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許槐桑朝著樂觀的方向想, 國家做了這麼多準備,現在就是要等天災過去。
國家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致力於植樹造林增加植被,以此來預防天災,而且也擋住了很多天災。
比如葉省的山火, 樹林沒有被燒, 蘭省之前被污染的土地也有了植被覆蓋,土地沙漠化的現象沒有擴散, 甚至因為國家堅持植樹造林計劃也恢復了部分沙漠化土地。
在部分沙漠化土地上國家也建造了防風固沙設施, 比如護林帶、固沙坑等, 就是想減少風蝕、波動和侵蝕等問題,阻擋嚴重的沙塵暴影響城市和基地。
「等天災過去就好了。」許槐桑念叨著。
等天災過去就給所有人的房子都用上新型材料, 這樣就算以後還會出現極端天氣災害也不會對民眾造成太大的影響。
李部長在旁邊點點頭,等天災過去就好了。
部分農場研究人員的家屬現在基本都進入基地,她們進去不是因為提前享受特權,她們也是國家的公職人員,她們是要等待和組織進入基地的民眾。
要保證所有人有秩序的進入基地,中間不會發生踩踏或其他事件。
十天時間很快過去,各村或社區也把名單都交上去,剩下五天時間就是國家分布任務給各個部門,各省也根據之前的計劃做規劃。
等待進入避難點的幾天不止國家緊張,民眾也很緊張。
吳志才一刻不停的收拾東西,但那手止不住的抖。
他聲音好像都在顫抖:「你說,怎麼就會發生這種事啊!」
到現在他想的也不是自己能靠著養的羊獲得多大的好處,而是國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我要不要把這些羊都給國家送去?」吳志才在心裡想著,國家會不會缺肉,畢竟要供應那麼多人。
雖然國家說自己不缺,但是也保不准。
吳道泉在旁邊無奈道:「國家不是說了嗎,要是想給國家會在其他方面補足給養殖戶。」
不過社區的負責人也說了活的畜禽儘量不要帶進基地或醫院。
國家有高效治療人畜共患病的藥,可避難點人多,最好不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出現大範圍疾病。
「等會兒寧省來收畜禽的人就會過來,到時候給他們就好了。」
吳道泉也不擔心吃不飽的問題,他們手上這麼多羊就算能帶進去人員混雜的也容易丟,而且誰知道這些羊能吃多久,基地里有沒有足夠的水處理,國家肯定不會讓他們餓著。
很快五天就過去,吳志才他們選的進基地,他們社區被分到第三批進去。
寧省用的是從遠到近的撤離方式,距離避難點遠的人先撤離,因為這樣的撤離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人員的流動,確保撤離過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寧省是一天送一批進去,所以第三天就輪到吳志才他們。
羊在寧省收羊的人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送出去,現在帶著的只有國家說儘量帶著的被子毯子、生活用品之類的,還有國家免費給所有人發放的新型衣物。
去基地有人來專門的人接,一個社區帶的東西統一放到一輛車上,居民則是坐別的車。
吳志才坐在車上看著一路上的景色心裡忽然有些惆悵,他道:「這房子住了好多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也不知道回來的時候房子還是不是好的,到時候又要重新開始。
到達基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但基地還有人等在外面,她們身上都穿著帶有「寧省基地誌願者」字樣的螢光衣服。
她們全是寧省的公職人員,之前也有志願機構想要過來幫忙。
但是國家說以前是志願者,到了危險的時候也是國家需要保護的人民,而且國家更傾向於建立統一的指揮管理體系,以便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和行動。
吳志才下車後便去後面的車子拿上整理好的包裹,志願者也把板車拉過來,現在守在基地的志願者專門負責單數批的居民。
寧省公職人員有大概幾萬人,可警察、武警和特警等等都要負責維持秩序,水利局和龍國電網的人要負責檢修基地的水電,再加上還有很多其他任務。
而醫院比較複雜,需要的人更多,所以在基地的志願者不算太多,只能是兩班制。
吳志才所在的社區屬於農村社區,他們社區有182戶人家,每戶人家平均下來都有4個人,一個志願者要準備兩三個板車才能把所有民眾準備的東西放下。
「要麻煩你們先自己拖一下板車了,你們等會兒跟緊我,別擔心,基地裡面的結構不是很複雜。」
說完志願者便帶著吳志才一家人走進去。
吳道泉本以為基地裡面會是黑暗、潮濕甚至是擁擠的,可進去之後卻出乎他的意料。
裡面井然有序,還有很多他見都沒見過的機械。
「阿爸,你看像不像科幻電影裡的東西?」
吳道泉四處張望心下感嘆,國家之前完全沒有說基地是什麼樣子的,網上不少人猜測基地的環境可能不太好,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國家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致力於植樹造林增加植被,以此來預防天災,而且也擋住了很多天災。
比如葉省的山火, 樹林沒有被燒, 蘭省之前被污染的土地也有了植被覆蓋,土地沙漠化的現象沒有擴散, 甚至因為國家堅持植樹造林計劃也恢復了部分沙漠化土地。
在部分沙漠化土地上國家也建造了防風固沙設施, 比如護林帶、固沙坑等, 就是想減少風蝕、波動和侵蝕等問題,阻擋嚴重的沙塵暴影響城市和基地。
「等天災過去就好了。」許槐桑念叨著。
等天災過去就給所有人的房子都用上新型材料, 這樣就算以後還會出現極端天氣災害也不會對民眾造成太大的影響。
李部長在旁邊點點頭,等天災過去就好了。
部分農場研究人員的家屬現在基本都進入基地,她們進去不是因為提前享受特權,她們也是國家的公職人員,她們是要等待和組織進入基地的民眾。
要保證所有人有秩序的進入基地,中間不會發生踩踏或其他事件。
十天時間很快過去,各村或社區也把名單都交上去,剩下五天時間就是國家分布任務給各個部門,各省也根據之前的計劃做規劃。
等待進入避難點的幾天不止國家緊張,民眾也很緊張。
吳志才一刻不停的收拾東西,但那手止不住的抖。
他聲音好像都在顫抖:「你說,怎麼就會發生這種事啊!」
到現在他想的也不是自己能靠著養的羊獲得多大的好處,而是國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我要不要把這些羊都給國家送去?」吳志才在心裡想著,國家會不會缺肉,畢竟要供應那麼多人。
雖然國家說自己不缺,但是也保不准。
吳道泉在旁邊無奈道:「國家不是說了嗎,要是想給國家會在其他方面補足給養殖戶。」
不過社區的負責人也說了活的畜禽儘量不要帶進基地或醫院。
國家有高效治療人畜共患病的藥,可避難點人多,最好不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出現大範圍疾病。
「等會兒寧省來收畜禽的人就會過來,到時候給他們就好了。」
吳道泉也不擔心吃不飽的問題,他們手上這麼多羊就算能帶進去人員混雜的也容易丟,而且誰知道這些羊能吃多久,基地里有沒有足夠的水處理,國家肯定不會讓他們餓著。
很快五天就過去,吳志才他們選的進基地,他們社區被分到第三批進去。
寧省用的是從遠到近的撤離方式,距離避難點遠的人先撤離,因為這樣的撤離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人員的流動,確保撤離過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寧省是一天送一批進去,所以第三天就輪到吳志才他們。
羊在寧省收羊的人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送出去,現在帶著的只有國家說儘量帶著的被子毯子、生活用品之類的,還有國家免費給所有人發放的新型衣物。
去基地有人來專門的人接,一個社區帶的東西統一放到一輛車上,居民則是坐別的車。
吳志才坐在車上看著一路上的景色心裡忽然有些惆悵,他道:「這房子住了好多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也不知道回來的時候房子還是不是好的,到時候又要重新開始。
到達基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但基地還有人等在外面,她們身上都穿著帶有「寧省基地誌願者」字樣的螢光衣服。
她們全是寧省的公職人員,之前也有志願機構想要過來幫忙。
但是國家說以前是志願者,到了危險的時候也是國家需要保護的人民,而且國家更傾向於建立統一的指揮管理體系,以便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和行動。
吳志才下車後便去後面的車子拿上整理好的包裹,志願者也把板車拉過來,現在守在基地的志願者專門負責單數批的居民。
寧省公職人員有大概幾萬人,可警察、武警和特警等等都要負責維持秩序,水利局和龍國電網的人要負責檢修基地的水電,再加上還有很多其他任務。
而醫院比較複雜,需要的人更多,所以在基地的志願者不算太多,只能是兩班制。
吳志才所在的社區屬於農村社區,他們社區有182戶人家,每戶人家平均下來都有4個人,一個志願者要準備兩三個板車才能把所有民眾準備的東西放下。
「要麻煩你們先自己拖一下板車了,你們等會兒跟緊我,別擔心,基地裡面的結構不是很複雜。」
說完志願者便帶著吳志才一家人走進去。
吳道泉本以為基地裡面會是黑暗、潮濕甚至是擁擠的,可進去之後卻出乎他的意料。
裡面井然有序,還有很多他見都沒見過的機械。
「阿爸,你看像不像科幻電影裡的東西?」
吳道泉四處張望心下感嘆,國家之前完全沒有說基地是什麼樣子的,網上不少人猜測基地的環境可能不太好,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