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旁邊的玉蘭「啊」了一聲,和門口等著回信的太監面面相覷了。
「主子,皇上這會兒就是不在宮裡呀。」
玉蘭用低得不能再低的聲音推醒她。
時舒的笑容就這麼卡殼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等送信的人都走了,皇帝才終於放聲大笑起來,腰都挺不直,一下下捶著桌子,快要笑出了眼淚。
「真不知表妹這性子是隨了誰,這樣後知後覺的,要是到了別家,不知要被欺負成什麼樣。」
皇帝笑夠了,擦了眼角的痕跡,忽然有感而發道。
出宮這麼幾日,別人倒是都陸陸續續隨著太后那邊的人送了書信或是什麼東西,也只有景仁宮沒有動靜,他還以為是怎麼,沒想到表妹居然不知道這事兒。
坐在下首的佟國綱和佟國維兩兄弟對視一眼,見了皇帝這副模樣,大概也就知道他對這個侄女/女兒還是有幾分喜歡的。
雖說自家的女兒在宮裡不用擔憂得不得寵,但論起來終究是得寵的更好說話,要緊的關頭也能夠派上用場,若是像如今宮裡那幾個科爾沁貴女一樣,空有待遇沒有看重,和沒有這個人有什麼區別?
宮裡送出來的書信和物品不少。
有兩張畫是給佟家的,時舒循著記憶花了些原身在家中生活的畫面,還有就是例行的賞賜,從庫里挑了些家裡用得著的,或者擺出來名貴的物件兒。
佟家兩兄弟看著畫,不約而同擦了擦眼角,佟國綱還有些裝腔作勢的嫌疑,佟國維倒是真心實意地感觸起來,和女兒自然沒有那麼親昵,但好歹是自己的骨肉,心裡多少是掛念的。
皇帝想了想,表妹這些日子學這個又學那個的,何嘗不是宮裡生活苦悶,因此便道:「下回我把表妹也帶來,讓她見一見外頭,舅舅一家也可團聚了。」
二人自然是謝恩,心裡也安定不少,皇帝既然能夠主動關心,說明對佟家和娘娘本身都是有情分的,娘娘在宮裡的日子不會差的。
送走了兩人,皇帝這才拆開專給他的信封。
裡頭寥寥幾句,有些冷淡,但皇帝不知怎麼,腦海里浮現出表妹羞惱又無可奈何的模樣,頓時也覺得這冷淡更加好笑了,想必是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又知道自己的窘態必然被人說給他了,所以賭氣了?
正想著,裡面又翻出一個荷包來,打開是兩張折好了畫,一張是景仁宮連帶著院裡的海棠樹,另一張景色幾乎一樣,只不過多了一個人,正是那日她險些摔下來的樣子,場景幾乎和那日一模一樣,畫法奇特,也略有些潦草,可是栩栩如生。
而畫上沒有他。
皇帝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她的心意,心底湧起一股陌生的感覺。
這法子很新奇,最要緊的,他不必去理解或是想像,光看著這畫,就全然能夠體會她的意思了。
雖達不到名家寫信畫意的境地,卻也有著殊途同歸的感覺了。
而且這畫也只有他能夠明白其中意思,想著想著,皇帝忽然也有了作畫的衝動。
第六十章
那天的事情, 也只有時舒覺得窘迫,她身邊的人一個個都警覺起來了。
她們知道的不比時舒多多少,也就只知道皇上出宮巡視京畿, 可是她們居然不知道慈寧宮一開始就有信送出去, 宮妃們也早就借著這股東風送過殷勤了。
闔宮裡只落下景仁宮,無端有種被人看了笑話的感覺, 連帶著玉蘭最近走在路上也覺得臉面無光,出了這樣的事情, 還不是她們這些底下人不夠能幹?
越是時舒只當沒有這回事兒, 玉蘭就越發愧疚, 催促起手底下的宮人們到處去攀親戚, 套交情。
這個時舒默認了, 沒有阻攔,她的交際少些無所謂, 底下的宮女太監們來往多了, 消息不說多靈通,也總是一門路子。
原先不說, 是怕景仁宮自己內部人心不齊, 也怕招惹來心懷不軌的人, 這段時間內外都整頓好了, 外面被冷了這麼一陣子,知情識趣的也不會貿然上門, 那些不知情識趣的, 其實是怎麼都沒法攔住的。
景仁宮在宮裡從來也不是冷灶,只要願意去搭理, 上來巴結的人也不會少。
一時間,時舒這里接連見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波是鈕妃派來的,話里話外是說自己疏忽了,所以送了東西來彌補。
之後就是鍾粹宮來了人,時舒應付過就算完了,來人走的時候情緒就不大好。
時舒完全能夠明白她們的意思,宮裡的嬪妃自覺劃分了兩派,一個是貴女派,自視甚高但無寵愛,一派是內務府秀女,說難聽點是包衣,奴才之流,但是架不住皇帝喜歡。
按道理時舒天然屬於前一派,所以前一派幾次三番上門來說話,而後一派也從沒主動搭理過她。
當她不樂意搭理那些貴女們的時候,她很顯然就被孤立了,或者說是自己孤立了別人,闔宮裡這麼多人,沒一個說得上話的。
孤立無援的處境,聽著是有些可怕,可是人也不能貪心,又要這又要那的,八面玲瓏處心積慮換來的十全十美未必就是好事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主子,皇上這會兒就是不在宮裡呀。」
玉蘭用低得不能再低的聲音推醒她。
時舒的笑容就這麼卡殼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等送信的人都走了,皇帝才終於放聲大笑起來,腰都挺不直,一下下捶著桌子,快要笑出了眼淚。
「真不知表妹這性子是隨了誰,這樣後知後覺的,要是到了別家,不知要被欺負成什麼樣。」
皇帝笑夠了,擦了眼角的痕跡,忽然有感而發道。
出宮這麼幾日,別人倒是都陸陸續續隨著太后那邊的人送了書信或是什麼東西,也只有景仁宮沒有動靜,他還以為是怎麼,沒想到表妹居然不知道這事兒。
坐在下首的佟國綱和佟國維兩兄弟對視一眼,見了皇帝這副模樣,大概也就知道他對這個侄女/女兒還是有幾分喜歡的。
雖說自家的女兒在宮裡不用擔憂得不得寵,但論起來終究是得寵的更好說話,要緊的關頭也能夠派上用場,若是像如今宮裡那幾個科爾沁貴女一樣,空有待遇沒有看重,和沒有這個人有什麼區別?
宮裡送出來的書信和物品不少。
有兩張畫是給佟家的,時舒循著記憶花了些原身在家中生活的畫面,還有就是例行的賞賜,從庫里挑了些家裡用得著的,或者擺出來名貴的物件兒。
佟家兩兄弟看著畫,不約而同擦了擦眼角,佟國綱還有些裝腔作勢的嫌疑,佟國維倒是真心實意地感觸起來,和女兒自然沒有那麼親昵,但好歹是自己的骨肉,心裡多少是掛念的。
皇帝想了想,表妹這些日子學這個又學那個的,何嘗不是宮裡生活苦悶,因此便道:「下回我把表妹也帶來,讓她見一見外頭,舅舅一家也可團聚了。」
二人自然是謝恩,心裡也安定不少,皇帝既然能夠主動關心,說明對佟家和娘娘本身都是有情分的,娘娘在宮裡的日子不會差的。
送走了兩人,皇帝這才拆開專給他的信封。
裡頭寥寥幾句,有些冷淡,但皇帝不知怎麼,腦海里浮現出表妹羞惱又無可奈何的模樣,頓時也覺得這冷淡更加好笑了,想必是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又知道自己的窘態必然被人說給他了,所以賭氣了?
正想著,裡面又翻出一個荷包來,打開是兩張折好了畫,一張是景仁宮連帶著院裡的海棠樹,另一張景色幾乎一樣,只不過多了一個人,正是那日她險些摔下來的樣子,場景幾乎和那日一模一樣,畫法奇特,也略有些潦草,可是栩栩如生。
而畫上沒有他。
皇帝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她的心意,心底湧起一股陌生的感覺。
這法子很新奇,最要緊的,他不必去理解或是想像,光看著這畫,就全然能夠體會她的意思了。
雖達不到名家寫信畫意的境地,卻也有著殊途同歸的感覺了。
而且這畫也只有他能夠明白其中意思,想著想著,皇帝忽然也有了作畫的衝動。
第六十章
那天的事情, 也只有時舒覺得窘迫,她身邊的人一個個都警覺起來了。
她們知道的不比時舒多多少,也就只知道皇上出宮巡視京畿, 可是她們居然不知道慈寧宮一開始就有信送出去, 宮妃們也早就借著這股東風送過殷勤了。
闔宮裡只落下景仁宮,無端有種被人看了笑話的感覺, 連帶著玉蘭最近走在路上也覺得臉面無光,出了這樣的事情, 還不是她們這些底下人不夠能幹?
越是時舒只當沒有這回事兒, 玉蘭就越發愧疚, 催促起手底下的宮人們到處去攀親戚, 套交情。
這個時舒默認了, 沒有阻攔,她的交際少些無所謂, 底下的宮女太監們來往多了, 消息不說多靈通,也總是一門路子。
原先不說, 是怕景仁宮自己內部人心不齊, 也怕招惹來心懷不軌的人, 這段時間內外都整頓好了, 外面被冷了這麼一陣子,知情識趣的也不會貿然上門, 那些不知情識趣的, 其實是怎麼都沒法攔住的。
景仁宮在宮裡從來也不是冷灶,只要願意去搭理, 上來巴結的人也不會少。
一時間,時舒這里接連見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波是鈕妃派來的,話里話外是說自己疏忽了,所以送了東西來彌補。
之後就是鍾粹宮來了人,時舒應付過就算完了,來人走的時候情緒就不大好。
時舒完全能夠明白她們的意思,宮裡的嬪妃自覺劃分了兩派,一個是貴女派,自視甚高但無寵愛,一派是內務府秀女,說難聽點是包衣,奴才之流,但是架不住皇帝喜歡。
按道理時舒天然屬於前一派,所以前一派幾次三番上門來說話,而後一派也從沒主動搭理過她。
當她不樂意搭理那些貴女們的時候,她很顯然就被孤立了,或者說是自己孤立了別人,闔宮裡這麼多人,沒一個說得上話的。
孤立無援的處境,聽著是有些可怕,可是人也不能貪心,又要這又要那的,八面玲瓏處心積慮換來的十全十美未必就是好事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