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今日閒了一日,明天又要開始幹活了,田裡的水稻要追肥,剛耕過的地也要種一些大豆,不能空著。
不過這些活計都不趕時間,也不是很累,顧朝朗一個人就能幹完,時樂就沒有跟著去,早上比顧朝朗晚起片刻,上山耙松針,撿柴火,下午除了家務事,就是給顧朝朗做夏天的衣裳。
一忙就忙了十多日,眼看就是夏至了,夏至素有吃麵的習俗,這個時候正是家家戶戶收了新麥的時候,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面有吃熱湯麵的,也有吃冷淘的,即消暑的涼麵,時樂做的就是冷淘。
冷淘做法也多種多樣,原味冷淘,槐葉冷淘,甘菊冷淘等,時樂想著上回的槐花飯味道很好,便決定做槐葉冷淘,雖然味道肯定沒什麼關係,但是都是槐樹上的嘛。
時樂這日早晨上山的時候就帶了籃子去摘槐葉,做冷淘的槐葉要槐樹高處最青嫩的葉子,做出來顏色更好看,味道也更好。
槐樹雖然不算高,但是樹頂的葉子也不好摘,時樂久違地爬了一次樹,他也不敢爬太高,就抱著樹幹開始摘葉子,瞧著摘夠一筐就開始往下移,比上樹時利索多了。
竹筐就放在樹下不遠處,裡頭裝滿了松針,因為要拎籃子,所以時樂今日就沒有裝的太滿,害怕下去的時候摔了,前兩日剛下過雨,這會兒山上的小路有些地方還是濕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時樂到家時院門還是鎖著,顧朝朗下地還沒有回家,他把門打開進去,也沒有再關上,就半掩著,不然一會兒顧朝朗回來的時候還要叫門。
時候不早,做麵條步驟又有點多,時樂就沒有收拾柴火,把竹筐背去後院放到牆角,就拎著竹籃回屋做飯。
洗手,清洗槐葉,燒火,熱鍋燒水,等水燒開把槐葉放進去焯水,撈出後磨出細、濾清、搗汁和面、和好的麵團是青綠色的,顏色十分好看。
然後擀麵,切成麵條,放進鍋里煮熟後迅速撈出,放進提前晾涼的開水中浸泡一下,再加入調料拌勻。
時樂準備了一個小碗裝調料,裡頭加醋、鹽,醬油,花椒粉,蔥花香菜等,另準備了一個碗裝豆瓣醬,兩人吃辣的程度不同,到時候各自添醬調味。
時樂做飯時十分投入,都沒發現顧朝朗是什麼時候回來的,他做完去院子裡想瞧瞧顧朝朗可回來了,就看到顧朝朗正在後院收拾柴火,正是早上時樂背回來那一筐。
時樂也沒走近,就站在灶房門外喊,「快回屋吃飯,今兒吃麵條。」
顧朝朗頭也沒回,只大聲應道:「馬上來,我把這一點兒松針堆起來。」
時樂遠遠看著剩下的松針不多了,就沒有再催促,轉身回灶房拿碗筷盛面。
兩人除了吃辣以外其他口味都很相似,時樂拌完自己的涼麵後把顧朝朗那碗也添了調料。
等顧朝朗進來,時樂就抬手招呼他,然後低頭夾起一筷子涼麵放進嘴裡,槐葉的青綠浸進麵條里,面也青碧誘人,吃起來清爽可口,十分消暑,尤其時樂那碗還放了許多辣椒,更是爽口。
顧朝朗吃的更快,他剛從地里回來正是熱的時候,此時又是餓又被熱得有些沒胃口,這會兒吃冷淘正合口。
吃過飯,還沒等兩人收拾碗筷,就聽到外頭有人來了。
「有人在嗎?請問這家可是時哥兒家?」
時樂有些茫然,外頭那人的聲音十分陌生,這是要找他做什麼,轉頭一看顧朝朗也沒有頭緒,兩人對視一眼就一起起身去了門口開門。
時樂一看外頭站著一對夫婦,手裡還拎著東西,當下更是茫然,「我就是時樂,不知你們找我何事?」
那對夫婦也對視一眼,然後那婦人笑著上前,「時哥兒,我們夫婦今日來是想請你去掌勺呢,我家八日後娶新婦要辦席,上回來你們村做客那席正是你掌勺的,那菜做的那叫一個好。」
那婦人說完一頓,又忙道:「哎呦,忘了說了,我家是李家村的,顧清哥兒嫁的那家正是我家鄰居。」
時樂有些意動,這些日子農忙沒有什麼進項,去掌勺起碼有一百文錢,是一筆不小的進項,還能順便去瞧瞧顧清。
轉念一想又壓下了這個想法,上回是趕鴨子上架,準備菜單,計劃買菜的量這些都不是他做的,他只負責掌勺,現在若是答應,全部的事情就得他一個人做,他有些沒底。
他是這麼想的也就直接這麼說了,宴席是大事,別讓他這個新手給人家搞砸了。
沒想到那婦人還沒開口,那男子先說話了,「小哥兒,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考慮過了,上回那席面做的好,我家老娘和我爹都喜歡,這回娶弟媳婦就想著讓我來請你。」
「另一個也是我們的私心,想著您是新手,價錢也沒那麼高,是我們占便宜,另外買菜這個我們村有個老大廚,只是這幾年做不動了,他家也沒有人繼承這門手藝,但是他也能幫著掌掌眼。」
這男子一點兒不停頓地把話說完了,才撓撓頭,「小哥兒,我有些不會說話,您別介意。 」
時樂先搖了搖頭,才笑著道:「這是哪兒的話,您說的這都是實話,有什麼可介意的,只是這事兒是大事,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您二位先進來坐,我再考慮考慮。 」
那夫婦也沒拒絕,跟著時樂往裡走,因著灶房裡碗筷還沒收拾,時樂就把他們帶到了堂屋,顧朝朗獨自去灶房給他們倒水。
不過這些活計都不趕時間,也不是很累,顧朝朗一個人就能幹完,時樂就沒有跟著去,早上比顧朝朗晚起片刻,上山耙松針,撿柴火,下午除了家務事,就是給顧朝朗做夏天的衣裳。
一忙就忙了十多日,眼看就是夏至了,夏至素有吃麵的習俗,這個時候正是家家戶戶收了新麥的時候,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面有吃熱湯麵的,也有吃冷淘的,即消暑的涼麵,時樂做的就是冷淘。
冷淘做法也多種多樣,原味冷淘,槐葉冷淘,甘菊冷淘等,時樂想著上回的槐花飯味道很好,便決定做槐葉冷淘,雖然味道肯定沒什麼關係,但是都是槐樹上的嘛。
時樂這日早晨上山的時候就帶了籃子去摘槐葉,做冷淘的槐葉要槐樹高處最青嫩的葉子,做出來顏色更好看,味道也更好。
槐樹雖然不算高,但是樹頂的葉子也不好摘,時樂久違地爬了一次樹,他也不敢爬太高,就抱著樹幹開始摘葉子,瞧著摘夠一筐就開始往下移,比上樹時利索多了。
竹筐就放在樹下不遠處,裡頭裝滿了松針,因為要拎籃子,所以時樂今日就沒有裝的太滿,害怕下去的時候摔了,前兩日剛下過雨,這會兒山上的小路有些地方還是濕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時樂到家時院門還是鎖著,顧朝朗下地還沒有回家,他把門打開進去,也沒有再關上,就半掩著,不然一會兒顧朝朗回來的時候還要叫門。
時候不早,做麵條步驟又有點多,時樂就沒有收拾柴火,把竹筐背去後院放到牆角,就拎著竹籃回屋做飯。
洗手,清洗槐葉,燒火,熱鍋燒水,等水燒開把槐葉放進去焯水,撈出後磨出細、濾清、搗汁和面、和好的麵團是青綠色的,顏色十分好看。
然後擀麵,切成麵條,放進鍋里煮熟後迅速撈出,放進提前晾涼的開水中浸泡一下,再加入調料拌勻。
時樂準備了一個小碗裝調料,裡頭加醋、鹽,醬油,花椒粉,蔥花香菜等,另準備了一個碗裝豆瓣醬,兩人吃辣的程度不同,到時候各自添醬調味。
時樂做飯時十分投入,都沒發現顧朝朗是什麼時候回來的,他做完去院子裡想瞧瞧顧朝朗可回來了,就看到顧朝朗正在後院收拾柴火,正是早上時樂背回來那一筐。
時樂也沒走近,就站在灶房門外喊,「快回屋吃飯,今兒吃麵條。」
顧朝朗頭也沒回,只大聲應道:「馬上來,我把這一點兒松針堆起來。」
時樂遠遠看著剩下的松針不多了,就沒有再催促,轉身回灶房拿碗筷盛面。
兩人除了吃辣以外其他口味都很相似,時樂拌完自己的涼麵後把顧朝朗那碗也添了調料。
等顧朝朗進來,時樂就抬手招呼他,然後低頭夾起一筷子涼麵放進嘴裡,槐葉的青綠浸進麵條里,面也青碧誘人,吃起來清爽可口,十分消暑,尤其時樂那碗還放了許多辣椒,更是爽口。
顧朝朗吃的更快,他剛從地里回來正是熱的時候,此時又是餓又被熱得有些沒胃口,這會兒吃冷淘正合口。
吃過飯,還沒等兩人收拾碗筷,就聽到外頭有人來了。
「有人在嗎?請問這家可是時哥兒家?」
時樂有些茫然,外頭那人的聲音十分陌生,這是要找他做什麼,轉頭一看顧朝朗也沒有頭緒,兩人對視一眼就一起起身去了門口開門。
時樂一看外頭站著一對夫婦,手裡還拎著東西,當下更是茫然,「我就是時樂,不知你們找我何事?」
那對夫婦也對視一眼,然後那婦人笑著上前,「時哥兒,我們夫婦今日來是想請你去掌勺呢,我家八日後娶新婦要辦席,上回來你們村做客那席正是你掌勺的,那菜做的那叫一個好。」
那婦人說完一頓,又忙道:「哎呦,忘了說了,我家是李家村的,顧清哥兒嫁的那家正是我家鄰居。」
時樂有些意動,這些日子農忙沒有什麼進項,去掌勺起碼有一百文錢,是一筆不小的進項,還能順便去瞧瞧顧清。
轉念一想又壓下了這個想法,上回是趕鴨子上架,準備菜單,計劃買菜的量這些都不是他做的,他只負責掌勺,現在若是答應,全部的事情就得他一個人做,他有些沒底。
他是這麼想的也就直接這麼說了,宴席是大事,別讓他這個新手給人家搞砸了。
沒想到那婦人還沒開口,那男子先說話了,「小哥兒,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考慮過了,上回那席面做的好,我家老娘和我爹都喜歡,這回娶弟媳婦就想著讓我來請你。」
「另一個也是我們的私心,想著您是新手,價錢也沒那麼高,是我們占便宜,另外買菜這個我們村有個老大廚,只是這幾年做不動了,他家也沒有人繼承這門手藝,但是他也能幫著掌掌眼。」
這男子一點兒不停頓地把話說完了,才撓撓頭,「小哥兒,我有些不會說話,您別介意。 」
時樂先搖了搖頭,才笑著道:「這是哪兒的話,您說的這都是實話,有什麼可介意的,只是這事兒是大事,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您二位先進來坐,我再考慮考慮。 」
那夫婦也沒拒絕,跟著時樂往裡走,因著灶房裡碗筷還沒收拾,時樂就把他們帶到了堂屋,顧朝朗獨自去灶房給他們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