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我沒有說完,王琅已經在我唇上啄了一口。
“傻丫頭。”他的唇也被我渥得暖了,平時冷冰冰的雙唇,眼下是火熱的,帶著我自己的味道,和祈年殿裡淡淡的香燭味,在我的唇上一開一合,又有微微的甜。“還猜不到嗎?這一招試的不是我,自然是貴妃娘娘。”
這一下,我終於有了幾分明白,再一細想,這才恍然大悟。
皇上行事,真有鬼神莫測之機。
“這還用試嗎?”不禁有了幾分悻然,“苗氏肚子裡有幾斤糙料,我看姑爹他老人家也明白得很吧。”
王琅笑而不語,又親了我一下,態度卻很克制,僅讓唇舌有短暫的交纏,便又分了開來,“老頭子做事,從來都不止一個用意,時間太短,我只參詳出了他的兩重意思。你放心,這兩件事,都和我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你就在家好好呆著陪嫂子,不要有多餘的擔心,也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我很遺憾地把君太醫的伏筆告訴王琅,“本來還想著,實在不行就唱一出這個……”
王琅聽得直發笑,一邊笑,一邊親我,“好,沒想到我們小暖的手腕也純熟起來了。這件事要等你回了東宮還沒有個結果,你也可以給貴妃娘娘添一點熱鬧。”
或者是他的身份使然,王琅說話很喜歡雲山霧罩地繞彎子,這麼明確地保證‘不關我們的事’、‘你儘管放心’,還是這麼多年來的第一次。
我想在成婚之後,我固然改變了很多,而王琅畢竟也是被我改變了一點點——在持續了那麼多年的誤會,那麼多無意義的爭吵過後,他終於學會遷就我的遲鈍,學會將話講明了。
“你說你能出來喝臘八粥嗎?”我還有一些戀戀不捨,“去年該喝粥的時候,你就不在京城……”
王琅系好了最後一個扣子,將明黃色的香囊掛到腰間,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說,“看,過午門了。”
午門中門成年到頭,也就是在春冬大祭的時候打開幾次,這一次我能女眷身份,在御輦中經過午門,其實已經是享受了皇后進門的規格。
整個大雲有資格以皇后身份經過午門的人,其實也就只有我姑姑一個:大雲的太子到了登基的時候,一般早已經成親。而由太子妃冊封皇后,僅僅在紫禁城內行禮,是不需要進出城門的。
只有我姑姑當年雖然是以太子妃的身份被冊封為皇后,但在當年冬至時,皇上堅持讓她以皇后鹵簿,尾隨大駕自中門出宮,與他一起在祈年殿祭祀天地。
雖然我姑姑也就是那一年去了一次,但僅僅是那一次,就已經讓她在史冊上被記了一筆。
或許王琅也想到了這段往事,一時間我們都沉默下來。等到被門洞遮蔽的日光再度she進車內,王琅才輕聲說,“總有一天,我要你也登上皇后鹵簿,跟在我身後,我們一起從這裡出去,到祈年殿祭祀天地——”
我趕快打斷他,“我寧可像現在這樣打扮成個小太監,在車裡等你。”
我這個人,生平最不喜歡擺架子逞威風,一起去祭祀天地有什麼好的?在郊外喝風!還不如在車子裡暖洋洋地看書打盹,等王琅勞頓完了進來,再想方設法,幫助他放鬆一下……
王琅看著我,他笑了,笑似春風。
“蘇世暖。”他說,“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
車過午門在太和殿前駐蹕,王琅就算是完成了代父祭天的任務,也就不能再搭乘大駕鹵簿了。他在太和殿前換上了太子肩輿,帶著幾個藩王去瑞慶宮交卸差事,文武百官們自然各自打道回府。自然有人將御輦拉扯到某個場地去,卸了馬清理一番,再好生保管起來。
多年在宮廷中打滾,已經使我明白,就算掛起了皇字頭,是什麼還是什麼,比如說我姑爹雖然帶了皇帝頭銜,但也依然是個半瘋不癲的老頭子。以及比如說御馬雖然帶了個御字,但只要是馬,它還是會拉屎的。為了避免馬糞味兒污染了太和殿前的大院子,馬車一般都退得很快。沒過多久,我們就進了御馬監在外廷的一個大院子,這裡其實已經靠近宮門沒有多遠。我就在車內抱著膝蓋,默默地聽著一群人亂鬨鬨地給大駕、藩王車駕卸馬。
又過了一會兒,大批人馬已經將御馬弄下來,基本上人都跟著馬兒走了,阿昌在車外敲了敲玻璃,我便掀開帘子跳下地來,嬉笑著對阿昌說,“好哇,昌公公是貴腳踏賤地,也到馬糞監來做事了?”
御馬監就數這個真管御馬的宮監最窮,似阿昌這樣的紅公公,沒事當然不會過來亂晃。他苦著一張臉正要說些什麼,忽然間遠處一輛馬車帘子也是一動,劉翠從裡頭鑽了出來跳下地,正好和我們打了個正臉。
這丫頭身份尊貴,她親堂兄還有堂姐夫都是位高權重之輩,我並不擔心她會收到多少委屈,再加上剛才全心全意都擔心王琅,所以也就沒有管她的下落。料想中,她差不多也就是在那個場院裡胡鬧一番,被人客客氣氣地遣送出去。看到她和我一樣從馬車裡出來,我和阿昌都是一怔。我壓低了嗓門問阿昌,“她後來鑽到哪裡去了?”
阿昌看似口唇不動,回答得卻是又急又快,“劉小姐一來就問瑞王的車駕在哪裡,底下人倒是沒有敢攔著。她也不許我們胡亂告訴瑞王……”
我心裡有數了:小丫頭春心動了,看來是看上小玲瓏啦!
也是,小玲瓏雖然腿腳並不大方便,但面若冠玉風度翩翩,有一種謙謙君子的風度。那一天就是酒後,始終也還是進退得宜談吐有致,這種人當然不是街頭巷尾隨便就能撞到的陌上百姓,再加上兩邊早有婚姻之議,劉翠會動心,我絲毫都不奇怪。就不知道這兩個人當時回到下處是另有一段故事呢,還是劉翠只是隨意興起,就鑽進馬車去嚇瑞王。
我也是這個年紀過來的,自然知道如果說穿,女兒家臉皮薄起來,恐怕會不好意思再見小玲瓏,因此只做無事,笑眯眯地招呼劉翠,“走,和我一道出去,也方便一點!”
劉翠默不做聲地點了點頭,我讓阿昌安排了兩匹馬,就帶著她從側門出了宮,順順噹噹兩個時辰差事辦完——嘿,瞧咱這能耐!
雖然還想在外頭逛逛,但天色不早,害怕劉翡擔心,再加上哥哥已經回家,這件事還要報備。我沒有多逗留,而是直接回了蘇家。劉翠卻沒有跟我下馬,我問她,“你不進來?”
小姑娘看著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她忽然低聲說,“我很喜歡七王爺,可七王爺不喜歡我!我覺得七王爺喜歡的人……”
一邊說,一邊勒馬迴轉,我還想要叫住她說些什麼時,她已經去得遠了。
84不當太子
考慮到劉翡畢竟已經隨時可能臨盆,我是把哥哥拉到了外書房,才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世陽畢竟年紀還輕,從小在宮廷里的時間也要比我少很多。對於我姑爹的瘋癲和大膽,他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震驚,甚至還略帶些欽佩地對我誇獎起了王琅,“這世上要是還有誰能將姑爹的心思摸到了八分,恐怕這個人也就是王琅了。這對父子真是妙得很,妙得很,嘿嘿。”
他雖然眼角眉梢,還掛著慣常時的輕浮笑意,但語氣里分明也帶了一點怨恨。看來對姑爹的做法,世陽心裡也很不諒解。
也是,親親的兒子,說起來又是我姑姑的養子,也算是嫡子了。說關起來就關起來,不管是為了什麼,對於太子.黨來說,總是很沉重的打擊。
“姑爹要是不會玩弄手段,彼此制衡,將他自己的最高地位把持得穩穩的,他也就不是姑爹了。”我反而很平靜,甚至還反過來勸慰世陽,“就是姑姑在的時候,他尚且要抬舉苗家。怎麼你指望他會對王琅完全放心,在自己還好好的時候,就放任太子黨一再坐大,提前養出個副皇上嗎?”
其實私底下我也很懷疑,只怕正是因為姑爹的皇位得來不易,他才不願意讓王琅的路走得太順。這一路又打又拉,一是出於權術制衡,一來也是鍛鍊王琅的心性。只是老爺子不是凡人,他的手段一般人也消受不起就是了。
提到姑姑,世陽嘆了口氣,竟難得地抱怨起來。“早知道姑姑不嫁給他,少了多少事情,一家人恐怕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哥!”我放下臉來,“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不用我說什麼,哥哥的老臉就是一紅,他訕訕地解釋,“咱不就是這麼一說麼?咱蘇家一門英烈,嘿嘿,誰又知道這一門英烈的苦呢?就拿你來說,一心一意只想寵你一世,不讓你受一點委屈,如今怎麼樣?大冷的天跑出去報信,臉都跑瘦了。你為了王琅,真是什麼都顧不得了,也不知道將來……”
當著劉翡的面,世陽就從來不這樣說話,他知道劉翡性子慡利,一聽這些葳蕤的老媽媽論兒就要發脾氣。而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劉翡會發脾氣了,我沉下臉來正想說話,屋外已經來了幾個傳令的親兵,說是皇上頒賜了一些東西賞過來,請哥哥快點出去謝賞。
時逢臘月,皇上隨時有所賞賜,當然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挑在這個時候,無非也就是安慰我哥哥,讓他不必因為紫禁城裡的異動惴惴不安。所賞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名貴藥材錦緞,還有金玉古董之物,這些東西蘇家雖然不說堆山填海,但也實在不缺:就兩個主子,還都常年不在家,這種東西怎麼可能用得完。比較特別的就是皇上還賞了一面令牌進來,卻沒有指名給誰。
世陽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了看,就笑著丟給了我——“姑爹也是真的疼你!”
我拿到手上看時,也不禁啼笑皆非。該死的姑爹,人在宮裡,剛剛關了我的夫君,還要這樣來調侃我。
這是一面憑此隨時進出宮闈的令牌,上頭燙金大字,赫然寫了暖公公的名諱。看來,老人家對我的一舉一動,心裡根本有數。
#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似乎並沒有超出王琅的預料。
在羊選侍的事被提出來之後,皇貴妃本來就夠得意的了,苗家出盡百寶,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居然也拉起了一支‘福王黨’,現在黨羽初成,皇上就配合地將太子爺囚禁到東宮裡,美其名曰是‘讓你好好讀書’。那邊錦衣衛四處偵查,將蓬萊閣的案子又鬧得沸沸揚揚的,究竟是為什麼關的太子爺,朝中人也自然有自己的解讀。
本來王琅就不顯山不露水,在朝中除了兩大重臣和我哥哥之外,並沒有多少人阿附,真要說起來,勉強還有陳老尚書的門生,臨江侯萬羽似乎也影影綽綽地站在他這一邊。現在滿朝廷都是福王黨上下串聯的聲音,雖然還沒有人起頭彈劾太子,但整個朝局忽然間就有了亂象,就是我們蘇家自己的嫡系,都天天來蘇家打聽我哥哥的口風,想知道這一次到底是父子之間又鬧了彆扭,還是皇上要認真收拾王琅了。
“傻丫頭。”他的唇也被我渥得暖了,平時冷冰冰的雙唇,眼下是火熱的,帶著我自己的味道,和祈年殿裡淡淡的香燭味,在我的唇上一開一合,又有微微的甜。“還猜不到嗎?這一招試的不是我,自然是貴妃娘娘。”
這一下,我終於有了幾分明白,再一細想,這才恍然大悟。
皇上行事,真有鬼神莫測之機。
“這還用試嗎?”不禁有了幾分悻然,“苗氏肚子裡有幾斤糙料,我看姑爹他老人家也明白得很吧。”
王琅笑而不語,又親了我一下,態度卻很克制,僅讓唇舌有短暫的交纏,便又分了開來,“老頭子做事,從來都不止一個用意,時間太短,我只參詳出了他的兩重意思。你放心,這兩件事,都和我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你就在家好好呆著陪嫂子,不要有多餘的擔心,也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我很遺憾地把君太醫的伏筆告訴王琅,“本來還想著,實在不行就唱一出這個……”
王琅聽得直發笑,一邊笑,一邊親我,“好,沒想到我們小暖的手腕也純熟起來了。這件事要等你回了東宮還沒有個結果,你也可以給貴妃娘娘添一點熱鬧。”
或者是他的身份使然,王琅說話很喜歡雲山霧罩地繞彎子,這麼明確地保證‘不關我們的事’、‘你儘管放心’,還是這麼多年來的第一次。
我想在成婚之後,我固然改變了很多,而王琅畢竟也是被我改變了一點點——在持續了那麼多年的誤會,那麼多無意義的爭吵過後,他終於學會遷就我的遲鈍,學會將話講明了。
“你說你能出來喝臘八粥嗎?”我還有一些戀戀不捨,“去年該喝粥的時候,你就不在京城……”
王琅系好了最後一個扣子,將明黃色的香囊掛到腰間,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說,“看,過午門了。”
午門中門成年到頭,也就是在春冬大祭的時候打開幾次,這一次我能女眷身份,在御輦中經過午門,其實已經是享受了皇后進門的規格。
整個大雲有資格以皇后身份經過午門的人,其實也就只有我姑姑一個:大雲的太子到了登基的時候,一般早已經成親。而由太子妃冊封皇后,僅僅在紫禁城內行禮,是不需要進出城門的。
只有我姑姑當年雖然是以太子妃的身份被冊封為皇后,但在當年冬至時,皇上堅持讓她以皇后鹵簿,尾隨大駕自中門出宮,與他一起在祈年殿祭祀天地。
雖然我姑姑也就是那一年去了一次,但僅僅是那一次,就已經讓她在史冊上被記了一筆。
或許王琅也想到了這段往事,一時間我們都沉默下來。等到被門洞遮蔽的日光再度she進車內,王琅才輕聲說,“總有一天,我要你也登上皇后鹵簿,跟在我身後,我們一起從這裡出去,到祈年殿祭祀天地——”
我趕快打斷他,“我寧可像現在這樣打扮成個小太監,在車裡等你。”
我這個人,生平最不喜歡擺架子逞威風,一起去祭祀天地有什麼好的?在郊外喝風!還不如在車子裡暖洋洋地看書打盹,等王琅勞頓完了進來,再想方設法,幫助他放鬆一下……
王琅看著我,他笑了,笑似春風。
“蘇世暖。”他說,“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
車過午門在太和殿前駐蹕,王琅就算是完成了代父祭天的任務,也就不能再搭乘大駕鹵簿了。他在太和殿前換上了太子肩輿,帶著幾個藩王去瑞慶宮交卸差事,文武百官們自然各自打道回府。自然有人將御輦拉扯到某個場地去,卸了馬清理一番,再好生保管起來。
多年在宮廷中打滾,已經使我明白,就算掛起了皇字頭,是什麼還是什麼,比如說我姑爹雖然帶了皇帝頭銜,但也依然是個半瘋不癲的老頭子。以及比如說御馬雖然帶了個御字,但只要是馬,它還是會拉屎的。為了避免馬糞味兒污染了太和殿前的大院子,馬車一般都退得很快。沒過多久,我們就進了御馬監在外廷的一個大院子,這裡其實已經靠近宮門沒有多遠。我就在車內抱著膝蓋,默默地聽著一群人亂鬨鬨地給大駕、藩王車駕卸馬。
又過了一會兒,大批人馬已經將御馬弄下來,基本上人都跟著馬兒走了,阿昌在車外敲了敲玻璃,我便掀開帘子跳下地來,嬉笑著對阿昌說,“好哇,昌公公是貴腳踏賤地,也到馬糞監來做事了?”
御馬監就數這個真管御馬的宮監最窮,似阿昌這樣的紅公公,沒事當然不會過來亂晃。他苦著一張臉正要說些什麼,忽然間遠處一輛馬車帘子也是一動,劉翠從裡頭鑽了出來跳下地,正好和我們打了個正臉。
這丫頭身份尊貴,她親堂兄還有堂姐夫都是位高權重之輩,我並不擔心她會收到多少委屈,再加上剛才全心全意都擔心王琅,所以也就沒有管她的下落。料想中,她差不多也就是在那個場院裡胡鬧一番,被人客客氣氣地遣送出去。看到她和我一樣從馬車裡出來,我和阿昌都是一怔。我壓低了嗓門問阿昌,“她後來鑽到哪裡去了?”
阿昌看似口唇不動,回答得卻是又急又快,“劉小姐一來就問瑞王的車駕在哪裡,底下人倒是沒有敢攔著。她也不許我們胡亂告訴瑞王……”
我心裡有數了:小丫頭春心動了,看來是看上小玲瓏啦!
也是,小玲瓏雖然腿腳並不大方便,但面若冠玉風度翩翩,有一種謙謙君子的風度。那一天就是酒後,始終也還是進退得宜談吐有致,這種人當然不是街頭巷尾隨便就能撞到的陌上百姓,再加上兩邊早有婚姻之議,劉翠會動心,我絲毫都不奇怪。就不知道這兩個人當時回到下處是另有一段故事呢,還是劉翠只是隨意興起,就鑽進馬車去嚇瑞王。
我也是這個年紀過來的,自然知道如果說穿,女兒家臉皮薄起來,恐怕會不好意思再見小玲瓏,因此只做無事,笑眯眯地招呼劉翠,“走,和我一道出去,也方便一點!”
劉翠默不做聲地點了點頭,我讓阿昌安排了兩匹馬,就帶著她從側門出了宮,順順噹噹兩個時辰差事辦完——嘿,瞧咱這能耐!
雖然還想在外頭逛逛,但天色不早,害怕劉翡擔心,再加上哥哥已經回家,這件事還要報備。我沒有多逗留,而是直接回了蘇家。劉翠卻沒有跟我下馬,我問她,“你不進來?”
小姑娘看著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她忽然低聲說,“我很喜歡七王爺,可七王爺不喜歡我!我覺得七王爺喜歡的人……”
一邊說,一邊勒馬迴轉,我還想要叫住她說些什麼時,她已經去得遠了。
84不當太子
考慮到劉翡畢竟已經隨時可能臨盆,我是把哥哥拉到了外書房,才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世陽畢竟年紀還輕,從小在宮廷里的時間也要比我少很多。對於我姑爹的瘋癲和大膽,他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震驚,甚至還略帶些欽佩地對我誇獎起了王琅,“這世上要是還有誰能將姑爹的心思摸到了八分,恐怕這個人也就是王琅了。這對父子真是妙得很,妙得很,嘿嘿。”
他雖然眼角眉梢,還掛著慣常時的輕浮笑意,但語氣里分明也帶了一點怨恨。看來對姑爹的做法,世陽心裡也很不諒解。
也是,親親的兒子,說起來又是我姑姑的養子,也算是嫡子了。說關起來就關起來,不管是為了什麼,對於太子.黨來說,總是很沉重的打擊。
“姑爹要是不會玩弄手段,彼此制衡,將他自己的最高地位把持得穩穩的,他也就不是姑爹了。”我反而很平靜,甚至還反過來勸慰世陽,“就是姑姑在的時候,他尚且要抬舉苗家。怎麼你指望他會對王琅完全放心,在自己還好好的時候,就放任太子黨一再坐大,提前養出個副皇上嗎?”
其實私底下我也很懷疑,只怕正是因為姑爹的皇位得來不易,他才不願意讓王琅的路走得太順。這一路又打又拉,一是出於權術制衡,一來也是鍛鍊王琅的心性。只是老爺子不是凡人,他的手段一般人也消受不起就是了。
提到姑姑,世陽嘆了口氣,竟難得地抱怨起來。“早知道姑姑不嫁給他,少了多少事情,一家人恐怕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哥!”我放下臉來,“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不用我說什麼,哥哥的老臉就是一紅,他訕訕地解釋,“咱不就是這麼一說麼?咱蘇家一門英烈,嘿嘿,誰又知道這一門英烈的苦呢?就拿你來說,一心一意只想寵你一世,不讓你受一點委屈,如今怎麼樣?大冷的天跑出去報信,臉都跑瘦了。你為了王琅,真是什麼都顧不得了,也不知道將來……”
當著劉翡的面,世陽就從來不這樣說話,他知道劉翡性子慡利,一聽這些葳蕤的老媽媽論兒就要發脾氣。而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劉翡會發脾氣了,我沉下臉來正想說話,屋外已經來了幾個傳令的親兵,說是皇上頒賜了一些東西賞過來,請哥哥快點出去謝賞。
時逢臘月,皇上隨時有所賞賜,當然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挑在這個時候,無非也就是安慰我哥哥,讓他不必因為紫禁城裡的異動惴惴不安。所賞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名貴藥材錦緞,還有金玉古董之物,這些東西蘇家雖然不說堆山填海,但也實在不缺:就兩個主子,還都常年不在家,這種東西怎麼可能用得完。比較特別的就是皇上還賞了一面令牌進來,卻沒有指名給誰。
世陽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了看,就笑著丟給了我——“姑爹也是真的疼你!”
我拿到手上看時,也不禁啼笑皆非。該死的姑爹,人在宮裡,剛剛關了我的夫君,還要這樣來調侃我。
這是一面憑此隨時進出宮闈的令牌,上頭燙金大字,赫然寫了暖公公的名諱。看來,老人家對我的一舉一動,心裡根本有數。
#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似乎並沒有超出王琅的預料。
在羊選侍的事被提出來之後,皇貴妃本來就夠得意的了,苗家出盡百寶,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居然也拉起了一支‘福王黨’,現在黨羽初成,皇上就配合地將太子爺囚禁到東宮裡,美其名曰是‘讓你好好讀書’。那邊錦衣衛四處偵查,將蓬萊閣的案子又鬧得沸沸揚揚的,究竟是為什麼關的太子爺,朝中人也自然有自己的解讀。
本來王琅就不顯山不露水,在朝中除了兩大重臣和我哥哥之外,並沒有多少人阿附,真要說起來,勉強還有陳老尚書的門生,臨江侯萬羽似乎也影影綽綽地站在他這一邊。現在滿朝廷都是福王黨上下串聯的聲音,雖然還沒有人起頭彈劾太子,但整個朝局忽然間就有了亂象,就是我們蘇家自己的嫡系,都天天來蘇家打聽我哥哥的口風,想知道這一次到底是父子之間又鬧了彆扭,還是皇上要認真收拾王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