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然而此事外人不知,宮裡有人也捕風捉影起來。
不過很快,就有另一樁事吸引了大家注意。
皇后病癒,向皇上請求為已故的阿瑪遏必隆建立家廟,得到了允准。
雖說這其實是前朝的事情,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皇后失寵純屬子虛烏有之事。
再然後,便快到了冊封禮的日子。
這對嬪妃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誰也不想讓自己在這樣的典禮上出醜,於是宮裡少見的平靜了些日子。
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禮成,宮裡的格局也變成了一後,一貴妃和七嬪,以前只是隱隱約約的派系,隨著位份的確定漸漸浮上了水面。
時舒依然保持著先前的態度,只是也沒有攔著安嬪和敬嬪上門。
是的,原先自成一派,傲視旁人的福晉級格格們,如今大都被遣送回宮,只剩了安嬪李氏與敬嬪王佳氏二人。
前者家世特殊,其祖父是漢人,時舒猜想皇帝在這個時候留著她,又將她列為七嬪之首,自然是有戰事的原因。
而王佳氏則是父兄戰死,無處可歸,因此自願留在宮中。
第六十四章
鈕妃真正做了皇后, 但似乎也和從前沒有什麼改變。
她的病好一陣壞一陣的,甚至有兩次太醫還提議準備喜材,為的是沖喜, 皇帝一向對神佛薩滿一類的東西不太相信, 但也還是請人去坤寧宮做了幾場法事。
私下裡,皇帝的情緒也不大好。
他和鈕妃總歸是做了幾年夫妻的, 哪怕有些事情上兩人觀點不同,可其他時候鈕妃作為皇后沒有失職的地方, 作為妻子, 自然也是十分善解人意的。
最要緊的是, 鈕妃如今的樣子, 讓他想起了早逝的仁孝皇后。
接連兩任妻子都是英年早逝, 皇帝還私下找了人給自己算八字。
欽天監的人哪敢說他的八字有什麼不好,翻來覆去的, 也只能暗示是兩位皇后福薄。
這些話, 皇帝自然是不信的。
時舒之所以有所察覺,便是最近發現皇帝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時而還嘆著氣, 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再有一樁, 便是他放在乾清宮裡撫養的太子保成一狀告到了慈寧宮太皇太后和太后那邊, 控訴皇帝近來都不怎麼理他,也都不見他。
太皇太后和太后將這話告訴了皇后, 皇后則又找到了時舒。
好說歹說, 皇帝總算是願意開口了。
不出時舒所料,皇帝果然開始懷疑自己克妻了, 偏偏就在這個關頭,榮嬪的四阿哥長生夭折。
這個時代醫術有限, 宮裡死孩子死了不少,大傢伙也都習慣了,就是最疼愛孫輩的太皇太后和太后,也不會輕易親近沒長成的孩子,以免將來傷心。
然而皇帝作為生父,哪怕刻意遠著,也免不了對孩子有了感情。
長生的死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不想見孩子們,怕妨礙到他們,連已經住在乾清宮的太子也是一樣,害怕,擔憂,卻又不肯把自己這一面展露給孩子。
這樣的事情,皇帝自然不可能去跟病重的皇后說,也不會告訴兩位長輩,惹得她們擔憂。
而宮裡他親近的嬪妃,惠嬪已經有子嗣,送去了宮外交給大臣撫養,而榮嬪......
榮嬪至今光阿哥就生了五個,除了如今還在襁褓的小阿哥之外,其餘四個阿哥全都夭折。
皇帝現在連看一眼她的小阿哥都不敢。
皇帝一向是個理智的人,不需要時舒怎麼勸慰,她便也只是聽著他說,把自己當成一個供人傾訴的樹洞。
如此過了幾日,皇帝的心情才放了晴。
榮嬪產後身子再度損傷,不便見人,時舒便陪著皇帝去看了一眼出生不久的小阿哥。
皇帝只肯站在門口,時舒只好自己走近了看了一眼,回過身來告訴他:「瞧著面色紅潤,小胳膊小腿都很有力。」
皇帝的神色有些模糊,許久他問:「胖嗎?」
時舒搖頭:「不胖也不瘦。」
瞧著皇帝神色有些不大好,約莫是想起了以前夭折的那些生下來就不足的孩子,時舒又笑著補了一句道:「想來榮嬪受他折騰不多,很快就能好起來了。」
皇帝這才點點頭,之後又隔著屏風問了榮嬪的情況。
從鍾粹宮出來,時舒跟著皇帝去了乾清宮,眼瞧著他還有些神思不屬的樣子,只好又提醒他:「怎麼不見太子呢?我聽說呀,前幾天太子可是跑去慈寧宮告了你一狀。你要是再不見他,小心他烏庫媽媽來找你算帳。」
皇帝這時回過神來,嘴角牽起一抹笑,對著旁邊明顯期待不已的太監吩咐:「去把保成叫來吧。」
「是!」這小太監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飛快地跑出去了。
不一會兒,小太子進來了,恭恭敬敬地磕頭請安,抬起肉嘟嘟的臉來,卻是一臉的不快,卻又有些期盼。
時舒看在眼裡,不由有些好笑。
她和太子見的次數不算多,多數時候都是在慈寧宮,太子給她請安,動作一絲不苟,表情也嚴肅,口齒清晰道一聲:「貴額娘安。」
雖是尋常禮節,可是他模樣生得不錯,一舉一動卻喜歡比照著大人的來,還有的動作是偷偷模仿了皇帝的,凡是熟悉皇帝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樣一來,就顯得很好笑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很快,就有另一樁事吸引了大家注意。
皇后病癒,向皇上請求為已故的阿瑪遏必隆建立家廟,得到了允准。
雖說這其實是前朝的事情,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皇后失寵純屬子虛烏有之事。
再然後,便快到了冊封禮的日子。
這對嬪妃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誰也不想讓自己在這樣的典禮上出醜,於是宮裡少見的平靜了些日子。
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禮成,宮裡的格局也變成了一後,一貴妃和七嬪,以前只是隱隱約約的派系,隨著位份的確定漸漸浮上了水面。
時舒依然保持著先前的態度,只是也沒有攔著安嬪和敬嬪上門。
是的,原先自成一派,傲視旁人的福晉級格格們,如今大都被遣送回宮,只剩了安嬪李氏與敬嬪王佳氏二人。
前者家世特殊,其祖父是漢人,時舒猜想皇帝在這個時候留著她,又將她列為七嬪之首,自然是有戰事的原因。
而王佳氏則是父兄戰死,無處可歸,因此自願留在宮中。
第六十四章
鈕妃真正做了皇后, 但似乎也和從前沒有什麼改變。
她的病好一陣壞一陣的,甚至有兩次太醫還提議準備喜材,為的是沖喜, 皇帝一向對神佛薩滿一類的東西不太相信, 但也還是請人去坤寧宮做了幾場法事。
私下裡,皇帝的情緒也不大好。
他和鈕妃總歸是做了幾年夫妻的, 哪怕有些事情上兩人觀點不同,可其他時候鈕妃作為皇后沒有失職的地方, 作為妻子, 自然也是十分善解人意的。
最要緊的是, 鈕妃如今的樣子, 讓他想起了早逝的仁孝皇后。
接連兩任妻子都是英年早逝, 皇帝還私下找了人給自己算八字。
欽天監的人哪敢說他的八字有什麼不好,翻來覆去的, 也只能暗示是兩位皇后福薄。
這些話, 皇帝自然是不信的。
時舒之所以有所察覺,便是最近發現皇帝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時而還嘆著氣, 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再有一樁, 便是他放在乾清宮裡撫養的太子保成一狀告到了慈寧宮太皇太后和太后那邊, 控訴皇帝近來都不怎麼理他,也都不見他。
太皇太后和太后將這話告訴了皇后, 皇后則又找到了時舒。
好說歹說, 皇帝總算是願意開口了。
不出時舒所料,皇帝果然開始懷疑自己克妻了, 偏偏就在這個關頭,榮嬪的四阿哥長生夭折。
這個時代醫術有限, 宮裡死孩子死了不少,大傢伙也都習慣了,就是最疼愛孫輩的太皇太后和太后,也不會輕易親近沒長成的孩子,以免將來傷心。
然而皇帝作為生父,哪怕刻意遠著,也免不了對孩子有了感情。
長生的死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不想見孩子們,怕妨礙到他們,連已經住在乾清宮的太子也是一樣,害怕,擔憂,卻又不肯把自己這一面展露給孩子。
這樣的事情,皇帝自然不可能去跟病重的皇后說,也不會告訴兩位長輩,惹得她們擔憂。
而宮裡他親近的嬪妃,惠嬪已經有子嗣,送去了宮外交給大臣撫養,而榮嬪......
榮嬪至今光阿哥就生了五個,除了如今還在襁褓的小阿哥之外,其餘四個阿哥全都夭折。
皇帝現在連看一眼她的小阿哥都不敢。
皇帝一向是個理智的人,不需要時舒怎麼勸慰,她便也只是聽著他說,把自己當成一個供人傾訴的樹洞。
如此過了幾日,皇帝的心情才放了晴。
榮嬪產後身子再度損傷,不便見人,時舒便陪著皇帝去看了一眼出生不久的小阿哥。
皇帝只肯站在門口,時舒只好自己走近了看了一眼,回過身來告訴他:「瞧著面色紅潤,小胳膊小腿都很有力。」
皇帝的神色有些模糊,許久他問:「胖嗎?」
時舒搖頭:「不胖也不瘦。」
瞧著皇帝神色有些不大好,約莫是想起了以前夭折的那些生下來就不足的孩子,時舒又笑著補了一句道:「想來榮嬪受他折騰不多,很快就能好起來了。」
皇帝這才點點頭,之後又隔著屏風問了榮嬪的情況。
從鍾粹宮出來,時舒跟著皇帝去了乾清宮,眼瞧著他還有些神思不屬的樣子,只好又提醒他:「怎麼不見太子呢?我聽說呀,前幾天太子可是跑去慈寧宮告了你一狀。你要是再不見他,小心他烏庫媽媽來找你算帳。」
皇帝這時回過神來,嘴角牽起一抹笑,對著旁邊明顯期待不已的太監吩咐:「去把保成叫來吧。」
「是!」這小太監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飛快地跑出去了。
不一會兒,小太子進來了,恭恭敬敬地磕頭請安,抬起肉嘟嘟的臉來,卻是一臉的不快,卻又有些期盼。
時舒看在眼裡,不由有些好笑。
她和太子見的次數不算多,多數時候都是在慈寧宮,太子給她請安,動作一絲不苟,表情也嚴肅,口齒清晰道一聲:「貴額娘安。」
雖是尋常禮節,可是他模樣生得不錯,一舉一動卻喜歡比照著大人的來,還有的動作是偷偷模仿了皇帝的,凡是熟悉皇帝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樣一來,就顯得很好笑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