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第二天,又是一番急馳。
因為人數眾多,曾秀本來打算好,在同城落腳,買兩個婢女的計劃便落了空。
第二夜也過去了。
轉眼,第三天到了。
望著漸漸高升的太陽,馮宛沒有想到,衛子揚真的陪著自己走了兩三天,而且,看他的樣子,與她一道前去建康的話,分明不是戲語。
第三個夜晚到了。
望著最後一縷殘陽沉入地平線,坐在帳中的馮宛再也忍不住了,她向衛子揚的營帳定去。
營帳外無人把守,她很輕易便掀開了帳簾。頭一伸,馮宛看到了靜靜倚榻而坐,落寞地坐在一角的衛子揚。
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孤寂,仿佛遺世獨立,仿佛無依無靠,仿佛開天闢地以來,只有他一人,沒有伴侶,沒有親人,有的只是算計、孤獨和是非……
這樣的他,與前幾天在都城時的意氣風發,何止是天差地別?
陡然,馮宛心中一酸,輕輕走了進去。
來到他身後,她輕輕跪坐下來,低聲喚道:“子揚?”
一連喚了幾聲,衛子揚才被驚醒,回過頭來看向她。看著他深邃的眉眼,馮宛低聲道:“你,你為什麼會回來?”
如他這麼驕傲的人,被她一個婦人毫不留情地拒絕,為什麼還會回來?
明明就要登基了,明明每走一天,都城的局勢便會多一分不可測的變化,為什麼他卻不管不顧,寧願陪著她走向遠方?
她的眼波如水。
衛子揚靜靜地看著她。
就在她以為他不會回答時,衛子揚嘶啞地道:“你不是喜歡嗎?”
“啊?”馮宛張著嘴,好一會兒才囁嚅道:“可是,你與我不同。”
“沒什麼不同。”他轉過頭看向天邊,淡淡道,“你不喜歡都城,不喜歡當那什麼皇后,那不當就是。我們一道離開都城,回到你喜歡的建康。”
許久,馮宛都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她了解他,自是知道,他這番話並不是欲擒故縱,他是真的這麼想,便這麼做了。
搖了搖頭,馮宛的眼眶酸澀得發脹。她低下頭,好一會兒才找到自己的聲音,“可你不是要做皇帝的嗎?”
衛子揚瞟了她一眼,“皇帝那位置也不過如此,當不當無所謂。”
他轉身朝外走去。
馮宛連忙站起來,亦步亦趨地跟著他,望著他的背影,淚盈滿眶。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建康那風流荒唐的地方,絕對容不下絕美艷魅的衛子揚。他這種長相,這種風姿,走到哪裡都得不到安寧,除非高高在上。
傻瓜般跟著他走了幾十步,馮宛啞聲道:“可是,可是,你不可以放棄那位置的!”
衛子揚腳步一頓。他回頭看向她,嘲弄地道:“那位置我不可以放棄,你卻可以?”
“我當然可以!”馮宛堅定道。
衛子揚盯著她的臉,好一會兒,仰頭看向變得黑沉的天空,嘶啞地道:“你處心積慮,把我放上那位置,卻是覺得我適合?而你自己不適合,你便計劃著離開,一次又一次,不顧我苦苦相求、三番四次地尋找?”
他笑了笑,溫雅而安靜地道:“阿宛,你是個無情的人。”
馮宛側過頭去。
無情的人嗎?也許是吧。
瞟了她一眼,衛子揚說道:“阿宛你不必覺得愧疚,我此番決定與你一道離開”
瞟了她一眼,衛子揚說道:“阿宛你不必覺得愧疚,我此番決定與你一道離開,是經過深思的。”
他聲音放緩,平靜地說道:“自進入都城以來,雖然是高高在上,可每日裡量盤算,應對計算,著實讓人疲憊。我這陣子,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那日子那裡及得上以前快活?”
他嘲弄地一笑,“我想明白了,既然我不快活,你也不相信我,那我隨你離便是。天南地北,四處流浪都可以。”
見馮宛傻傻地看著自己,他冷笑道:“不相信?隨便你。”
他大步離開。
這一晚,馮宛一直沒有入睡,她回想著衛子揚所說的每一句話,回想著他看她的每一個眼神,琢磨著他這樣不管不顧地離開後,都城會出現的情況。想著多年後,他,還有他與自己的孩子,會對自己說的話。
胡思亂想了一整夜,第二天哪裡還有精神?無精打采中,第四天過去了。
第五天過去了,第六天也過去了。
這六天中,不只是衛子揚,便是他的親衛們,都變得很安靜。沒有人議論都城的事,也沒有人提到,衛子揚拋棄即將到手的帝位,這般跟著一個婦人遠走天涯,該是不該。
便是一向多言的曾秀、吳君等人,這時也安靜下來。他們只是跟在衛子揚和馮宛的身後,仿佛從心裡接受了他們所作的任何一個決定。
轉眼,第七天到來了。
中午來了一場陣雨:把大地一洗而清後,便悄無聲息地收了回去,只留下掛在天邊的那道彩虹:
馮宛仰著頭,怔怔地看著那天空。
這時,一個腳步聲傳來。
不用回頭,她也知道他是誰。她望著天空,靜靜地說道:“這個孩子,我盼他很久了。”她撫上小腹,笑容溫柔甜蜜,“知道懷了他的那一刻起,我便想著,我要做母親了。以後,我不只是我自己,我還是一個母親。無論何時,我都得把他擺在第一位,都得為他計劃好一切。”
她慢慢回頭,在漸漸冒出頭的太陽光中,笑容甜美,“我老想著,我生得不好,年紀又比你大,心思又重,是個多陰謀的。這樣的婦人,能得善終就了不起了,我不能要求一個男人與我共了苦,還能共富貴,那樣太可笑了。”
深吸一口氣,她繼續說道:“我知你憐我愛我,可我真的沒有信心。我想,總有一天你會厭惡我,我會死在自己最擅長的陰謀算計之下。”她雙眸亮晶晶地看著他,溫柔如水地說道,“可我沒有想到,你是真的疼我,是真的不計貧賤富貴地疼我重我,是真的願意與我同甘共苦、白頭偕老。”
她眸中水光盈盈,笑容如春花般燦爛,溫柔地看著他。她突然張開雙臂,縱身投入他的懷中。
緊緊地摟著他的腰,馮宛閉上雙眼,低低地道:“子揚,我現在有信心了,也有勇氣了,我們回都城吧。”
衛子揚張開雙臂。
他看著她,沙啞地問道:“阿宛,一旦回去,你就再也沒有退路了。你真的願意?”
馮宛抬頭,“我只怕你得了富貴,見了別的美人便棄我厭我,怕你我有一天會恩斷義絕,怕你不惜取了我的性命去討好那些美人權貴。現在,我知道你不會,自是不再懼怕。”
衛子揚摟緊了她,把臉埋在她的頸窩中,疲憊地說道:“那一日決意放下阿宛時,我很難受。如果沒有阿宛在我身側,便是坐上那帝王之位,也不過是孤家寡人,沒有多大意思。那一日我想了很多,最後還是忍不住回頭來追你。”
他抬起她的下巴,低啞地說道:“阿宛,這一切你可想好了?你如果想到建康,我會陪你;你如果隨我前去都城,那此生永不可後悔。”加重語氣,他心有餘悸地說道:“當永生永世不得再悔!”
馮宛看著他微眯的鳳眸,和那眸中毫不掩飾的擔憂,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不再悔了。”
!“衛子揚大笑一聲,回過頭,意氣風發地高聲喝道,“傳令下去,前隊轉後隊,後隊轉前隊,向都城方向前進!”
在吳君、曾秀等人驚喜的目光中,衛子揚哈哈笑道:“令大夥快馬加鞭,爭取在三日之內趕回都城,我要與夫人趕在登基大典之前回宮!”
眾人反應過來,同時躬身,齊刷刷應道:“遵命!”
馬車中,馮宛伏在衛子揚的懷裡。他低著頭,正專注地撫摸著馮宛的小腹。
摸了一陣,他嘀咕道:“一動也不動。”
馮宛忍笑道:“他還小呢,還不到動的時候。”
衛子揚嘟囔道:“你太看重這小子。以前沒有他的時候,你事事以我為先,現在有了他,你就事事以他為先。真是讓人不忿!”
聽著這孩子氣的話,馮宛啞然失笑。
不到四天工夫,眾人便來到了都城外。
這時城門緊閉,在聽到衛子揚回來的消息後,城中明顯亂成了一團。過了兩個時辰,城門才慢吞吞地打開。
一入城,馮宛等人便注意到城中亂象頻現。街道兩側的店鋪一片破敗,這裡明顯經過了一番燒殺搶掠。
而偶爾出現的權貴,看到衛子揚的車隊,於歡喜中隱藏著不滿。
在這種凝重的氣氛中,馮宛等人人了宮。
幸好宮中情況還好,畢竟馮宛在臨走前,把宮裡大大小小的jian細內賊都清理了。
一入宮,衛子揚便下令召來他的所有親衛。
一個時辰後,隸屬於衛子揚的六千親衛同時派出,他們除了鎮守四大城門外,還分散駐守於每條街道。
在一番詢問調查後,親衛們抓到了大批趁亂鬧事之人。傍晚,衛子揚一聲令
下,那些鬧事最為囂張之人,被推到鬧市口當眾砍了腦袋。
所謂亂世用重刑。衛子揚這一手使出,所有還蠢蠢欲動的庶民都被嚇住了,都城整肅一清。
然後,衛子揚召集群臣、權貴,勒令他們照常準備登基大典,還當著他們的面,把三個趁他不在囂張鬧事、大放謠言的權貴滿門抄斬。
這是衛子揚進都城以來,第一次拿權貴開刀。
隨著血淋淋的人頭落地,看到站在衛子揚兩側殺氣騰騰的親衛,眾人縮起了頭,不敢再胡亂說話。
接下來的兩天,衛子揚還是執行著馮宛的建議:不服者,殺!囂張鬧事者,殺!心念舊朝,圖諜不軌者,殺!
隨著一顆又一顆人頭落地,終於,都城變得井然有序了。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
都天監經過測算,另定了一個良辰吉日,那吉日在兩個月後的甲午日。屆時,衛子揚將登基為帝,並於同天立馮氏阿宛為後。
與此同時,北鮮卑的使者也來到了都城,他們對清映公主無故斃命一事,大加指責。衛子揚當眾砍了一個使者的人頭,並極為嘲諷地告訴他們,與其對別人指手畫腳,不如先安定自己國內。
不過,就在北鮮卑的使者被他的強勢和鐵腕駭住時,衛子揚卻令人準備了極其豐厚的禮物,令使者們帶給他的姐姐和國君。
因為人數眾多,曾秀本來打算好,在同城落腳,買兩個婢女的計劃便落了空。
第二夜也過去了。
轉眼,第三天到了。
望著漸漸高升的太陽,馮宛沒有想到,衛子揚真的陪著自己走了兩三天,而且,看他的樣子,與她一道前去建康的話,分明不是戲語。
第三個夜晚到了。
望著最後一縷殘陽沉入地平線,坐在帳中的馮宛再也忍不住了,她向衛子揚的營帳定去。
營帳外無人把守,她很輕易便掀開了帳簾。頭一伸,馮宛看到了靜靜倚榻而坐,落寞地坐在一角的衛子揚。
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孤寂,仿佛遺世獨立,仿佛無依無靠,仿佛開天闢地以來,只有他一人,沒有伴侶,沒有親人,有的只是算計、孤獨和是非……
這樣的他,與前幾天在都城時的意氣風發,何止是天差地別?
陡然,馮宛心中一酸,輕輕走了進去。
來到他身後,她輕輕跪坐下來,低聲喚道:“子揚?”
一連喚了幾聲,衛子揚才被驚醒,回過頭來看向她。看著他深邃的眉眼,馮宛低聲道:“你,你為什麼會回來?”
如他這麼驕傲的人,被她一個婦人毫不留情地拒絕,為什麼還會回來?
明明就要登基了,明明每走一天,都城的局勢便會多一分不可測的變化,為什麼他卻不管不顧,寧願陪著她走向遠方?
她的眼波如水。
衛子揚靜靜地看著她。
就在她以為他不會回答時,衛子揚嘶啞地道:“你不是喜歡嗎?”
“啊?”馮宛張著嘴,好一會兒才囁嚅道:“可是,你與我不同。”
“沒什麼不同。”他轉過頭看向天邊,淡淡道,“你不喜歡都城,不喜歡當那什麼皇后,那不當就是。我們一道離開都城,回到你喜歡的建康。”
許久,馮宛都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她了解他,自是知道,他這番話並不是欲擒故縱,他是真的這麼想,便這麼做了。
搖了搖頭,馮宛的眼眶酸澀得發脹。她低下頭,好一會兒才找到自己的聲音,“可你不是要做皇帝的嗎?”
衛子揚瞟了她一眼,“皇帝那位置也不過如此,當不當無所謂。”
他轉身朝外走去。
馮宛連忙站起來,亦步亦趨地跟著他,望著他的背影,淚盈滿眶。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建康那風流荒唐的地方,絕對容不下絕美艷魅的衛子揚。他這種長相,這種風姿,走到哪裡都得不到安寧,除非高高在上。
傻瓜般跟著他走了幾十步,馮宛啞聲道:“可是,可是,你不可以放棄那位置的!”
衛子揚腳步一頓。他回頭看向她,嘲弄地道:“那位置我不可以放棄,你卻可以?”
“我當然可以!”馮宛堅定道。
衛子揚盯著她的臉,好一會兒,仰頭看向變得黑沉的天空,嘶啞地道:“你處心積慮,把我放上那位置,卻是覺得我適合?而你自己不適合,你便計劃著離開,一次又一次,不顧我苦苦相求、三番四次地尋找?”
他笑了笑,溫雅而安靜地道:“阿宛,你是個無情的人。”
馮宛側過頭去。
無情的人嗎?也許是吧。
瞟了她一眼,衛子揚說道:“阿宛你不必覺得愧疚,我此番決定與你一道離開”
瞟了她一眼,衛子揚說道:“阿宛你不必覺得愧疚,我此番決定與你一道離開,是經過深思的。”
他聲音放緩,平靜地說道:“自進入都城以來,雖然是高高在上,可每日裡量盤算,應對計算,著實讓人疲憊。我這陣子,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那日子那裡及得上以前快活?”
他嘲弄地一笑,“我想明白了,既然我不快活,你也不相信我,那我隨你離便是。天南地北,四處流浪都可以。”
見馮宛傻傻地看著自己,他冷笑道:“不相信?隨便你。”
他大步離開。
這一晚,馮宛一直沒有入睡,她回想著衛子揚所說的每一句話,回想著他看她的每一個眼神,琢磨著他這樣不管不顧地離開後,都城會出現的情況。想著多年後,他,還有他與自己的孩子,會對自己說的話。
胡思亂想了一整夜,第二天哪裡還有精神?無精打采中,第四天過去了。
第五天過去了,第六天也過去了。
這六天中,不只是衛子揚,便是他的親衛們,都變得很安靜。沒有人議論都城的事,也沒有人提到,衛子揚拋棄即將到手的帝位,這般跟著一個婦人遠走天涯,該是不該。
便是一向多言的曾秀、吳君等人,這時也安靜下來。他們只是跟在衛子揚和馮宛的身後,仿佛從心裡接受了他們所作的任何一個決定。
轉眼,第七天到來了。
中午來了一場陣雨:把大地一洗而清後,便悄無聲息地收了回去,只留下掛在天邊的那道彩虹:
馮宛仰著頭,怔怔地看著那天空。
這時,一個腳步聲傳來。
不用回頭,她也知道他是誰。她望著天空,靜靜地說道:“這個孩子,我盼他很久了。”她撫上小腹,笑容溫柔甜蜜,“知道懷了他的那一刻起,我便想著,我要做母親了。以後,我不只是我自己,我還是一個母親。無論何時,我都得把他擺在第一位,都得為他計劃好一切。”
她慢慢回頭,在漸漸冒出頭的太陽光中,笑容甜美,“我老想著,我生得不好,年紀又比你大,心思又重,是個多陰謀的。這樣的婦人,能得善終就了不起了,我不能要求一個男人與我共了苦,還能共富貴,那樣太可笑了。”
深吸一口氣,她繼續說道:“我知你憐我愛我,可我真的沒有信心。我想,總有一天你會厭惡我,我會死在自己最擅長的陰謀算計之下。”她雙眸亮晶晶地看著他,溫柔如水地說道,“可我沒有想到,你是真的疼我,是真的不計貧賤富貴地疼我重我,是真的願意與我同甘共苦、白頭偕老。”
她眸中水光盈盈,笑容如春花般燦爛,溫柔地看著他。她突然張開雙臂,縱身投入他的懷中。
緊緊地摟著他的腰,馮宛閉上雙眼,低低地道:“子揚,我現在有信心了,也有勇氣了,我們回都城吧。”
衛子揚張開雙臂。
他看著她,沙啞地問道:“阿宛,一旦回去,你就再也沒有退路了。你真的願意?”
馮宛抬頭,“我只怕你得了富貴,見了別的美人便棄我厭我,怕你我有一天會恩斷義絕,怕你不惜取了我的性命去討好那些美人權貴。現在,我知道你不會,自是不再懼怕。”
衛子揚摟緊了她,把臉埋在她的頸窩中,疲憊地說道:“那一日決意放下阿宛時,我很難受。如果沒有阿宛在我身側,便是坐上那帝王之位,也不過是孤家寡人,沒有多大意思。那一日我想了很多,最後還是忍不住回頭來追你。”
他抬起她的下巴,低啞地說道:“阿宛,這一切你可想好了?你如果想到建康,我會陪你;你如果隨我前去都城,那此生永不可後悔。”加重語氣,他心有餘悸地說道:“當永生永世不得再悔!”
馮宛看著他微眯的鳳眸,和那眸中毫不掩飾的擔憂,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不再悔了。”
!“衛子揚大笑一聲,回過頭,意氣風發地高聲喝道,“傳令下去,前隊轉後隊,後隊轉前隊,向都城方向前進!”
在吳君、曾秀等人驚喜的目光中,衛子揚哈哈笑道:“令大夥快馬加鞭,爭取在三日之內趕回都城,我要與夫人趕在登基大典之前回宮!”
眾人反應過來,同時躬身,齊刷刷應道:“遵命!”
馬車中,馮宛伏在衛子揚的懷裡。他低著頭,正專注地撫摸著馮宛的小腹。
摸了一陣,他嘀咕道:“一動也不動。”
馮宛忍笑道:“他還小呢,還不到動的時候。”
衛子揚嘟囔道:“你太看重這小子。以前沒有他的時候,你事事以我為先,現在有了他,你就事事以他為先。真是讓人不忿!”
聽著這孩子氣的話,馮宛啞然失笑。
不到四天工夫,眾人便來到了都城外。
這時城門緊閉,在聽到衛子揚回來的消息後,城中明顯亂成了一團。過了兩個時辰,城門才慢吞吞地打開。
一入城,馮宛等人便注意到城中亂象頻現。街道兩側的店鋪一片破敗,這裡明顯經過了一番燒殺搶掠。
而偶爾出現的權貴,看到衛子揚的車隊,於歡喜中隱藏著不滿。
在這種凝重的氣氛中,馮宛等人人了宮。
幸好宮中情況還好,畢竟馮宛在臨走前,把宮裡大大小小的jian細內賊都清理了。
一入宮,衛子揚便下令召來他的所有親衛。
一個時辰後,隸屬於衛子揚的六千親衛同時派出,他們除了鎮守四大城門外,還分散駐守於每條街道。
在一番詢問調查後,親衛們抓到了大批趁亂鬧事之人。傍晚,衛子揚一聲令
下,那些鬧事最為囂張之人,被推到鬧市口當眾砍了腦袋。
所謂亂世用重刑。衛子揚這一手使出,所有還蠢蠢欲動的庶民都被嚇住了,都城整肅一清。
然後,衛子揚召集群臣、權貴,勒令他們照常準備登基大典,還當著他們的面,把三個趁他不在囂張鬧事、大放謠言的權貴滿門抄斬。
這是衛子揚進都城以來,第一次拿權貴開刀。
隨著血淋淋的人頭落地,看到站在衛子揚兩側殺氣騰騰的親衛,眾人縮起了頭,不敢再胡亂說話。
接下來的兩天,衛子揚還是執行著馮宛的建議:不服者,殺!囂張鬧事者,殺!心念舊朝,圖諜不軌者,殺!
隨著一顆又一顆人頭落地,終於,都城變得井然有序了。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
都天監經過測算,另定了一個良辰吉日,那吉日在兩個月後的甲午日。屆時,衛子揚將登基為帝,並於同天立馮氏阿宛為後。
與此同時,北鮮卑的使者也來到了都城,他們對清映公主無故斃命一事,大加指責。衛子揚當眾砍了一個使者的人頭,並極為嘲諷地告訴他們,與其對別人指手畫腳,不如先安定自己國內。
不過,就在北鮮卑的使者被他的強勢和鐵腕駭住時,衛子揚卻令人準備了極其豐厚的禮物,令使者們帶給他的姐姐和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