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韓雷笑著說:「對,三兒之前回來買了套房子,剛拾掇好能住,今天天氣好,所以收拾收拾搬過去。」
鄰居又說:「喲,三兒在南方十幾年這是發財了呀。」
韓雷簡單應上一句:「發什麼財呀。」
鄰居笑著又跟他們說上幾句。
等剩下的最後一點行李全都搬完了,韓慶天把東屋的鑰匙拿去還給唐海寬,這也便和王翠英坐上三蹦子,準備走人了。
唐海寬和吳雪梅站在胡同里並肩目送他們。
韓雷在前面回過頭,跟唐海寬和吳雪梅打最後一個招呼說:「叔、嬸,那我們就走啦。」
唐海寬和吳雪梅出聲囑咐他:「路上慢著點。」
韓雷「誒」一聲,便發著車子擰了油門。
韓慶天和王翠英坐在行李堆後面,沖唐海寬和吳雪梅揮手,「走了。」
唐海寬和吳雪梅也沖他們揮手,直看著他們出了胡同。
***
傍晚時分,司機載著放學後的一一來到胡同里。
唐海寬和吳雪梅收拾收拾,在院子大門上落了鎖,上車和一一一起回家去,在車上聽他講一些學校里的事情。
回到家里看著電視等上一會。
等初夏和林霄函都回來了,一家人一起坐下來吃飯。
初夏問唐海寬和吳雪梅:「韓家搬走啦?」
唐海寬點點頭道:「東西都搬走了。」
想到韓家搬家離開的場景。
吳雪梅忍不住感慨道:「住在一塊的時候吵吵鬧鬧的,這看著一家家都搬走了,心裡又覺得空落落的。」
初夏沖她微微笑一下,「在一起住了幾十年了,難免的。」
曾經胡同里那麼熱鬧,鄰里鄰居住一塊,出門就是大爺大媽叔叔嬸子,大家一塊兒在晨光中上班,下班後再湊一塊兒擇菜做飯。
住得近,好過,也壞過。
到了分別的時候,也就全剩感慨了。
吳雪梅也跟著笑笑,又鬆了語氣說:「也是好事,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了,大家的日子也都過得越來越好了。」
一一跟著問:「以前有多苦啊?」
唐海寬道:「和這會兒對比起來,那可真是太苦了。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是按人頭分的,每家每月就只有那麼多,吃完用完就沒有了,所以什麼都得省。大米白面少得可憐,平時吃的比較多的都是粗糧。連布都是按人頭分的,一年也穿不上兩身新衣裳。」
一一看著唐海寬聽著他說。
而唐海寬一說完,林霄函又接上:「城裡這還算是好的了,大家都有鐵飯碗,每個月都有固定工資。那時候我和你媽下鄉去插隊,肉和細糧一年只能吃上兩回,其他時間都是粗糧饅頭。」
這話題說起來那可就有得說了。
初夏又接著道:「住的都是土坯房,你可能都想像不出來,用泥土麥秸那些東西攪在一起做的磚,那時候我和你爸還蓋了兩間房呢。」
一一確實有點想像不出來。
他又問:「有照片兒嗎?」
吳雪梅道:「飯都快吃不上了,怎麼可能有照片啊?」
林霄函看著一一說:「吃完飯我給你畫。」
於是吃完飯以後,林霄函便拿了畫本和筆。
鉛筆落在白紙上,勾出兩張老舊的辦公桌,左邊的辦公桌趴著一個扎兩根麻花辮的少女,右邊的辦公桌上一個少年在修馬頭鍾……
簡單的畫面被記憶染色,一張張在腦海里鮮活起來。
黃昏夕陽,田野河流,跳躍的少女踩住了少年的影子……
鋪灑著月光的荷花池邊,少年和少女並肩而坐,少年低眉吹響手裡的口琴……
少年和少女坐在院子裡,面前亮著一盞兔子燈……
在新落成的房子面前,少年和少女把母雞趕進圍欄里……
他們一起挑水、一起撿柴、一起挖野菜……
他們在下火車後分別。
在夜校重逢。
去同一所大學。
成為彼此的家人。
有了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孩子。
……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鄰居又說:「喲,三兒在南方十幾年這是發財了呀。」
韓雷簡單應上一句:「發什麼財呀。」
鄰居笑著又跟他們說上幾句。
等剩下的最後一點行李全都搬完了,韓慶天把東屋的鑰匙拿去還給唐海寬,這也便和王翠英坐上三蹦子,準備走人了。
唐海寬和吳雪梅站在胡同里並肩目送他們。
韓雷在前面回過頭,跟唐海寬和吳雪梅打最後一個招呼說:「叔、嬸,那我們就走啦。」
唐海寬和吳雪梅出聲囑咐他:「路上慢著點。」
韓雷「誒」一聲,便發著車子擰了油門。
韓慶天和王翠英坐在行李堆後面,沖唐海寬和吳雪梅揮手,「走了。」
唐海寬和吳雪梅也沖他們揮手,直看著他們出了胡同。
***
傍晚時分,司機載著放學後的一一來到胡同里。
唐海寬和吳雪梅收拾收拾,在院子大門上落了鎖,上車和一一一起回家去,在車上聽他講一些學校里的事情。
回到家里看著電視等上一會。
等初夏和林霄函都回來了,一家人一起坐下來吃飯。
初夏問唐海寬和吳雪梅:「韓家搬走啦?」
唐海寬點點頭道:「東西都搬走了。」
想到韓家搬家離開的場景。
吳雪梅忍不住感慨道:「住在一塊的時候吵吵鬧鬧的,這看著一家家都搬走了,心裡又覺得空落落的。」
初夏沖她微微笑一下,「在一起住了幾十年了,難免的。」
曾經胡同里那麼熱鬧,鄰里鄰居住一塊,出門就是大爺大媽叔叔嬸子,大家一塊兒在晨光中上班,下班後再湊一塊兒擇菜做飯。
住得近,好過,也壞過。
到了分別的時候,也就全剩感慨了。
吳雪梅也跟著笑笑,又鬆了語氣說:「也是好事,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了,大家的日子也都過得越來越好了。」
一一跟著問:「以前有多苦啊?」
唐海寬道:「和這會兒對比起來,那可真是太苦了。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是按人頭分的,每家每月就只有那麼多,吃完用完就沒有了,所以什麼都得省。大米白面少得可憐,平時吃的比較多的都是粗糧。連布都是按人頭分的,一年也穿不上兩身新衣裳。」
一一看著唐海寬聽著他說。
而唐海寬一說完,林霄函又接上:「城裡這還算是好的了,大家都有鐵飯碗,每個月都有固定工資。那時候我和你媽下鄉去插隊,肉和細糧一年只能吃上兩回,其他時間都是粗糧饅頭。」
這話題說起來那可就有得說了。
初夏又接著道:「住的都是土坯房,你可能都想像不出來,用泥土麥秸那些東西攪在一起做的磚,那時候我和你爸還蓋了兩間房呢。」
一一確實有點想像不出來。
他又問:「有照片兒嗎?」
吳雪梅道:「飯都快吃不上了,怎麼可能有照片啊?」
林霄函看著一一說:「吃完飯我給你畫。」
於是吃完飯以後,林霄函便拿了畫本和筆。
鉛筆落在白紙上,勾出兩張老舊的辦公桌,左邊的辦公桌趴著一個扎兩根麻花辮的少女,右邊的辦公桌上一個少年在修馬頭鍾……
簡單的畫面被記憶染色,一張張在腦海里鮮活起來。
黃昏夕陽,田野河流,跳躍的少女踩住了少年的影子……
鋪灑著月光的荷花池邊,少年和少女並肩而坐,少年低眉吹響手裡的口琴……
少年和少女坐在院子裡,面前亮著一盞兔子燈……
在新落成的房子面前,少年和少女把母雞趕進圍欄里……
他們一起挑水、一起撿柴、一起挖野菜……
他們在下火車後分別。
在夜校重逢。
去同一所大學。
成為彼此的家人。
有了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孩子。
……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