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要說當年陳全家一案到底事關國法,數年前便被當今變成了鐵案——因此陳全和陳淼也長久銘恩在心——貴妃一家又確確實實是其中苦主。大臣們情知理虧,老實了許多,但凡稍有良知的,便將頭埋得更低了。
陳淼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顧應和,一轉口風,鋒芒直指道:「右相,以阿爹和我的出身,還是有戶有籍、官府蓋章的良家子,尚且有此遭遇。」
顧應和見她動作,並不曾出聲發言,只側身以對。
陳淼想當然也知道,今日殿上人之所以容忍她說了這麼多,非是因為她有尊位,也非是因為她有帝寵,更不可能只是因為她所言有理。他們中的更多人,應該就是在等著她所述完畢,而滿腔的報國之志、勸諫之心,姑且留待之後報與陛下吧。
陳淼面上掛著淚痕,鏗鏘道:「本宮今日來此,並非恃陛下厚愛得意忘形,也非是只圖為我自己一家討個說話,更非為我自己正名。而是要為了現在諸位大人眼裡能看見的曾氏、為了杜秋娘、為了更多如她們一般不被許多人看見、也無法為自己正言的人。」
陳淼低頭側頭瞧了一眼身側後方始終跪伏在地上的曾氏——後者的臉幾乎從未朝她這邊來看,似乎始終埋在了殿上的陰影里。
陳淼笑了一聲:「有些人,瞧不起官伎,自己卻在教司坊流連忘返,不時唱詩作和,名聲在外——」
她似乎不吝慷慨,感嘆一般讚嘆:「多麼風流啊!本宮尚為民女時,曾隨父進城,也在市井中聽過不少御史台大人的雷厲風行啊。」
意料之中地,兩邊的人群中傳來陣陣騷動。先帝為人……咳,寬仁,這點是做不了假的,御史颱風聞奏事,常年彈劾過不少違律違紀之事,其中,大臣出入青樓被先帝打趣寬赦卻反遭御史台當朝諷諫之事,不止一例。
「就是這樣,」陳淼旁若無人地抬頭,目視前方,自顧自繼續道,「明明是指定下來的規則骯髒,卻還要怪沒有選擇的弱女子下賤——伎女下賤,嫖客便是清白麼!」
第69章
陳淼自覺罵得理直氣壯,酣暢淋漓。
等到晚間,她又細細復盤白日殿上己身形狀,心下還略微頓足痛惜於自己某方面發揮尚有些小小不足,這些暫且不提。
且說當下,在陳淼走後,容凜正色對著階下一干人
依誮
臣:「貴妃所言,都是因自身曾出身寒微,遍嘗心酸。而貴妃為百姓振聲之意,又溢於言表。此番痛陳厲害,不僅是為民仗義執言,也是一番情真意切啊。」
朝臣自然紛紛伏地,口稱不敢,高呼此乃臣等不察,有玩忽職守之嫌,實是慚愧,今後必會潛心靜用,以體察民情、為民做主,云云。
不過,鑑於先前陳淼洋洋灑灑述說了大半養父的艱辛,她的意思其實也很明顯了——
第一,我陳淼是一個被丟進乍暖還寒伶仃鄴水河裡的孤兒,要不是有著阿爹,這麼一個毀家舍業的漁夫心生憐憫從中打撈上來,又費心養育,早一命嗚呼了。所以親爹親媽什麼的,甭管她是什麼出身,早在往河裡扔了我的時候,在我心裡就當今生緣盡於此了。他日即便換做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來了,我,當朝貴妃,也只要這一個阿爹。
這一點,其實將這眾目睽睽之下曾氏的口述和貴妃的表述兩相印證,一般人很難再強行將二者聯繫在一起——難不成就非要嘴硬,按下「昔日的陳淼便是曾氏口中死胎」的說法?便是有半信半疑想要站出來質疑一二的,也被有眼色的同僚悄悄拽住袖子拖了回去。
再有——
第二,不管本宮認不認親,本宮也絕看不過眼,將傷痕累累艱難脫籍容身的可憐女子從得之不易的平靜生活里攀扯出來不說,還鬧大到非要拿上朝堂說事的地步。
口口聲聲說賤籍人品低劣,活該聲名狼藉——本宮呸!
……
陳氏女果真出身寒微,如此難登大雅之堂粗鄙之語,也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生說出來!
果真是……果真是……
別說一些自以為被指桑罵槐了的官員心裡不舒服,一些上了年紀思想古板的典型舊儒官員也暗裡忿忿:陳氏女進宮眼看著就要滿一年,宮中至今尚未曾有一絲孕信傳出來,往日里還能聽說些她在內宮太后的教導下謹小慎微、越發有度,本以為孺子可教、來日方長,足以漸漸彌補她學問寡漏、見識有缺的弊處,卻沒想到今日見她行事隱隱有跋扈之端,況且陛下還包庇溺愛至此,若不及時抨制,長此以往,恐生牝雞司晨之嫌啊!
不過在他們得以出聲之前,就被容凜的下一步操作堵了回去。
容凜揚聲:「剛好,千牛衛那邊查到了一些額外……有趣的東西。」
容凜微微眯了眼睛,用目光描繪遠方宏偉大殿殿門的輪廓:「有意思啊,實在是很有意思。孤實在是很想知道愛卿們將會對此有何高見。」
待陛下意味不明的眼神緩緩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千牛衛中郎將李雎當下深吸一口氣,知道是自己該出場的時候了——
*
容凜端坐在堂皇殿宇之內,手指在杯壁上輕敲,有點無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淼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顧應和,一轉口風,鋒芒直指道:「右相,以阿爹和我的出身,還是有戶有籍、官府蓋章的良家子,尚且有此遭遇。」
顧應和見她動作,並不曾出聲發言,只側身以對。
陳淼想當然也知道,今日殿上人之所以容忍她說了這麼多,非是因為她有尊位,也非是因為她有帝寵,更不可能只是因為她所言有理。他們中的更多人,應該就是在等著她所述完畢,而滿腔的報國之志、勸諫之心,姑且留待之後報與陛下吧。
陳淼面上掛著淚痕,鏗鏘道:「本宮今日來此,並非恃陛下厚愛得意忘形,也非是只圖為我自己一家討個說話,更非為我自己正名。而是要為了現在諸位大人眼裡能看見的曾氏、為了杜秋娘、為了更多如她們一般不被許多人看見、也無法為自己正言的人。」
陳淼低頭側頭瞧了一眼身側後方始終跪伏在地上的曾氏——後者的臉幾乎從未朝她這邊來看,似乎始終埋在了殿上的陰影里。
陳淼笑了一聲:「有些人,瞧不起官伎,自己卻在教司坊流連忘返,不時唱詩作和,名聲在外——」
她似乎不吝慷慨,感嘆一般讚嘆:「多麼風流啊!本宮尚為民女時,曾隨父進城,也在市井中聽過不少御史台大人的雷厲風行啊。」
意料之中地,兩邊的人群中傳來陣陣騷動。先帝為人……咳,寬仁,這點是做不了假的,御史颱風聞奏事,常年彈劾過不少違律違紀之事,其中,大臣出入青樓被先帝打趣寬赦卻反遭御史台當朝諷諫之事,不止一例。
「就是這樣,」陳淼旁若無人地抬頭,目視前方,自顧自繼續道,「明明是指定下來的規則骯髒,卻還要怪沒有選擇的弱女子下賤——伎女下賤,嫖客便是清白麼!」
第69章
陳淼自覺罵得理直氣壯,酣暢淋漓。
等到晚間,她又細細復盤白日殿上己身形狀,心下還略微頓足痛惜於自己某方面發揮尚有些小小不足,這些暫且不提。
且說當下,在陳淼走後,容凜正色對著階下一干人
依誮
臣:「貴妃所言,都是因自身曾出身寒微,遍嘗心酸。而貴妃為百姓振聲之意,又溢於言表。此番痛陳厲害,不僅是為民仗義執言,也是一番情真意切啊。」
朝臣自然紛紛伏地,口稱不敢,高呼此乃臣等不察,有玩忽職守之嫌,實是慚愧,今後必會潛心靜用,以體察民情、為民做主,云云。
不過,鑑於先前陳淼洋洋灑灑述說了大半養父的艱辛,她的意思其實也很明顯了——
第一,我陳淼是一個被丟進乍暖還寒伶仃鄴水河裡的孤兒,要不是有著阿爹,這麼一個毀家舍業的漁夫心生憐憫從中打撈上來,又費心養育,早一命嗚呼了。所以親爹親媽什麼的,甭管她是什麼出身,早在往河裡扔了我的時候,在我心裡就當今生緣盡於此了。他日即便換做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來了,我,當朝貴妃,也只要這一個阿爹。
這一點,其實將這眾目睽睽之下曾氏的口述和貴妃的表述兩相印證,一般人很難再強行將二者聯繫在一起——難不成就非要嘴硬,按下「昔日的陳淼便是曾氏口中死胎」的說法?便是有半信半疑想要站出來質疑一二的,也被有眼色的同僚悄悄拽住袖子拖了回去。
再有——
第二,不管本宮認不認親,本宮也絕看不過眼,將傷痕累累艱難脫籍容身的可憐女子從得之不易的平靜生活里攀扯出來不說,還鬧大到非要拿上朝堂說事的地步。
口口聲聲說賤籍人品低劣,活該聲名狼藉——本宮呸!
……
陳氏女果真出身寒微,如此難登大雅之堂粗鄙之語,也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生說出來!
果真是……果真是……
別說一些自以為被指桑罵槐了的官員心裡不舒服,一些上了年紀思想古板的典型舊儒官員也暗裡忿忿:陳氏女進宮眼看著就要滿一年,宮中至今尚未曾有一絲孕信傳出來,往日里還能聽說些她在內宮太后的教導下謹小慎微、越發有度,本以為孺子可教、來日方長,足以漸漸彌補她學問寡漏、見識有缺的弊處,卻沒想到今日見她行事隱隱有跋扈之端,況且陛下還包庇溺愛至此,若不及時抨制,長此以往,恐生牝雞司晨之嫌啊!
不過在他們得以出聲之前,就被容凜的下一步操作堵了回去。
容凜揚聲:「剛好,千牛衛那邊查到了一些額外……有趣的東西。」
容凜微微眯了眼睛,用目光描繪遠方宏偉大殿殿門的輪廓:「有意思啊,實在是很有意思。孤實在是很想知道愛卿們將會對此有何高見。」
待陛下意味不明的眼神緩緩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千牛衛中郎將李雎當下深吸一口氣,知道是自己該出場的時候了——
*
容凜端坐在堂皇殿宇之內,手指在杯壁上輕敲,有點無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