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幾位議事的大臣也被請去了偏殿。
顧錚刻意放滿了角度,留在最後一個。到門口時,借著側身的機會回頭一看,賀卿還站在原來的位置上,一雙明亮的眸子緊盯著自己,嘴巴無聲張合,說了兩個字。
花園。顧錚跟著重複了一遍,朝他微微頷首,這才轉身出門。
賀卿確定他接收到了自己的訊號,這才鬆了一口氣,轉身往後面的花園裡去。她在宮中地位特殊,太皇太后沒說什麼的情況下,不管做什麼都沒人管。
到了花園裡,賀卿讓人上了茶水點心,自己就吃了幾塊糕點墊墊肚子了事,而後焦急地等待著顧錚的到來。
她自己也說不好為什麼會選擇相信顧錚。
也許是已經沒有了更好的辦法,也許她還是願意相信,顧錚這人雖然討厭,但史書上對他的讚譽卻並不假。當下的情形,能夠救唐禮臣的人或許很多,但願意去救的,賀卿只能賭他。
再說,她跟別人也不相識,就算想提此事,也無從入手。
好在過了沒多久,顧錚就出現在了她的視線里。賀卿連忙站起身,在亭子裡等候。顧錚卻沒有走到亭子這邊來,只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站定,方便說話,但即便被人看到也不會懷疑兩人之間有什麼。
“真師可是有什麼事吩咐?”時間緊迫,顧錚沒有寒暄,直接問道。
賀卿道,“方才劉大人和汪大人各執一詞,顧大人以為誰更在理?”
顧錚並不意外她的問話,因為他本來就一直覺得賀卿對朝政有著超乎尋常的興趣,一直蠢蠢欲動想要插手。所以聽到這個問題,他眉一挑,反問道,“真師覺得誰更在理?”
“都有理,又都太極端。”賀卿道。
顧錚微微點頭,不甚在意地道,“他們自己未必不知。只是先這樣說了,接下來才能商量出個折中的法子來。”
這卻是賀卿沒有想過的,她微微一愣,但旋即又道,“娘娘的意思是安撫為主,顧大人以為,他們會用什麼去安撫瑞州民眾?”
“你想救唐禮臣?”顧錚這回是真的意外了。
經過幾次接觸和了解,他對賀卿也有了一點自己的判斷,不會草率的認為她是抓不住重點,糾結這些細枝末節。或者就算如此,為了救一個全然陌生的人,冒這樣的風險來見自己,也足夠讓顧錚動容了。
身在朝堂,誰都說不清將來會如何。哪一日他深陷困境,是否會有人這樣為他奔走?
救唐禮臣雖然麻煩些,卻也不是做不到。
只是他還需要一個理由,“為什麼?”
賀卿低頭想了想,然後道,“顧大人權當我是婦人之仁,見不得這種事吧。”
頓了頓,她又問,“聽聞因為顧大人之故,朝中大小官員,如今都對這些問題生出了興趣,竟使風氣為之一變。如此,這些難題,想必顧大人還會繼續鑽研下去?”
156.第156章 落子無悔
下頭的人把時間卡得很好,
前腳幾位宰執進了咨平殿,
後腳那個傳信的驛卒就被送上來了。
這樣緊要的消息,
自然不是空口白話就能說清楚的。驛卒取出信物和知州唐禮臣請罪的奏摺呈上,
這才在眾人的詢問下,
說出瑞州發生的事。
事情的起因,
的確是因為漢白兩族之間的摩擦。
兩族聚居,
彼此之間從生活習慣到信仰都不太相同,
矛盾自然也是由來已久。
白族人擅騎射狩獵,戰力不俗,
但瑞州本地的漢人也同樣彪悍凌厲,不會讓對方討了好處去。所以這麼多年來摩擦不斷。但因為都知道對方的實力,
也想謀求長遠的發展,所以雙方都壓著,
不會讓事情真正鬧大。
再加上官府在這種事情上一向都是和稀泥,
只要他們能和平相處,
別的一概不管,久而久之,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些默契。
什麼時候該鬧,派多少人去鬧,鬧到什麼程度……這些下頭的人或許不清楚,
但領頭的心裡一定門兒清。偶爾有些事情,
兩族甚至會通力合作,
聯合起來對付和糊弄官府。
最輝煌的時候,
他們曾經一連擠走了三位當地官員,從縣令到知州都有。其中一位縣令,甚至是死在當地的。
也正是因為那位縣令的死,事情有些壓不住了,朝廷才覺得應該殺一殺瑞州當地的風氣,派了唐禮臣這樣的能吏干臣過去,希望他能夠為當地帶來一些改變。
當時唐禮臣的其實品級還不夠執掌一州之地,是劉牧川和先帝力排眾議選擇了他,所以他的官職是權知瑞州,這是朝廷為能力強而官品低的官員做出的妥協,可見對他的信重。
唐禮臣也沒有辜負這種信任,到了那邊之後,迅速地審結了張縣令的案子。卻原來這位倒霉的縣令大人,是死在一次兩族鬥毆之中的。
這事兒說起來也是寸了,兩族上百人聚在一起混戰鬥毆,結果兩邊兒都沒死人,就張縣令一個人出事兒了。
雖然瑞州當地的居民一向不服管教,並不怎麼將官府放在眼裡。但死了一個朝廷命官,這事情有多嚴重,他們心裡還是知道的。因此串通起來,將事情瞞得死死地,只報了個意外身故。
顧錚刻意放滿了角度,留在最後一個。到門口時,借著側身的機會回頭一看,賀卿還站在原來的位置上,一雙明亮的眸子緊盯著自己,嘴巴無聲張合,說了兩個字。
花園。顧錚跟著重複了一遍,朝他微微頷首,這才轉身出門。
賀卿確定他接收到了自己的訊號,這才鬆了一口氣,轉身往後面的花園裡去。她在宮中地位特殊,太皇太后沒說什麼的情況下,不管做什麼都沒人管。
到了花園裡,賀卿讓人上了茶水點心,自己就吃了幾塊糕點墊墊肚子了事,而後焦急地等待著顧錚的到來。
她自己也說不好為什麼會選擇相信顧錚。
也許是已經沒有了更好的辦法,也許她還是願意相信,顧錚這人雖然討厭,但史書上對他的讚譽卻並不假。當下的情形,能夠救唐禮臣的人或許很多,但願意去救的,賀卿只能賭他。
再說,她跟別人也不相識,就算想提此事,也無從入手。
好在過了沒多久,顧錚就出現在了她的視線里。賀卿連忙站起身,在亭子裡等候。顧錚卻沒有走到亭子這邊來,只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站定,方便說話,但即便被人看到也不會懷疑兩人之間有什麼。
“真師可是有什麼事吩咐?”時間緊迫,顧錚沒有寒暄,直接問道。
賀卿道,“方才劉大人和汪大人各執一詞,顧大人以為誰更在理?”
顧錚並不意外她的問話,因為他本來就一直覺得賀卿對朝政有著超乎尋常的興趣,一直蠢蠢欲動想要插手。所以聽到這個問題,他眉一挑,反問道,“真師覺得誰更在理?”
“都有理,又都太極端。”賀卿道。
顧錚微微點頭,不甚在意地道,“他們自己未必不知。只是先這樣說了,接下來才能商量出個折中的法子來。”
這卻是賀卿沒有想過的,她微微一愣,但旋即又道,“娘娘的意思是安撫為主,顧大人以為,他們會用什麼去安撫瑞州民眾?”
“你想救唐禮臣?”顧錚這回是真的意外了。
經過幾次接觸和了解,他對賀卿也有了一點自己的判斷,不會草率的認為她是抓不住重點,糾結這些細枝末節。或者就算如此,為了救一個全然陌生的人,冒這樣的風險來見自己,也足夠讓顧錚動容了。
身在朝堂,誰都說不清將來會如何。哪一日他深陷困境,是否會有人這樣為他奔走?
救唐禮臣雖然麻煩些,卻也不是做不到。
只是他還需要一個理由,“為什麼?”
賀卿低頭想了想,然後道,“顧大人權當我是婦人之仁,見不得這種事吧。”
頓了頓,她又問,“聽聞因為顧大人之故,朝中大小官員,如今都對這些問題生出了興趣,竟使風氣為之一變。如此,這些難題,想必顧大人還會繼續鑽研下去?”
156.第156章 落子無悔
下頭的人把時間卡得很好,
前腳幾位宰執進了咨平殿,
後腳那個傳信的驛卒就被送上來了。
這樣緊要的消息,
自然不是空口白話就能說清楚的。驛卒取出信物和知州唐禮臣請罪的奏摺呈上,
這才在眾人的詢問下,
說出瑞州發生的事。
事情的起因,
的確是因為漢白兩族之間的摩擦。
兩族聚居,
彼此之間從生活習慣到信仰都不太相同,
矛盾自然也是由來已久。
白族人擅騎射狩獵,戰力不俗,
但瑞州本地的漢人也同樣彪悍凌厲,不會讓對方討了好處去。所以這麼多年來摩擦不斷。但因為都知道對方的實力,
也想謀求長遠的發展,所以雙方都壓著,
不會讓事情真正鬧大。
再加上官府在這種事情上一向都是和稀泥,
只要他們能和平相處,
別的一概不管,久而久之,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些默契。
什麼時候該鬧,派多少人去鬧,鬧到什麼程度……這些下頭的人或許不清楚,
但領頭的心裡一定門兒清。偶爾有些事情,
兩族甚至會通力合作,
聯合起來對付和糊弄官府。
最輝煌的時候,
他們曾經一連擠走了三位當地官員,從縣令到知州都有。其中一位縣令,甚至是死在當地的。
也正是因為那位縣令的死,事情有些壓不住了,朝廷才覺得應該殺一殺瑞州當地的風氣,派了唐禮臣這樣的能吏干臣過去,希望他能夠為當地帶來一些改變。
當時唐禮臣的其實品級還不夠執掌一州之地,是劉牧川和先帝力排眾議選擇了他,所以他的官職是權知瑞州,這是朝廷為能力強而官品低的官員做出的妥協,可見對他的信重。
唐禮臣也沒有辜負這種信任,到了那邊之後,迅速地審結了張縣令的案子。卻原來這位倒霉的縣令大人,是死在一次兩族鬥毆之中的。
這事兒說起來也是寸了,兩族上百人聚在一起混戰鬥毆,結果兩邊兒都沒死人,就張縣令一個人出事兒了。
雖然瑞州當地的居民一向不服管教,並不怎麼將官府放在眼裡。但死了一個朝廷命官,這事情有多嚴重,他們心裡還是知道的。因此串通起來,將事情瞞得死死地,只報了個意外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