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以前倆人身子骨還硬朗,陳江林也就沒多勸,只讓他們多注意身體。
現在趙和平都躺床上了,陳江林再不肯聽他們的了。
「麻煩舅媽們替外公外婆收拾一下東西,我帶外公去京市那邊醫院看看,小舅那邊讓他請個假,跟大舅一起送我們上火車,也就半天時間,費不了多少事。」
蘇小芳和孫玉都沒想到陳江林要帶公婆去京市,不過一想想,也挺好的,老兩口都沒怎麼出過門,趁眼睛還沒花,腿還能動,出去看看。
趙和平是不行了,他得先去看病。
蘇小芳和孫玉搭手給公婆收拾東西,蘇小芳進城後,妯娌倆感情要比之前緩和了不少。
趙和平躺在床上,有些不想麻煩陳江林。
「你事情那麼多,我跟外婆過去,你還得照顧我跟你外婆,那不是耽誤干正事了。」
王秀英也是這麼說,「你外公就是扭了腳,我每晚都給你外公摁腳,他現在已經好多了。」
陳江林卻沒聽倆個老人的,堅持要帶他們去京市。
他們拗不過陳江林,只得點頭。
陳江林在丁家窪住了一晚,第二天趙建民請假回來,兄弟倆陪著陳江林把兩個老人送上火車。
趙和平只扭到了一隻腳,杵個拐杖還是能夠走幾步路的。
反正下了火車,只需要從站內走一段路出站,外面就能招到計程車,方便得很。
一路上陳江林仔細照應著,等火車到站,才瞧瞧鬆了口氣。
陳江林扶著趙和平往車站外走,王秀英走在另一側,方便攙扶趙和平。
從擁擠的車站裡出來,廣闊繁華的火車站讓趙和平和王秀英看花了眼。
四處都是人,趙和平和王秀英一輩子都在鄉下,哪見過這樣的陣仗。
讓趙和平和王秀英原地等一下,陳江林去馬路邊找了個計程車,然後帶著趙和平和王秀英直接奔醫院去了。
到了醫院,先給趙和平做了檢查,趁等待的間隙,陳江林出去打了個電話給趙光業,讓他給自己送點錢來。
陳江林怕到時候要住院,到時候錢不夠耽誤時間。
好在檢查過後,醫生說沒什麼大礙,開了一些藥,讓回去休息。
趙光業來的時候,陳江林剛好扶著趙和平出來。
「陳哥,什麼情況?」
陳江林簡短跟趙光業解釋了一下,然後坐上趙光業的車回四合院。
開車的還是上回那個司機,也不知道趙光業從哪借的車,陳江林猜測應該是家裡長輩的,要不然人家司機不會那麼客氣,而且話也很少。
到了四合院下車,趙和平和王秀英站在門口前後看,都不敢相信大外孫居然能在京市買了院子。
之前聽陳江林說要接他們去京市家裡住一段時間,趙和平和王秀英還以為陳江林買的是像江城那麼大的房子。
一直也不願意來京市,怕給陳江林添麻煩。
這會兒進四合院一看,頓時驚喜連連。
「你這院子怎麼也不好好拾弄拾弄,這牆根底下,栽上一排小蔥,又好看還又能當作料。」
王秀英在院子裡轉了一圈,對接下來的日子也有了盼頭。
她得好好替外孫把院子給整理一遍,好好的院子,光禿禿的多難看。
王秀英知道城裡人喜歡在院子裡種花,在她看來那些都沒用,不能吃不能喝,再好看也有凋謝的時候。
兩個老人的屋子是早就準備好的,直接就能住人。
對於兩個老人的到來,陳江水和陳江月兄妹倆還是挺高興的,家裡沒大人,每次回家家裡都是空蕩蕩的,等陳江林下班,天都黑了。
趁著還沒開學,陳江橋三兄妹每天陪著倆個老人說話,還教他們電視機怎麼用。
陳江林那邊托店裡做清潔的大姐,給尋摸一個為人本分,做事利索,會做飯的保姆。
主要工作就是給倆個老人做做飯,順便打掃一下四合院的衛生。
上午九十點鐘上門,晚上做完晚飯就可以回去,一周有一天休息,每個月工資是一百塊。
現在普遍工資是六十到八十塊左右,陳江林給的工資待遇算不錯了。
做清潔的大姐聽了,恨不得自己辭職去陳江林家干保姆,但她做飯不好吃,只能眼睜睜錯過這個機會。
清潔大姐也很給力,沒兩天就給他介紹了人。
陳江林讓對方試崗兩天後,見她幹活不錯,做的飯菜倆個老人也喜歡,便定下了她。
事後,陳江林還給了清潔大姐五十塊錢的介紹費。
開學後,陳江橋很少回來,陳江水和陳江月兄妹也是早出晚歸。
幸虧家裡還有個保姆能說說話,看看電視。
趙和平天天修養著,定期還去一趟醫院做複查。
等到春末初夏,趙和平的腳也好得差不多了。
跟從前那是沒法比,但走路還是沒問題的,畢竟年紀在這。
陳江林開始抽空帶趙和平和王秀英倆個老人出去玩,逛一逛京市的風景古蹟。
一開始還嚷嚷著要回鄉下的倆個老人,漸漸也不提回去的事了。
玩了大概有半個月,王秀英和趙和平又開始想回丁家窪了。
他們覺得總在京市呆著也不是個事兒,陳江林又得上班,還得抽空請假陪他們玩。
倆個老人也不想耽誤陳江林的時間,說什麼都要回丁家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現在趙和平都躺床上了,陳江林再不肯聽他們的了。
「麻煩舅媽們替外公外婆收拾一下東西,我帶外公去京市那邊醫院看看,小舅那邊讓他請個假,跟大舅一起送我們上火車,也就半天時間,費不了多少事。」
蘇小芳和孫玉都沒想到陳江林要帶公婆去京市,不過一想想,也挺好的,老兩口都沒怎麼出過門,趁眼睛還沒花,腿還能動,出去看看。
趙和平是不行了,他得先去看病。
蘇小芳和孫玉搭手給公婆收拾東西,蘇小芳進城後,妯娌倆感情要比之前緩和了不少。
趙和平躺在床上,有些不想麻煩陳江林。
「你事情那麼多,我跟外婆過去,你還得照顧我跟你外婆,那不是耽誤干正事了。」
王秀英也是這麼說,「你外公就是扭了腳,我每晚都給你外公摁腳,他現在已經好多了。」
陳江林卻沒聽倆個老人的,堅持要帶他們去京市。
他們拗不過陳江林,只得點頭。
陳江林在丁家窪住了一晚,第二天趙建民請假回來,兄弟倆陪著陳江林把兩個老人送上火車。
趙和平只扭到了一隻腳,杵個拐杖還是能夠走幾步路的。
反正下了火車,只需要從站內走一段路出站,外面就能招到計程車,方便得很。
一路上陳江林仔細照應著,等火車到站,才瞧瞧鬆了口氣。
陳江林扶著趙和平往車站外走,王秀英走在另一側,方便攙扶趙和平。
從擁擠的車站裡出來,廣闊繁華的火車站讓趙和平和王秀英看花了眼。
四處都是人,趙和平和王秀英一輩子都在鄉下,哪見過這樣的陣仗。
讓趙和平和王秀英原地等一下,陳江林去馬路邊找了個計程車,然後帶著趙和平和王秀英直接奔醫院去了。
到了醫院,先給趙和平做了檢查,趁等待的間隙,陳江林出去打了個電話給趙光業,讓他給自己送點錢來。
陳江林怕到時候要住院,到時候錢不夠耽誤時間。
好在檢查過後,醫生說沒什麼大礙,開了一些藥,讓回去休息。
趙光業來的時候,陳江林剛好扶著趙和平出來。
「陳哥,什麼情況?」
陳江林簡短跟趙光業解釋了一下,然後坐上趙光業的車回四合院。
開車的還是上回那個司機,也不知道趙光業從哪借的車,陳江林猜測應該是家裡長輩的,要不然人家司機不會那麼客氣,而且話也很少。
到了四合院下車,趙和平和王秀英站在門口前後看,都不敢相信大外孫居然能在京市買了院子。
之前聽陳江林說要接他們去京市家裡住一段時間,趙和平和王秀英還以為陳江林買的是像江城那麼大的房子。
一直也不願意來京市,怕給陳江林添麻煩。
這會兒進四合院一看,頓時驚喜連連。
「你這院子怎麼也不好好拾弄拾弄,這牆根底下,栽上一排小蔥,又好看還又能當作料。」
王秀英在院子裡轉了一圈,對接下來的日子也有了盼頭。
她得好好替外孫把院子給整理一遍,好好的院子,光禿禿的多難看。
王秀英知道城裡人喜歡在院子裡種花,在她看來那些都沒用,不能吃不能喝,再好看也有凋謝的時候。
兩個老人的屋子是早就準備好的,直接就能住人。
對於兩個老人的到來,陳江水和陳江月兄妹倆還是挺高興的,家裡沒大人,每次回家家裡都是空蕩蕩的,等陳江林下班,天都黑了。
趁著還沒開學,陳江橋三兄妹每天陪著倆個老人說話,還教他們電視機怎麼用。
陳江林那邊托店裡做清潔的大姐,給尋摸一個為人本分,做事利索,會做飯的保姆。
主要工作就是給倆個老人做做飯,順便打掃一下四合院的衛生。
上午九十點鐘上門,晚上做完晚飯就可以回去,一周有一天休息,每個月工資是一百塊。
現在普遍工資是六十到八十塊左右,陳江林給的工資待遇算不錯了。
做清潔的大姐聽了,恨不得自己辭職去陳江林家干保姆,但她做飯不好吃,只能眼睜睜錯過這個機會。
清潔大姐也很給力,沒兩天就給他介紹了人。
陳江林讓對方試崗兩天後,見她幹活不錯,做的飯菜倆個老人也喜歡,便定下了她。
事後,陳江林還給了清潔大姐五十塊錢的介紹費。
開學後,陳江橋很少回來,陳江水和陳江月兄妹也是早出晚歸。
幸虧家裡還有個保姆能說說話,看看電視。
趙和平天天修養著,定期還去一趟醫院做複查。
等到春末初夏,趙和平的腳也好得差不多了。
跟從前那是沒法比,但走路還是沒問題的,畢竟年紀在這。
陳江林開始抽空帶趙和平和王秀英倆個老人出去玩,逛一逛京市的風景古蹟。
一開始還嚷嚷著要回鄉下的倆個老人,漸漸也不提回去的事了。
玩了大概有半個月,王秀英和趙和平又開始想回丁家窪了。
他們覺得總在京市呆著也不是個事兒,陳江林又得上班,還得抽空請假陪他們玩。
倆個老人也不想耽誤陳江林的時間,說什麼都要回丁家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