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方淮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表示可以安排。見鋪墊得差不多了, 她也終於斟酌著開口道:「前些日子我病了一場,不知母后可曾知曉?」說完也沒等對方回答,便繼續道:「這場病來勢洶洶,以至於我不得不放下朝政,將之交給了小十八監管。」
俞太后身在行宮,也不怎麼關心宮中情況,但她其實是知道這事的。畢竟皇帝都推出長公主監國,自己養病了,這樣大的消息自然會傳到俞太后耳中。
只是她不管不顧,宮人沒派人來知會,她也就沒派人回宮探問。
方淮和曲葳都習慣了俞太后不在的生活,一時間也沒留心到這一點。現下曲葳終於意識到有些不對,但正說話的方淮還未察覺,她繼續說了下去:「過去我身體還算不錯,這次大病皆因操勞所致。養病的時候我就在想,如今的朝堂離了我,又會如何?小十八監國做得很好,朝中風氣這些年也經營得不錯,離了我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俞太后一直安靜的聽著,聽到這裡似乎也明白了什麼。不過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世上居然還有人能如此輕易的放棄皇位,尤其是眼前這人……
因為心中驚訝,俞太后沒接這話茬,只定定的盯著方淮瞧了好幾眼。
方淮被她看得莫名有些不自在,險些下意識伸手摸臉了,定了定神後只好說了下去,小心試探:「母后,父皇沒有留下可堪帝位的皇子,若我將皇位傳給十八,你覺得如何?」
這是方淮第一次向人吐露這個打算。饒是俞太后心中已有猜測,這時也驚得目瞪口呆。倒不僅是因為方淮要將皇位傳給公主,更因為她傳位的對象是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姜宓。
俞太后幾乎脫口而出,問道:「為何是十八?難道你不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嗣?!」
方淮沒有皇子,但都是傳位給公主,為什麼不傳給她自己的子嗣?小公主年紀雖小,但朝中不缺人輔佐,而且方淮又不是死了,自然也有她做靠山……好吧,話又說回來,正值盛年的有道明君忽然要傳位,這件事本身聽著就相當荒謬了。
曲葳和方淮都沒想到俞太后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兩人都愣了愣,這才回道:「星星年紀還太小,如何能當大任?而且我就是因為太過勞累才不想乾的,又何必把擔子交給孩子。」
俞太后聽罷又盯著方淮認真看了好一會兒,就只見她滿臉認真,絲毫不戀權勢不說,甚至有種即將解脫的迫不及待。想來對方也沒必要欺騙自己,俞太后一時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她自少時入宮,又一直獨得聖寵,身處權利中心的她著實見過了太多人心人性。可有方淮這般能力和心性的,大概也是她這許多年來見過的獨一份了。
短暫的失神過後,俞太后也不甚在意的說道:「既然如此,那你自己決定好了。皇位是你的,這些年辛苦的也是你,你自己選個不會糟蹋你心血的人便是。」
方淮沒想到她如此豁達,肉眼可見的高興起來,又保證會將她安排妥當。
俞太后似乎對此不太在意,其實確實也沒什麼可在意的。她都搬出皇宮了,也不插手朝政,只要新帝不是個傻子,都知道要將她好好榮養起來,畢竟最多也就花幾個錢而已。
***********************************************************
俞太后出乎意料的好說話,對於方淮想要退位給妹妹,沒有絲毫反對之語。她淡定的接受了這個未來,然後留二人吃了頓晚飯,便開口送客了。
方淮和曲葳又坐上馬車往京城趕,不出意外的話能趕在城門關閉前入城。
坐上馬車開啟隔音,方淮還忍不住沖曲葳感慨:「她可真是豁達,我說要將皇位傳出去,她居然也沒半點不舍的。你們這裡不是最講究什麼血脈傳承嗎?」
曲葳看傻子似得盯著她瞧了片刻,忽然說道:「那你就沒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嗎?」
方淮愣了愣,然後傻傻的搖頭。她和俞太后這些年接觸得不是很多,其實不是很熟,也就起初兩年受對方照顧頗多。再加上她兒子是自己殺的,多少應該彌補一二……雖然就原主的所作所為而言,方淮殺他也不虧心就是了。
曲葳見她如此,抬手托腮,忽而嘆了口氣:「我猜,母后她應該猜到你這兒子是假的了。」
方淮聞言先是一怔,緊接著倒也不覺得十分意外——其實她們從來沒有太多掩飾,方淮除了一開始小心謹慎,後來從沒掩飾過自己和九皇子的性情天差地別。說是少年人長大懂事了也好,但更大的可能難道不是換了個人嗎?再說曲葳,她也不該與強迫了自己的人恩愛有加。
起初俞太后或許也沒多想,她本不是什麼太聰明的人。可身為母親,對自己的兒子多少也是了解的,性情可以說是長大懂事了,但能力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提升的?
方淮登基前還好說,她擺爛擺的明明白白,一切都還能歸功於運氣。可自她登基以來,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多少人曾經不看好她,甚至因為殺人太多而稱她為暴君。可幾年時間過去,海晏河清的事實證明,她確實是位手段高超的明君。
這不是俞太后那廢物兒子能做成的事,身為母親的她最清楚不過。起初離宮或許只是她在皇宮裡呆膩了,可後來聯繫漸少,便只能證明她心中早已疑竇叢生。
俞太后身在行宮,也不怎麼關心宮中情況,但她其實是知道這事的。畢竟皇帝都推出長公主監國,自己養病了,這樣大的消息自然會傳到俞太后耳中。
只是她不管不顧,宮人沒派人來知會,她也就沒派人回宮探問。
方淮和曲葳都習慣了俞太后不在的生活,一時間也沒留心到這一點。現下曲葳終於意識到有些不對,但正說話的方淮還未察覺,她繼續說了下去:「過去我身體還算不錯,這次大病皆因操勞所致。養病的時候我就在想,如今的朝堂離了我,又會如何?小十八監國做得很好,朝中風氣這些年也經營得不錯,離了我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俞太后一直安靜的聽著,聽到這裡似乎也明白了什麼。不過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世上居然還有人能如此輕易的放棄皇位,尤其是眼前這人……
因為心中驚訝,俞太后沒接這話茬,只定定的盯著方淮瞧了好幾眼。
方淮被她看得莫名有些不自在,險些下意識伸手摸臉了,定了定神後只好說了下去,小心試探:「母后,父皇沒有留下可堪帝位的皇子,若我將皇位傳給十八,你覺得如何?」
這是方淮第一次向人吐露這個打算。饒是俞太后心中已有猜測,這時也驚得目瞪口呆。倒不僅是因為方淮要將皇位傳給公主,更因為她傳位的對象是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姜宓。
俞太后幾乎脫口而出,問道:「為何是十八?難道你不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嗣?!」
方淮沒有皇子,但都是傳位給公主,為什麼不傳給她自己的子嗣?小公主年紀雖小,但朝中不缺人輔佐,而且方淮又不是死了,自然也有她做靠山……好吧,話又說回來,正值盛年的有道明君忽然要傳位,這件事本身聽著就相當荒謬了。
曲葳和方淮都沒想到俞太后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兩人都愣了愣,這才回道:「星星年紀還太小,如何能當大任?而且我就是因為太過勞累才不想乾的,又何必把擔子交給孩子。」
俞太后聽罷又盯著方淮認真看了好一會兒,就只見她滿臉認真,絲毫不戀權勢不說,甚至有種即將解脫的迫不及待。想來對方也沒必要欺騙自己,俞太后一時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她自少時入宮,又一直獨得聖寵,身處權利中心的她著實見過了太多人心人性。可有方淮這般能力和心性的,大概也是她這許多年來見過的獨一份了。
短暫的失神過後,俞太后也不甚在意的說道:「既然如此,那你自己決定好了。皇位是你的,這些年辛苦的也是你,你自己選個不會糟蹋你心血的人便是。」
方淮沒想到她如此豁達,肉眼可見的高興起來,又保證會將她安排妥當。
俞太后似乎對此不太在意,其實確實也沒什麼可在意的。她都搬出皇宮了,也不插手朝政,只要新帝不是個傻子,都知道要將她好好榮養起來,畢竟最多也就花幾個錢而已。
***********************************************************
俞太后出乎意料的好說話,對於方淮想要退位給妹妹,沒有絲毫反對之語。她淡定的接受了這個未來,然後留二人吃了頓晚飯,便開口送客了。
方淮和曲葳又坐上馬車往京城趕,不出意外的話能趕在城門關閉前入城。
坐上馬車開啟隔音,方淮還忍不住沖曲葳感慨:「她可真是豁達,我說要將皇位傳出去,她居然也沒半點不舍的。你們這裡不是最講究什麼血脈傳承嗎?」
曲葳看傻子似得盯著她瞧了片刻,忽然說道:「那你就沒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嗎?」
方淮愣了愣,然後傻傻的搖頭。她和俞太后這些年接觸得不是很多,其實不是很熟,也就起初兩年受對方照顧頗多。再加上她兒子是自己殺的,多少應該彌補一二……雖然就原主的所作所為而言,方淮殺他也不虧心就是了。
曲葳見她如此,抬手托腮,忽而嘆了口氣:「我猜,母后她應該猜到你這兒子是假的了。」
方淮聞言先是一怔,緊接著倒也不覺得十分意外——其實她們從來沒有太多掩飾,方淮除了一開始小心謹慎,後來從沒掩飾過自己和九皇子的性情天差地別。說是少年人長大懂事了也好,但更大的可能難道不是換了個人嗎?再說曲葳,她也不該與強迫了自己的人恩愛有加。
起初俞太后或許也沒多想,她本不是什麼太聰明的人。可身為母親,對自己的兒子多少也是了解的,性情可以說是長大懂事了,但能力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提升的?
方淮登基前還好說,她擺爛擺的明明白白,一切都還能歸功於運氣。可自她登基以來,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多少人曾經不看好她,甚至因為殺人太多而稱她為暴君。可幾年時間過去,海晏河清的事實證明,她確實是位手段高超的明君。
這不是俞太后那廢物兒子能做成的事,身為母親的她最清楚不過。起初離宮或許只是她在皇宮裡呆膩了,可後來聯繫漸少,便只能證明她心中早已疑竇叢生。