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家裡邊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等他回去相看。
陳江林聽說後,就讓他今年早點回去,分店那邊他去照應幾天。
京師大放寒假後,陳江橋也住進了四合院,陳江林去分店忙工作,他就會帶著弟弟妹妹出去玩。
陳江林看他們玩得高興,乾脆就說在京市過年。
給陳光雲那邊提前打了電話,陳光雲自然是有些失落的,跟孫二妮離了,他也沒想過再找,家裡就他跟女兒陳姍姍兩個人。
往年他們父女跟陳江林一家一起過年,還熱鬧一些,今年陳江林他們不打算回江城。
這個年也只有他們父女倆人一起過了。
陳江橋兄妹三人不出去玩的時候,就在家收拾四合院,一天天過去,四合院也漸漸有了新的模樣。
父母去世已經超過三年了,陳江橋帶著弟弟妹妹,把四合院裡外貼上春聯、福字。
大年三十,陳江林沒有做菜,而是買了一堆食材,燙火鍋吃。
吃完後,兄妹四人在院子裡放煙花。
熱熱鬧鬧帶著煙火氣的一年就這麼過去了。
新的一年,陳江林更忙了。
京市的陳廚分店生意好,還沒出正月,趙光業就跟陳江林商量著開分店。
陳江林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趙光業知道陳江林還要忙弟弟妹妹開學的事,便將雜事大包大攬到自己身上,陳江林則送陳江水和陳江月回去開學報導。
上半年,陳江林呆在京市的時間要不在江城呆的時間還要長。
好在陳江水也大了不少,平時簡單做個飯還是沒有問題的,陳江林不在家的時候,他也不是天天都去陳光雲家吃飯,偶爾跟陳江月出去吃,或者在家自己做飯。
一到放暑假,倆人就直接被陳江林接去京市了。
陳江林如今又帶了兩個徒弟,性格都沒有王民有那樣踏實勤奮,機靈是有,但陳江林更喜歡王民有這樣的徒弟。
店裡有陳江林坐鎮,客人點單的頻率都要高一些,趙光業更不肯放他回江城了。
於是跟陳江林商量,乾脆把陳江水和陳江月轉到京市這邊的學校來。
反正陳江林在京市有房子,轉學過來也不麻煩。
陳江水下半年升高中,京市這邊的師資力量肯定比江城要好。
到時候直接報京市的大學,也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容易些。
陳江林問了陳江水和陳江月的意見,陳江水倒是一口答應,陳江月就有些捨不得趙小娟。
不過想到三個哥哥們都在京市,陳江月最後也點頭答應了。
眼看著距離開學沒有多長時間,趙光業就趕緊托人,幫忙給陳江水和陳江月倆人辦轉學。
趙小娟那邊沒人照顧也不行,趙建民畢竟是個男人,照顧隔房侄女也不太方便。
陳江林回了江城一趟,給蘇小芳安排去店裡工作,母女倆可以住在陳家,也順便給他們看房子了。
蘇小芳沒想到自己也能有進城的這一天,對陳江林那是熱絡的跟看見金元寶一樣。
陳江林對她則是態度平平,要說蘇小芳這人有多壞,也不見得。
大多數普通人都是自私的,而陳江林拿的也不是什麼劇本,不可能就因為蘇小芳以前的幾句擠兌話,就整人家一頓出氣。
他沒那個功夫。
之所以把蘇小芳弄到江城來,也是為了還趙小娟堅持看望陳江水的人情。
以後,趙小娟能走多遠,就全看她自己了。
陳江水和陳江月轉學到京市後,陳江林回江城的時間就更少了。
每回回江城,陳江林除了看一看陳廚的經營情況,就是去丁家窪看望趙和平和王秀英。
倆個老人知道陳江林現在忙,但日子是越過越好,也替他們兄妹高興。
陳江林說接他們去京市住一段時間,被倆個老人給拒絕了。
他們在鄉下住了這麼多年,早就習慣了鄉土的一切,沒事還能跟鄰居走動走動,聊聊家常。
要是跟陳江林去了京市,人生地不熟的,出個門都費勁兒。
再有就是不想讓陳江林白花錢,大外孫到今天都沒個對象,好好攢點錢,回頭說對象也容易些。
陳江林不知道倆個老人的想法,留下一堆東西,就收拾東西回城了。
陳江水和陳江月剛轉學還有些不適應,成績沒有很快跟上。
兄妹倆在江城時,成績都是一直在上游,沒下來過。
轉到京市的學校後,兄妹倆的成績能排到中游就不錯了。
不是他們成績下降的太厲害,而是同學們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拿到期末成績單的時候,陳江水和陳江月都不敢把成績單拿給陳江林看。
陳江林對他們的學習向來關心,所以兄妹倆的成績單也藏不住。
看完成績單上的成績,再看蔫頭耷腦的兄妹倆,陳江林也不好說他們什麼。
「再過幾天等你們二哥放假了,讓他給你們補補課,爭取新學期把成績提高上去,大哥相信你們。」
陳江林安慰道:「好了,現在都放假了,好好的玩幾天,別想那麼多。」
胡同里也有幾戶人家有同齡的孩子,陳江水和陳江月呆久了也跟人家熟悉了。
玩了幾天,陳江橋就從學校回來了。
第二天就開始給陳江水和陳江月補課,胡同里的家長聽說這事後,紛紛拿著東西上門,也要把自家孩子塞給陳江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江林聽說後,就讓他今年早點回去,分店那邊他去照應幾天。
京師大放寒假後,陳江橋也住進了四合院,陳江林去分店忙工作,他就會帶著弟弟妹妹出去玩。
陳江林看他們玩得高興,乾脆就說在京市過年。
給陳光雲那邊提前打了電話,陳光雲自然是有些失落的,跟孫二妮離了,他也沒想過再找,家裡就他跟女兒陳姍姍兩個人。
往年他們父女跟陳江林一家一起過年,還熱鬧一些,今年陳江林他們不打算回江城。
這個年也只有他們父女倆人一起過了。
陳江橋兄妹三人不出去玩的時候,就在家收拾四合院,一天天過去,四合院也漸漸有了新的模樣。
父母去世已經超過三年了,陳江橋帶著弟弟妹妹,把四合院裡外貼上春聯、福字。
大年三十,陳江林沒有做菜,而是買了一堆食材,燙火鍋吃。
吃完後,兄妹四人在院子裡放煙花。
熱熱鬧鬧帶著煙火氣的一年就這麼過去了。
新的一年,陳江林更忙了。
京市的陳廚分店生意好,還沒出正月,趙光業就跟陳江林商量著開分店。
陳江林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趙光業知道陳江林還要忙弟弟妹妹開學的事,便將雜事大包大攬到自己身上,陳江林則送陳江水和陳江月回去開學報導。
上半年,陳江林呆在京市的時間要不在江城呆的時間還要長。
好在陳江水也大了不少,平時簡單做個飯還是沒有問題的,陳江林不在家的時候,他也不是天天都去陳光雲家吃飯,偶爾跟陳江月出去吃,或者在家自己做飯。
一到放暑假,倆人就直接被陳江林接去京市了。
陳江林如今又帶了兩個徒弟,性格都沒有王民有那樣踏實勤奮,機靈是有,但陳江林更喜歡王民有這樣的徒弟。
店裡有陳江林坐鎮,客人點單的頻率都要高一些,趙光業更不肯放他回江城了。
於是跟陳江林商量,乾脆把陳江水和陳江月轉到京市這邊的學校來。
反正陳江林在京市有房子,轉學過來也不麻煩。
陳江水下半年升高中,京市這邊的師資力量肯定比江城要好。
到時候直接報京市的大學,也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容易些。
陳江林問了陳江水和陳江月的意見,陳江水倒是一口答應,陳江月就有些捨不得趙小娟。
不過想到三個哥哥們都在京市,陳江月最後也點頭答應了。
眼看著距離開學沒有多長時間,趙光業就趕緊托人,幫忙給陳江水和陳江月倆人辦轉學。
趙小娟那邊沒人照顧也不行,趙建民畢竟是個男人,照顧隔房侄女也不太方便。
陳江林回了江城一趟,給蘇小芳安排去店裡工作,母女倆可以住在陳家,也順便給他們看房子了。
蘇小芳沒想到自己也能有進城的這一天,對陳江林那是熱絡的跟看見金元寶一樣。
陳江林對她則是態度平平,要說蘇小芳這人有多壞,也不見得。
大多數普通人都是自私的,而陳江林拿的也不是什麼劇本,不可能就因為蘇小芳以前的幾句擠兌話,就整人家一頓出氣。
他沒那個功夫。
之所以把蘇小芳弄到江城來,也是為了還趙小娟堅持看望陳江水的人情。
以後,趙小娟能走多遠,就全看她自己了。
陳江水和陳江月轉學到京市後,陳江林回江城的時間就更少了。
每回回江城,陳江林除了看一看陳廚的經營情況,就是去丁家窪看望趙和平和王秀英。
倆個老人知道陳江林現在忙,但日子是越過越好,也替他們兄妹高興。
陳江林說接他們去京市住一段時間,被倆個老人給拒絕了。
他們在鄉下住了這麼多年,早就習慣了鄉土的一切,沒事還能跟鄰居走動走動,聊聊家常。
要是跟陳江林去了京市,人生地不熟的,出個門都費勁兒。
再有就是不想讓陳江林白花錢,大外孫到今天都沒個對象,好好攢點錢,回頭說對象也容易些。
陳江林不知道倆個老人的想法,留下一堆東西,就收拾東西回城了。
陳江水和陳江月剛轉學還有些不適應,成績沒有很快跟上。
兄妹倆在江城時,成績都是一直在上游,沒下來過。
轉到京市的學校後,兄妹倆的成績能排到中游就不錯了。
不是他們成績下降的太厲害,而是同學們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拿到期末成績單的時候,陳江水和陳江月都不敢把成績單拿給陳江林看。
陳江林對他們的學習向來關心,所以兄妹倆的成績單也藏不住。
看完成績單上的成績,再看蔫頭耷腦的兄妹倆,陳江林也不好說他們什麼。
「再過幾天等你們二哥放假了,讓他給你們補補課,爭取新學期把成績提高上去,大哥相信你們。」
陳江林安慰道:「好了,現在都放假了,好好的玩幾天,別想那麼多。」
胡同里也有幾戶人家有同齡的孩子,陳江水和陳江月呆久了也跟人家熟悉了。
玩了幾天,陳江橋就從學校回來了。
第二天就開始給陳江水和陳江月補課,胡同里的家長聽說這事後,紛紛拿著東西上門,也要把自家孩子塞給陳江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