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他溫和地笑了笑:“朕就知道你會如此說。不過你放心,朕乃一國之君,一定會守住國都的。徐孟舟和溫嘉都已經在趕回來的路上,瓦剌孤軍深入,未必能占得便宜。我們有舉國之力,定會取勝。”
若澄挺佩服朱正熙的勇氣,作為皇帝,這個時候沒有想著逃跑遷都,已經十分難得了。但她也從皇帝的話里知道此戰的艱難,一個弄不好可能就是國破家亡。而這些壓力,如今都是在前線的朱翊深一個人頂著。
“皇上,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若澄遲疑了片刻,還是小聲說道。
“嗯,你說。”
“我聽王爺說過,順安王以前跟在世宗的身邊,也十分擅長打仗。他這些年雖然遠離朝堂,但本事應該也沒忘光。皇上要不要起用他?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應該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吧?順安王想必也會同意的。”
若澄所說,朱翊深在密信中也提到了。但作為朱正熙來說,順安王這些年被放逐,對皇室肯定有怨言,未必肯出手幫忙。他原本不抱什麼希望,對於一個曾經造反過的人來說,這種時候不來添亂已經算好的了。但被若澄這麼一說,他答應道:“朕會給他寫信試試看。”
“還有一件事。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到方美人身邊的宮女跪在外面苦苦地哀求內官,說方美人生病了,吃不下東西,太醫院卻不給她派太醫。不管她犯了什麼錯,跟皇上終究是夫妻一場。俗話說一夜夫妻百夜恩,皇上還是叫個太醫過去看看吧?”若澄柔聲勸道。
“竟有這種事?”朱正熙面露不悅,立刻命劉忠去把那個宮女叫進來。
第139章
宮女見到皇帝的面,一下子跪在地上。大概哭了許久, 她的臉上有些狼狽, 嗓子發燙, 不敢抬頭看聖顏。方玉珠如今是牆倒眾人推, 宮裡的人慣會見風使舵, 出了事沒人肯伸以援手。她其實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皇帝真的召見她。
朱正熙肅容問道:“方美人到底如何了?”
宮女沙啞著聲音說:“美人她生病了。人覺得沒力氣,飯也吃不下。奴婢想去太醫院請個太醫瞧瞧, 可是太醫都推脫自己事忙。奴婢又去坤寧宮求皇后娘娘, 沒見到她的面, 倒是她身邊的女官說會吩咐太醫院。可等了幾日都沒有動靜, 美人她今日又吐了, 奴婢瞧著實在不好……”
劉忠原本低頭聽著宮女的描述, 忽然覺得不大對勁, 這難道是有喜了?想想方美人被降級以前, 皇上去她那兒的次數也不少。
他趕緊抬頭, 對仍然疑惑不解的皇帝說道:“皇上,這情形不太對,得趕緊派個太醫過去看看。”若真是懷了龍子,那可是整個皇城的大事。永明帝年紀已經不小, 膝下還無一子,太后還成天念叨此事。
朱正熙也反應過來, 起身道:“你去太醫院宣院正, 朕這就過去看看。”他大步走到門邊, 才記起若澄還在,側頭看她,“多虧你進言,否則誤了大事。朕叫人送你出宮。”
若澄點頭,目送皇帝和那名宮女離去。宮女臨走時還特意向若澄屈膝行禮。她還想皇上怎麼突然肯見她了,原來是晉王妃求的情。她聽說美人跟晉王妃從前有些過節,關鍵時候,晉王妃卻能不計前嫌,當真是大度。
若澄從宮中出來,身上已經濕透了,還好馬車裡有乾淨的帕子,她便簡單地擦拭了。朱翊深每回一有事,就想著怎麼把她送走,這讓她很生氣。好像在他的眼中,她永遠都是需要人保護的小嬌花,經不起一點風雨似的。她的確不能像圖蘭雅一樣能衝鋒陷陣地打戰,但她也會盡全力地支持他。他太小看她了!
今日在宮中,看到方玉珠跟蘇見微之間的鬥爭,若澄無比慶幸朱翊深當初放棄了皇位。試想如果他現在是皇帝,就要承受如同朱正熙一樣的壓力,而她和他因為政治所娶的那些女人,就會陷入這樣日復一日的較量里,她會覺得很累。她就算很愛他,大概在若干年之後,也會後悔當初嫁給他吧?
這巍峨的宮殿,錦繡榮華和一個天下至尊的男人,真的值得女人為之付出青春和一輩子的自由嗎?若澄搖了搖頭。
傍晚,若澄在屋裡絞盡腦汁想著怎麼給朱翊深寫信的時候,碧雲跑來告訴她:“王妃,方美人有喜了!皇上不僅親自把她從現在的住處接出來,還安排住進了咸福宮。那可是貴妃的才能住的宮殿啊。這下她可是母憑子貴,一朝翻身了。”
若澄將毛筆放在硯台上蘸墨,一點都不意外。這是永明帝的皇長子,自從原來那位太子妃故去以後,這兩年永明帝的後宮都沒有好消息傳出,朝臣和內宮都在暗暗著急。終於有妃嬪懷上龍嗣,皇上自然高興。而且這個孩子來得及時,恐怕還會得到朱正熙格外的疼愛。
畢竟於現在的皇室來說,這個孩子代表著新的希望。
可反觀蘇家的那兩位恐怕就不會太高興了吧。
在乾清宮的時候,那宮女說話時雖有所保留,但明白人一聽就知道,皇后失察,所以太醫院才沒有人給方玉珠看病。失察還是好聽的,故意從中作梗都說不定。若澄畢竟從小長在宮中,見多了這些,只是她從來不以惡意去推斷一個人的品性。
她不喜這樣的恃強凌弱,所以才幫方玉珠。
碧雲原以為王妃會非常吃驚,但看到她神色淡淡的,好像不出所料一樣。
若澄看她失望的樣子,笑了笑說道:“前線戰局吃緊,宮中有這等喜事,也算是振奮人心。之後宮中若是有宴會什麼,就說我身體不舒服,一律幫我推了吧。”
“是。”碧雲覺得若澄的性子多少還是隨了宸妃,不會因人失勢而踩上一腳,也不會因人得勢而去攀附。以前宸妃在宮中的時候,也從不愛湊熱鬧,跟各位娘娘的關係都淡如水。在她的世界裡,好像只有丈夫,兒子還有小若澄。很多人都在傳宸妃涼薄高傲,不太好接近,但碧雲卻知道娘娘比任何人都善良,都明理。在深宮之中,女人跟女人之間,哪有真正的友情?只有血脈才是最牢靠的關係。
若澄用筆端頂著下巴,忽然知道了要如何開始寫這封信。按照以往的慣例,他未必會回,但肯定會看。若澄輕笑了一聲,提筆寫道:“王爺,首先向你道賀。你要當叔公了。”
……
紫荊城的內宮並沒有很多宮殿,東西六宮加上皇后的坤寧宮不過十幾處。除了皇后獨居於坤寧宮,很多時候都是幾個女人同住一座宮宇,位分高的管著位份低的。不過永明帝的內宮現在統共沒幾個人,端和帝的內宮又在被遣散了,所以剛被查出有孕的方玉珠搬進了一座寬敞的新宮——咸福宮。
宮人們忙著收拾宮殿,今日跑去乾清宮的宮女子蘭也被朱正熙破格提拔為方玉珠的近身女官。
好在宮裡每日都有人定時灑掃,咸福宮雖然久未住人,但乾淨整潔,添置些新的家具就很體面了。
朱正熙將方玉珠身上的斗篷裹緊,提醒她擔心腳下。天色以黑,前後左右有十幾個宮人提著燈籠照路。這樣一路走過來,聲勢浩大,想必宮裡上下都知道了。
若澄挺佩服朱正熙的勇氣,作為皇帝,這個時候沒有想著逃跑遷都,已經十分難得了。但她也從皇帝的話里知道此戰的艱難,一個弄不好可能就是國破家亡。而這些壓力,如今都是在前線的朱翊深一個人頂著。
“皇上,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若澄遲疑了片刻,還是小聲說道。
“嗯,你說。”
“我聽王爺說過,順安王以前跟在世宗的身邊,也十分擅長打仗。他這些年雖然遠離朝堂,但本事應該也沒忘光。皇上要不要起用他?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應該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吧?順安王想必也會同意的。”
若澄所說,朱翊深在密信中也提到了。但作為朱正熙來說,順安王這些年被放逐,對皇室肯定有怨言,未必肯出手幫忙。他原本不抱什麼希望,對於一個曾經造反過的人來說,這種時候不來添亂已經算好的了。但被若澄這麼一說,他答應道:“朕會給他寫信試試看。”
“還有一件事。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到方美人身邊的宮女跪在外面苦苦地哀求內官,說方美人生病了,吃不下東西,太醫院卻不給她派太醫。不管她犯了什麼錯,跟皇上終究是夫妻一場。俗話說一夜夫妻百夜恩,皇上還是叫個太醫過去看看吧?”若澄柔聲勸道。
“竟有這種事?”朱正熙面露不悅,立刻命劉忠去把那個宮女叫進來。
第139章
宮女見到皇帝的面,一下子跪在地上。大概哭了許久, 她的臉上有些狼狽, 嗓子發燙, 不敢抬頭看聖顏。方玉珠如今是牆倒眾人推, 宮裡的人慣會見風使舵, 出了事沒人肯伸以援手。她其實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皇帝真的召見她。
朱正熙肅容問道:“方美人到底如何了?”
宮女沙啞著聲音說:“美人她生病了。人覺得沒力氣,飯也吃不下。奴婢想去太醫院請個太醫瞧瞧, 可是太醫都推脫自己事忙。奴婢又去坤寧宮求皇后娘娘, 沒見到她的面, 倒是她身邊的女官說會吩咐太醫院。可等了幾日都沒有動靜, 美人她今日又吐了, 奴婢瞧著實在不好……”
劉忠原本低頭聽著宮女的描述, 忽然覺得不大對勁, 這難道是有喜了?想想方美人被降級以前, 皇上去她那兒的次數也不少。
他趕緊抬頭, 對仍然疑惑不解的皇帝說道:“皇上,這情形不太對,得趕緊派個太醫過去看看。”若真是懷了龍子,那可是整個皇城的大事。永明帝年紀已經不小, 膝下還無一子,太后還成天念叨此事。
朱正熙也反應過來, 起身道:“你去太醫院宣院正, 朕這就過去看看。”他大步走到門邊, 才記起若澄還在,側頭看她,“多虧你進言,否則誤了大事。朕叫人送你出宮。”
若澄點頭,目送皇帝和那名宮女離去。宮女臨走時還特意向若澄屈膝行禮。她還想皇上怎麼突然肯見她了,原來是晉王妃求的情。她聽說美人跟晉王妃從前有些過節,關鍵時候,晉王妃卻能不計前嫌,當真是大度。
若澄從宮中出來,身上已經濕透了,還好馬車裡有乾淨的帕子,她便簡單地擦拭了。朱翊深每回一有事,就想著怎麼把她送走,這讓她很生氣。好像在他的眼中,她永遠都是需要人保護的小嬌花,經不起一點風雨似的。她的確不能像圖蘭雅一樣能衝鋒陷陣地打戰,但她也會盡全力地支持他。他太小看她了!
今日在宮中,看到方玉珠跟蘇見微之間的鬥爭,若澄無比慶幸朱翊深當初放棄了皇位。試想如果他現在是皇帝,就要承受如同朱正熙一樣的壓力,而她和他因為政治所娶的那些女人,就會陷入這樣日復一日的較量里,她會覺得很累。她就算很愛他,大概在若干年之後,也會後悔當初嫁給他吧?
這巍峨的宮殿,錦繡榮華和一個天下至尊的男人,真的值得女人為之付出青春和一輩子的自由嗎?若澄搖了搖頭。
傍晚,若澄在屋裡絞盡腦汁想著怎麼給朱翊深寫信的時候,碧雲跑來告訴她:“王妃,方美人有喜了!皇上不僅親自把她從現在的住處接出來,還安排住進了咸福宮。那可是貴妃的才能住的宮殿啊。這下她可是母憑子貴,一朝翻身了。”
若澄將毛筆放在硯台上蘸墨,一點都不意外。這是永明帝的皇長子,自從原來那位太子妃故去以後,這兩年永明帝的後宮都沒有好消息傳出,朝臣和內宮都在暗暗著急。終於有妃嬪懷上龍嗣,皇上自然高興。而且這個孩子來得及時,恐怕還會得到朱正熙格外的疼愛。
畢竟於現在的皇室來說,這個孩子代表著新的希望。
可反觀蘇家的那兩位恐怕就不會太高興了吧。
在乾清宮的時候,那宮女說話時雖有所保留,但明白人一聽就知道,皇后失察,所以太醫院才沒有人給方玉珠看病。失察還是好聽的,故意從中作梗都說不定。若澄畢竟從小長在宮中,見多了這些,只是她從來不以惡意去推斷一個人的品性。
她不喜這樣的恃強凌弱,所以才幫方玉珠。
碧雲原以為王妃會非常吃驚,但看到她神色淡淡的,好像不出所料一樣。
若澄看她失望的樣子,笑了笑說道:“前線戰局吃緊,宮中有這等喜事,也算是振奮人心。之後宮中若是有宴會什麼,就說我身體不舒服,一律幫我推了吧。”
“是。”碧雲覺得若澄的性子多少還是隨了宸妃,不會因人失勢而踩上一腳,也不會因人得勢而去攀附。以前宸妃在宮中的時候,也從不愛湊熱鬧,跟各位娘娘的關係都淡如水。在她的世界裡,好像只有丈夫,兒子還有小若澄。很多人都在傳宸妃涼薄高傲,不太好接近,但碧雲卻知道娘娘比任何人都善良,都明理。在深宮之中,女人跟女人之間,哪有真正的友情?只有血脈才是最牢靠的關係。
若澄用筆端頂著下巴,忽然知道了要如何開始寫這封信。按照以往的慣例,他未必會回,但肯定會看。若澄輕笑了一聲,提筆寫道:“王爺,首先向你道賀。你要當叔公了。”
……
紫荊城的內宮並沒有很多宮殿,東西六宮加上皇后的坤寧宮不過十幾處。除了皇后獨居於坤寧宮,很多時候都是幾個女人同住一座宮宇,位分高的管著位份低的。不過永明帝的內宮現在統共沒幾個人,端和帝的內宮又在被遣散了,所以剛被查出有孕的方玉珠搬進了一座寬敞的新宮——咸福宮。
宮人們忙著收拾宮殿,今日跑去乾清宮的宮女子蘭也被朱正熙破格提拔為方玉珠的近身女官。
好在宮裡每日都有人定時灑掃,咸福宮雖然久未住人,但乾淨整潔,添置些新的家具就很體面了。
朱正熙將方玉珠身上的斗篷裹緊,提醒她擔心腳下。天色以黑,前後左右有十幾個宮人提著燈籠照路。這樣一路走過來,聲勢浩大,想必宮裡上下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