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許槐桑點點頭,接著把高粱加工廠安放到了養殖基地旁邊。
幾個月前農場通往養殖基地的路兩邊還是空空蕩蕩的,國家想到這段路之後也會經常走,萬一被大風影響就不好了,索性在路兩邊建了農副產品加工廠。
距離近方便加工,還能順便擋天災。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許槐桑前往各地安裝高級的同時,國家安排的軍人依然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農副產品。
他們不止此刻要待在農副產品加工廠,為了保證供應,民眾在避難點躲避天災的時候他們也要不間斷的生產。
軍人承擔了最重、最多的任務,其他人休息的時候他們也要種植農作物、生產農副產品、操控和監測無人機進行運輸任務、保護民眾安全、預防國外的不安分行為等等。
「以前一直想拯救世界,到現在才發現其實我希望龍國的人民和龍國都能好好的,就算做不成英雄也沒關系。」陳世安不由得喟嘆。
陳世安目前負責大米的生產,在盯著加工機器運轉的時候他沒忍住和旁邊的同志交談。
機器運行的時候聲音很大,旁邊的軍人聽的有點不清楚,思考一番後才反應過來陳世安的話。
他面帶笑意有些懷念,他剛進入軍隊的時候和陳世安一樣想當保家衛國的大英雄。
可有英雄出現也意味著有危險,和陳世安一樣,比起當英雄,他更希望國家永遠安全沒有危險。
他就想看到國家高速發展,民眾吃飽喝好,想出去旅遊就能毫不猶豫地出發。
「會過去的。」
他們都相信這是暫時地困境,一切都會過去的。
等民眾基本進入基地之後,國家還在商量對即將到來的天災應該進行的準備,以及思考有沒有辦法像阻擋洪水一般阻擋其它天災。
第73章 七十三 (二更
十二月中旬, 和國家的預想一樣,所有民眾都已經轉移到避難點,不在避難點地只有部分軍人和農場的研究人員。
每個基地旁邊都有研究室, 龍國大部分研究人員都在轉移研究設備至基地。
許槐桑搬了個凳子坐在農場門口,不清楚坐了多久之後旁邊又站了一個人, 她一轉過頭, 是周時閒。
養殖基地最近沒什麼事, 而且養殖基地現在真的是單純的養殖了,不少後勤部的軍人在養裡面的畜禽, 除了豬其他的畜禽暫時都不需要研究。
周時閒也成了「無業游民」, 天天在農場和養殖基地亂逛, 試圖找到一點能讓自己忙起來的工作。
許槐桑都不記得自己這是第幾次在農場看到周時閒,以往除了每周固定開會的時間, 否則他都是在養殖基地。
「末日多久能過去呢?」許槐桑突然問道, 上一世三年她也沒有看到末日結束的意思。
這一次又會持續多久,國家做的這些都有用嗎?
周時閒似乎沒有這麼多的擔憂:「也許不用等所謂的末日過去, 國家就能研製出減輕極端天氣災害的方法,過不了幾年所有人都能正常生活。」
聞言許槐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看過的一本書,書上的和周時閒說的差不多,具體內容她記不清了, 就記得結局很美好。
「國家準備的這麼充分肯定能安全度過。」許槐桑自言自語道。
這不僅是許槐桑一個人的想法, 幾乎每個龍國人都希望能平安度過。
……
陽州醫院內。
隨著進醫院的人越來越多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越來越忙,除了要照顧原本就有危重症疾病的病人, 還要注意搬進醫院有病史的病人。
羅西華此刻開始慶幸, 所有人都搬進醫院之後就是四班制。
醫院目前醫護人員很多, 每個醫護人員都只管一層樓,雖然有點忙, 可就忙那六個小時。
偶爾還有之前醫學院的學生來當志願者幫忙或學□□的來說羅西華還挺滿意。
剛好輪到她的值班時間,羅西華收拾一下便坐到護士台,各個病房前面幾個時間段的病例信息都已經記錄好。
羅西華和一同值班的其他幾個醫護人員把之前的病例信息整理好,隨後才坐在護士台後。
沒過一會兒旁邊的鈴便響起來,是羅西華負責的607病房。
同時旁邊的電話響起來。
「醫生,我爸說自己胸悶,然後一直在咳嗽,我看他還有點氣喘,在607病房,叫莫春。」病人家屬的聲音很急,還能聽到背景音里有很多人的聲音。
607病房住的都是老人,胸悶、咳嗽、氣喘等等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症狀,可羅西華記得這個病房似乎都沒什麼既往病史。
她看一眼607叫莫春的老人,前幾個時間段的醫護人員沒有老人的治療記錄,整個607的既往病史沒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醫生猜測可能是支氣管炎,但是沒有看到患者還是不能確認,於是幾個醫護人員急忙跑過去。
進入病房就聽見老人不停的咳,似乎呼吸也有點急促,幾人簡單判斷之後便帶著老人下樓檢查。
醫院的各種檢查機器還是比較齊全的,每棟樓都有一個專門檢查的地方和病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幾個月前農場通往養殖基地的路兩邊還是空空蕩蕩的,國家想到這段路之後也會經常走,萬一被大風影響就不好了,索性在路兩邊建了農副產品加工廠。
距離近方便加工,還能順便擋天災。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許槐桑前往各地安裝高級的同時,國家安排的軍人依然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農副產品。
他們不止此刻要待在農副產品加工廠,為了保證供應,民眾在避難點躲避天災的時候他們也要不間斷的生產。
軍人承擔了最重、最多的任務,其他人休息的時候他們也要種植農作物、生產農副產品、操控和監測無人機進行運輸任務、保護民眾安全、預防國外的不安分行為等等。
「以前一直想拯救世界,到現在才發現其實我希望龍國的人民和龍國都能好好的,就算做不成英雄也沒關系。」陳世安不由得喟嘆。
陳世安目前負責大米的生產,在盯著加工機器運轉的時候他沒忍住和旁邊的同志交談。
機器運行的時候聲音很大,旁邊的軍人聽的有點不清楚,思考一番後才反應過來陳世安的話。
他面帶笑意有些懷念,他剛進入軍隊的時候和陳世安一樣想當保家衛國的大英雄。
可有英雄出現也意味著有危險,和陳世安一樣,比起當英雄,他更希望國家永遠安全沒有危險。
他就想看到國家高速發展,民眾吃飽喝好,想出去旅遊就能毫不猶豫地出發。
「會過去的。」
他們都相信這是暫時地困境,一切都會過去的。
等民眾基本進入基地之後,國家還在商量對即將到來的天災應該進行的準備,以及思考有沒有辦法像阻擋洪水一般阻擋其它天災。
第73章 七十三 (二更
十二月中旬, 和國家的預想一樣,所有民眾都已經轉移到避難點,不在避難點地只有部分軍人和農場的研究人員。
每個基地旁邊都有研究室, 龍國大部分研究人員都在轉移研究設備至基地。
許槐桑搬了個凳子坐在農場門口,不清楚坐了多久之後旁邊又站了一個人, 她一轉過頭, 是周時閒。
養殖基地最近沒什麼事, 而且養殖基地現在真的是單純的養殖了,不少後勤部的軍人在養裡面的畜禽, 除了豬其他的畜禽暫時都不需要研究。
周時閒也成了「無業游民」, 天天在農場和養殖基地亂逛, 試圖找到一點能讓自己忙起來的工作。
許槐桑都不記得自己這是第幾次在農場看到周時閒,以往除了每周固定開會的時間, 否則他都是在養殖基地。
「末日多久能過去呢?」許槐桑突然問道, 上一世三年她也沒有看到末日結束的意思。
這一次又會持續多久,國家做的這些都有用嗎?
周時閒似乎沒有這麼多的擔憂:「也許不用等所謂的末日過去, 國家就能研製出減輕極端天氣災害的方法,過不了幾年所有人都能正常生活。」
聞言許槐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看過的一本書,書上的和周時閒說的差不多,具體內容她記不清了, 就記得結局很美好。
「國家準備的這麼充分肯定能安全度過。」許槐桑自言自語道。
這不僅是許槐桑一個人的想法, 幾乎每個龍國人都希望能平安度過。
……
陽州醫院內。
隨著進醫院的人越來越多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越來越忙,除了要照顧原本就有危重症疾病的病人, 還要注意搬進醫院有病史的病人。
羅西華此刻開始慶幸, 所有人都搬進醫院之後就是四班制。
醫院目前醫護人員很多, 每個醫護人員都只管一層樓,雖然有點忙, 可就忙那六個小時。
偶爾還有之前醫學院的學生來當志願者幫忙或學□□的來說羅西華還挺滿意。
剛好輪到她的值班時間,羅西華收拾一下便坐到護士台,各個病房前面幾個時間段的病例信息都已經記錄好。
羅西華和一同值班的其他幾個醫護人員把之前的病例信息整理好,隨後才坐在護士台後。
沒過一會兒旁邊的鈴便響起來,是羅西華負責的607病房。
同時旁邊的電話響起來。
「醫生,我爸說自己胸悶,然後一直在咳嗽,我看他還有點氣喘,在607病房,叫莫春。」病人家屬的聲音很急,還能聽到背景音里有很多人的聲音。
607病房住的都是老人,胸悶、咳嗽、氣喘等等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症狀,可羅西華記得這個病房似乎都沒什麼既往病史。
她看一眼607叫莫春的老人,前幾個時間段的醫護人員沒有老人的治療記錄,整個607的既往病史沒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醫生猜測可能是支氣管炎,但是沒有看到患者還是不能確認,於是幾個醫護人員急忙跑過去。
進入病房就聽見老人不停的咳,似乎呼吸也有點急促,幾人簡單判斷之後便帶著老人下樓檢查。
醫院的各種檢查機器還是比較齊全的,每棟樓都有一個專門檢查的地方和病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