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提刀練武?
我的驚愕肯定是被王琅看在眼裡的,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很客氣地對君太醫說,“典藥局郎這一個多月以來真是辛苦了。聽說鄭寶林自從那天穿著單衣,在東宮門口受了涼,就一直高燒不退,本王心底很是擔憂,典藥局郎快回去照料吧。”
頓了頓,又補充道,“免得沒到開春,東宮就有不祥之事,傳揚出去,難免不大好聽。”
君太醫很快又開始抹汗,他口齒不清地說,“是,是,下官一定盡心盡力,一定盡心盡力!”
雖然君太醫各方面都無法和王琅比較,但在膽子上真是一點都不遜色,當著王琅的面,他也敢保證一定‘盡心盡力’……我忍不住就捉狹地笑起來,想要打趣他幾句,捉住盡心盡力這個話柄,看了王琅一眼,又硬生生地忍住了。等到他退出了咸陽宮,才笑著和王琅打趣,“真是各花入各眼,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君太醫到底有哪一點好,值得那個人把他當成寶。”
王琅不動聲色地說,“就是。”一邊說,一邊認真地盯著我看。
我待要勃然大怒時,他又一下把我抱到懷裡,問我,“怎麼辦,這件事出來,你在咸陽宮是肯定住不下去的了。”
是啊,雖然說咸陽宮西殿也住得挺開心的,但怎麼說也比不上東宮,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雖然說現在身邊的人也都是姑爹的死忠,應該不至於被別人收買,但到底沒有自己的東宮住起來放心。
可要我就這樣把這件事算了,又覺得很憋屈。這麼多年來,就因為姑爹是個皇帝,什麼事他都是占了里子還要面子,眼下好容易和我置上氣了,我還等著他來低頭呢。我就不信他能把我晾到他孫子出生!
雖然這不是他的第一個孫子,但怎麼說,都是太子的第一個兒子。也是我姑姑養子養女的後代,我就不信他不疼了!
……這麼說起來,我和王琅好像還有幾分兄妹亂/倫的味道……
我趕快掐掉了那又要跑偏的思緒,想了半天,還是沒主意,只好問王琅,“你說該怎麼辦,我聽你的。”
王琅低沉地笑起來,手按上我的小腹,輕輕地摸了摸,忽然間又感慨,“還好剛才沒有輕舉妄動。”
我忽然間覺得,也許前一段時間我沒能有胎,就是因為這敦倫的次數太多了!
看來等老大出生之後,再想要個小的,就得算好了時機……
正在這漫不經心地尋思呢,王琅又在我耳邊吹了一口氣,低聲說,“小暖,我們就要當爹娘了!”
這句話語氣平常,甚至沒有多少喜悅,但卻讓我一下熱淚盈眶。
都說女人有了身孕,就會更加不可理喻,這話真有道理。我只要一想到蘇家人丁凋零,直到今日才有了後代,以後我和哥哥的子孫將會傳遞蘇家的血脈,就覺得心頭一陣酸澀,靠在王琅懷裡居然嗚咽了起來。他又寬慰了我半天,反常地放下身段甜言蜜語,把我哄得眉開眼笑地,這才起身走了。
我居然要到吃過午飯才想起來,幾個重要的問題,譬如李淑媛的事他到底打算怎麼處理,咸陽宮是否要再住下去——王琅全都沒有回答。
這也不能全怪他,因為我根本都沒有記得問……
唉,歷練了這麼久,好不容易聰明了一點,怎麼懷了個寶寶,就似乎一下全打回原型了?
#
接下來的幾天,我的待遇一下就從‘被軟禁待處置的太子妃’,變成了‘被軟禁待餵肥以便拖出去宰了的太子妃’。非但日常的食物供給,一下從豐盛變成了奢侈,就是衣食起居的待遇,也都上升得比我在東宮時的規格更高。小白蓮、小臘梅兩個人進咸陽宮服侍我還不算,過了正月初三,連養娘都進宮來了!
“柳葉要進來,我說你別進來了,你自己沒生過孩子,哪裡懂得伺候這雙身子的人!”養娘臉上容光煥發的,雖然還有一貫的死板,但看得出來,老人家被我有身子這件事弄得是心花怒放。“你嫂子有身子的時候人在東北,我沒能有用武之地,這一回你就看好嘍吧,養娘保准把你餵得白白胖胖的,把你肚子裡的小皇孫,也餵得白白胖胖!”
雖然我也很想平安地生個兒子出來,但一聽到養娘的話,我就不禁想到了一種絕對白白胖胖,甚至胖得只可以蠕來蠕去的東西……
一想到這,我臉色一變,不禁又有了幾分反胃,顧不得和養娘說話,抓過炕邊的炭盒,哇地一聲就又吐了出來。
君太醫雖然年紀輕,但醫術著實是不錯的。太醫院裡的幾個太醫給我扶過脈,都說我脈象健旺,不宜過度進補,最近我也是吃好睡好,就是不時害害喜來證明寶寶已經在肚子裡漸漸長大。
吐了半天,才抬起身子漱過口,我又覺得餓了,忽然間竟很想吃酸酸的東西,養娘和小白蓮、小臘梅連忙端了一大冰盤的酸物上來,什麼酸梅子、酸醬菜,醋浸大白菜……我聞了聞都覺得沒有胃口,苦思冥想了半日,倒是想出來了一樣酸酸的脆脆的,很開胃的東西。剛好王琅過來看我,我就眼淚汪汪地央求他,“太子爺,臣妾想吃屈貴人親手做的清炒葫蘆絲。”
自從我有了身孕,王琅雖然還一直‘高熱不退’,但私底下倒是很龍精虎猛,雖然發著高熱,但也可以每天掙扎著打扮整潔,過來咸陽宮看我們。所謂的門禁更是形同虛設,除了我無法走出咸陽宮之外,養娘等人都是來去自如。雖然皇上尚未露面,但我已經有點心軟,甚至考慮是不是就這樣算了——被軟禁到這個地步的嬪妃,幾千年來想必也是很少見的了。
聽聞我這一句話,太子爺很不雅觀地嗆了一口茶,他略略有些咬牙切齒。“就吃過那一次,愛妃嘴巴真刁,居然也就記住了。”
我一扁嘴,並不說話,轉過身子去就不理他了。
王琅也不理我,他嘆了一口氣,站起身和養娘低聲說了幾句話,就出了咸陽宮不知去了哪裡。我又生了一會氣,就把這事給忘了,開開心心地吃起了酸梅。
到了晚上,桌上就多了一盤清炒葫蘆絲。我早把下午的事給忘了,還是養娘數落我。
“您有身子的事,外頭的人可都還不知道呢。太子爺這是親自到未央宮去求來的,這才開春上哪弄葫蘆去呀?可想而知這一下午,為了你想吃個葫蘆絲,多少人到花圃大棚里去打聽著了。您倒好,就吃了這一筷子您就不動了?”
因為有了孩子,我更是一心養胎,外頭的風波角力很少留意,聽了養娘的這句話,這才回過神來,很有幾分不好意思——心頭卻又是一動。
我覺得我大概明白,王琅和皇上又在瞞著我做什麼了。
95她要走了
一直到過了上元節,姑爹都沒有進咸陽宮來看我。就是王琅都來得少了,我派小白蓮出去打探了消息進來,據說他還是在東宮一病不起著,一點都沒有好轉的意思。
東宮門口那一跪,是跪出了不少病號,比如說鄭寶林啦、李淑媛,都是病號中的重病號,馬才人和姜良娣雖然沒有大病,但也犯了風寒咳嗽,現在東宮是煙霧繚繞——不是香燭,是熬藥的煙火。我覺得我在咸陽宮也住出味道了,雖然住的是西配殿,但倒是要比回到東宮去聞藥味來得更舒服一些。
陳淑妃一次進來看我的時候,我就正在窗前自得其樂地哼哼著外頭的民謠,一邊試著給沒出生的孩子做一點女紅:雖然這孩子肯定是穿外頭人給做的襁褓,但貼身的肚兜什麼的,還是我這個做娘的親手來fèng制更安心一些。
陳淑妃只是看了一眼我手上的針線,就扭過頭去輕輕地咳嗽起來。她的手指動了動,到底還是沒有擰住我的耳朵,養娘上來給她請安,“老奴見過表姑娘。”
陳淑妃望著養娘的眼神很柔和。“有您在,我就放心得多了,否則就憑世暖一個人折騰,我還真怕!”
我咳嗽了一聲,乾乾地說,“表姑,您就放心吧,我也知道孰輕孰重,沒那麼不靠譜!”
陳淑妃橫了我一眼,從懷裡掏出一雙很精緻的虎頭鞋遞給我,沒好氣地說,“女紅沒做到這個地步,還好意思給小皇孫做肚兜?你敢做,我看養娘也未必敢往人家身上套——這指不定哪裡就藏了一根針呢!”
我小時候實在是比較忙碌,忙著被人寵壞,又忙著到處去招惹王琅,更忙著打馬冶遊四處浪蕩,能夠認識字會讀書,都是因為王琅打手心的功勞。能刺幾針女紅,則是小時候在陳淑妃身邊打轉的結果。她當然是很有資格看不起我的手藝的,我只好訕訕地說,“表姑您坐,您坐。”
表姑這次來,倒不是來關心朝廷大事的。自從我哥哥從東北回來,陳淑妃就再也沒有問過我一句關於政局的事,皇上和王琅心照不宣地聯手鬧出了那麼大的動靜,都要換太子了,她也是不聞不問的,一心就為她的王瓏操心選妃的事。現在王瓏忽然要去就藩了,她都還沒有死心,這是特地來問劉翠的。
“小姑娘我見了一面,性子慡利又不乏城府,稍加調.教,就是個很好的王妃料子。”陳淑妃的眼睛熠熠發光,她難得把話說得這樣坦誠,“你七弟的性子呢你也知道,曲里拐彎的,要也給他找一個曲里拐彎的媳婦兒,和萬穗那樣的,那就不成了。這兩夫妻都遮遮掩掩的,真心話你也不說我也不說,過日子肯定過不到一塊。倒是劉翠出身也好,脾氣也慡利,又難得並不介意王瓏的腿——我看王瓏對她也比較特別,這一陣幾次託詞出宮,都是和她在一塊兒。”
我忽然間很想知道,陳淑妃對她兒子的腿,心裡是有數還是沒數。不過從王瓏的隻言片語,我是猜得出來,劉翠估計是無意間發現了他的這個秘密。或許是在蘇家,或許是那一天在瑞王車駕里兩人發生了點什麼,總之她也是知情者。
我估計她肯定是利用這個秘密要挾了王瓏不少事情來著,比如說出宮和她一起玩兒什麼的……因為如果換作是我,我就會這樣做。
“不過現在皇上心裡事情多,沒有個准信,我也不想和皇上開口。”陳淑妃說到這,話就斷了。
按照常理,我應該很熱情地接下去說:那我幫您問問劉家。而當然劉家也肯定是千肯萬肯的,再一次,我絲毫不懷疑劉翠的態度,即使劉家人不肯,她也有辦法把他們拗得肯起來。
可是我又答應過王瓏,決不推波助瀾把他們倆湊成一對……
我只好很含蓄地說,“劉翠本人應該是千肯萬肯的,但是王瓏和我談起來,像是還不想那樣早結親。表姑,這強扭的瓜不甜——”
表姑很煩躁,“好姑娘可不好找呢!他就藩之後,沒事不能胡亂出門,上哪去撞見更中意的姑娘?還不是要盲婚啞嫁,偏偏這孩子不懂得我的苦心。他一動身就藩,要再見到劉翠可就難了,沒過兩年人家姑娘就嫁給別人了。到那時候,他可是沒地兒買後悔藥吃了!”
我的驚愕肯定是被王琅看在眼裡的,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很客氣地對君太醫說,“典藥局郎這一個多月以來真是辛苦了。聽說鄭寶林自從那天穿著單衣,在東宮門口受了涼,就一直高燒不退,本王心底很是擔憂,典藥局郎快回去照料吧。”
頓了頓,又補充道,“免得沒到開春,東宮就有不祥之事,傳揚出去,難免不大好聽。”
君太醫很快又開始抹汗,他口齒不清地說,“是,是,下官一定盡心盡力,一定盡心盡力!”
雖然君太醫各方面都無法和王琅比較,但在膽子上真是一點都不遜色,當著王琅的面,他也敢保證一定‘盡心盡力’……我忍不住就捉狹地笑起來,想要打趣他幾句,捉住盡心盡力這個話柄,看了王琅一眼,又硬生生地忍住了。等到他退出了咸陽宮,才笑著和王琅打趣,“真是各花入各眼,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君太醫到底有哪一點好,值得那個人把他當成寶。”
王琅不動聲色地說,“就是。”一邊說,一邊認真地盯著我看。
我待要勃然大怒時,他又一下把我抱到懷裡,問我,“怎麼辦,這件事出來,你在咸陽宮是肯定住不下去的了。”
是啊,雖然說咸陽宮西殿也住得挺開心的,但怎麼說也比不上東宮,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雖然說現在身邊的人也都是姑爹的死忠,應該不至於被別人收買,但到底沒有自己的東宮住起來放心。
可要我就這樣把這件事算了,又覺得很憋屈。這麼多年來,就因為姑爹是個皇帝,什麼事他都是占了里子還要面子,眼下好容易和我置上氣了,我還等著他來低頭呢。我就不信他能把我晾到他孫子出生!
雖然這不是他的第一個孫子,但怎麼說,都是太子的第一個兒子。也是我姑姑養子養女的後代,我就不信他不疼了!
……這麼說起來,我和王琅好像還有幾分兄妹亂/倫的味道……
我趕快掐掉了那又要跑偏的思緒,想了半天,還是沒主意,只好問王琅,“你說該怎麼辦,我聽你的。”
王琅低沉地笑起來,手按上我的小腹,輕輕地摸了摸,忽然間又感慨,“還好剛才沒有輕舉妄動。”
我忽然間覺得,也許前一段時間我沒能有胎,就是因為這敦倫的次數太多了!
看來等老大出生之後,再想要個小的,就得算好了時機……
正在這漫不經心地尋思呢,王琅又在我耳邊吹了一口氣,低聲說,“小暖,我們就要當爹娘了!”
這句話語氣平常,甚至沒有多少喜悅,但卻讓我一下熱淚盈眶。
都說女人有了身孕,就會更加不可理喻,這話真有道理。我只要一想到蘇家人丁凋零,直到今日才有了後代,以後我和哥哥的子孫將會傳遞蘇家的血脈,就覺得心頭一陣酸澀,靠在王琅懷裡居然嗚咽了起來。他又寬慰了我半天,反常地放下身段甜言蜜語,把我哄得眉開眼笑地,這才起身走了。
我居然要到吃過午飯才想起來,幾個重要的問題,譬如李淑媛的事他到底打算怎麼處理,咸陽宮是否要再住下去——王琅全都沒有回答。
這也不能全怪他,因為我根本都沒有記得問……
唉,歷練了這麼久,好不容易聰明了一點,怎麼懷了個寶寶,就似乎一下全打回原型了?
#
接下來的幾天,我的待遇一下就從‘被軟禁待處置的太子妃’,變成了‘被軟禁待餵肥以便拖出去宰了的太子妃’。非但日常的食物供給,一下從豐盛變成了奢侈,就是衣食起居的待遇,也都上升得比我在東宮時的規格更高。小白蓮、小臘梅兩個人進咸陽宮服侍我還不算,過了正月初三,連養娘都進宮來了!
“柳葉要進來,我說你別進來了,你自己沒生過孩子,哪裡懂得伺候這雙身子的人!”養娘臉上容光煥發的,雖然還有一貫的死板,但看得出來,老人家被我有身子這件事弄得是心花怒放。“你嫂子有身子的時候人在東北,我沒能有用武之地,這一回你就看好嘍吧,養娘保准把你餵得白白胖胖的,把你肚子裡的小皇孫,也餵得白白胖胖!”
雖然我也很想平安地生個兒子出來,但一聽到養娘的話,我就不禁想到了一種絕對白白胖胖,甚至胖得只可以蠕來蠕去的東西……
一想到這,我臉色一變,不禁又有了幾分反胃,顧不得和養娘說話,抓過炕邊的炭盒,哇地一聲就又吐了出來。
君太醫雖然年紀輕,但醫術著實是不錯的。太醫院裡的幾個太醫給我扶過脈,都說我脈象健旺,不宜過度進補,最近我也是吃好睡好,就是不時害害喜來證明寶寶已經在肚子裡漸漸長大。
吐了半天,才抬起身子漱過口,我又覺得餓了,忽然間竟很想吃酸酸的東西,養娘和小白蓮、小臘梅連忙端了一大冰盤的酸物上來,什麼酸梅子、酸醬菜,醋浸大白菜……我聞了聞都覺得沒有胃口,苦思冥想了半日,倒是想出來了一樣酸酸的脆脆的,很開胃的東西。剛好王琅過來看我,我就眼淚汪汪地央求他,“太子爺,臣妾想吃屈貴人親手做的清炒葫蘆絲。”
自從我有了身孕,王琅雖然還一直‘高熱不退’,但私底下倒是很龍精虎猛,雖然發著高熱,但也可以每天掙扎著打扮整潔,過來咸陽宮看我們。所謂的門禁更是形同虛設,除了我無法走出咸陽宮之外,養娘等人都是來去自如。雖然皇上尚未露面,但我已經有點心軟,甚至考慮是不是就這樣算了——被軟禁到這個地步的嬪妃,幾千年來想必也是很少見的了。
聽聞我這一句話,太子爺很不雅觀地嗆了一口茶,他略略有些咬牙切齒。“就吃過那一次,愛妃嘴巴真刁,居然也就記住了。”
我一扁嘴,並不說話,轉過身子去就不理他了。
王琅也不理我,他嘆了一口氣,站起身和養娘低聲說了幾句話,就出了咸陽宮不知去了哪裡。我又生了一會氣,就把這事給忘了,開開心心地吃起了酸梅。
到了晚上,桌上就多了一盤清炒葫蘆絲。我早把下午的事給忘了,還是養娘數落我。
“您有身子的事,外頭的人可都還不知道呢。太子爺這是親自到未央宮去求來的,這才開春上哪弄葫蘆去呀?可想而知這一下午,為了你想吃個葫蘆絲,多少人到花圃大棚里去打聽著了。您倒好,就吃了這一筷子您就不動了?”
因為有了孩子,我更是一心養胎,外頭的風波角力很少留意,聽了養娘的這句話,這才回過神來,很有幾分不好意思——心頭卻又是一動。
我覺得我大概明白,王琅和皇上又在瞞著我做什麼了。
95她要走了
一直到過了上元節,姑爹都沒有進咸陽宮來看我。就是王琅都來得少了,我派小白蓮出去打探了消息進來,據說他還是在東宮一病不起著,一點都沒有好轉的意思。
東宮門口那一跪,是跪出了不少病號,比如說鄭寶林啦、李淑媛,都是病號中的重病號,馬才人和姜良娣雖然沒有大病,但也犯了風寒咳嗽,現在東宮是煙霧繚繞——不是香燭,是熬藥的煙火。我覺得我在咸陽宮也住出味道了,雖然住的是西配殿,但倒是要比回到東宮去聞藥味來得更舒服一些。
陳淑妃一次進來看我的時候,我就正在窗前自得其樂地哼哼著外頭的民謠,一邊試著給沒出生的孩子做一點女紅:雖然這孩子肯定是穿外頭人給做的襁褓,但貼身的肚兜什麼的,還是我這個做娘的親手來fèng制更安心一些。
陳淑妃只是看了一眼我手上的針線,就扭過頭去輕輕地咳嗽起來。她的手指動了動,到底還是沒有擰住我的耳朵,養娘上來給她請安,“老奴見過表姑娘。”
陳淑妃望著養娘的眼神很柔和。“有您在,我就放心得多了,否則就憑世暖一個人折騰,我還真怕!”
我咳嗽了一聲,乾乾地說,“表姑,您就放心吧,我也知道孰輕孰重,沒那麼不靠譜!”
陳淑妃橫了我一眼,從懷裡掏出一雙很精緻的虎頭鞋遞給我,沒好氣地說,“女紅沒做到這個地步,還好意思給小皇孫做肚兜?你敢做,我看養娘也未必敢往人家身上套——這指不定哪裡就藏了一根針呢!”
我小時候實在是比較忙碌,忙著被人寵壞,又忙著到處去招惹王琅,更忙著打馬冶遊四處浪蕩,能夠認識字會讀書,都是因為王琅打手心的功勞。能刺幾針女紅,則是小時候在陳淑妃身邊打轉的結果。她當然是很有資格看不起我的手藝的,我只好訕訕地說,“表姑您坐,您坐。”
表姑這次來,倒不是來關心朝廷大事的。自從我哥哥從東北回來,陳淑妃就再也沒有問過我一句關於政局的事,皇上和王琅心照不宣地聯手鬧出了那麼大的動靜,都要換太子了,她也是不聞不問的,一心就為她的王瓏操心選妃的事。現在王瓏忽然要去就藩了,她都還沒有死心,這是特地來問劉翠的。
“小姑娘我見了一面,性子慡利又不乏城府,稍加調.教,就是個很好的王妃料子。”陳淑妃的眼睛熠熠發光,她難得把話說得這樣坦誠,“你七弟的性子呢你也知道,曲里拐彎的,要也給他找一個曲里拐彎的媳婦兒,和萬穗那樣的,那就不成了。這兩夫妻都遮遮掩掩的,真心話你也不說我也不說,過日子肯定過不到一塊。倒是劉翠出身也好,脾氣也慡利,又難得並不介意王瓏的腿——我看王瓏對她也比較特別,這一陣幾次託詞出宮,都是和她在一塊兒。”
我忽然間很想知道,陳淑妃對她兒子的腿,心裡是有數還是沒數。不過從王瓏的隻言片語,我是猜得出來,劉翠估計是無意間發現了他的這個秘密。或許是在蘇家,或許是那一天在瑞王車駕里兩人發生了點什麼,總之她也是知情者。
我估計她肯定是利用這個秘密要挾了王瓏不少事情來著,比如說出宮和她一起玩兒什麼的……因為如果換作是我,我就會這樣做。
“不過現在皇上心裡事情多,沒有個准信,我也不想和皇上開口。”陳淑妃說到這,話就斷了。
按照常理,我應該很熱情地接下去說:那我幫您問問劉家。而當然劉家也肯定是千肯萬肯的,再一次,我絲毫不懷疑劉翠的態度,即使劉家人不肯,她也有辦法把他們拗得肯起來。
可是我又答應過王瓏,決不推波助瀾把他們倆湊成一對……
我只好很含蓄地說,“劉翠本人應該是千肯萬肯的,但是王瓏和我談起來,像是還不想那樣早結親。表姑,這強扭的瓜不甜——”
表姑很煩躁,“好姑娘可不好找呢!他就藩之後,沒事不能胡亂出門,上哪去撞見更中意的姑娘?還不是要盲婚啞嫁,偏偏這孩子不懂得我的苦心。他一動身就藩,要再見到劉翠可就難了,沒過兩年人家姑娘就嫁給別人了。到那時候,他可是沒地兒買後悔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