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安好後面的話並沒有問出口,但是四爺已經從她臉上的表情得知了,他道: 「如今索額圖已經倒台,太子爺成為了勢弱的一方,皇阿瑪為了平衡朝堂,自然會不斷的給太子爺加重籌碼了。」
早在四爺跟安好說起他要離京去閱視黃河的時候,烏茜就已經識趣的把屋子裡的其他奴才都一併帶下去了。
所以現在屋子裡除了四爺和安好之外,只剩下一個聽不懂父母在說什麼的小甜果,四爺自然能對安好暢所欲言。
當然了,四爺也知道康熙給太子加重的這些籌碼其實都是虛無縹緲的,在原來的世界裡,康熙也是先解決掉索額圖,瓦解了太子黨的勢力,否則的話在康熙四十七年他不可能直接廢掉太子。
畢竟太子黨擰成一股勢力的話,即便康熙貴為皇帝,他也不能一意孤行的。
除非他不怕朝廷動盪了。
這個世界裡的索額圖比原來世界裡的他要更早倒台,四爺不確定這個世界的康熙會不會提前廢太子,但是他可以確定,至少短時間之內,康熙是很願意在太子面前充當一個慈父的角色。
這個道理四爺懂,太子也同樣懂。
自己的叔祖父死於宗人府,自己的兩個舅父被處死,太子黨的不少成員或被殺,或被拘禁,或被流放,總之昔日依附他的人沒有幾個落得好下場。
但是即便如此,太子仍然是不能怨恨康熙,不僅不能怨恨,甚至對此不能有任何的意見,還得反過來對康熙感恩戴德的。
感激他替自己隱瞞,也感激他沒有廢了自己這個太子。
自從索額圖倒台之後,太子清楚的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他叔祖父說的是對的,他皇阿瑪雖是他的阿瑪,卻也是大清的皇帝。
從前太子即便不滿康熙扶持直郡王,也不喜他疼愛其他比他更年幼的弟弟,但是太子從來沒有否認過康熙是愛他的。
直到德州一事後,太子對這件事產生了懷疑。
他不僅懷疑康熙是否真是的疼愛他這個兒子,甚至懷疑他當初同意他隨聖駕南巡是不是藏著陰謀。
要知道在此之前,太子幾乎沒有太多的機會離京,更別提隨聖駕南巡或者巡幸塞外了。
結果去年康熙突然提議帶上他一塊南巡,而索額圖又是在那個時候萌生了用山東學子逼迫康熙的想法。
索額圖曾跟太子說過,這個主意是高士奇向他提起的,但是偏偏高士奇後面卻背叛了索額圖,親自彈劾索額圖不說,還欲置他於死地。
雖然高士奇背叛索額圖是事實,但是誰知道他是在德州一事之前就已經背叛了索額圖,還是在之後?
如果是之後,那只能說高士奇是牆頭草,風吹哪邊往哪邊倒而已,但是如果是之前呢?
如果他是在之前就背叛了索額圖,那麼他是投靠了誰?
老大?還是……他們的皇阿瑪?
從前的太子堅信自己是康熙最疼愛和重視的兒子,因此從來沒有懷疑過康熙會算計自己,但是經歷德州一事之後,太子清楚的意識到康熙最愛的人其實就是他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他很難不懷疑高士奇是康熙的人,畢竟當初在德州,他和索額圖敗得太快,而康熙反應太迅速了。
太子仔細回憶了一下,覺得康熙當時在船上對待弘晳和弘暉的態度有點過於明顯了,李佳氏身邊的宮女害得弘暉險些遭罪固然有錯,但是罪不及子女,他皇阿瑪大可以讓皇貴妃訓誡李佳氏,又何至於懲罰弘晳?
當時他為什麼認為他叔祖父說的是對的?
不就是因為那個時候被康熙的態度給傷到了嗎?
想到康熙那段時間的冷酷無情,再想到他這段時間對自己的倚重,坐上馬車遵從康熙的吩咐去閱視黃河的太子扯了扯唇角,笑容里透著幾分譏諷。
他皇阿瑪不會以為打他一巴掌再給他一個甜棗,他就會對他感激涕零吧?
*
康熙即便再聰明,他也只是一個人而並非是一個神,因此在沒有讀心術的情況下,康熙自然不知道太子此時已經對自己滿心怨恨了。
他這段時間施恩於太子以及東宮眾人,一方面固然是想要平衡朝堂,但是另一方面確實是還沒有放棄太子這個繼承人。
雖然太子在德州一事上讓康熙失望了,但是康熙仍然想要再給他一次機會,畢竟在他看來,太子之所以會做出那麼錯誤的決定,十有八九是受到了索額圖那個老匹夫的教唆。
是他離間了他和太子之間的父子之情,也是他帶壞了太子。
眼見著他處置了索額圖以及黨羽之後,太子漸漸恢復過來了,不僅主動在他面前承認了自己一時的鬼迷心竅,而且還恢復了以往對他的孝順和恭敬,這讓康熙更加認定了太子之前之所以做出那麼多胡塗事,全都是索額圖的錯。
要不是他在太子耳邊胡說八道,挑撥離間的話,他當初何至於布局試探太子?
若是索額圖忠心不二,又為太子著想的話,高士奇的獻計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幸太子能夠及時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康熙看著太子派人送回來的家書,想到他如今出門在外都不忘寫信回來關心他的身體,康熙心中頗為欣慰。
*
不少人都以為索額圖倒台後,太子肯定無力跟直郡王抗衡了。
但是誰知道康熙一出手,原本落到直郡王頭上的風光轉眼間又回到了太子的頭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早在四爺跟安好說起他要離京去閱視黃河的時候,烏茜就已經識趣的把屋子裡的其他奴才都一併帶下去了。
所以現在屋子裡除了四爺和安好之外,只剩下一個聽不懂父母在說什麼的小甜果,四爺自然能對安好暢所欲言。
當然了,四爺也知道康熙給太子加重的這些籌碼其實都是虛無縹緲的,在原來的世界裡,康熙也是先解決掉索額圖,瓦解了太子黨的勢力,否則的話在康熙四十七年他不可能直接廢掉太子。
畢竟太子黨擰成一股勢力的話,即便康熙貴為皇帝,他也不能一意孤行的。
除非他不怕朝廷動盪了。
這個世界裡的索額圖比原來世界裡的他要更早倒台,四爺不確定這個世界的康熙會不會提前廢太子,但是他可以確定,至少短時間之內,康熙是很願意在太子面前充當一個慈父的角色。
這個道理四爺懂,太子也同樣懂。
自己的叔祖父死於宗人府,自己的兩個舅父被處死,太子黨的不少成員或被殺,或被拘禁,或被流放,總之昔日依附他的人沒有幾個落得好下場。
但是即便如此,太子仍然是不能怨恨康熙,不僅不能怨恨,甚至對此不能有任何的意見,還得反過來對康熙感恩戴德的。
感激他替自己隱瞞,也感激他沒有廢了自己這個太子。
自從索額圖倒台之後,太子清楚的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他叔祖父說的是對的,他皇阿瑪雖是他的阿瑪,卻也是大清的皇帝。
從前太子即便不滿康熙扶持直郡王,也不喜他疼愛其他比他更年幼的弟弟,但是太子從來沒有否認過康熙是愛他的。
直到德州一事後,太子對這件事產生了懷疑。
他不僅懷疑康熙是否真是的疼愛他這個兒子,甚至懷疑他當初同意他隨聖駕南巡是不是藏著陰謀。
要知道在此之前,太子幾乎沒有太多的機會離京,更別提隨聖駕南巡或者巡幸塞外了。
結果去年康熙突然提議帶上他一塊南巡,而索額圖又是在那個時候萌生了用山東學子逼迫康熙的想法。
索額圖曾跟太子說過,這個主意是高士奇向他提起的,但是偏偏高士奇後面卻背叛了索額圖,親自彈劾索額圖不說,還欲置他於死地。
雖然高士奇背叛索額圖是事實,但是誰知道他是在德州一事之前就已經背叛了索額圖,還是在之後?
如果是之後,那只能說高士奇是牆頭草,風吹哪邊往哪邊倒而已,但是如果是之前呢?
如果他是在之前就背叛了索額圖,那麼他是投靠了誰?
老大?還是……他們的皇阿瑪?
從前的太子堅信自己是康熙最疼愛和重視的兒子,因此從來沒有懷疑過康熙會算計自己,但是經歷德州一事之後,太子清楚的意識到康熙最愛的人其實就是他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他很難不懷疑高士奇是康熙的人,畢竟當初在德州,他和索額圖敗得太快,而康熙反應太迅速了。
太子仔細回憶了一下,覺得康熙當時在船上對待弘晳和弘暉的態度有點過於明顯了,李佳氏身邊的宮女害得弘暉險些遭罪固然有錯,但是罪不及子女,他皇阿瑪大可以讓皇貴妃訓誡李佳氏,又何至於懲罰弘晳?
當時他為什麼認為他叔祖父說的是對的?
不就是因為那個時候被康熙的態度給傷到了嗎?
想到康熙那段時間的冷酷無情,再想到他這段時間對自己的倚重,坐上馬車遵從康熙的吩咐去閱視黃河的太子扯了扯唇角,笑容里透著幾分譏諷。
他皇阿瑪不會以為打他一巴掌再給他一個甜棗,他就會對他感激涕零吧?
*
康熙即便再聰明,他也只是一個人而並非是一個神,因此在沒有讀心術的情況下,康熙自然不知道太子此時已經對自己滿心怨恨了。
他這段時間施恩於太子以及東宮眾人,一方面固然是想要平衡朝堂,但是另一方面確實是還沒有放棄太子這個繼承人。
雖然太子在德州一事上讓康熙失望了,但是康熙仍然想要再給他一次機會,畢竟在他看來,太子之所以會做出那麼錯誤的決定,十有八九是受到了索額圖那個老匹夫的教唆。
是他離間了他和太子之間的父子之情,也是他帶壞了太子。
眼見著他處置了索額圖以及黨羽之後,太子漸漸恢復過來了,不僅主動在他面前承認了自己一時的鬼迷心竅,而且還恢復了以往對他的孝順和恭敬,這讓康熙更加認定了太子之前之所以做出那麼多胡塗事,全都是索額圖的錯。
要不是他在太子耳邊胡說八道,挑撥離間的話,他當初何至於布局試探太子?
若是索額圖忠心不二,又為太子著想的話,高士奇的獻計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幸太子能夠及時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康熙看著太子派人送回來的家書,想到他如今出門在外都不忘寫信回來關心他的身體,康熙心中頗為欣慰。
*
不少人都以為索額圖倒台後,太子肯定無力跟直郡王抗衡了。
但是誰知道康熙一出手,原本落到直郡王頭上的風光轉眼間又回到了太子的頭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