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沈如錦笑著挽住若澄的手臂:“我擔心鴻兒給你們添麻煩了,便詢問王爺。中午留下一起用午膳吧?二哥稍後也會過來,我們兄妹幾個好好聚一聚。”
若澄看向朱翊深,詢問他的意思。朱翊深道:“你做主便是。”
沒過多久,沈安序果然來了。他知道沈如錦被放回來,還特意帶了以前家中的大夫來給她檢查身子。他沒想到朱翊深也在這裡,明日就出征,這時候不是應該忙著打包行李,點兵點將,還有閒工夫到親戚家串門子?看來這一戰也沒外界傳言的那麼難打。
若澄陪沈如錦到裡屋給大夫看診,沈安序對朱翊深說道:“下官原以為出了這麼多的事,此次的出征必定有幾分艱難。但看王爺如此氣定神閒,下官也就放心了。想必王爺已經有必勝的把握?”
朱翊深看著遠處道:“恰恰相反,此戰難打,我並沒有大勝的把握。可能最後也就是兩敗俱傷的結果。若我不能平安回來,還請二哥幫忙照顧若澄。”
他屈尊降貴地喊了一聲“二哥”,沈安序訕訕的,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接話。瓦剌十萬兵力,還俘了平國公,據說長城沿線的衛所有幾個指揮使和奴兒干都司的康旺都投了瓦剌。任誰看,這一戰都無比艱難。他低聲道:“你既然叫我二哥,我便說句實話。其實澄兒的性子你我都很清楚,若你不能回來,她多半會隨你而去。你叫我照顧她,我肯定會讓她改嫁。畢竟在這京城裡,一個弱女人無男人疼愛保護,又怎能活得下去?到時候你可別怪我。”
朱翊深看著沈安序,目光要在他臉上盯出個洞,半晌,忽然一笑:“如此,我定會拼死回來。”
“這就對了。預祝你凱旋。”沈安序也是一笑,大著膽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跟一個親王稱兄道弟,心中多少還有些惶恐。
大夫檢查了沈如錦的身體,說她無事,中午幾人愉快地共進午膳。午膳之後,又坐在一起說了會兒話,才各自打道回府。
李懷恩已經命人收拾朱翊深的行囊,大箱小包堆在院子裡整理。直到這時,若澄才察覺朱翊深明日要離開了,心中有濃濃的離別之情。但想到這次以後,朱翊深便可以跟她離開京城,遠離朝堂的紛爭,她心中又有了期待。只希望戰事能夠早些順利結束。
第136章
轉眼間, 朱翊深已經離開京城十天了。時入五月, 端午之後便算迎來了夏季。若澄又恢復了以前平淡的日子,謝絕訪客, 也不出席任何宴會。她一直覺得女人圈子乃是非之地, 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前線暫時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但她認為沒有消息也就是好消息了。
聽說方玉珠被皇帝連降幾級,變為美人, 也從原來的宮殿搬了出去。方家雖然並未通敵, 但受方玉珠一事牽連,方德安也被罰俸三個月。
方老夫人當即決定帶著其餘子孫到老家去避避風頭,原本門庭若市的方府,一下變得冷清了。
這些都是沈如錦告訴若澄的。她嫌在國公府養胎悶, 隔三差五就跑到若澄這裡來閒聊。沈如錦坐在暖炕上, 她肚子已經有些顯懷了,人也豐腴了一些:“方玉珠這叫惡有惡報。她從前囂張跋扈,得罪了多少人?這次出事,內宮一個幫她求情的人也沒有。只可憐溫都督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她弄進宮中,反而幫了倒忙。”
素雲端了洗乾淨的櫻桃進來。沈如錦最近害喜嚴重,每日飯量很少, 只能多吃些水果。若澄問道:“世子在四川如何?”
沈如錦將一顆櫻桃塞進嘴裡:“四川的事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 棘手得很。現在全國各地的衛所那麼多, 很多逃兵卻還在享用百姓的賦稅。百姓苦不堪言, 當然得早飯。之前他聽到平國公府出事, 心急如焚, 想從前線跑回來,幸好我提前讓人送了份信過去安撫。否則,他這會兒估計已經被皇上以擅離職守問罪了。”
若澄坐在沈如錦身邊,笑著問她:“姐姐,你怎麼好像什麼都知道?”
沈如錦嗔了她一眼。並不是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她相信朱翊深和沈安序。若澄想要救她,朱翊深必不會袖手旁觀。當然她也想辦法自救,要不然這會兒還在牢里跟鼠輩為伴。
兩個人正聊著,外面忽然有喧譁聲。
若澄看了素雲一眼,素雲出去片刻,回來稟報導:“王妃,是姚家的人。舅爺似乎受傷了。”
若澄這陣子忙著自己的事情,已經有一陣沒有姚家的消息。她以為他們已經在京中安定下來,舅舅也有意不多打擾她,因此也沒有過問。她讓素雲去把報信的人帶進來,那人是姚家的使喚婆子,當初還是若澄給挑的。
她一見若澄就跪在地上說道:“王妃,您一定要救救老爺和夫人啊。”
“究竟出了什麼事?”若澄皺眉問道。
那婆子一口氣說道:“先前老爺得知葉明修大人高升,就想著他幫了姑娘的婚事,備一份厚禮去謝謝他。可據說到了葉府門前,排著長隊,都是要見葉大人的。老爺想著把東西托門房轉交就好,可沒想到話未說兩句,就被門房的人推下了石階,摔傷了腿。老爺不敢吭聲,一瘸一拐地自己回家,夫人氣不過,跑去葉府理論,姑娘跟去阻攔了。老身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幫不上什麼忙。情急之下,就想到您。”
沈如錦一邊吃著一邊道:“好威風的吏部侍郎。”
若澄卻坐不住,轉身道:“姐姐,你在府里休息,我去看看。”
沈如錦一把抓住她的手臂:“你那舅母脾氣上來,你能勸得住?”
“可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欺負。我母親家只剩下這麼一個親人了。何況這事本來就是葉府的人不對在先,我也得找他們要個說法。”若澄堅決地說道。
沈如錦從軟枕上起身:“罷了,怕了你這個小祖宗。我跟你一起走一趟吧。葉明修如今身份不一樣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念著過去的情分。你記得多叫幾個王府的府兵,萬一動手咱們也不吃虧。”
若澄連忙搖頭:“那怎麼行?你懷著身孕,萬一有個閃失,我可擔待不起。”
“我又不衝鋒陷陣,就是跟著你去看看。快走吧,晚點她們母女兩個說不定也要受傷了。”沈如錦拉著若澄往外走。若澄拗不過她,吩咐素雲和碧雲準備馬車,再叫上一隊府兵,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葉明修升官之後,府邸已經換了地方,門面氣派。屋瓦白牆圍著偌大的府邸,牆那頭種著高大的樹木,在牆外投下一片綠蔭。綠蔭底下排著長隊,都是送禮的人。
余氏到了之後,直接站在正門底下,大聲叫道:“葉明修,你給我出來!今日你不給我個說法,我就不走了!”
正在排隊的人立刻看過來,議論紛紛。兩個護院模樣的壯漢從台階上下來,擋在余氏面前:“何人鬧事?速速離去,否則我們就不客氣了!”
余氏不甘示弱:“我家老爺好心來送禮,你們看不上就算了,為何傷人?這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得了,我跟你們說不上話,我要見葉明修,快叫他出來!”
若澄看向朱翊深,詢問他的意思。朱翊深道:“你做主便是。”
沒過多久,沈安序果然來了。他知道沈如錦被放回來,還特意帶了以前家中的大夫來給她檢查身子。他沒想到朱翊深也在這裡,明日就出征,這時候不是應該忙著打包行李,點兵點將,還有閒工夫到親戚家串門子?看來這一戰也沒外界傳言的那麼難打。
若澄陪沈如錦到裡屋給大夫看診,沈安序對朱翊深說道:“下官原以為出了這麼多的事,此次的出征必定有幾分艱難。但看王爺如此氣定神閒,下官也就放心了。想必王爺已經有必勝的把握?”
朱翊深看著遠處道:“恰恰相反,此戰難打,我並沒有大勝的把握。可能最後也就是兩敗俱傷的結果。若我不能平安回來,還請二哥幫忙照顧若澄。”
他屈尊降貴地喊了一聲“二哥”,沈安序訕訕的,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接話。瓦剌十萬兵力,還俘了平國公,據說長城沿線的衛所有幾個指揮使和奴兒干都司的康旺都投了瓦剌。任誰看,這一戰都無比艱難。他低聲道:“你既然叫我二哥,我便說句實話。其實澄兒的性子你我都很清楚,若你不能回來,她多半會隨你而去。你叫我照顧她,我肯定會讓她改嫁。畢竟在這京城裡,一個弱女人無男人疼愛保護,又怎能活得下去?到時候你可別怪我。”
朱翊深看著沈安序,目光要在他臉上盯出個洞,半晌,忽然一笑:“如此,我定會拼死回來。”
“這就對了。預祝你凱旋。”沈安序也是一笑,大著膽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跟一個親王稱兄道弟,心中多少還有些惶恐。
大夫檢查了沈如錦的身體,說她無事,中午幾人愉快地共進午膳。午膳之後,又坐在一起說了會兒話,才各自打道回府。
李懷恩已經命人收拾朱翊深的行囊,大箱小包堆在院子裡整理。直到這時,若澄才察覺朱翊深明日要離開了,心中有濃濃的離別之情。但想到這次以後,朱翊深便可以跟她離開京城,遠離朝堂的紛爭,她心中又有了期待。只希望戰事能夠早些順利結束。
第136章
轉眼間, 朱翊深已經離開京城十天了。時入五月, 端午之後便算迎來了夏季。若澄又恢復了以前平淡的日子,謝絕訪客, 也不出席任何宴會。她一直覺得女人圈子乃是非之地, 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前線暫時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但她認為沒有消息也就是好消息了。
聽說方玉珠被皇帝連降幾級,變為美人, 也從原來的宮殿搬了出去。方家雖然並未通敵, 但受方玉珠一事牽連,方德安也被罰俸三個月。
方老夫人當即決定帶著其餘子孫到老家去避避風頭,原本門庭若市的方府,一下變得冷清了。
這些都是沈如錦告訴若澄的。她嫌在國公府養胎悶, 隔三差五就跑到若澄這裡來閒聊。沈如錦坐在暖炕上, 她肚子已經有些顯懷了,人也豐腴了一些:“方玉珠這叫惡有惡報。她從前囂張跋扈,得罪了多少人?這次出事,內宮一個幫她求情的人也沒有。只可憐溫都督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她弄進宮中,反而幫了倒忙。”
素雲端了洗乾淨的櫻桃進來。沈如錦最近害喜嚴重,每日飯量很少, 只能多吃些水果。若澄問道:“世子在四川如何?”
沈如錦將一顆櫻桃塞進嘴裡:“四川的事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 棘手得很。現在全國各地的衛所那麼多, 很多逃兵卻還在享用百姓的賦稅。百姓苦不堪言, 當然得早飯。之前他聽到平國公府出事, 心急如焚, 想從前線跑回來,幸好我提前讓人送了份信過去安撫。否則,他這會兒估計已經被皇上以擅離職守問罪了。”
若澄坐在沈如錦身邊,笑著問她:“姐姐,你怎麼好像什麼都知道?”
沈如錦嗔了她一眼。並不是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她相信朱翊深和沈安序。若澄想要救她,朱翊深必不會袖手旁觀。當然她也想辦法自救,要不然這會兒還在牢里跟鼠輩為伴。
兩個人正聊著,外面忽然有喧譁聲。
若澄看了素雲一眼,素雲出去片刻,回來稟報導:“王妃,是姚家的人。舅爺似乎受傷了。”
若澄這陣子忙著自己的事情,已經有一陣沒有姚家的消息。她以為他們已經在京中安定下來,舅舅也有意不多打擾她,因此也沒有過問。她讓素雲去把報信的人帶進來,那人是姚家的使喚婆子,當初還是若澄給挑的。
她一見若澄就跪在地上說道:“王妃,您一定要救救老爺和夫人啊。”
“究竟出了什麼事?”若澄皺眉問道。
那婆子一口氣說道:“先前老爺得知葉明修大人高升,就想著他幫了姑娘的婚事,備一份厚禮去謝謝他。可據說到了葉府門前,排著長隊,都是要見葉大人的。老爺想著把東西托門房轉交就好,可沒想到話未說兩句,就被門房的人推下了石階,摔傷了腿。老爺不敢吭聲,一瘸一拐地自己回家,夫人氣不過,跑去葉府理論,姑娘跟去阻攔了。老身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幫不上什麼忙。情急之下,就想到您。”
沈如錦一邊吃著一邊道:“好威風的吏部侍郎。”
若澄卻坐不住,轉身道:“姐姐,你在府里休息,我去看看。”
沈如錦一把抓住她的手臂:“你那舅母脾氣上來,你能勸得住?”
“可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欺負。我母親家只剩下這麼一個親人了。何況這事本來就是葉府的人不對在先,我也得找他們要個說法。”若澄堅決地說道。
沈如錦從軟枕上起身:“罷了,怕了你這個小祖宗。我跟你一起走一趟吧。葉明修如今身份不一樣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念著過去的情分。你記得多叫幾個王府的府兵,萬一動手咱們也不吃虧。”
若澄連忙搖頭:“那怎麼行?你懷著身孕,萬一有個閃失,我可擔待不起。”
“我又不衝鋒陷陣,就是跟著你去看看。快走吧,晚點她們母女兩個說不定也要受傷了。”沈如錦拉著若澄往外走。若澄拗不過她,吩咐素雲和碧雲準備馬車,再叫上一隊府兵,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葉明修升官之後,府邸已經換了地方,門面氣派。屋瓦白牆圍著偌大的府邸,牆那頭種著高大的樹木,在牆外投下一片綠蔭。綠蔭底下排著長隊,都是送禮的人。
余氏到了之後,直接站在正門底下,大聲叫道:“葉明修,你給我出來!今日你不給我個說法,我就不走了!”
正在排隊的人立刻看過來,議論紛紛。兩個護院模樣的壯漢從台階上下來,擋在余氏面前:“何人鬧事?速速離去,否則我們就不客氣了!”
余氏不甘示弱:“我家老爺好心來送禮,你們看不上就算了,為何傷人?這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得了,我跟你們說不上話,我要見葉明修,快叫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