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其實媽媽也不是真的多麼愛打麻將,在她童年的記憶里,也享有過幾年的母愛。
但爸爸長年累月的不在家,兩人爆發過無數次的爭吵,印象里是爭吵完後媽媽不斷的哭聲。
後來鄰居阿姨帶著媽媽一起打麻將,或許是牌桌子上一坐就是一天的快感能麻痹這些痛苦和寂寞,她也拋下了這鍋碗瓢盆的現實,活在了麻將桌上。
唯一依然在鍋碗瓢盆的現實里浮沉的,只有年幼什麼都不懂的她,為什麼父愛和母愛都逐一消失了,家明明還在呢,怎麼像散了一樣。
媽媽一個人在南江冷清著沒意思,去了舅舅的廠里一塊兒投資著做起小生意。
許是生活回到正軌,也開始良心發現,開始試著找話題跟她熟悉感情,她倒也不抗拒,聊什麼都回。
但她還是很少回南江,也很少再去沾染南江的那些人際關係。
病情在這樣恢復平穩的軌道里漸漸好轉,很少再有軀體化症狀,她的藥也很少再吃,但她也很少再笑了。
她變得沉默寡言,很少再有大幅度的喜怒哀樂掛在臉上。
除了上班的時候像擰上發條一般露出面具般的笑,一旦脫離工作,立即就會變成沉默封閉的人。
也許是大病過一場後,性情難免變得消沉,也許是因為經歷這麼多以後,終歸是難以再做天真莽撞的小孩子了。
以前別人說她一句幼稚都能氣得跺腳,追著對方跑兩層教學樓,但是現在好像也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所以當沈既白的親戚真的指著她的鼻子罵的時候,她很平靜地聽完了。
其實她一開始並不知道對方跟梁家的關係,只是照常去一場工作的應酬。
她很少去打探沈既白的親戚朋友名下都有什麼產業,就算真要打探,盤根錯節覆蓋各行各業,她也記不住那麼多。
更何況對方只是他旁支表系的弟弟,她也打不上照面。
但是認識他的人幾乎都知道她的存在,哪怕沒見過,恐怕也耳聞不少。
因為他身邊來往的女人只有她一個人。
這些家底豐厚的二代們身邊什麼樣的女人都有,無論是攀高枝的山雀還是捧個當紅的小明星,其實都是尋常。
如果他也這樣,反倒沒人把她放在心上。
但偏偏他的身邊只有她一個,而且到了婚嫁的年齡也始終沒個定論,她在他的身邊待得越久,越像是要把她留到身邊,哪怕他並沒有表過態非要娶她,但仍然讓人不安。
所以這些年她遭受的冷嘲熱諷越來越多。
沈既白很多次看她的眼神都變為不忍心,所以才總是想對她補償,比如說那套四合院,她沒要這些補償,也沒說離開。
一同應酬的領導同事都不知道她和沈既白認識,所以也想不通為什麼對方一個勁兒地讓她喝酒,像是針對她似的。
領導同事想岔開,對方卻很強硬指著她,一點不客氣:「我就要讓她喝。」
酒杯滿上。
對方眯著眼暗諷道:「有的本事,你們旁人都學不來的,只有她才行。」
她只是微笑著說著應酬的話,一杯一杯酒陪著喝下去。
對方是梁家人,她只在抽空去衛生間的功夫給沈既白髮了信息,把情況告訴他。沈既白回了信息,「好。」
然後沒再回。
被他身邊的人冷嘲熱諷也不是一次兩次,都是告訴他讓他解決,所以看到回復就收起手機往包廂里走了。
但沒想到那次他是親自來。
幾番酒勁上頭,她酒量鍛鍊得很好,幾輪下來都還清醒,但是對方顯然不是,酒精上頭後也不再遮掩了。
在酒局結束後的散場裡,對方指著她道:「像你這樣貪得無厭的女人我見多了,我勸你清醒一點,你能給他帶來什麼。」
電梯下來的長廊,只有幾個扶著他下樓的助理。
他指定要她過來扶他,梁家人沒人敢惹,又是這次應酬合作的對象,所以領導也只能讓她跟著去送送。
但出了電梯,她也沒再做樣子,只恭敬跟在身側。
衛生間的那通電話里,沈既白告訴過她這個表系弟弟大概的關係,只要面子上過得去就行,倒也不用多麼得罪不起。
所以此時出了電梯,再聽到他此時直白不遮掩的話,她那副為了應酬,讓場面好看的笑容也沒再費心維持了。
她平靜看著對方,「但你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嗎。」
對方酒氣熏熏地嗤笑一聲,「你能給什麼。」
輕蔑的笑,顯然是在看她攀高枝還立牌坊,仿佛是在笑她這樣的女人都一樣不知天高地厚,一地雞毛還妄圖飛上枝頭變鳳凰。
在他身邊的這幾年看得清清楚楚,也理解他為什麼當初只是在她身邊坐一會兒都樂意,她沒什麼好話,他反倒幾分開心的笑。
得到幾分好就付出幾分笑,每一個籌碼都堆到精打細算,他身在這樣的環境,被捧得最高,但望眼下去,捧的都不過是梁聞知這個名字,是他還是別的人都無所謂,只要是站在這個位置的人。
人人都粉墨登場時,將計較得失算得清清楚楚,真實就成了最難的東西。
從前不懂得,為什麼他付出那麼多卻只要一些在她眼裡很廉價的回報。比如說陪他聽一首歌,陪他一起回家,陪他一起看演出,陪他一天、兩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爸爸長年累月的不在家,兩人爆發過無數次的爭吵,印象里是爭吵完後媽媽不斷的哭聲。
後來鄰居阿姨帶著媽媽一起打麻將,或許是牌桌子上一坐就是一天的快感能麻痹這些痛苦和寂寞,她也拋下了這鍋碗瓢盆的現實,活在了麻將桌上。
唯一依然在鍋碗瓢盆的現實里浮沉的,只有年幼什麼都不懂的她,為什麼父愛和母愛都逐一消失了,家明明還在呢,怎麼像散了一樣。
媽媽一個人在南江冷清著沒意思,去了舅舅的廠里一塊兒投資著做起小生意。
許是生活回到正軌,也開始良心發現,開始試著找話題跟她熟悉感情,她倒也不抗拒,聊什麼都回。
但她還是很少回南江,也很少再去沾染南江的那些人際關係。
病情在這樣恢復平穩的軌道里漸漸好轉,很少再有軀體化症狀,她的藥也很少再吃,但她也很少再笑了。
她變得沉默寡言,很少再有大幅度的喜怒哀樂掛在臉上。
除了上班的時候像擰上發條一般露出面具般的笑,一旦脫離工作,立即就會變成沉默封閉的人。
也許是大病過一場後,性情難免變得消沉,也許是因為經歷這麼多以後,終歸是難以再做天真莽撞的小孩子了。
以前別人說她一句幼稚都能氣得跺腳,追著對方跑兩層教學樓,但是現在好像也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所以當沈既白的親戚真的指著她的鼻子罵的時候,她很平靜地聽完了。
其實她一開始並不知道對方跟梁家的關係,只是照常去一場工作的應酬。
她很少去打探沈既白的親戚朋友名下都有什麼產業,就算真要打探,盤根錯節覆蓋各行各業,她也記不住那麼多。
更何況對方只是他旁支表系的弟弟,她也打不上照面。
但是認識他的人幾乎都知道她的存在,哪怕沒見過,恐怕也耳聞不少。
因為他身邊來往的女人只有她一個人。
這些家底豐厚的二代們身邊什麼樣的女人都有,無論是攀高枝的山雀還是捧個當紅的小明星,其實都是尋常。
如果他也這樣,反倒沒人把她放在心上。
但偏偏他的身邊只有她一個,而且到了婚嫁的年齡也始終沒個定論,她在他的身邊待得越久,越像是要把她留到身邊,哪怕他並沒有表過態非要娶她,但仍然讓人不安。
所以這些年她遭受的冷嘲熱諷越來越多。
沈既白很多次看她的眼神都變為不忍心,所以才總是想對她補償,比如說那套四合院,她沒要這些補償,也沒說離開。
一同應酬的領導同事都不知道她和沈既白認識,所以也想不通為什麼對方一個勁兒地讓她喝酒,像是針對她似的。
領導同事想岔開,對方卻很強硬指著她,一點不客氣:「我就要讓她喝。」
酒杯滿上。
對方眯著眼暗諷道:「有的本事,你們旁人都學不來的,只有她才行。」
她只是微笑著說著應酬的話,一杯一杯酒陪著喝下去。
對方是梁家人,她只在抽空去衛生間的功夫給沈既白髮了信息,把情況告訴他。沈既白回了信息,「好。」
然後沒再回。
被他身邊的人冷嘲熱諷也不是一次兩次,都是告訴他讓他解決,所以看到回復就收起手機往包廂里走了。
但沒想到那次他是親自來。
幾番酒勁上頭,她酒量鍛鍊得很好,幾輪下來都還清醒,但是對方顯然不是,酒精上頭後也不再遮掩了。
在酒局結束後的散場裡,對方指著她道:「像你這樣貪得無厭的女人我見多了,我勸你清醒一點,你能給他帶來什麼。」
電梯下來的長廊,只有幾個扶著他下樓的助理。
他指定要她過來扶他,梁家人沒人敢惹,又是這次應酬合作的對象,所以領導也只能讓她跟著去送送。
但出了電梯,她也沒再做樣子,只恭敬跟在身側。
衛生間的那通電話里,沈既白告訴過她這個表系弟弟大概的關係,只要面子上過得去就行,倒也不用多麼得罪不起。
所以此時出了電梯,再聽到他此時直白不遮掩的話,她那副為了應酬,讓場面好看的笑容也沒再費心維持了。
她平靜看著對方,「但你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嗎。」
對方酒氣熏熏地嗤笑一聲,「你能給什麼。」
輕蔑的笑,顯然是在看她攀高枝還立牌坊,仿佛是在笑她這樣的女人都一樣不知天高地厚,一地雞毛還妄圖飛上枝頭變鳳凰。
在他身邊的這幾年看得清清楚楚,也理解他為什麼當初只是在她身邊坐一會兒都樂意,她沒什麼好話,他反倒幾分開心的笑。
得到幾分好就付出幾分笑,每一個籌碼都堆到精打細算,他身在這樣的環境,被捧得最高,但望眼下去,捧的都不過是梁聞知這個名字,是他還是別的人都無所謂,只要是站在這個位置的人。
人人都粉墨登場時,將計較得失算得清清楚楚,真實就成了最難的東西。
從前不懂得,為什麼他付出那麼多卻只要一些在她眼裡很廉價的回報。比如說陪他聽一首歌,陪他一起回家,陪他一起看演出,陪他一天、兩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