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江與辰連忙道。「我只是覺得,不該拖累你。」
方如逸握住他的手:「要說拖累,論起來,卻是我拖累了你。與梁王有仇的,從來都只有我一個,你不過是被我拉進局中罷了。如此說來,倒是我該同你退親的……」
「你休想!」江與辰急得不行。「我費了多少心思,才讓你答應嫁給我。只要你答應了,我絕不會放手!」
「那你剛才在做什麼?」
「我……」江與辰頓時語塞,不知從何時起,在方如逸面前,他總會亂了陣腳。
「阿辰,你的意思我都明白,可事到如今,你我早就綁在了一處,退不退親的,難道會有什麼區別麼?」
江與辰低下頭,她說得沒錯,不管是江家、方家,還是左家、王家,在元軾看來,都是必須盡數拉下馬的死敵。
一封退親書,又能保得住方如逸幾何?
「阿辰,我是個商賈,動的自然也是經商的腦子。不怕告訴你,我就是要求利,求財,富貴一生。如此,才有底氣護得住我方家。這幾天我自己想過了,你江家有權有勢,又有富賈做親戚,嫁給你不虧。
雖然眼下突逢大難,可人活一世,哪有總是順順噹噹的?阿辰,我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只要能渡過此劫,何愁將來沒有安生的日子?」
江與辰定定地望著她,她說得輕描淡寫的,仿佛只是在閒談今夜用些什麼飯食。
他們如今遇上的,哪裡是什麼普通尋常的難關?
這是生死大劫,一個不小心,便是史書上的一筆「謀逆」。
他知道方如逸機敏多智,可卻沒想到,走到絕境中時,她依然是這般淡定從容,還想找出絕處逢生的時機。
如此一比,倒顯得他江與辰氣短。
「砰砰砰!」
守門的獄卒敲了敲牢門,示意一盞茶的時間到了。
方如逸起身走到門口,有獄卒盯著,她不好相問傅世子的事,回身道:「阿辰,屈打成招自古有之,若真有人存心用這樣的招數害你,我必不會放過他。」
江與辰笑了笑:「放心,沒人能害得了我。」
「方姑娘,快請吧,再晚些許,小人也不好交代。」
獄卒連聲催促,方如逸不好多留,從原路出了刑部大牢,才到大門外,卻見杜遷正站在那裡。
「杜主事,今日多謝相幫。」方如逸本不願與他多言,可一想到剛才他說的那些話,心頭一動,低聲道:「杜主事是心甘情願幫梁王的?」
杜遷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嘆了口氣。
方如逸又道:「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上了船,才知並非同路之人。」杜遷的目光遙遙望著宮城的方向。「可那又如何呢?我已經上船了。」
方如逸沒有再勸。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選的,或許杜遷有不得已的苦衷,可他還是選擇不回頭。
「杜主事,告辭。」
方如逸行了一禮,很快坐進馬車,往家中趕。
一路上,她把江與辰的脈象和余照細細說了一遍,這才知道原來傅杉用的那些刑,的確沒有傷著內里。
余照鬆了口氣:「想來傅世子還是手下留情了,只是不知他心裡到底向著哪一頭?」
方如逸沉聲道:「不管他向著哪一頭,我們都不能指望他或者別人,有些事情,必須牢牢抓在手裡才好。」
「姑娘的意思是?」
「具體的事,我得再想想。」方如逸緩緩道。「這兩日事情發生得太快,太突然,把我們原定的計劃都打亂了。」
說完這句,她不再開口,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到了家中,余照去廚下吩咐做飯,回到內室時,卻見方如逸仍舊在桌案邊坐著,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姑娘還在擔心江國舅的傷勢?」
方如逸搖頭:「照兒,梁王這回突然發難,想來年後就會登基。若真被他得手,只怕將來我們幾家都沒有活路。我想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一把。」
「姑娘想怎麼做?」
方如逸沉聲道:「我看太子這回出來得匆忙,並沒有將玉璽和兵符帶出宮。軍中素來是認符不認人,要是將來太子起事討伐逆賊的時候沒有這兩樣,只怕京師外的將領並不肯聽他號令。」
「姑娘的意思是,得想法子進宮,把玉璽和兵符偷出來?」
「沒錯,眼下馬上就要過年,給宮中供燈的燈籠坊,不是讓大樹的遠房親戚打理著麼?沒人知道其實是我們的鋪子。雖說宮中新喪,可還是免不了要點燈過年,給百姓祈福。
今歲是梁王主事,一定想做點花樣出來。乾脆就讓他們做一些能藏人的大花燈,我,魏臨,還有他手底下的高手,一起進宮。」
--------------------
第154章 密籌
======================
余照聽得心驚膽戰:「姑娘,這太冒險了!那畢竟是皇宮,如今又在梁王的手裡捏著,哪能那麼容易就進去?再者說,今歲的大花燈點不點,還兩說呢!」
「大花燈一定會點。」方如逸目光篤定。「昨日我已經讓大樹給徐哥哥傳話,讓他務必勸梁王點燈。」
她望著窗外:「這會宮中多半就會有消息傳出來了。」
沒等她讓余照出門去瞧,毛大樹便裹著風雪,匆匆奔進院中:「姑娘!宮裡剛剛傳出消息,梁王說今歲的大花燈照點不誤,只是分例減半,不能同往年那樣隆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方如逸握住他的手:「要說拖累,論起來,卻是我拖累了你。與梁王有仇的,從來都只有我一個,你不過是被我拉進局中罷了。如此說來,倒是我該同你退親的……」
「你休想!」江與辰急得不行。「我費了多少心思,才讓你答應嫁給我。只要你答應了,我絕不會放手!」
「那你剛才在做什麼?」
「我……」江與辰頓時語塞,不知從何時起,在方如逸面前,他總會亂了陣腳。
「阿辰,你的意思我都明白,可事到如今,你我早就綁在了一處,退不退親的,難道會有什麼區別麼?」
江與辰低下頭,她說得沒錯,不管是江家、方家,還是左家、王家,在元軾看來,都是必須盡數拉下馬的死敵。
一封退親書,又能保得住方如逸幾何?
「阿辰,我是個商賈,動的自然也是經商的腦子。不怕告訴你,我就是要求利,求財,富貴一生。如此,才有底氣護得住我方家。這幾天我自己想過了,你江家有權有勢,又有富賈做親戚,嫁給你不虧。
雖然眼下突逢大難,可人活一世,哪有總是順順噹噹的?阿辰,我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只要能渡過此劫,何愁將來沒有安生的日子?」
江與辰定定地望著她,她說得輕描淡寫的,仿佛只是在閒談今夜用些什麼飯食。
他們如今遇上的,哪裡是什麼普通尋常的難關?
這是生死大劫,一個不小心,便是史書上的一筆「謀逆」。
他知道方如逸機敏多智,可卻沒想到,走到絕境中時,她依然是這般淡定從容,還想找出絕處逢生的時機。
如此一比,倒顯得他江與辰氣短。
「砰砰砰!」
守門的獄卒敲了敲牢門,示意一盞茶的時間到了。
方如逸起身走到門口,有獄卒盯著,她不好相問傅世子的事,回身道:「阿辰,屈打成招自古有之,若真有人存心用這樣的招數害你,我必不會放過他。」
江與辰笑了笑:「放心,沒人能害得了我。」
「方姑娘,快請吧,再晚些許,小人也不好交代。」
獄卒連聲催促,方如逸不好多留,從原路出了刑部大牢,才到大門外,卻見杜遷正站在那裡。
「杜主事,今日多謝相幫。」方如逸本不願與他多言,可一想到剛才他說的那些話,心頭一動,低聲道:「杜主事是心甘情願幫梁王的?」
杜遷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嘆了口氣。
方如逸又道:「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上了船,才知並非同路之人。」杜遷的目光遙遙望著宮城的方向。「可那又如何呢?我已經上船了。」
方如逸沒有再勸。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選的,或許杜遷有不得已的苦衷,可他還是選擇不回頭。
「杜主事,告辭。」
方如逸行了一禮,很快坐進馬車,往家中趕。
一路上,她把江與辰的脈象和余照細細說了一遍,這才知道原來傅杉用的那些刑,的確沒有傷著內里。
余照鬆了口氣:「想來傅世子還是手下留情了,只是不知他心裡到底向著哪一頭?」
方如逸沉聲道:「不管他向著哪一頭,我們都不能指望他或者別人,有些事情,必須牢牢抓在手裡才好。」
「姑娘的意思是?」
「具體的事,我得再想想。」方如逸緩緩道。「這兩日事情發生得太快,太突然,把我們原定的計劃都打亂了。」
說完這句,她不再開口,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到了家中,余照去廚下吩咐做飯,回到內室時,卻見方如逸仍舊在桌案邊坐著,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姑娘還在擔心江國舅的傷勢?」
方如逸搖頭:「照兒,梁王這回突然發難,想來年後就會登基。若真被他得手,只怕將來我們幾家都沒有活路。我想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一把。」
「姑娘想怎麼做?」
方如逸沉聲道:「我看太子這回出來得匆忙,並沒有將玉璽和兵符帶出宮。軍中素來是認符不認人,要是將來太子起事討伐逆賊的時候沒有這兩樣,只怕京師外的將領並不肯聽他號令。」
「姑娘的意思是,得想法子進宮,把玉璽和兵符偷出來?」
「沒錯,眼下馬上就要過年,給宮中供燈的燈籠坊,不是讓大樹的遠房親戚打理著麼?沒人知道其實是我們的鋪子。雖說宮中新喪,可還是免不了要點燈過年,給百姓祈福。
今歲是梁王主事,一定想做點花樣出來。乾脆就讓他們做一些能藏人的大花燈,我,魏臨,還有他手底下的高手,一起進宮。」
--------------------
第154章 密籌
======================
余照聽得心驚膽戰:「姑娘,這太冒險了!那畢竟是皇宮,如今又在梁王的手裡捏著,哪能那麼容易就進去?再者說,今歲的大花燈點不點,還兩說呢!」
「大花燈一定會點。」方如逸目光篤定。「昨日我已經讓大樹給徐哥哥傳話,讓他務必勸梁王點燈。」
她望著窗外:「這會宮中多半就會有消息傳出來了。」
沒等她讓余照出門去瞧,毛大樹便裹著風雪,匆匆奔進院中:「姑娘!宮裡剛剛傳出消息,梁王說今歲的大花燈照點不誤,只是分例減半,不能同往年那樣隆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