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皇長子的生母俞氏已於三年前在冷宮病逝,最後勉勉強強入了妃陵埋葬。
被韋頃盈戳中了心思,栗昭媛不免有些後怕,不過她還是高傲的揚起下巴,哽聲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可惜了,也許陛下的確動過那麼一點惻隱之心,為著三公主早殤,你的確可憐。可是你今日的罪名與當日俞氏一般,卻未必能淪落到和俞氏一樣的下場。」韋頃盈冷笑了笑,「本宮已經稟報陛下,你的罪名徹底抖落,還後宮那些人的清白之後,便要將你賜死,只是到底是鴆酒還是白綾由著你自己選,而且你的屍身也入不得妃陵,丟到亂葬崗便是了,本宮想那些野貓野狗興許會喜歡的。」
這話說的頗為可怖,栗昭媛先愣了愣,面上罕見浮現出懼怕之色來,她拼命地搖了搖頭,大聲喊道:「你胡說,你胡說,陛下不會對我這般絕情的,我是三公主和二皇子的生母,是為陛下誕下皇嗣的有功之人,陛下不能這樣待我。」
韋頃盈有些不耐煩,她擺了擺手,讓人將她的嘴巴貼上封條,她輕笑道:「別喊,聒噪的讓人心煩意亂的很。這最後丟入亂葬崗這一條,其實是本宮親自求的,不過你也不必擔憂。按著陛下原本的意思,亦是預備將你死後葬入俞氏的墓中,可是本宮想了想不能便宜了你。」
「你三番兩次對本宮和本宮的兒女下手,用心實在可恨。於是本宮想到了一個好法子,那便是找一個已逝的宮女的屍身替代你葬入俞氏墓中,對外仍然宣稱你已經葬入妃陵,所以你的名聲盡可以保全了,你放心便是。」
栗昭媛被封了嘴,喊不出聲來,她只能嗚嗚的,立馬淚珠子便不停往下掉,模樣瞧著極為可憐。
韋頃盈還有一樁事沒有說,她最後不忘道:「還有一樁要緊事兒,那便是關於栗氏結黨營私,買賣官位之事,陛下亦是讓人徹查,你父親的爵位已經削去了,連帶著你母親的誥命,貶官自是不必多說,你的幾位兄長亦都遭受了懲處,你放心便是。」
栗昭媛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
韋頃盈言盡於此,她瞥了眼一邊的宮人道:「看好她,不許出任何事,等下午宣旨的公公過來便是了。」
兩邊的宮人畢恭畢敬地行了禮。
韋頃盈覺得有些口乾舌燥了,便領著人出了宮苑。那一抹光采照在琉璃瓦上的光亮漸漸被遮了去,昔日華貴的永純宮此刻也如風雨飄零中的舟一般,傾覆是近在咫尺,都是一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轎攆升上來時,韋頃盈只覺得一切都像遙不可及的從前一般,可她還記得數年前懷嬅兒時,慈寧宮門外的那一隻手爐,即便懷有深意,可那時候的栗昭媛絕非今日這般模樣,到底是物是人非還是什麼,她無從說起。
就這樣罷,一切塵埃落定便是。
陛下下旨,昭媛栗氏戕害嬪妃,謀害子嗣,罪名業已坐實,念其誕育皇嗣有功,賜鴆酒與白綾,死後留其全屍。
旨意下後,六宮皆是震驚。栗昭媛生前,在人前都是極溫婉的模樣,從未有人想過她竟然做了這許多傷天害理的事,眾人自然意想不到。
而後,前朝的動靜也不小。栗氏結黨營私,買賣官位的事情一經爆出,陛下大為震怒,一連之下處置了許些人。
其中栗昭媛的父親被奪了爵位,又貶官外放,他雖不是主罪,卻是督管子侄不利,縱容子侄做出這等罪事也難逃責罰,栗昭媛的幾位兄長紛紛牽涉其中,皆是下了獄。
栗家倒台,俞家這些年早不如前,眼瞧著要放任駱氏,薄氏坐大,不料堪堪一個月之後,便傳出慈寧宮太後病重的消息,太後身子骨先前不算差,在唯一的女兒遠嫁之後,她也百無聊賴,每日都是在佛堂禮佛。
這回起因是害了一場風寒久久不見好,加之上了年歲的緣故,這之後情況便是每況愈下。
此事爆出後,陛下便不辭辛勞伺候在太後床榻之前,力破先前太後與陛下不和的傳聞,而後太後宣召薄家人入宮,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之後薄家人慢慢收斂了許多,與駱家的結盟再不如前那般堅不可摧。
太後纏綿病榻一直到熙祐十三年初,她終於薨逝,生前也未能等到雲陽長公主回來,早一步閉上了眼。
後宮上下無不哀慟,太後薨逝乃是國喪,陛下自是悲痛不已,下令輟朝七日,而後又是一道震驚前朝後宮的旨意,終他一朝在位的時間不再選秀,旨意傳到後宮莫不議論紛紛,而後嬪妃們自然是又驚又喜的。
三年後,在熙祐十五年的初春,陛下忽然下旨翊雎宮宜妃韋氏,昭德成訓,雍和粹純,冊其為皇后,曉諭後宮。
後宮頓時炸開了鍋,這道旨意來的太過突然,可是緊接著禮部和後宮六局紛紛預備起來,自從三年前賢妃將一應宮務俱交給韋頃盈主理之後,靜妃從旁幫襯,韋頃盈的日子便沒有清閒過,一邊打理宮務,一邊教養兒女,日子既是充實也過的其樂融融。
她接過旨意時,人都愣住了,久久不曾回過神來,倒是翊雎宮的宮人們個個都笑逐顏開,這一回都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被韋頃盈戳中了心思,栗昭媛不免有些後怕,不過她還是高傲的揚起下巴,哽聲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可惜了,也許陛下的確動過那麼一點惻隱之心,為著三公主早殤,你的確可憐。可是你今日的罪名與當日俞氏一般,卻未必能淪落到和俞氏一樣的下場。」韋頃盈冷笑了笑,「本宮已經稟報陛下,你的罪名徹底抖落,還後宮那些人的清白之後,便要將你賜死,只是到底是鴆酒還是白綾由著你自己選,而且你的屍身也入不得妃陵,丟到亂葬崗便是了,本宮想那些野貓野狗興許會喜歡的。」
這話說的頗為可怖,栗昭媛先愣了愣,面上罕見浮現出懼怕之色來,她拼命地搖了搖頭,大聲喊道:「你胡說,你胡說,陛下不會對我這般絕情的,我是三公主和二皇子的生母,是為陛下誕下皇嗣的有功之人,陛下不能這樣待我。」
韋頃盈有些不耐煩,她擺了擺手,讓人將她的嘴巴貼上封條,她輕笑道:「別喊,聒噪的讓人心煩意亂的很。這最後丟入亂葬崗這一條,其實是本宮親自求的,不過你也不必擔憂。按著陛下原本的意思,亦是預備將你死後葬入俞氏的墓中,可是本宮想了想不能便宜了你。」
「你三番兩次對本宮和本宮的兒女下手,用心實在可恨。於是本宮想到了一個好法子,那便是找一個已逝的宮女的屍身替代你葬入俞氏墓中,對外仍然宣稱你已經葬入妃陵,所以你的名聲盡可以保全了,你放心便是。」
栗昭媛被封了嘴,喊不出聲來,她只能嗚嗚的,立馬淚珠子便不停往下掉,模樣瞧著極為可憐。
韋頃盈還有一樁事沒有說,她最後不忘道:「還有一樁要緊事兒,那便是關於栗氏結黨營私,買賣官位之事,陛下亦是讓人徹查,你父親的爵位已經削去了,連帶著你母親的誥命,貶官自是不必多說,你的幾位兄長亦都遭受了懲處,你放心便是。」
栗昭媛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
韋頃盈言盡於此,她瞥了眼一邊的宮人道:「看好她,不許出任何事,等下午宣旨的公公過來便是了。」
兩邊的宮人畢恭畢敬地行了禮。
韋頃盈覺得有些口乾舌燥了,便領著人出了宮苑。那一抹光采照在琉璃瓦上的光亮漸漸被遮了去,昔日華貴的永純宮此刻也如風雨飄零中的舟一般,傾覆是近在咫尺,都是一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轎攆升上來時,韋頃盈只覺得一切都像遙不可及的從前一般,可她還記得數年前懷嬅兒時,慈寧宮門外的那一隻手爐,即便懷有深意,可那時候的栗昭媛絕非今日這般模樣,到底是物是人非還是什麼,她無從說起。
就這樣罷,一切塵埃落定便是。
陛下下旨,昭媛栗氏戕害嬪妃,謀害子嗣,罪名業已坐實,念其誕育皇嗣有功,賜鴆酒與白綾,死後留其全屍。
旨意下後,六宮皆是震驚。栗昭媛生前,在人前都是極溫婉的模樣,從未有人想過她竟然做了這許多傷天害理的事,眾人自然意想不到。
而後,前朝的動靜也不小。栗氏結黨營私,買賣官位的事情一經爆出,陛下大為震怒,一連之下處置了許些人。
其中栗昭媛的父親被奪了爵位,又貶官外放,他雖不是主罪,卻是督管子侄不利,縱容子侄做出這等罪事也難逃責罰,栗昭媛的幾位兄長紛紛牽涉其中,皆是下了獄。
栗家倒台,俞家這些年早不如前,眼瞧著要放任駱氏,薄氏坐大,不料堪堪一個月之後,便傳出慈寧宮太後病重的消息,太後身子骨先前不算差,在唯一的女兒遠嫁之後,她也百無聊賴,每日都是在佛堂禮佛。
這回起因是害了一場風寒久久不見好,加之上了年歲的緣故,這之後情況便是每況愈下。
此事爆出後,陛下便不辭辛勞伺候在太後床榻之前,力破先前太後與陛下不和的傳聞,而後太後宣召薄家人入宮,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之後薄家人慢慢收斂了許多,與駱家的結盟再不如前那般堅不可摧。
太後纏綿病榻一直到熙祐十三年初,她終於薨逝,生前也未能等到雲陽長公主回來,早一步閉上了眼。
後宮上下無不哀慟,太後薨逝乃是國喪,陛下自是悲痛不已,下令輟朝七日,而後又是一道震驚前朝後宮的旨意,終他一朝在位的時間不再選秀,旨意傳到後宮莫不議論紛紛,而後嬪妃們自然是又驚又喜的。
三年後,在熙祐十五年的初春,陛下忽然下旨翊雎宮宜妃韋氏,昭德成訓,雍和粹純,冊其為皇后,曉諭後宮。
後宮頓時炸開了鍋,這道旨意來的太過突然,可是緊接著禮部和後宮六局紛紛預備起來,自從三年前賢妃將一應宮務俱交給韋頃盈主理之後,靜妃從旁幫襯,韋頃盈的日子便沒有清閒過,一邊打理宮務,一邊教養兒女,日子既是充實也過的其樂融融。
她接過旨意時,人都愣住了,久久不曾回過神來,倒是翊雎宮的宮人們個個都笑逐顏開,這一回都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