不少從業多年的專科護士和影像人才,再度壯大她的團隊。普外科主任也很給力,迅速將這個主意並入新設立的肝膽胰中心,還出手促成了科學基金的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怎麼看黎今穎都覺得不靠譜的唐靜栩,在這輪變革中始終衝鋒在第一線,替他們搞定了不少進口醫藥公司。
不過,她倒不承認是欣賞某個人的緣故才決定入局,而是作為曾經的「病患家屬」切身體會到了看病難、治病貴。唐靜栩因此放出話,稱她接下來會將工作重心放在國產藥物的研製上,爭取以後不用朝海外醫藥大宗們讓渡低頭,就能拿到同樣高質量的診治。
「以前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爸媽還說,等我去了學校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看!果不其然,現在我是給你們墊底那個。」
王如霞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出她的困境。
好友在領域內大放異彩,她怎麼可能看著不眼紅?羨慕嫉妒肯定是有一些,但不至於讓她那顆包容萬象的醫者之心黑化。她作為黎今穎這段軍旅生活的全程見證者,彼此相伴進入部隊醫院工作,又看著她步入戀愛、踏入婚姻,包括眼下胰腺中心成立……王如霞是真心為黎今穎感到高興。
做他們這一行的前輩常說,搞外科的都是爭強好勝的狼,沒有野心的那批最終會在一次次差距中掉隊,最後泯然眾人矣。
大家都是十年磨一劍,她不想湮沒於人海。
她有野心。
誰說兒科醫生=大小感冒+腸胃發燒?
王如霞本就比室友們大幾歲,明年立春一到,就即將奔三。俗話說三十而立,她卻在二十九歲這一年搞了個大新聞——不是結婚,不是生子,而是找到了她的「真名天姨」,成功被女教授看中,申請到了北京的博士進修。
黎今穎笑著迎合她:「你屬於是暗中努力,驚艷所有人,瞞得我們太苦了!到時候等你進修結束,咱們再來比一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